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也是,你这个人,在读书上是不会遇到困难的。”
郭嘉颖和唐宓的关系从来算不上“好”,聊起读书的状况时却有一种奇怪的“心领神会”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学霸的共鸣了。
和唐宓寒暄之后,郭嘉颖看向本桌的中心人物唐明朗,笑吟吟问:“明朗,在美国上大学,感觉如何?详细说说。”
唐明朗精神抖擞地说:“起初倒是有点难,语言关难过,不过半学期后就好多了,我觉得读书也不算很难啊。”
唐宓震惊了。这还是她第一次从明朗嘴里听到"读书也不难”的话——她只见过唐明朗愁眉苦脸地谈论学习状况 这么有信心的时候从来没有。
“那些美国学生,无论男女都好笨啊。”唐明朗说,“数学连基础知识都不懂,背书也慢。小组作业的时候,好多偷懒,啧啧。”
“还是有好学生吧?”唐宓问。
“当然还是有。”唐明朗得意得很,“不过比例也不多。”
和唐宓相比,郭嘉颖则淡定得多,毕竟她是当了唐明朗近两年家教的人,对他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我当时就跟你说过,只要你稍稍用点心,在国外的学习一定没问题。”
“小郭老师你说的是。”
接下来的时间,唐明朗兴高采烈地和两人聊起美国的见闻,比如他的第一个舍友如何奇葩,比如他如何考到了驾照,还学会了一个人生活,他现在甚至都能下厨做点简单饭菜;再比如他说起大学的见闻和同学的故事——年轻男女在一起,总是有很多话说,餐桌上的气氛热火朝天,对于饭菜是否色香味俱全,便没什么人在意了。
唐宓听得微微颔首,看来出国留学也还是有好处的,连唐明朗都能掌握一些生活技能了。
郭嘉颖听得聚精会神,唐明朗忽然问:“小郭老师,你之前也跟我说过准备出国,怎么放弃了?”
“我后来觉得,出国也没什么意思。”郭嘉颖脸色略微一黯。
唐宓看她一眼。她记得,郭嘉颖的确是有过出国的念头,但后来她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选择了就业。
郭嘉颖岔开话题:“对了,明朗,在美国的时候,你见没见过李知行?”
“就见过一次。秋季开学之前,他来洛杉矶看过我。不过这几个月联系很少了,偶尔给他打电话,他都在忙忙忙。”唐明朗嘟嚷着。
“据我所知,在美国读研究生是比本科生累一些。”
“表哥不光是学习,还有工作。”唐明朗说,“我回国之前联系过他,表哥刚刚找到了寒假实习,准备去硅谷一家公司。”
“实习啊……”郭嘉颖恍然大悟, 这倒像是李知行做的事情。”
唐明朗好奇地看了看唐宓:“表姐,表哥没跟你联系吗?”
“偶尔是有的。”唐宓含混地说。
差不多每周,李知行都会跟她打个电话,有时候是视频,有时候是电话联系,两人会聊聊近况——但李知行确实没有告诉她自己要去实习的事情。
一顿饭很快吃完了,最后的结果是三个人都抢着结账——郭嘉颖说唐家姐弟俩还是学生没挣钱所以应该自己结账;唐明朗认为是自己叫她俩出来的,再说哪有女生付钱的道理;唐宓则认为自己是地主,于情于理都应该自己请客。
争论一番之后,还是唐明朗结了账,他力气大,个子高,俩女生实在不是他的对手。
入夜后的冬天越发冷了,三人离开温暖的饭店,站在门口,唐宓叮嘱弟弟:“明朗,记得回去看看舅舅。”
“当然要去看我爸。”唐明朗说,“我已经订了明天的机票去宁海。”
唐宓松了口气:“那就好。”
她想,唐卫东能看到现在的唐明朗,看到他的进步,一定会觉得欣慰。
这边郭嘉颖正打开手机软件准备叫车,她租的房子和这里有一段距离,公车并不算特别方便,打车似乎也很难,晚八点多钟的京城,交通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唐明朗拍了拍郭嘉颖,指了指距离此地一百米的大楼:“小郭老师,我送你回去吧。我是开车来的,车子就在对面大楼的车库。”
郭嘉颖明显一愣,摇了摇头:“没事,你送唐宓吧。”
“表姐就不用送了,她就住在学校里啊。你住得远一些。”
唐宓也不觉得自己弱到要人相送,于是附和了一句:“应该的,你不要客气。”
毕竟郭嘉颖当了唐明朗那么久的老师,让他表达一下尊敬也未尝不可。
“那……好吧。”郭嘉颖抿了抿唇。
于是,接下来三人自然是各走各路,唐宓返回学校,朝着校门所在方向走了几步后,若有所思地回过头去,却冷不防看到唐明朗手掌轻轻落在郭嘉颖的头顶,而郭嘉颖也并未因此生气,她仰起脸,对明朗露出粲然微笑。
唐宓倏然一惊。
这事儿颇为诡异啊。易地而处,若是比自己小的男生这么摸自己的头, 自己一定不会高兴,绝不可能笑,更别说笑得那么心满意足,唐宓情商是不算高,但不等于不了解,她直到这时,才觉得郭嘉颖和唐明朗的关系可能不仪限于“师生关系”。
真的难以想象啊,而这一切,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她怀着这样奇怪的思索,慢慢回到了宿舍。
冬天的尾声,就是寒假,时间过得非常快,半学期的研究生生活之后,终于放了寒假,唐宓回到宁海,去了舅舅家——对她来说,在哪里过年都不要紧,只要外婆在,就是家。
过年无非访亲探友,唐宓祖孙二人在这座城市里毫无根基,舅舅又离了婚,无非也和之前的一些年一样,祖孙三代人坐在一起过。
不过,放假阶段唐宓没闲着。回来这几天,她都在和唐卫东讨论一些实际的金融经济问题——唐卫东虽然是工程师出身,但这么多年企业高管当下来,现在又是资管会的公务员,各行各业的情况都极其了解,他结合政治和社会详细的分析,让唐宓受益匪浅。她现在就是脑子里理论太多,落不到实处,有唐卫东给出的各种案例和数据,对社会的经济金融环境的理解上了一个档这样一个舅舅真的太奢侈了,不能不珍惜。经济金融属于社会科学领域,最缺乏就是案例,成功的失败的,什么案例都好,有案例才能发现问题,进一步说明问题。案例牵扯到的金
的金钱动辄几千万,哪是那么轻易就能给出去的呢?就连自己的教授等人,要和唐卫东这种级别的管理者吃顿饭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自己身边的同学里,又有几个有这种资源存在?
唐宓的收获很大,心情满足,然而更吃惊的是唐卫东。
他当然知道这个外甥女很聪明,当然,继承了唐雪和江凌柏的基因,不聪明都不可能,但是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唐宓,那么多的数据,她只看一次,只听一次,不需要计算机,就可以准确指出各项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做出八九不离十的预测,甚至,她直接指出有几份数据可能存在问题。
她的天分如此之高,真是唐卫东平生仅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