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我请你吃饭。”
唐宓几乎是条件反射地说:“不用了。”
“不用客气。”叶一超根本不听她的,一把夺走她手里的笔,“走吧,一起去。”
看着两人走后,卢明远走到唐宓的桌椅旁,拿起桌上的验算纸,笑着跟李知行挥了挥:“你来看,我刚刚跟你说什么来着。”
“给我看看。”
十几张写得满满的草稿纸翻过去,宛如天书一般,有叶一超的笔迹,也有唐宓的笔迹,混杂在一起,可见他们刚刚的讨论多么热烈。
“你能看懂?”
李知行是各项全能均衡发展的优等生,但在数学上并不太出众,也从未参加过什么奥数竞赛班,卢明远的怀疑也有其道理。
“不,看不懂。”
“到了imo的级别,大约是这样了。”
李知行若有所思地放下稿纸,回到座位上,盯着唐宓的座位,微皱起了眉头。他的神色让卢明远有些在意——和李知行同桌一个星期,卢明远也和他大致熟了,他想,大约也可以聊上一些普通的话题了。
“李知行,你和唐宓是不是有点什么亲戚关系?”
李知行侧头看着本班班长:“怎么忽然问这个?”
“是听老师无意中提起的。”卢明说,“我之前也问过唐宓,她说不是,但我后我想了想,老师也不至于说谎啊。”
李知行沉默了半晌:“她说不是就不是吧。”
”他离座,转身离开教室。
“咦,你去哪里?”
“回家换衣服。”
“是啊,刚刚打球,衣服都湿了。”卢明远恍然大悟,话说回来,郡你为什么不下课就回去——”
李知行没有回头更没有回答同桌的疑问,只挥了挥手,身影很快转过门后。
李知行大步走出校门,宣中校门外是一条几百米长的绿荫小街,街道两旁都是小商店,公交车不经过这条绿荫街,只在街道头尾有两处公交车站,李知行走到街尾,招手打了辆出租车回家。
坐在车上,他拿出手机,戴上耳机,又点了点屏幕,果然找到了卢明远所说的电视台采访叶一超的视频。视频不算长,只有十几分钟,是作为本地新闻栏目的一个子栏目呈现的。
在电视台的演播室里,叶一超如同每个成功者一样,沉稳淡定,例行公事一样感谢了父母和各位老师的培养之后,主持人笑着问:“那你觉得,在你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什么事让你印象最深刻?”
叶一超说:我觉得有一个好的同伴,或者说对手很重要。”
主持人用鼓励的语气让他继续说下去。
“我非常喜欢数学,愿意花所有时间去学习数学。不过喜欢数学的人不多。”他说到这里,连主持人都笑起来,所以从小到大,我的同行者很少,偶尔有那么一两个,都和我走上了不同的路。上了高中之后,我才知道,独行侠虽然有自己的长处,但有同伴也是一种幸福。”
主持人间他:“你说的同伴是谁?”
“我的一位同学,我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奥数班,后来还一起进了冬令营。她很冷静,思维也独特,总能另辟蹊径解决问题,我在和她讨论的过程中,收获良多。”他说,我素来是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之后就很欣慰,但是她常常指出另外解决问题的角度,都是我之前没想到的。”
“你的这位同学的确很优秀啊,他有没有入选imo集训队?”
叶一超说话时一直非常淡定,直到此时才露出了一点儿怅然之色:她非常有实力,本来可以入选集训队,但考试前两天发高烧,考试时发挥得不太好,所以落选了。”
主持人叹气:“那真是太可惜了。”
“是的。”
访谈时间不长,谈话到此也进入尾声。李知行关掉画面,陷入了沉思。
|第三章|自卑和自傲
世界上的流言都有一个特点,如果当事人置之不理,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消散了。
毕竟,世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没有谁会特别关注谁。
围绕李知行和两个女生的三角恋的流言虽然在一段时间里传得火热,但因为当事人通通置之不理,一两个星期之后,也失去了新鲜感,被人遗忘。大概也只有302宿舍的女生才知道真相,然而大家都不会乱宣扬,何况这流言也有一半是假的。
听听八卦,可以调节生活,但也仅此而已了。大家都是高三学生,沉重的考试在前方等待着他们,譬如,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来临了。
每个月第四个星期的星期四、星期五两天,高三生都要参加一次月考。
月考的时间安排和高考时间一样,但老师们考虑到有部分同学并非宣州市人,因此将最后一门英语提前了一个小时,从下午两点考到四点,四点考完后,住校的高三同学们就可以回家了。
宣中的学生有两类,走读生和住校生。在高三阶段,学校的走读生和住校生差不多对半开——走读的学生大多是家就在宣州市内,并且距离学校比较近;就算不近,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高考考虑,也会在中学旁边租房子方便照顾孩子。住校生也有两种,要么父母工作太忙无暇照顾,要么是从外县考入的宣中,也只能选择住校。
高三阶段,学校课程吃紧,每周只放假一天,从周六下午第四节课结束之后开始,到星期天结束。每隔四周,学校会放一个双休假,住得稍远的同学只有在这两天的假期中才能回去一次,唐宓正是此列。
高三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唐宓和其他同学一样,提前十分钟交了英语试卷——在所有的学科中她最不拿手的就是这一门,不过这次英语考试比较简单,大伙儿纷纷提早交卷准备回家。
考完后教室里一派欢天喜地,长久住校的同学冲回宿舍,拿着早就整理好的背包和行李准备回家。
三三两两的同学拥向宣中的校门,唐宓和其他舍友挥手:“下周一再见!”
出了学校大门,沿着热闹的街道往东走上两百米,就是公交车站的所在。
在宣中读书的整整两年,回家的路线唐宓烂熟于心,她根本不需要看站牌,只立在公交站台,等着去往西客站的16路车开过来。16路车十分钟一趟,不算难等。
忽然一辆奔驰驶来,就在公交站前停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