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教中兄弟都被那大蛇所伤?”东方不败的手腕上缠着一条白色小蛇,手指摩挲着白蛇下颚,嘴里吐着蛇信子,发出“嘶嘶”声响。
向问天小心翼翼地抬眼撇了一眼高阶上的人,“回禀教主,昆仑山脉分布广泛,派出去的兄弟尚未找到那颗巨树,便被山中瘴气、毒物所伤,损失惨重……”
“呵~那本座就不拨人了,向右使便派手下人继续找吧,务必找到。”话音未落,金座上的人已不见了踪影。
“属下遵命!”向问天的目光有些阴冷。
“向兄弟!向兄弟留步!”殿外,一身形干瘦的老头儿跟上向问天。
“曲长老,何事?”
曲阳跟着向问天继续前行,忽而低声道,“向兄弟何故如此,教主必当起疑。”后半句声音更低了。
“即不如此,就当不起疑?”向问天对曲阳报了个拳,“曲长老还有非非,多当保重。”转身即走。
曲阳心下怅然,“唉,哪里不知,哪里不知啊。我的非非,我的正风兄弟啊。”
空荡荡的寝殿内红纱交错飘飞,“小蛇啊小蛇,你说那个向问天动作这么大……呵~蛇心果又是否真有?”东方不败拈一支发簪逗弄着小蛇。
“去查。”
“遵命!”
殿外忽而飘走一抹黑影。
昆仑秘境。
瀑布下,李慕白盘坐在一块浮石上,静思独孤九剑的奥义,“师父所说‘料敌先机’,就是把人能做的动作,全部拆解,透过分析对手的目前姿势,他能做的动作有哪些?对手哪个部位、哪条肌肉有动作徵兆,推算他下一步只可能是什么招式,即总决。再将总决与九式融合,行制敌之法。说是‘无招胜有招’,还是要将变化、关联吃透,才能如师父所说的,忘招、无招……”
身旁忽其一瞬风,“小白与其在这里苦思,不如来比试比试。”逍遥子点着水面向岸边飘去,诚然一仙人模样。
“好!”起身,紧随其后。
……
不过二十几日,李慕白的剑法已有小成,逍遥子以混合百家剑法被尽破之,而转身对以师父的天山折梅手,也能两百招不落下风。
“小白儿,剑法学得甚好,而我这天山折梅手亦是永远学不全的,修炼内功越高,见识越多;天下任何招数武功,都能自行化在这六路折梅手中。如今你内功不必说,要点在于见识。”逍遥子很是满意,又对空中一声清啸,“老皮相——”
“装嫩郎——喊什么喊!”后山竹林处飘来一位风骨老人。
话说,当年独孤师父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心念,放下,放下,以剑入道,修身养性,游历千山万水。
约莫十五年前,偶遇,收了一小徒,独孤九剑尽数教之。武有人传,甚觉无憾,愿回深山隐居。
谁料,行至昆仑山中,遇奇门遁甲,心下好奇,深入探之。遇一道人,名号逍遥子,颇有仙骨,功力不凡,以九剑比之,大战五百招竟输之,胜心大起,苦修,三日一大战,二日一小战,至于今,九百六十,胜负各半。
观此人寿比山川,休返老还童之术,活脱脱就是一把老骨头还想着装嫩!
……
话回,李慕白与独孤求败九剑对九剑,凌波微步辅之,亦能过五百招,似落于下风,折身,以天山折梅手回之……五百招叠五百招,竟过千招而不落下风。
“装嫩郎,倒会占便宜!”独孤求败斜眼向逍遥子。
逍遥子回之以微笑,“教徒儿武学,自当如此。”一脸狡猾,心说,“活该~”
第7章 浅潭初见(改)
自学武起已过两载,逍遥子将逍遥派武学尽数授予,如今谈不上大成,却也算的上是精通了。于独孤九剑,因内力浑厚,且运用起来浑然天成,已可生出气剑,其威力自然不及独孤师父,其速度倒是相差无几,若凭物,可增其威。
二位师父于半年前向瑶池去了,去前曾言,“小白,为师武学已尽传与你,你天资甚高,融会贯通,发于自然,如今已没什么传你的。为师嘱咐与你,天下间最强大的并非武功,而是人心,若人性阴毒,阴谋诡计,防不胜防。而你若要成为真正强者,必要下山入世,游历人间,体会人间百态,是以要多加小心。”
逍遥子看着自己的徒儿一身白色窄袖长衫,以菩提串珠盘绕两圈为束腰,三千青丝以白绳束起,一副天人之姿,甚为欣喜。
那菩提串珠乃采自菩提巨树上的菩提子,每个直径不足一寸,共一百一十八颗,以五彩毒蝰的蛇筋串成。
李慕白完全不知那蛇心果便是那菩提子中的果子破壳长成的,即使小小一颗,也是救命的神药……二位师父直觉得他们的小徒儿心眼大,在想着要不要告诉她。
“小白徒儿入世,游历广厦,定会遇见有缘之人。哈哈哈哈哈!”独孤求败也不知道是想到了谁,盯着李慕白笑眯眯的。
两年来,独孤求败见自己的小徒儿身上的仙气是一天天地长,性子却也如那个装嫩郎一般无赖起来,但见着却愈发高兴,也不知是高兴小徒儿要成仙了,还是高兴那性子是如装嫩郎一般。
“如此,小白便是出师了,为师赐你‘逍遥’二字。本派如今已无他人,你若高兴,便算作是掌门吧。”说罢,递给李慕白一把象牙折扇,名曰“逍遥扇”,算作离别礼物。逍遥子眼里掩着精光,又不知是在打什么坏主意。
“二位师父走好,若徒儿得知二位师父故去,定置于同穴。”李慕白一手背于身后,一手摇着象牙折扇,悠哉悠哉,好不惬意,懒洋洋地说着。
“哼~谁要与这个装嫩郎同穴!”独孤求败气呼呼地瞪着逍遥子。
“善哉善哉,知你老皮相定舍不得我。”话音刚落,便御风而去。
“装嫩郎!老夫哪里舍不得你!”急火火地追过去,似要给上一剑。
“徒儿恭送二位师父——”李慕白向两个老冤家离去的方向深深作了个揖。
……
这日,李慕白在洞中修习“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练功时盘膝坐下,右手食指指天,左手食指指地,但每日修习时间并不长,毕竟对着功法的副作用多少有些忌惮。
此功虽然威力很大,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每次返老还童之际,功力全然丧失。
就如逍遥师父曾经的徒儿天山童姥,她自六岁起练这功夫,三十六岁返老还童,花了三十天时光。
六十六岁返老还童,那一次用了六十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