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你一定要好好想想。”
韵娘点头。
“你爹生前有没有什么仇家?或者有什么人记恨他?”
“先夫教书育人,一向与人为善,不曾有什么仇家,更没什么记恨他的人。”
“娘,我看倒不见得。”韵娘出声。
“你孩子家家,在大人面前瞎说什么?”吴夫人捏着帕子,蛾眉倒蹙,“打你爹走了,你就愈发无法无天了,我管不了你了,你也走吧!”她抛下几句气话,又痛哭起来。
韵娘凑过去扶住她胳膊叫她,“娘!”
“我不是你~娘!你连我的话都不听了,我哪敢做你~娘!”韵娘到底还是个小姑娘,一听这句重话,眼泪珠子也哗一下涌~出来。
好端端地问着话,却扰得一家人哭闹起来,叶思睿无可奈何。他与吴夫人要避嫌,只好蹲下~身劝解韵娘,好不容易母女俩眼泪都止住了,他赶紧借机告辞。
“天舒兄,范知,你们觉得如何?”叶思睿指了指身后的屋子。
范知没想到自己也会被点到,眨巴眨巴眼睛,试探着说:“吴家琴瑟和鸣,吴夫人因丈夫逝世悲伤过度?”
夏天舒说:“她有什么话不敢让她女儿说?”
叶思睿点点头,“你真是敏锐。”又看一眼范知,摇了摇头。范知灰溜溜地落到后面与他的衙役兄弟们一起走。
“走吧,我们去蒙馆看看。”
蒙馆的三间屋子,一间是学堂,一间是书房,一间就是吴信天休息的屋子。叶思睿往吴信天死前待的屋子走去,这里还维持着他生前使用的样子,灯上的蜡烛已经烧尽了。地上还有干涸的血迹。夏天舒端详着血迹感慨道:“扎的真准,一刀毙命,神仙在世也救不回来。”
屋里摆设很简单,只有一条几案,一堆方凳并一张罗汉床。几案上放着一摞书,还有些粗劣的纸张和笔墨。砚台里的墨也干了。叶思睿翻了翻纸张,都很干净,没写什么。桌上丢的几本书无非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几本蒙章句集注》。没有看到韵娘所说的和临县图志。
这倒奇了,难道是在书房中?“范知,你去书房找找,有没有和临县图志。”
“是,大人!”
“你看。”夏天舒突然指着桌子上。桌案边缘也有溅上的血迹,“这些血只有一半的痕迹,你看这一滴,就是一半,这边的血迹还花了,可能是不小心蹭到了。”
叶思睿细看果然如此,“也就是说,这里原来放着什么,凶手杀人时溅上了血,但是被凶手带走了?”
夏天舒把那叠纸拿过来看,“这纸很容易晕染,如果真的溅上血,就算隔了很多张也不会毫无痕迹。”他分出十几张纸来,不知从哪儿掏出一把匕首,在指尖上一戳。“你疯了!”叶思睿一把抓~住他拿匕首的手。夏天舒的指尖慢慢透出一个血珠,他小心地滴在纸上,血色迅速地晕染。夏天舒抄起那叠纸,最后一张已经染透了。
一滴血就能如此,看来被拿走的不会是纸,那么会不会是那本不见了的方志?
叶思睿正待细思,却听到隔壁的学堂传来一群呜咽声。大家循声过去,马庐打头踹开门。“什么人?”
第56章 无名白骨(八)
一群孩子, 七八个,最大的也不过四五岁的光景,都跪在学堂里哭, 原本还是压低的呜咽声, 被他们一吓,很多孩子都开始放声大哭。
这些应该就是蒙馆的学童了, 只是从这开蒙的年纪看,实在是耽误了。
叶思睿说:“你们是来悼念吴先生的?”
孩子们可能根本不理解悼念的意思, 七嘴八舌地说:“吴先生走了, 没人给我们讲学了。”“我想念书识字!”“吴先生去哪儿了?”叶思睿想说叫他们父母送他们去县学, 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县学选的是生员,名额有限。松和书院倒是没这么多讲究,可是但凡在的, 不说通读四书,开始治经,至少也得识文断字。这里还有很多孩子年纪这么小,还是刚刚开蒙的, 怎么去书院跟别人的进度呢?
叶思睿心里迟疑,那些孩子每个人都在说话,吵个不停, 还有人在哭,混在一起热热闹闹。孩子声音不大,可是哭声尖细,直钻脑门。马庐和四个衙役也束手无策, 刚刚黑下脸想拔刀吓唬人,看见他们的两个孩子就哭得更大声,又不能真动粗,别提多狼狈了。
“好了好了,你们别哭了。”叶思睿提起音量大声说,“我给你们讲学!”他音量不够大,被纷杂尖锐的哭声盖过去,只有周围几个孩子听到了,迅速安静下来。叶思睿又扬声说:“听到没?别哭啦,我来给你们讲学!”孩子们都安静下来。“你们先到各自的座位上去好吗?”
学堂里有很多座椅,孩子们果然各自回座。“你们先忙你们的。”叶思睿跟马庐他们打了个招呼,就走到前排,“吴先生给你们讲到哪儿了?”
“《千字文》,讲到‘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前排的一个男孩子回道。看来商周之事都讲完了。叶思睿见他摇头晃脑,十分娴熟,看起来竟有几分眼熟,他不免多看几眼。
“这是冯弘广之孙。”夏天舒走过时耳语。他径直走到学堂后面的地上坐下。
《千字文》叶思睿几岁时就会背了,这会信口讲来到也不是什么难事。“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先讲这四句吧。他看桌上有纸笔,就挥笔用工整的正楷将这几句写在纸上,交给他们传看,然后带着他们读,等他们能把四句背下来了,才开始讲:“以下八句言学者修身之事。盖,发语辞。四大,地、水、火、风也。《圆觉经》云:“此身四大和合:毛发爪齿、皮肉筋骨、脑髓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涎沫津液、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是也。五常,仁、义、礼、智、信也。恭,敬也。惟者,专辞。鞠,即养也。岂敢,犹云不敢。毁,坏也。伤,损也。《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言此身发乃父母所鞠养,而不敢损坏也。此将言修身之事,故先言身之至重,以见其不可不修。外而形体,则有四大;内而心性,则有五常。”①
他给叶旷讲书讲惯了,却忘了眼前这群孩子才刚刚开蒙,如此之乎者也,引经据典扯了一通,很多人已经听晕了。“你们学过《孝经》没有?”
“没有!”十几个人齐声回答。
他看到这些孩子一脸懵懂,只好耐着性子,将刚刚的话讲的白话些,那些引经据典就先一边去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诚敬的想着父母养育之恩,哪里还敢毁坏损伤它。”②看到大家连连点头,他这才说:“《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即此句出处。”
这次反响热烈了一些,叶思睿松了口气,又按照这种方式往下讲了几句。一直讲到“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这一句的意思是墨子悲叹发丝被染成白色,《诗经》赞许羔羊。这句的出处是《诗经·召南》里羔羊一篇。”他稍加停顿让学童们有时间理解,便负手背道:“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
“这是在整啥?”一个粗壮的男人扛着锄头破门而入,“六子,你跑哪儿去了!不是叫你在地头给俺打下手吗!”
一个四岁的男孩不满地喊:“俺在念书!”
“先生都死了念什么书!跟俺回去!”男子说这就冲上去拉扯他。靠着墙快睡着的几个衙役冲出来将他团团围住。几个孩子都哭闹起来。“好了!”叶思睿见状不妙喝止他,“我给你儿子讲完这句,就叫他回去吧。”
“你是什么人?”那男人冲着叶思睿撒火,“谁叫你上这儿来的,俺管儿子干你什么事?”
“住嘴!敢对县令大人无礼,该当何罪!”马庐冲上前拔刀出鞘,那男子登时软了半截,抖得像个筛子“老,老爷……”
“放他走吧。”叶思睿说。他看孩子们都说不出话,笑道:“今天先讲到这儿,都晌午了,你们回家吃饭吧。”
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准备离开,有一个小一些的,凑过来问他:“你是县令老爷?”
他含笑回答:“我是。”
“那你能告诉我吴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吗?”
叶思睿怜惜地摸着他的头,“吴先生死了,不会回来了。”
孩子们鱼贯而出都要经过他,他们的对话就都听见了。小的那些还一脸懵懂,已经知道死是怎么回事的几个都放声大哭起来。“叶先生。”冯弘广的孙子也走过来,“羔羊有什么可赞许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