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证据?”
叶思睿在公文上已经详细写了,但是他问起,只得再次回答:“两处现场的脚印上都有红土,那红土是松和斋外面的……”
“停。”汤良工说,“和临县只有松和书院有那红土?”
叶思睿不答。汤良工冷笑,“看来不止。”
叶思睿只好说,“两处青楼常客的名单中,都有吕恒虑。”
“难道那两处名单都有的只有他一人?”汤良工板着脸,“安顺侯之子何英的名字也在名单上,为何不查?是你惧怕安顺侯权势?还是收了安顺侯的茶叶,就做个人情?”
“下官不敢。”叶思睿拜首,“何英经常涉足青楼,处处留情,并非凶手那样多情之人,而且不喜礼数,断不会遵循洞房之礼点燃红烛……”
“停停停。”汤良工再次喊停,“你说凶手多情,而且重礼,有什么依据吗?”
这些话叶思睿已向夏天舒和吕恒虑重复了两遍,公文中又写了一遍,所以成竹在胸,脱口而出:“案发现场死者浑身□□,却梳妆打扮过,身上戴满了金首饰,这些不可能是死者生前自己戴的……”
“为何不可能?”
叶思睿心中火窜上来,还是回道:“其中一名女子玲珑的金首饰丢失,在另一名死者和凶手身上都有发现,凶手宁愿偷窃首饰也要给死者穿着打扮,可见对死者情意深重。而杀人还特意点了两根红烛引人注意,有悖常理。那两个红烛粗细长短,与龙凤花烛相当,所以……”
“所以你说的这些都只是猜测。”汤良工下了结论,“探案要讲究真凭实据,光凭臆测能猜出什么来?你主观认定了凶手是什么样的人,便沿着这个方向去找,这么查案只会让真凶逍遥法外!”
叶思睿指甲嵌入皮肉里,方才能够平静地谢过他教诲。
汤良工沉下声又问:“你公文中还提到了脚印模子?”
“两处现场都有脚印,一处下官描摹下来,一处用石膏做了模子拓印了。石膏粉冲水变成糊状,浇在脚印上,成型后就可以拓印。”
“那脚印还在吗?”汤良工立刻追问。
“下了几场雨,应该已经不在了。”叶思睿一板一眼地回他。
“那你描摹拓印脚印时,有人在吗?”
叶思睿心里默默向夏天舒道了个歉,“描摹脚印时下官和一个下人同在,脚印的模子是衙役去勘探时做的。”
汤良工果然又怒,“你身为县令,连一点规矩都不懂么?县官坐镇县衙,差遣衙役,应发出牌票。关键证据存档,应有多人作证。你同你下人便把那脚印画下来了,如今脚印业已不在,如果是你们串通好,胡乱画的来欺瞒本官,本官如何知晓?”
叶思睿连忙又拜。“下官不敢欺瞒大人!请大人慎言!”
“查案是门水磨学问,不是上任一两天,看一两本书,突发奇想,就能做的。”汤良工又放平了声音,合上公文,再次扫他们一眼,“起来吧。”
两人起身。
汤良工说:“你今日可升午堂?”
叶思睿心道不好,只得说:“今日前去迎接大人,耽误了时候。”
“你想偷懒,还要本官担责?”汤良工又眯眼,“本官料到了可能有人偷懒,没想到却偷懒到这种地步!还不快去升堂,等着本官帮你审案不成?”
第33章 夺命噩梦(二)
升午堂之前, 叶阜跟叶思睿商议,原本定在缙云楼的接风宴是肯定不可能继续摆了,否则汤大人没准就坐实了他们贪污受贿的罪名。叶思睿对这位知州大人着实不感冒, 乐得免去与他相处。叶阜却觉得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于是冒着再被呵斥的风险请求汤良工赏脸一起吃个便饭,汤良工勉强应了。
“他居然住在驿站!”叶阜不可置信地喊出声。
官员因公出差在外可以凭公文入住驿站, 换马食宿,但那只是赶路途中不得已而为之。何况汤良工以知州身份巡视诸县, 本就应由县衙招待。叶思睿又刷新了对这位大人的认知, 便说:“玉峰, 你冷静些。他这也算以身作则了,我们也别招惹他叫他搬出来了,他住驿站, 那就在驿站吃吧。”
叶阜听他这么说,只好勉强地说:“那之前准备邀请的人呢?”
叶思睿说:“怎么?你还准备请一大堆人来,叫他说我们互相勾结?免了吧,就我们两个, 还有主簿典史两个,陪他吃一顿便饭吧。”
谁料这顿便饭也吃不安生。汤良工出巡,带了他的儿子汤景焕和侄儿汤志用。护送的兵卒送他到和临县又都返回州府了。只有七个人做了一小桌。和临县的驿站一般都是为那些住不起酒店的低级别官员提供食宿的, 驿长头一次见到从五品的知州,已经激动不已了,现在知县亲自过来陪客,接风宴竟然就在这小小的驿站进行, 他诚惶诚恐地在一旁服侍,生怕几位有一丁点不满意,结果一开口就碰了个钉子:“大人可要饮酒?小的这儿没什么好酒,只有前几年边军进京时带的军酒,土里埋了几年,应该还算醇厚。”
汤良工倒是听他说完了,只是一听便面露不满,“驿站来往官员都是有要务在身,如此烈的酒,岂不误事!”叶思睿眼观鼻鼻观心,假装什么也没听见,叶阜和主簿典史也就跟着沉默。驿长一时手足无措,“你就拿坛水酒来,也就够了。”汤良工吩咐。
酒菜热腾腾的端了上来,桌上的气氛却依旧冰冷。
叶思睿看了一圈,心里叹气,双手捧起酒杯起身,向汤良工说道:“知州大人今日赶路辛苦了,我先代大家敬大人一杯。”汤良工一双锐眼紧盯他,叶思睿已经做好了他不理睬的准备,看到他也站起,有些许诧异。汤良工也端起酒杯,语气依旧硬邦邦的,“不必用这些虚礼。你们能忠于职守,尽到本分,我这一趟就不算白跑。”两人干了一杯酒,气氛终于活跃了一些。叶阜带着他们两个也紧跟着给汤良工敬酒,一圈下来,饶是喝的是水酒,汤良工的脸颊也开始泛红。“景焕,你代为父敬各位大人。”
汤景焕就是中午扶汤良工下车的少年,不过十五六岁年纪,十分瘦弱。他闻言端杯起身,“我代家父敬各位大人一杯,各位大人招待家父辛苦了。”言罢羞涩一笑,露出俏皮的小虎牙。叶思睿几乎立刻对这个少年产生了好感,汤良工那样古板的父亲是怎么养出这么单纯的儿子的?
“汤公子多礼了。”他们不敢坐着受礼,也都站起来回敬。
他们一饮而尽,汤景焕年少,只喝了半杯。敬酒之后,汤景焕坐下。汤良工又说:“你怎么不敬你兄长一杯?”汤景焕气恼地说:“他不是我哥!他要害我!”
“胡闹!”汤良工绷紧了脸,“你怎么跟你兄长说话的!孝悌之道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汤良工一下午一本正经,这会“狗肚子”三个字从他嘴里蹦出来,叶思睿乍一听却想笑,只好极力绷住脸。汤景焕眼圈一红,泫然欲泣。汤志用就坐在汤景焕上首。他与汤志用长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是年岁稍长,此刻捧杯起身,“叔叔莫生气,各位大人还在,不要辜负了大人们的款待,我先来敬各位大人一杯。”他们纷纷起身,汤志用碰杯一饮而尽,又重新斟满,“叔叔,侄儿再敬你一杯。”汤良工压了火气受了一杯酒。汤志用又喝了一半,“焕弟,做哥哥的有不周到的地方,弟弟只管只说。你我兄弟同饮一杯。”
汤景焕依旧负气坐着不搭理他,汤良工瞪他:“孽子!还坐着作甚!等谁请你!”汤景焕眼圈更红,不情不愿地站了起来。“站不成站像,你的礼节怎么学的!双手捧杯都不会吗!”
汤志用浅笑着与他碰杯,自己喝了干净。汤景焕只是沾了沾唇,便将酒盅扔到一边。汤良工又瞪他,却没再说什么。
这一出冲突下来,叶思睿原先活跃起来的气氛又散了。有汤良工在,他们也不敢划拳行令,便都借口醉酒,草草吃了饭便告辞。
叶思睿在酒席上没吃下什么,回了衙门只觉得饥肠辘辘。从知县到典史一群人都喝了酒,晚堂自然是免了,他就回自己屋里,吩咐观言叫厨房下碗面。
面条是夏天舒端来的。叶思睿虽然奇怪,耐不住腹中饥饿,道了声谢便快速吃了起来。夏天舒坐着看他吃。他吃得虽快,挑面的动作却优雅,而且几乎没有一点发出声音。吃了大半,饥饿感才逐渐消失,叶思睿渐渐放慢动作,姿态愈发优雅。他咽下一口面,“这面不会是你下的吧?”
夏天舒摇头,“我并不会下面。”
叶思睿想想也是,便继续吃。等他吃完了,夏天舒突然问他:“汤大人如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