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兄,你有意关心那个丫鬟,不如心疼心疼小弟!”
叶思睿的笑容淡了几分,“昨日有金剪会余孽闯入汤大人灵堂,企图盗窃汤大人的遗物。”
“这……”李骧犹豫着措辞,“这可真是骇人听闻,不知叶兄是从何得知的?”
这才是他的重点吧。叶思睿又低下头喝茶,“本官自有自己的途径,李大人不必怀疑。”
“小弟听说过叶兄在和临县办的那桩大案,对这金剪会也有些许耳闻。”他稍稍摆正神色,“叶兄既然已经将金剪会余党一网打尽了,这些人又是从何而来呢?”他刚说完,又换上关切的笑,“叶兄见谅,小弟并不是信不过你,只是小弟对上级总得有个交代。”
叶思睿不想再与他推太极了,放下手中的茶碗。“金剪会余党散布各地,本官也不敢妄言将其一网打尽了。这些人为何而来,李大人难道不清楚吗?”
“叶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叶思睿抽出怀里的奏折,露出一角,看着李骧瞬间瞪大双眼,又把它收了回去。“李大人通知同党夜探灵堂,不就是为了销毁这份奏折吗?”
李骧砰地一声拳头砸进桌子。“本官好心请叶大人前来请教,叶大人就用猜忌回报本官吗?”
叶思睿不管他暴怒,直接站起身,居高临下审视他。“李大人,本官从不会猜忌一个人,只是想问问李大人,董襄是如何拐骗东安县的孩童的,李大人当真丝毫不知?州衙的佐贰官到底有没有罪,孔泰平的供词可不可信,李大人当真从来没有思量过?放任他们为所欲为,李大人就没想过后果?金剪会杀手夜探灵堂,为的就是汤大人上书陛下的奏折,可是众人皆知汤夫人已将大人遗物付之一炬,是谁在头七祭典上特意询问汤夫人,又告诉他们,这份奏折可能还存于世的?”
李骧面对他的逼问脸色煞白,不知是气的,还是心虚了。叶思睿也不管他如何作答,敷衍地拱拱手,“李大人自认与本官有些交情,那本官就送李大人一句话:‘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李大人,你可以不信神明,但你对的过自己的良心么?”
他丢下最后一句,扬长而去。
马庐和夏天舒都已经回来了。茶茗正在屋里走来走去,焦急地等待,一见着他,总算松了口气,迎上来愁眉苦脸地说:“老爷,可别再做这些冒险的事了,您若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的怎么见王嬷嬷呢?”
叶思睿越过他大步流星走到马庐和夏天舒面前。“恰好你们都回来了。此地不可多留,我们要立刻出发。”
夏天舒不发一语,轻松地将包裹拿到手里,反手把剑绑在背上。马庐却没有这么利落,一时没反应股历来,还是茶茗替他问出了问题:“老爷,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去京城。”
第82章 疑是故人(六)
“老爷去京城是要做什么?”茶茗问。
“现在不说这些, 快收拾东西。”叶思睿连连催促。事发突然,在叶思睿的要求下,茶茗只把几件衣裳、银两之类的必需品打包起来, 余下叶思睿用惯的那些玩意都先丢下。马庐仓促而来本就是为叶思睿送银两, 也没有什么行李,先去租了马, 牵到州衙后门处。叶思睿和带着夏天舒背着行囊从后门出来,行色匆匆, 不辞而别。
一路快马加鞭到北城门, 叶思睿亮出腰牌喝退卫兵, “本官依令办事,岂会向你们解释!”卫兵乖乖放行。出了璞县几里地,叶思睿才吩咐放慢脚步, 在周边的人家灌满水囊,买些面饼充饥。
时下已是秋末,天高气爽,正午赶路温度刚好。叶思睿催着他们狼吞虎咽吃了一顿, 就片刻不停,继续赶路,一直到日落。期间只停下一两次, 喝点水,或是方便。
傍晚时分,叶思睿迟迟未见追兵,总算打消了连夜赶路的念头, 带他们住进一家酒楼。
用饭时马庐不由问起:“大人现在可以解释为何要去京城吗?”
叶思睿吩咐店小二上酒家的招牌菜,却不许他们喝酒。“金剪会的人是冲着汤大人的奏折来的,知道这些奏折没有烧毁的只有当时州衙的官员。有人走露消息。”
“您的意思是说……是李大人?”马庐打量叶思睿的表情,看他不否定,又匆忙地说:“可州衙的同知、通判都受贿了,没准是他们……”
“是谁有什么要紧的?”叶思睿嫌弃地看着桌上的大鱼大肉,勉强夹了一筷子鱼肉。“要紧的是李骧不肯把他们抓起来,朱大人也不肯,他们甚至都没有仔细审讯孔泰平,否则一问即知。”他瞥见马庐茫然又补充道:“朱大人是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既然是顶头上司发话了,那叶大人想必也没有办法。马庐心领神会,想想又不对:“那您赶着去京城干嘛呢?”
叶思睿的筷子顿了顿。“我和李骧摊牌了。”他平静地说。“有朱按察使在,我再上奏折请求处置这些官员肯定没有用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亲自面见皇上,详述形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事情或有转机。”
“可是……”马庐的话说了一半生生卡壳了,后面的话实在不是他该说的。叶大人是个从五品的官员,在和临县在璞县算得上地方大员,但同级的官员在京城却一抓一大把,皇上凭什么会见他?即使能一睹天颜,陛下又凭什么不信三品的按察使大人的话而相信他?
即使马庐不说,叶思睿也知道马庐要说什么。但他现在实在无法解释。何况就算是无用功,他也要放手一搏了,他不能坐视不管,放任汤良工白白牺牲。汤良工肯为他上书辩解得罪百官,他就不能为他求一个正义吗?
叶思睿心里憋着一口气。每日不用茶茗叫,自己就起床赶路,一直到日暮西沉才肯停下。若是赶得上酒楼客栈就住店,赶不上,路边随地躺一晚也就是了。但若说中途投宿人家,他是万万不许的。茶茗从没见过自家老爷如此不讲究的时候,别说他,连夏天舒都没见过。但夏天舒知道叶思睿心中憋着一口气,也就每日随他赶路。
这么不要命的赶路,很快到了京城。
进京那日,叶思睿换上了五品白鹇补服。士兵虽行礼放行,但习以为常的态度提醒着几人,这是扔块砖头就能砸落一片官员的京城了。
马庐本以为叶思睿一到京城就会去递折子请见,或者到直隶的提刑按察使司报道。谁料叶思睿倒悠闲自在地游起城来,一会看看这里,一会看看那边,时而唏嘘感慨,“这家店,我在京城的时候常来的,老板人极好,没想到却已经关门这么久了。”马庐这才想起他从前应该是赴京赶考过,只是如今哪里是感今怀昔的时候?他想叫夏先生劝劝叶大人,可一看夏先生,也是唏嘘中夹杂着些感慨。难不成他也来过京城?
骑着马转了大半个上午,叶思睿才挑了家“状元楼”入住。
状元楼果然不同凡响,十分气派,而且历史悠久。据说这牌匾上的三个字是前朝曾经投宿的某位举子题的,后来那举子当真中了状元,平步青云,一直做到内阁大学士,状元楼也因此出名。如今赶考的监生举子,凡是手头宽裕的,少不了来状元楼沾沾喜气。
叶思睿穿着官服,酒楼的掌柜少不了来行礼。“这位大人可是才入京的?”
叶思睿颔首,“入京要停留几日,请掌柜的准备两间上房。”
这可是出乎意料了。掌柜的一时竟没反应过来。好阔气!下面的五品官员有几个能让仆从也住进状元楼的上房?最后还是马庐谢绝:“大人,小的们就不用了吧?”谁知道这里住一晚要花去他几月的俸禄!
叶思睿催着掌柜:“快些准备吧,我们带来的马也烦请掌柜的请人照料了。”
“这是自然,自然。”掌柜的一叠声应下,招呼店小二照顾他们。叶思睿叫茶茗拿银子,茶茗咬咬牙掏出沉甸甸的银锭。
这会楼里还有些冷清,参加三月会试的试子大多才刚刚上路,仅有的一些儒生打扮的人三三两两窃窃私语,谨慎地打量着叶思睿一行。
入住之后,叶思睿又按例叫了一顿丰盛过度的饭菜。一直沉默的夏天舒却突然说:“这顿饭花的银子,够并县全部的灾民喝几月的粥了。”
一听这话,叶思睿陡然醒悟,想想灾民的情形难免面露羞愧,将一半的菜都划掉了。看得店小二暗骂这下人多嘴多舌。
用过饭,叶思睿叫他们回房休息,自己换上便装出门。马庐不放心,问他去哪儿,他只说是去都察院递折子。马庐暗自咋舌,穿一身布衣去递折子?他实在不知道叶大人是怎么想的。
叶思睿的折子早就起草好了,揣在怀里,他又骑着马慢悠悠转了大半个京城,才绕道都察院。
都察院的门子不肯放他进去,也难怪,宰相门前七品官,叶思睿打扮得再怎么贵气,也不过一席布衣。叶思睿也不恼,取出折子交给门子,郑重地吩咐:“我家老爷吩咐我将折子亲手送到都察院。”
门子真把他当作跑腿的下人,接过奏折,狐疑地问:“你家老爷是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