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意盈盈应了一句,对于那个待自己如同本家后辈一般的当世大儒,荀彧一直以来都多留心了几分。
在昌邑留了这么多年,近来又在书院同学子们待在一起,蔡公心情甚好,连身体也硬朗了几分,还多了些小孩子脾气。
荀彧和戏志才旁若无人的说了几句,崔琰是早就习惯了这二人的相处模式,但是初来乍到的司马懿不一样。
他知道两位先生的关系好,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好。
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对劲,但是看着崔琰习以为常的模样,再看看那两位先生坦荡自若的交代着什么,司马懿又有种自己想多了的感觉。
两位先生皆是男子,怎么可能会和他家中爹娘相处的样子相像,一定是他想多了。
戏志才留在家里接着处理没处理完的公务,崔琰那里也还有事情要做没法和他们一起前去书院,因此最后只是荀彧一人带着司马懿前去郊外。
在亲兵前去准备车马的时候,司马懿悄悄拉住想要离开的崔琰,“季珪兄长,戏先生和荀先生是住在一起的吗?”
崔琰愣了一下,仔细回想之后有些犹豫的点了点头,“文若与志才自幼时的交情,如今却是都住在这里。”
没人问他们还都没注意到,志才府邸就在不远处,有事情也费不了多少时间,怎么偏偏就懒到直接住在文若府中。
也幸好文若脾气好,平日里管着一个想一出是一出的郭奉孝也就罢了,连表面稳重的志才私下里也有他们不知道的一面,真是难为他了。
也就他们自小的情谊才能无所畏惧的干出这些事情了。
唏嘘了一句之后,崔琰难得合司马懿讲了一下荀彧和戏志才的感情有多好,看旁边荀彧收拾好出来才拍了拍这一脸茫然的年轻人转身离开了这里。
听到崔琰感叹了一番荀彧和戏志才的关系之后,杂书没少看的的司马懿心中刚压下去到底念头便再次冒了出来。
季珪兄长,昌邑这么多人,难不成都没有觉得荀先生和戏先生之间太过于亲密了吗?
司马懿知道崔琰是个严谨正经的人,毕竟他们家大哥也是这样,如若不然这俩人也不能成为至交。
但是季珪兄长看不出来也就算了,他不相信昌邑全都是这么正经的人。
神色有些恍惚看着崔琰走远,司马懿甩了甩脑袋将乱七八糟的念头甩了出去,算了,他到这里来不是为了这些,而是为了历练自己。
至于两位先生之间的事情,他还是不要管这么多了。
先不说他想的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这两位先生站在一起也是难得的赏心悦目,一眼看去竟然十分般配。
微微睁大了眼睛,司马懿看着马车之上一身青衣清润俊朗的荀家文若,然后想着旁边站着同样风采无双的戏志才,真的觉得这俩人就该这个样子。
人生得一知己不易,听闻两位先生至今皆未娶妻啊……
感觉自己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司马懿在心里告诉自己要保守秘密,既然现在所有人都不知道,那他也就装作不知道了。
不知道站在外面面色如常的司马懿心里都想了些什么东西,荀彧挥手让人上来,然后一同前去书院。
这个时候,书院之中的学子应该都在学习,他们过去也不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然而,到了书院之后,荀彧却发现里面和他想的不一样,本该都在学习的学生们都围在一起,就连教习先生们也站在旁边,里面一阵阵喧哗声传出来,仿佛不在书院,而是在外面大街上一般。
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景象,荀彧抿了抿唇,示意司马懿跟着他然后走到了人群外圈。
因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里面的几人身上,所以站在外面的荀彧和司马懿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看荀彧皱着眉头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司马懿悄悄走远了一点,然后询问一旁看热闹的青年学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学子看司马懿和他年龄差不多,以为这是来晚了不知道事情经过的同窗,二话不说便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
“里面个子高的那人是今日想要进书院之人,听闻咱们书院对擅长机甲木工方面的能手颇为看重,于是便拿出了他自己做的一些东西想要试一下。”
语速极快的说着,青年学子指了指被里面高个子拿在手里的东西,然后接着说道,“那玩意儿叫连弩,据那人说可以一个发十箭左右,威力非常大,就是现在只能看看不能真的用于作战而已。”
津津有味的听着,司马懿看了看被围在里面的满脸通红的少年,“那又怎么会起争执呢?”
诧异的看了一眼司马懿,青年学子眼中有些不解,“马钧可是咱们书院之中最擅长此道之人,正巧今日路过便说了一句此物到他手中至少还能增加五倍威力,不巧被那人听到了,于是就是这样子了。”
“那少年也是书院学子?”有些惊讶的看着里面窘迫到说不出话的少年,司马懿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自然!”
原以为凭他的本事在书院之中应该也是佼佼者,没想到一来到就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个比他小了好几岁的少年人都比他出色许多,他又有什么资格傲气?
被打击到不想说话的司马懿扯了扯嘴角,然后一步一步挪回荀彧身边。
他现在有些担心入学考核能不能通过了怎么办?
听到连弩二字,荀彧心中一动,直接问了身边人这来书院疑似闹事儿的青年叫什么名字。
果不其然,诸葛孔明,旁边还跟了个徐庶徐元常。
深吸了一口气,荀彧正了神色看着四周嘈杂的样子,直接喊了亲兵过来将所有的学子赶回去上课。
而里面起争执的三人,全都跟着他走。
身经百战的士兵在学子之间格格不入,气势一显出来立马镇住了场面。
终于注意到站在不远处的修长身形,看到那人背后标志性的长琴,所有的学子都吸了一口气,然后乖乖的低头回去背书。
一旁的教习先生面上也有些尴尬,看荀彧没有问罪的意思也都迅速离开了这里,短短一个呼吸之间,原本杂乱的场地之中便只剩了没搞清楚情况的诸葛亮徐庶以及认出了荀彧快要急哭了的马钧。
对荀彧的性子有些了解,认出了这人就是前两天在雅集上见到的那位先生,少年马钧急红了脸,本来说话就不怎么利索,这么一来更说不出话来了。
如果不是荀先生,他们这些寒门学子根本没有可能有如今的机遇,这是他们所有人心中最崇敬的存在,怎么能让先生看到他这么个样子!
——先生,荀先生,你听我讲,事情不是这样的!
——我没有扰乱书院秩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