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世家还没有蠢到当这个出头鸟的地步,陶谦有想法,他们也不是没有对策。
世族大多安土重迁,徐州的世族亦是如此,若非必要,他们轻易不会离开徐州,让他们出人出力千里迢迢和曹操打架……不好意思,他们宁可直接将曹操迎过来。
尚且不知道徐州世族的想法,陶谦带人到京城之后便直接和王允联系上,二人商议多日最终达成共识,到时兖州牧的人选由朝廷选派,而曹操手下的兵马则全部遣散。
他们还尚且有些自知之明,知道掌控不了曹操手底下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兵,但是遣散的话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了。
军队有多难管教他们清楚的很,只要没人压制着,那些兵马自己就会乱起来,用不着他们费心便自己将战斗力消耗光了。
原本王允没有想过直接在京中行刺,毕竟是京城,出现刺客首先被攻讦的便是他这个司徒,如此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实在没有必要去做。
然而陶谦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趁现在在京城还有机会动手,等人回了兖州,他们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动不了被重重保护的谋士们。
现如今曹操身边只带了荀彧程昱二人,为了避嫌连卫兵也没有带多少,只是勉强能看家护院罢了,正是他们下手的好机会。
程昱一直带兵打仗身手不错,但是荀彧只是个文弱文人,更是在曹操出征的时候镇守后方的重要人物,据闻曹操手下不少人都是通过他才效力曹操,如果将此人除去,兖州必定大乱。
被陶谦说的有些心动,皇帝的登基大典之后曹操马上就会离开洛阳,他们只有几天动手的时间,仓促之下,王允一咬牙直接同意了这个荒谬的主意。
将培养多年的心腹死士叮嘱了一遍又一遍,在人离开之后,王允便坐立不安的在厅中转来转去,连送来的各种折子都没心情去看。
越想越感觉之前的决定下的仓促,实在坐不住的王允直接派人去将陶谦请到府中,曹孟德不是好相与的,他们要好好商议一下接下来的事情。
荀彧乃是曹操最为器重的谋士之一,更是颍川荀氏子弟,荀氏这些年并未淡出朝堂,人脉更是遍布周围几州。
他此举得手,陶谦和曹操便直接兵戎相见,荀氏的注意力被吸引到那里,短时间内也不会想到他身上,等到时候反应过来了,他也不惧荀氏的发难了。
若不得……事情就有些难办了。
他对自己耗费心力培养出来的死士很有信心,但是谁也不能确定曹操手底下没有能人,万一被拿下,死士不会说出是他派出去的,但是难免顺藤摸瓜查出些什么。
派出去的人一直没有回来,王允的心也一直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他为官这么多年,手上直接间接沾的认命不在少数,但是那和这次都不一样。
就在王允忍不住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面终于有消息传来——荀彧重伤,府中连夜去请大夫,直到他们回来传消息大夫也没有离开府邸。
不知道该紧张还是该松一口气,王允愣了一会儿,然后才后知后觉的让人下去。
这好像是最坏的一个结果……
若是荀彧死了,曹操定然会暴怒,但是趁他暴怒理智不清的时候他们才好下手,若荀彧没事,他们正好也可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即便曹操对他有所怀疑,他到底是当朝司徒,曹孟德也不会对他做什么。
但是现在,荀彧只是重伤,还有可能被救回来,他们这此刻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派去陶谦府上的人很快便回来了,那人低着头凑在王允耳边说了些什么,而后就见王司徒的脸色迅速涨紫,反手便将桌案上的东西扫了下去。
“陶恭祖个老匹夫!”
第二天一早,曹操便直接进宫面见皇帝,不管怎么说,在皇帝面前哭一阵苦总没有坏处,更何况这件事情让皇帝出手处理才最为合适。
官员直接在京中遇刺,如此胆大妄为的行径,简直不将陛下天威放在眼里!
论起演戏,曹操不输朝中任何一个人,王允站在一边儿听着他指桑骂槐心里憋屈的不行,但是面上还得做出一副担忧的模样来。
陶恭祖个老匹夫一声不吭回了徐州,只希望是马上准备出征兖州,如若不然,就算是传皇命他也会将那人从徐州牧的位子上撸下来。
垂眸低眉顺眼的看着曹操在那儿哭诉,王允沉着脸站在一旁,无比希望皇帝听不得这人的话直接将人赶出去。
然而,上座一脸怒意的刘协却并不如他的意,直接将手边的杯子扔了下去,刘协狠狠开口,“朕刚登基便出现这等荒唐之事,是不将朕放在眼里还是不将朝廷放在眼里?”
重重的喘了几口气,刘协看着下面的几人,一甩袖子直接走了下来,“可从那刺客口中问出些什么?”
擦干脸上的水渍,曹操摇了摇头,“那刺客训练有素,一被发现便立即自尽了。”
“简直无法无天!”直接走到王允跟前,刘协仰头看着一直不曾说话的司徒大人问道,“洛阳城中治安差成这样,百官如何安心居住,王司徒便没有什么想说的?”
“许是陛下登基大典刚过,料想京城不会有人胆大到如此地步,所以执金吾才疏忽了片刻导致刺客行凶。”
皇宫里,曹操和王允打着机锋,府中荀彧和程昱也没有闲着。
他重伤的消息定然要传出去,为了不让陶谦有所察觉只能让家里人先担忧几日,等他们回了昌邑,这件事情也自然有了着落。
战事不能等,为了避免兖州出现大的乱子,这边以重伤为由足不出房,实际上荀彧已经准备好悄悄离开这里了。
他受伤的消息传回去之后,大侄子和几个好友指不定该怎么担心,现在京城有主公仲德已经足够,他回去稳住后方才是最当紧的。
当然,荀彧也没有忘了如今正在府中的华佗,既然遇到了三国时期的神医,没道理就这么放人离开。
若是没有记错,这时候可是有许多疫病,能让华佗在兖州安心研究医术对当地百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此好的买卖荀彧自然不会放过。
荀彧虽然不善医理,但是当初在大唐的时候没少与万花弟子打交道,不知道是不是他体质的问题,和他关系好的万花皆是单修离经,如此一来,就算不怎么上手,只说他也能说的头头是道。
这一世自小看了不少医书,结合着对前世万花谷中离经治病救人的印象,荀彧想让华佗和他去兖州也不是一件难事,毕竟神医如今也是云游四方,既然有好的去处他自然也不会拒绝。
将府中布置好之后,当天傍晚,一架不起眼的马车便从府邸之中直奔城门而去。
昌邑城中,得到消息的郭嘉急忙赶到戏志才府上,生怕这人直接想不开冲到京城去。
消息都是从外人口中得知,他们主公还没有发话,万一是假的呢?
如此安慰着自己,郭嘉实在不敢想象万一荀彧真的遇刺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下了马车快步走到门前,面带忧色的郭嘉朝着门口的守卫问道,“志才可在府中?”
“实在不巧,先生方才去了公达先生府邸,这时应该刚到地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守卫认真答道,正想再说什么就只见郭嘉转身上了马车朝着荀攸的住处而去。
心里悄悄嘀咕了两句,看着马车背后扬起的灰尘,守卫转过头挺胸直背接着站岗。
或许是京城有什么消息传来吧……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个意外,我们之前参加了个比赛,初赛没去人直接一份策划进了复赛(尴尬),什么都没有准备,赶了一下午又临时被叫去宣讲,我的锅我的锅,笑哭。
不过,今天的微博真好看,#炜生素# 真厉害了哈哈哈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