不过三日光景,傅青天与翠莺儿不得说的故事已经没人愿意听了,城南茶摊说书的快嘴花一脚踩在长条凳上,面对四面八方的围观百姓,唾沫横飞地讲起了傅县令求贤若渴千里追师爷的故事。
“寇师爷怀才不遇,漂泊四海屡次碰壁,直碰得他心灰意冷,偶经九合县,恰好撞上咱们县太爷招师爷,那寇师爷闲来无事,索性道‘不如一试’,心里其实并没在意,到了日子正欲离开,行至九曲廊前,忽听远处人声,呼唤‘寇兄且慢’!寇师爷回头一看,一条身长八尺、剑眉星目、一身正气的汉子正策马狂奔而来……”
说到这里,快嘴花一拍大腿,“那壮士正是咱们傅县令!”
围观百姓一脸期待地追问:“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官民二人一见如故,就坐在九曲廊边,推心置腹地交谈半日,寇师爷终被县太爷的诚心所动,决定为县太爷效命终生,两人共乘一骑,县太爷不计身份,载着寇师爷回了县衙……”
事实是这么回事,却也不是这么回事。
傅云书朝寇落苼伸出手,说:“同我回去。”
寇落苼本就打算潜入县衙,先前一系列的别扭不过以退为进,眼下既然小县令如此热情,他实在想不出拒绝的理由,于是微微一笑,反将小县令的手握住,道:“好。”
荒郊野外,山有土匪,实在不安全,傅云书便提议先回去,有什么话可以边走边说,寇落苼自然没有异议,两人便一起骑上了赵辞疾那匹马。小县令骑术不佳,自个儿骑没问题,再载个人就有些歪歪扭扭了,寇落苼晃得有些头晕,索性往前挪了挪,前胸贴上小县令的后背,双臂从他腰侧穿过,握住了缰绳,声音幽幽地落在他的耳畔,寇落苼道:“县主,这马便交给在下吧。”
不知是否是错觉,一瞬间,寇落苼觉得小县令晃得更厉害了。傅云书结结巴巴地说:“这里没有外人,你不必如此拘谨。”
寇落苼笑了笑,从善如流,“傅兄。”
傅云书抿了抿嘴,道:“寇兄。”他忽然觉得耳根莫名的痒,忍不住伸手挠了挠,寇落苼顺着望过去,看见了他烧得通红的耳垂。一瞬不瞬地盯着那红彤彤的耳垂,寇落苼嘴角微翘,道:“傅兄,难道我不算外人吗?”
傅云书一怔,捏着耳垂的手缓缓放下,半晌才说:“……只有你我时,你自然不是外人。”
寇落苼问:“若有旁人在呢?”
傅云书轻声道:“那你更不是外人了。”
如失手打翻五味瓶,万般滋味皆落心头,浸得寇落苼一时恍惚,待回过神来,再看近在眼前的小县令,依旧是白白净净的脸蛋儿,清清秀秀的眉眼,却莫名多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味道。看着看着,他忽然心中一动,悄无声息地凑过去,嘴唇若有若无地贴近傅云书的耳畔,哑声道:“多谢县主。”
傅云书一个激灵,耳根愈红,脑袋缩向胸口,道:“没……没什么……”
两人便是如此回到了九合县。
作者有话要说:
傅云书:同我回去。
寇落苼:不要。
《落草师爷》全文完
第6章 庙堂之高(六)
寇落苼漂泊江湖居无定所,在傅云书的极力邀请下,自然而然地住进了县令府,与小县令的房间隔着一道天井,一抬头,就能望见对面的窗户。
他有些认床,没能躺在群鹰寨那张舒适的虎皮褥子上,辗转反侧了半夜,好不容易积攒了些许困意,朦朦胧胧间一个激灵,又瞬间清醒。于是干脆坐起身,想着去倒杯水喝,一扭头,却发现小县令房间的窗户还亮着。
寇落苼看了片刻,随即披衣起身,举着烛台,趿着鞋子,踏过走廊,在小县令房门上叩了三响。
里面传来小县令的声音,道:“是谁?”
寇落苼道:“傅兄,是我。”
门“吱嘎”一声从里面打开,傅云书就站在门后,身上套着件松松垮垮的便服,诧异地望着寇落苼,他问:“寇兄,深更半夜的,你怎么还没睡?”
寇落苼道:“傅兄不也没睡?”
傅云书一愣,苦笑着摇摇头,“睡前翻了下赋税账本,越看越心惊,哪里还能睡得着?”
“怎么了?”说话间,寇落苼已自觉跨进了傅云书的门槛,从他手里接过门把手,反手把门关上,将自己与傅云书关在一片烛火通明中,“发现前任县令贪污亏空?”
傅云书摇摇头,道:“若只是亏空,便也罢了。”顿了顿,无奈地叹气道:“令我心惊的是,九合县,就连能被亏空的钱,都不太有了。”他歪了下脑袋,嘲讽地笑笑,“我原先还揣测,钱宇之所以入狱,是因为他贪污太过的缘故,没想到还真错怪他了。”
寇落苼一挑眉,问:“钱宇未曾贪污?”
“若九合县原有两分钱,经钱宇一役,仅剩一分。”傅云书道:“从数目上看,贪污不算多,但却将九合县原本就所剩无几的元气,生吞一半。如今的九合县,唯有一线生机。”
唯有剿匪。
寇落苼对小县令的心思心知肚明,便顺着他的意思道:“可若以九合县目前的实力出兵剿匪,只怕十有八九,会无功而返。”
“不是十有八九,”傅云书摇摇头,“是十之有十,且无功而返便也罢了,我怕的是,非但一无所获,反倒损兵折将。你在剿匪一文中写,若欲剿匪,必先富民,民贫,则无师可出、无兵可遣……寇兄,”傅云书抬头望着寇落苼,眼里亮晶晶的,映着烛火明灭,“你在此地游历许久,可有何强兵富民之良策?”
寇落苼反问:“县主到任前,可曾便服私访?可知九合县某乡某村民风如何?可知各地大概种植什么庄稼?收成如何?何处乡村较为富有?又为何富有?”
“我……”傅云书被问得哑口无言。
寇落苼道:“因九合县贫,即便群鹰寨就在县外不过几里的金雕山上,寨子里的土匪也懒得光顾。县中百姓因惧怕土匪而不敢出门行商,但又因土匪不曾前来扰民而心怀侥幸、不思进取,长此以往,土匪常在,而百姓常贫——县主该做的,就是打破这一僵局。”
“可……可是,九合县中,土地贫瘠,一无特产,二无……”傅云书小声地试图辩解,说到最后,自己也渐渐地没了声响,静默片刻,他道:“是我失职,接任至今,自觉思索许久、准备良多,其实都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非亲眼所见,如何能知事之真实?”
寇落苼道:“即便亲眼所见,也并非一定眼见为实。”
傅云书忽然抬起头来看他。寇落苼轻轻地笑起来,抬起双手按在傅云书的肩膀上,道:“你进九合县之前,便路遇山贼,性命攸关之时,自当保命为上。待上任之后,县衙琐事诸多,无暇顾及其他,这也是平常事,你无需太过自责。”
傅云书望着他喃喃地道:“寇兄……”
寇落苼道:“无论是剿匪还是富民,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事。待你得空,我陪你将九合转一遭,但眼下最要紧的是,”寇落苼推着傅云书倒退几步,将他轻轻按坐在床上,“先好好睡一觉。”
吹灭烛火,合上房门,原本灯火通明的房间瞬间落入昏暗。
傅云书独自缩在被窝里,此时尚是春日,夜里凉气幽幽,脸颊却不知为何火热,连同被寇落苼触碰过的肩膀,像沾了火星子的干草,熊熊燃烧。他安静地平躺着,支着耳朵认认真真地听,终于隐约听见一声房门开阖的轻响,悄悄撑起身子朝外看,对面的房间里灯火只亮了一会儿就很快熄灭了。像是了却了一桩心事,他松了口气,重新躺下,躺了很久,终于没能忍住,一把将被子扯过头顶,让自己陷入全然的黑暗。
将手头的事大概处理完后,傅云书召来县衙两位主力,表达了自己想便服出巡视察民情的意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