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她考了考gmat,分数还不错,数学系双学位的学分也已经足够,随后唐宓想了想,选择了另外一种放松的方式,就是读书。她去图书馆借了最近五年的经济金融学相关领域的图书,中文的英文的,国内的国外的,一本本地看起来,边看边做笔记。
课本的东西学得再好,课外的知识程度也是不够的,她试图通过看书,努力恶补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欠缺。李知行已很少和她一起去图书馆了,她知道他在忙着申请学校的事情,如果没大的差错,他应该选择去伯克利的。
欧几里得俱乐部的众同学也纷纷有了出路,罗志维去了哈佛,大家都铆足了劲出国,留在国内读研的一个都没有。国内的理科环境确实差太多了。但只要他们还会回来,哪怕只有一半,也是好的。
吕子怡对自己的俱乐部的成果很满意,开会的时候交代给下面的新生:我们的俱乐部就是要保持这种传统,坚持只招有志于理论数学的人。
唐宓这才想起,原来吕子怡是俱乐部的会长。四年之后,随着叶一超等人的年级越来越高,荣誉越来越多,欧几里得俱乐部在学院里也算是发展得欣欣向荣,有了三十多个会员,女生人数也变成了四名。
有个大二的学弟对吕子怡的话表示质疑,指着唐宓说:“可是,唐宓学姐是经管学院的啊,也是搞应用的。”
怎么说呢,小小的一间办公室,所有人安静了五秒钟。
罗志维先笑骂:“还真是给点颜色就开染房啊。别的不说,你们要能再找一位这样的美女愿意进咱们协会,哪怕是个草包,我们协会也是欢迎的。”
“……”
男生们再次沉默了,纷纷觉得这个任务非常非常艰巨。
罗志维批完那小学弟,和毗邻而坐的唐宓道歉:“不好意思。我不是说你只有脸长得好看!”
“没关系。”
唐宓也莞尔,露出浅浅笑容、她现在已不介意人家拿她的容貌说笑,被说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四年相处,唐宓人品如何,罗志维也很清楚!知道她是真不在意。罗志维看着她的微笑,心里也在嘀咕,怎么看了四年了,还是这么漂亮呢。
“但说起来,这个协会能运行得更好,你的功劳不小。”
唐宓觉得是对方习惯性给自己戴高帽子,她认为自己只享受了协会的福利——能和一群数学高手交流,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这个协会当时是叶一超和吕子怡提议,我们几个觉得有个协会也不错,然后搞起来的。”罗志维说,“我起初觉得一定坚持不了多久呢,因为我们都是同系同学,不见得非要专程来参加每周一次的研讨会。可是你的加入,就不一样了。”
“嗯?咦?”
“叶一超当时跟我们说,要邀请一名经管学院的高中同学来参加协会的时候,我们狠狠鄙视他。”罗志维说,“他说,你们别看她没什么竞赛记录,那只是因为她不想参加竞赛罢了。他还说你非常聪明,我们这群人里,论及天赋,都不如你。你说,他这话是不是拉仇恨?”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往事。听上去确实很可恶,在她还茫然无知的时候,叶一超就暗中给她拉了那么多无形的对手。
“你来了之后,我们发现叶一超完全没说错。大家都不想被你超过,所以加倍努力。数学系的学生,被经管学院的女生超过,很丢人,你说是吧?”
唐宓想了一想,点头承认这个说法,换位思考一下,大概真的很让人郁闷。
“所以咱们协会的良好学风,有你很大的功劳。”
“你这么夸我,我真不习惯。”唐宓说。
罗志维哈哈大笑:“哦,你进步了,也会吐槽了。”
罗志维最后做了个总结:“可惜你不学数学啊,否则我也会更有动力的。”
唐宓微笑起来。
人生就是这样,有开始就有结局,从相遇到最后,便是各奔东西。
大学四年,她和班上的同学关系普普通通,散伙饭也没太多离愁别绪。
班上的同学,工作的几乎占了一半,剩下的都是在国内外深造的——当然,跨系读研的也有,不过挺少。
赵幸丹毕业后就在京工作,房子都租好了,唐宓帮她搬东西去过,房子在市中心,一室一厅的房间,价格是她月薪的三分之一,贵得让人咂舌。
她想,这还真奇怪,她原以为自己也一定会跟赵幸丹一样,毕业后就在工作单位附近租房子,开始社会生活呢。
赵幸丹搂着她的肩:“有时间就过来玩!”
唐宓笑着点头,其实她对此表示怀疑,忙碌起来的时候,能有时间见一见就不错了。
其他人的出路也在意料之中,韩羽露和男友打算回老家工作。
酒过三巡,陈卓航倒是端着酒杯走到她面前,跟她说:“研究生的时候……咱们是同学了,请互相关照。”
陈卓航眼神清明,看来没醉。她和陈卓航自那次“跟踪事件”后,两年来两人几乎再没说过任何话,此时他主动搭话,唐宓也礼貌回应,和他客气地碰杯。
两人研究生阶段求学于国际金融研究所的同一位大牛导师门下,关系完全没必要搞得太僵。两人虽然曾经有不愉快,但并没有仇恨。
六月份迎来最终的答辩前夕,唐宓在学校里接待了四年不曾见到的丁霄霄。丁霄霄考上了公务员,再加上一点父母的关系,她毕业后就回宣州的检察院工作。她现在非常闲,全国各地旅游,这一站来到了燕京。
唐宓真的是很久不见她,联系也少,见面之后两人大大拥抱。
丁霄霄的形象和高中略有差别,但时尚现代是一定的,她化着淡妆,看上去轻松惬意,她围绕着唐宓转了几个圈:“你还是和之前一样,没什么变化啊。不对,怎么好像比以前还漂亮了。
长时间不见面的人,通常是用“你好像没变”这话来作为谈话的开头,用来用来掩盖对对方的不了解。
唐宓微笑着,拉过她往外走:“走吧,请你吃饭。”
四年时间一千三百多天,她和丁霄霄却几乎毫无联系——说来也奇怪,现在资讯如此发达,要联系对方太容易了。她不联系丁霄霄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没共同语言。高中时代因为住校,贫瘠的生活环境限制外加唐宓受她父母恩惠不少,于是两人成为朋友。大学就完全一样了,有限的几次联系中,丁霄霄都在谈论旅游经历新衣服新鞋子新包和男友,而唐宓无法搭腔,社会圈子完全不一样,加上漫长的距离,关系就淡漠下来。
两人吃饭的地方在学校旁边一家口碑不错的餐厅,也是唐宓知道的少数几家档次还不错的饭店,装修典雅,她前几天在这里吃了散伙饭——价格本来偏高,但现在搞活动正在打五折,价格顿时亲民起来。
开始说着各自的近况——更准确的描述是,丁霄霄说,唐宓听着,和高中时代一模一样。
丁霄霄本来语调欢快,说着自己如何险险考上公务员一事,忽然眼神落到现在走进饭店内的三个人身上,就停了下来。
唐宓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顿时了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