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魏王”却不是魏王,而是被曹操拉来假扮他的崔琰。
可怜那使者,因为这句凭借最终被曹孟德追杀,至死也不知道那“雅望非常”之人是曹操身边的崔季珪。
这位在曹魏后期成为文臣之首的大才,这时不去招揽,再想见到可就难了。
现在崔琰还在四州之中游历,还没有来得及被袁绍招揽,既然如此,荀彧也不介意提醒曹操身边还有一个谋士等着他去找。
在婢女的提醒下,拎着原本在婢女手中的外衣,戏志才看着荀彧面上毫不掩饰的笑意,走上前将衣服给他披上后略带好奇的问道,“今日有喜事不成,怎的文若如此高兴?”
将外衣拢好,笑意未散的荀彧拉着戏志才回房,一边走一边说着,“先前派人去寻崔季珪,想来很快便有消息传来。”
虽然现在这人身体很好,但是荀彧依旧不敢掉以轻心,谁也不知道那所谓的天命会不会忽然掉回头来发现不对劲就又把人收走了。
并没有意识到如今被格外看护的人已经变成了他,荀彧生怕戏志才受寒,拉着人到书房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一个崔季珪便让文若如此开怀,忠可是要吃味了。”状似不在意的调笑了一句,戏志才转而岔开话题说明来意,“子廉带兵前去琅邪接主公家眷,果不出文若所料,陶恭祖得知消息后当即派兵追杀至郡界。”
果然,之前在济北和袁绍一同破了袁术的局让那几人皆心有不爽,竟然直接将火撒在了家眷身上,他陶恭祖在徐州这些年,竟然真狂妄自大到这种地步,倒也给了他们一个打进徐州的好主意。
将家眷从徐州接到兖州的时机并非心血来潮便定下了,若是曹操派兵去接,只要陶谦不出兵只抓住兵力一事不放便是一个极好的出兵由头。
而一旦陶恭祖忍不住,不等曹嵩离开徐州便直接下手,那么,能光明正大出兵的就变成曹操了。
汉朝以孝治天下,父亲处在危险之中,曹孟德怎会无动于衷?
身子顿了一下,荀彧放下手中刚倒好的热水转头看向戏志才,“可有大碍?”
主公已经知晓陶谦处会有不妥,应该不会出问题了。
再说,大公子曹昂此时还在曹嵩身边,只为了颇得他喜爱的儿子,曹操派去接人的一定不会只有曹子廉以及那二百精兵。
事实也如同荀彧所想,戏志才自觉的将热水捧在手中,而后慢悠悠的答道,“幸好元让妙才守在泰山郡边界,陶恭祖兵马一动当即派兵接人,老太公大公子一行人皆平安到达。”
看着戏志才的神色,荀彧微微皱了皱眉,而后狐疑的接道,“志才前来只为此事?”
陶谦派兵追杀主公家眷一事,就算戏志才今日不来,稍后自然有人将消息送来,这等事情用不着他特意来走一趟。
这么一来,这人前来肯定还有其他事情。
无奈摇了摇头,戏志才抿了一口索然无味的白水,自顾自走到一旁坐下,“难不成现在无事就不能来找文若了?”
皱起脸控诉的指着荀彧,似乎受了极大委屈的戏志才接着说道,“方才一个从未谋面的崔季珪尚能让文若展颜,忠与文若自幼时的交情,竟然还不如……”
“你且停下吧!”面无表情的直接将刚披上的外衣砸在戏志才身上,荀彧在旁边坐下,撑着脸直接问,“奉孝要来了?”
这表情这语气,除了郭奉孝,他实在想不起来还有谁,只是不知道志才什么时候和那混小子学了这一手。
遗憾的撇了撇嘴,还想再演一会儿的戏志才看荀彧这么快就反应过来,点了点头将杯中温度正好的清水一饮而尽。
“前些日子奉孝去拜访友人,归来时不知为何便和大公子遇上了,虽然没有接触,但也算是同行而来。”
“路上可有误伤?”担忧的看着戏志才,以郭嘉那性子,要是正好撞上陶谦追杀曹嵩一行,指不定能搞出来什么事儿。
“若真的让奉孝遇上,文若该担心的应该是陶恭祖,而不是那满脑子鬼点子的小子。”摇头笑了笑,戏志才端正了身姿将荀彧特意找人制作的茶杯放到一旁,而后熟练的在暗格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酒坛子。
“昨日到泰山境内,如果无甚意外,奉孝今晚便可到达昌邑。”
作者有话要说: 哦~嘉嘉~
第49章
垂眸想了一会儿, 荀彧起身到门外招来下人,直接吩咐人收拾一间客房, 绝对不能让人来了之后和戏志才待在一起。
以他对这两个好友的了解,见面之后肯定是彻夜不休,与其让这俩人熬坏了身子,倒不如一开始就先将住处安排好。
将人隔开,他就不信这俩人还能翻墙出去。
想着附近都有哪些酒家, 荀彧摇了摇头,已经做好了以后去抓人的准备。
慢慢饮着樽中美酒, 等荀彧安排好回来,戏志才才再次抬眼看过去,“大公子即将到来,主公欲为其寻一良师。”
暗格里的酒坛是荀彧之前放好的, 原本就是为他准备的,自然不会有太多,如此美酒,还是慢慢品尝为好。
挑了挑眉, 荀彧眼中划过一抹了然,“主公中意何人?”
“公达近来无甚要事, 此事落在公达身上的可能极大。”摇了摇手中酒樽,戏志才极其放松的坐在席上,看上去自在极了。
城中能为人师表的大儒不是没有,但是荀公达为人小心谨慎,如果是暂时教导大公子, 那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公达如今虽说称曹孟德一声主公,但是这其中极大一部分是因为文若在这儿,若是让他自己选,即便回颍川,他也不会在现在就选定主公。
跟在曹孟德身边不确定性太大,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究竟会怎么样。
不过,在这次跟随征讨黄巾之后,公达应该也会放下心了,毕竟曹孟德和董仲颖不一样,这是一个真正将百姓放在心里的人。
对于他和荀彧都看重的主公,戏志才不吝于用各种词汇赞美曹操,当然,曹孟德也当得起他的称赞。
给曹昂当授课先生他和荀彧也不是不行,就是不知道他们家主公会不会放心让已经知晓世事的长子和正得用的手下人走的太近,公达还好,他和文若可是能接触到军中最机密之事的人。
若是主公不在意,那就也没什么了。
不过现在不管曹操介不介意的事情,该避嫌也都是要避嫌的,等他们家主公觉得什么能找本地的大儒来教导,荀攸也是要回归谋士的身份。
对其中的弯弯绕绕很是清楚,荀彧倒也不在乎最终那人是谁,曹孟德如今对他们没有疑心,这已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不管将曹昂交给谁他们都会尽心教导。
什么能教什么不能教,不用曹操说他们就明白,身为谋士,要是没这个脑子还叫什么谋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