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幸丹无言地看了唐宓一眼。
唐宓抿了抿唇:“那个,谢谢你。”
李知行说:“我估计过阵子协会还会打电话过来,那阵子,再在电话里礼貌地拒绝他们,说性格不太合适,不想当选海报人物就行了。”
“我明白了。”
李知行把装着球拍的挎包扔进自行车前方的车筐里,跨坐上去。
“记住,话别说得太僵。”李知行对她颔首,“我还有事,先走了。”
赵幸丹眺望着李知行骑车离开的身影,大发感慨:“你的这位表哥真是霸气。他那情商,真是没得说。”
唐宓轻叹:“是啊,他就是这种人。”
她想,李知行上了大学也还是李知行,做事还是这么滴水不漏、考虑周全,连之后会发生什么事,都预料到了。
果不其然,两人刚刚回到宿舍,王艺文就打电话过来,唐宓依照李知行的建议,连声抱歉,把这个苦差事给推辞了。她半点儿也不想把自己的照片印到海报上被人参观。会长非常遗憾,但也知道这事儿没法强迫,只能叹着气作罢。毕竟,也不是每个美女都愿意抛头露面的。
十·一的时候,唐宓回了一次家,家里情况都好,外婆的身体彻底恢复,看上去精神还算不错。
外婆看到她回来并没有显得很高兴,皱眉说:“你不应该回来,在学校好好读书。”
“没事呢,才开学,课程又不紧,再说也回来看看你嘛。”
外婆说:“我能挑能扛,能有什么事情?”
的确,外婆面色红润,气色也好多了。有些老人,就像是植物一般,扎根于熟悉的土地上,就可以长得生机勃勃。
唐宓笑眯眯地抱住她:“我在好好读书的,你看,我背了这么一大包书回来啊。”
外婆这才点了点头。唐宓问了二婶,二婶说九月中旬的时候,舅舅也回来看了外婆一次——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果然也有一定道理,外婆虽然遭逢此难,但是和舅舅的关系也缓和下来。这让她大大松了一口气。
十·一假期一晃而逝,返校后她的生活也进入了学长们所说的学习阶段。
本专业必修课中的大部分课程是英语,为了学好英语,唐宓和高中时代一样,起早背英语单词和课文,有空就去图书馆看英文报刊;为了提高口语能力,她还去了学校的英语角试图训练——不过在英语角完全没收获。和她从小到大的经历一样,男生们乐于跟她说话,女生们则对她没有太多好感,至少不会主动和她交谈。和男生们的交流也不顺畅,男生们一开口就问她年龄身高体重学院专业手机号是否有男友,这种问题让她实在有些心烦意乱。
尤其在第一次去时,她还在英语角碰见了同班同学陈卓航。
陈卓航和她互不交言已久,虽然不至于当面发生龃龉,但唐宓还是听到他跟其他人说:“我们学院的高岭之花居然也来英语角啊,平时一句话都不肯说,现在倒是外向起来了,嘿嘿嘿!”
这话恰好被唐宓听了个正着,实在心生厌烦,此后再也不肯去英语角了。
她想,大学怎么这么累人啊。
高中和大学真的太不一样了。高中的时候,只要做好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啃课本就可以学好,至于是否和同学打交道,完全不影响学习状态和成绩。
但现在,在金融系念书明显不是那么回事——随着课程的推进,她终于发现自己可能在志愿选择上犯了错误。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老师们都有一个理念,就是鼓励同学们自我宣传,张扬个性,能够流利地演说、勇于发表见解那就是太棒了。课上课后的很多作业和活动,都是小组为单位作项目和报告,越流利的英语口语,越张扬的性格,越丰富的才艺,在班上越吃得开。
唐宓寡言少语,为人淡漠,和班级的氛围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来源于太多方面。唐宓喜欢安静地学习,连中午都在自习室啃书,其他人都要回宿舍休息一下;她金钱有限,没办法和同学一起出去逛街聚餐购物,自然也无法增进感情;至于社团活动,那是什么?除了羽毛球这种运动类社团,她就没再参加过任何活动了;连宿舍的夜谈都聊不到一起去,明星、影视、八卦、恋爱······她完全不知道也完全没兴趣。
无法合群是个大问题,性格和物质条件都无法满足,她无力克服,只能更努力地读书提高自己。大学竞争压力和高中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全系乃至全学院都是高中时代的学习好手,唐宓绝对不肯在大学第一次入学考试中落后于人,拼了命地学习。就连放假回家的时间也不多,大部分时间也在学校里读书。
有句老话说,努力通常不会白费,这种话其实也不全对——到了某个阶段,人就会发现无论多么努力,也只能勉强保持一定的水平。身边的同学都太聪明,当一群天才都学习到子夜一点的时候,她若不学习到子夜两点,简直没办法超过他们。
十一月中旬时,期中考试如期举行。成绩单也很快发了下来,从全系来看,数学第一,英语成绩不好也不算差,这么一拉扯之后,在全系六十人中,进了前十。
她看着成绩单,一时间觉得忧喜参半。
并非对这个成绩不满,但她不由自主涌上了一阵悲凉情绪。努力到了这种程度,成绩也只是中等偏上,到不了顶尖,并且照这样下去,她很可能永远到不了顶尖。
学习上的压力是如此之大,她的人生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专业。
她想起高三时李知行跟她说,大学会更看重英语,她应该早做准备。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李知行的话说得很对。
穷人就不应该选经管专业。她想,陈卓航的这句话也许没错。
她所选择的专业具有浓厚的社会性和金钱气息,宛如一个小小的名利场。
适合念金融系的,大概是李知行那种情商智商都很高的人,而不是她。
唐宓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期中成绩而忧虑,叶一超在自习室找到了她,很兴奋地问她是否要加入他们的社团。
她和叶一超开学至今,平时联系不多,有时候发发短信周末偶尔一起上自习——因为两人所就读的专业都是全校最有名的“困难专业”,饶是叶一超也不会觉得很轻松。
“我们成立了一个新的社团,你也加入吧!”
唐宓一愣:“什么社团?”
“欧几里得俱乐部。”叶一起很高兴,“我这段时间都在忙这件事。”
听名字,可以知道欧几里得俱乐部是个和数学有着紧密联系的协会,但究竟是做什么的,唐宓实在茫然。
“听名字也就知道了,研究数学的啊。”
“可是我加入做什么?”
叶一超动作飞快地帮她收拾纸笔:“你收拾好书包,我在路上跟你说。”
“……”
在路上,唐宓总算弄懂了这个欧几里得俱乐部的来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