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还没有正面交锋的时候,董太师便已经想到了该如何撤退,待亲信来的差不多了,坐在首位的董卓便说出了他的想法。
“如今贼子乱起,诸位以为迁都长安如何?”
此话一出,席见瞬间大乱,董卓自以为提出了一个好主意,看着交头接耳的武将和谋臣,难得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看着。
谋士一方以李儒为首,他们倒是没什么意见,舍了洛阳对他们有利无害,迁都虽然麻烦,但是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安全的一个做法。
如今太师的兵马大多在西凉还未到洛阳,明显敌强我弱的形势,洛阳虽然有虎牢关,但是却并不是打持久战的好地方。
东都人口众多,一旦打起来,只粮草便不好解决,虽然有敖仓能撑上一段时间,但是一旦关东军准备在这儿耗着,洛阳迟早要破。
而且论起险要程度,洛阳比之长安也略逊一筹,只要太师还在,他们就能依旧高高在上,何乐而不为?
当然,这只是少数几个谋士的想法,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迁都之后带来的严重后果,毕竟城中不只有士兵,更多的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
一旦城中没有军队镇压,随便来个蛮族便能轻松屠城,虽然周边还有关东军联盟,但是一旦被蛮族靠近洛阳,那些军队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董卓手底下的将领对视了一眼,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不可置信。
以前的太师虽然脾气不好,但是绝对不会不战而退,更何况现在还没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东都如此重要的位置,怎么能轻易就丢掉?
虽然现在他们兵马不多而关东军又来势汹汹,但是也不是没有一战的实力,对方虽然人马众多,但是人心不齐啊。
武将们都知道文人心眼多,十几路人马聚在一起那么多谋士能拧成一股绳才奇了怪了,逐个击破的话他们并不是没有胜算。
而且,只要转圜得当,他们足以撑到大部人马前来救援,好不容易打到了洛阳掌握了小皇帝,眼看着就能打天下了,迁到长安是个什么事儿?
他们是武将,武将是干什么的?
那是用来打仗的。不是天天待在家里吃干饭的!
“太师,吾等手下兵马虽少,但是城中尚有几万守军,何必迁都?”
“正是如此,袁氏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却人心不齐,吾等拼死一战,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原以为手下人会对他的想法非常赞同,然后在上朝的时候和小皇帝说一声他们就能直接迁都了,董卓没想到,接下来底下竟然是反对意见更多。
怎么可能?
迁都在当时可是由李儒这个顶级谋士提出来的主意,当时也确实带来了许多好处,肯定是这些武将脑子一根筋根本想不到迁都带来的好处。
看着李儒是同意他的想法并且将迁都的好处一条条说出来试图说服旁边的人,董卓稍稍松了一口气,只要这个顶级谋士赞同,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并不知道史上董卓迁都是被孙坚等人打的实在撑不住了才不得已为之,董卓沉着脸看着手下还在吵吵的武将们,捏着拳头一句话也不说。
底下人这么强烈的反应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以前的董卓带兵打仗这么多年,从来都是撸起袖子冲上去,如今还没开始打就直接开始撤退实在不符合他以往的性格。
被底下的吵闹弄的不耐烦了,董卓拍着桌子皱着眉头道,“今日到此为止,迁都一事吾主意一定,待和陛下商议之后便立即启程。”
说完,董卓也不管底下人的反应,甩了袖子便直接离开了议事厅。
主事人离开,下面就是想吵也吵不起来了,不屑的看着只知道抬扛的武将还有气的脸红脖子粗的谋士,李儒也转身施施然离去。
一群蠢货,太师既然将迁都一事说出来那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还轮得到你们在这儿唧唧歪歪反对吗?
直接从被董卓从书堆里扒出来提拔为贴身谋士,最开始的李儒在董卓麾下的人缘算不上好,但也不是没有缓和的余地。
但是,偏偏这人还一直一副太师近臣的嘴脸,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时间一长,不光被抢了风头的谋士,连武将也不怎么看得下去了。
被李儒的反应气的不行,在心里使劲骂了一番,不多时,议事厅的人也散的差不多了。
李文优真一代奸臣,若非如此,太师怎会如此畏畏缩缩不战而退?
走到大道上的徐荣看着略显破败的洛阳城,叹了口气带着卫兵离开了太师府。
没想到真让那人猜准了,既然董太师不顾百姓死活,他便给那人一个准信,天下之大,在哪儿打仗不是打?
后面,一广袖宽襟摇着羽扇的文士看着徐荣的反应,再想想前几天出入军营的人,摇头笑笑什么也没说只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董太师?
呵呵!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好,我是短短的孪生姐姐,我叫长长~
(皮这一下很开心~)
第24章
洛阳城中因为董卓的心血来潮再起波澜,其他地方也没安稳到哪儿去。
讨伐董卓的檄文早传遍天下,酸枣联盟已成,只待盟主一声令下,几十万大军便可直接朝着洛阳而去。
如今的关东军大体上分为了三拨,袁绍和依附他的那些人在河内稳坐大营,豫东张邈曹操想方设法想要打进洛阳,和正在洛阳附近的丁原接上线之后准备一同行动,再者便是在南阳会和的袁术和孙坚了。
现在的曹操虽有一番报国大志,但是到底手里兵马不多,就是有张邈鲍信的支持也依旧只能寄希望于盟军之上。
孙坚也是一心报国,一来二去,虽然几人并没有真正见面商讨,在对敌之上却难得的能达成一致。
丁原手下猛将众多,只看整体实力,便是袁术孙坚也要逊色几分,只不过现在他手下兵马有限,所以即便和曹操走得近他们也睁只眼闭只眼忽略过去了。
几日之前丁原便带着部下撤离了洛阳,他身边兵马不多,不能在什么都没开始的时候就折在这儿。
虽然洛阳城中各种杂七杂八的军队加起来也有近十万,但是这些加起来都比不上董卓从西凉带来的那几千精兵。
丁原虽然不惧董卓,但也不愿意白白牺牲手底下的兵马,倒不如撤远一点听从盟军调度,那边谋士多,总不会有什么蠢主意出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