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时代她就没有开过荤,想起猪肺汤,心里就觉得高兴。
骨头留待明天再弄来吃,她用泉水冰着,免得变坏。
猪肺有些脏,苏小月洗得仔细,有了菜刀,砧板她在捡柴的时候就找好了,是个短木桩,这山里的百年老树多的很,有人砍树的,留下一点木屑也不小,她便捡了回来。
猪肺切成块,放入滚水里煮,煮了一会撇去上面的泡沫,接着把猪肺捞了起来用清水洗一遍。
若是家里有油的话,再下油锅翻炒一下煮汤就更味美。这会儿没有油,苏小月直接下滚水煮了,洗好的野菜加进去,再加些盐,一锅美味出来,她尝了两口,非常的鲜。
猪肺汤清肺败火,不可多得的美味汤。
小家伙坐在床上跟男人一人一个包子的啃,这会儿闻到香味儿,一大一小两人瞅了过来,那眼神儿可热情了。
三人今天都饿了一天了,早上吃得那点糊糊怎能挨饿。
这时一群黑娃从院子外进来,梁氏肩上扛着一捆干柴,满脸是汗的跟在小萝卜头后面。
大家一进门闻到香味,不由的看向苏小月的方向。
因苏小月单独起伙,没有在厨房,只在屋后面弄了个临时的灶,那灶台还是石头砌成,这会儿做的香味传得满院子都是。
梁氏咽了咽口水扛着柴往厨房里走,一群黑娃却受不住了,刷得一下全围了上去,不敢靠太近,就远远的盯着那锅里瞧,瞧着瞧着口水都要出来了。
苏小月瞥了一眼,没有理会,用大碗把锅里的汤全部盛了起来,准备进屋时,瞥到院中站着一个修长的身影,是方家的读书郎出来了,这会儿也看着她,目光眨也不眨。
猪肺在这个时代是不受庄稼人喜欢的,若有那闲钱,不如削半斤肉打牙祭,且这时代大家连盐都舍不得,油就更加不用说,所以没有什么人会弄猪肺汤。
苏小月把汤端回屋放在凳子上,用小碗盛给两人喝。
方河把手中的包子喂到忙碌的苏小月嘴中,苏小月刚要说话就被塞了一口包子,她忍不住瞪了方河一眼。
男人笑了,见她吃下去,又掰了一小团送上。
苏小月抽了个空隙说话:“你们先吃,我盛汤给你们拌着喝下去。”
方河含笑的眉眼没有理她,接着喂她吃包子。
苏小月难为情的从他手中夺过包子,把一碗猪肺汤塞到他的手中。
方河笑了笑,拿着碗喝了一口,目光一亮,看着苏小月赞道:“手艺不错,味道鲜美。”
苏小月含笑不语。
小家伙听到方河大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爬在床的里边望着方河手中的汤。
苏小月拿了小碗盛了汤正要给小家伙喂食,方河阻止她,“你先喝,咱爷俩一起喝。”
接着就见一大一小你一口我一口的喝了起来。
一家三口吃了肉包子,喝了猪肺汤,肚子吃得圆滚滚的。苏小月知道方河定然是没吃饱,吃完这些,后来他还喝了两大碗水。
天要黑了,苏小月吃饱喝足后力气也有了,准备挑水给三人洗澡。
小家伙跟着她,一来一回挑了好几趟。
水挑足了,苏小月蹲身烧火,昨晚三人用的金银花藤熬得水擦的身,身体舒服不少,还透着一点香草味。
把水熬好了,苏小月先给小家伙洗得干干净净,这孩子以前黑不溜秋没什么,自从苏小月穿过来,天天给他洗澡后,他也变得特别爱干净,一天到晚的身上衣裳也不见有多脏。
洗完了,小家伙闻了闻身上的味道,高兴的说道:“娘,洗了香喷喷的。”
因为苏小月还加了一点金银花进去,所以有香味,在这个用草木灰水去污的年代,能闻到这香味,觉得很难得了。
给方河擦身就有些尴尬了,一天没有在家,没想他身下也是干净,苏小月有些狐疑。
方河一向刚毅的一张脸也忍不住红了脸,任由女人解开他的衣裳。
大的小的都整理好,轮到自己,苏小月把水提到屋里,往床上微闭着眼睛的某人瞧了一眼,寻到角落里慢慢地擦洗身体,声音弄得极小,洗完了出来,见床上的人似乎睡觉了,也就没有在意。
每次二房这边吃饱喝足的睡下,外面大院子里下地回来一闹腾,弄到三更半夜才算停歇。
三房方平从田里回来立即进了自家房里,见元南花躺在床上,脸色乌青,紧闭着双眼。他坐在床沿,心情很失落,还好有青叔给的草药。
吩咐方美在旁边照顾元南花,方平拿着草药从屋里出来,进了厨房,豆饭都被分了,还有一小碗放地灶上是留给他的,元南花的份量却没有留下半点。
方平什么也没说,刷了锅煮起草药。
药味传了出来,院子里蹲着吃饭的人个个侧目看去。
齐惠望了一眼方亮,眸中询问,方亮轻轻的摇了摇头,两人没有发一言。方二福腾的站起身来,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厨房门口,看着方平垂丧的脸,忍了忍问道:“你在老青那里赊药呢?”
方平抬头,眸里有泪水,方二福见了,也不见动容,他只关注那药钱。
“爹,不关青叔的事,忠儿他娘是真的不行了,我若不救她,将来两孩子就没人照看了,我农忙过后去镇上打零工赚钱,我自己还给青叔,不用家里的钱。”
方二福脸色更加不好看,“每年农忙过后你们都会打小工,这些钱本来就是家里的,怎么就变成你自个儿的,老三媳妇这一病不知要浪费多少钱银。”
方平一句话也没有说,垂着头闷不哼声的往灶里加柴。
苏小月买了那么多的豆子,第二日就开始做起了豆芽。
做豆芽是个简单活,小时候爷爷常常有做,读中学的时候,她要带弟弟妹妹,有时候也做一些豆芽换个口味。
在三种豆芽当中,苏小月最喜欢的是豌豆苗,翠绿色的往肉汤里一烫,味蕾都勾引出来了。
苏小月在屋后面寻了几个大木桶,有些破旧,肯怕是方家用了好些年用坏了的丢在那儿,等着哪日拿来做柴火烧。
她捡回来,扛到河里洗衣服的时候一同给洗了。
木桶下面的底隔地上有一些距离,只是衔接的每块木板被太阳晒得都裂开了,装不了水。苏小月把木桶放在水里浸泡了一个上午,拿出来,木板吃了水,间隙小了不少,她把木桶上围着的两圈铁箍拧紧。
一番弄下来,成了她发豆芽的容器。
白天洗了木桶,晚上泡了豆子,三只木桶,各做一样。苏小月从衣柜里翻出了旧麻布衣,完全不能穿的直接剪成布块洗干净晒干。
家中一大一小两人尽看着她忙忙碌碌,不知道她要做什么。
第二日,豆子泡发了,捞去浮起来的坏豆子。木桶放在屋中角落,里面掂了布,豆子放在布上。
黄豆和绿豆上面盖了一层布,豌豆上就不用。
以后每隔二个时辰就往木桶里撒一点水,有时用手摸摸布,若是太干了就撒水,毕竟是夏天,白日里热得慌,水也流失的快。
这个任务苏小月就交给床上的人和小家伙了,她仔细把注意的事情告诉方河,直到他们都知道怎么做了。苏小月才出了门。
家里的柴火不多了,小家伙吃的甜高粱也没有了。
大中午上山,山上没有人,苏小月挎着篮子摘了不少茅梅。
甜高粱上的籽红通通的,她扯了几根折成一截一截的放在竹篮子里,摘了一些空心菜,空心菜有些老。
摘金银花的时候,苏小月看到了花椒树,她顺带摘了不少花椒下来。等她捡了柴扛回来时,全身上下已被汗水湿透。
她堂堂一个大学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生活长大的,就算中学以前给家里干个农活,那也是机器化,没这么亲力亲为的做过。
为了填饱肚子她也是蛮拼的。
回到屋里坐在凳子上休息。
小家伙爱干净,把茅梅用清水洗了拿碗装好,喂给苏小月吃,她不太爱吃,要他拿回房里跟他爹分享。
上次摘的金银花晒干了,她自己捡柴后,就再没有喝个生水,这会儿家里的茶壶里用了金银花烧的茶水,她喝了几口止了渴。
进屋后,把甜高粱拿给方河啃,三人坐在床上各啃一根。
呆会熬骨头汤,里面放空心菜,苏小月今天摘了花椒子,想磨成粉,撒一点放汤里试试,毕竟这汤水除了盐就没有别的调味了。
休息够了,苏小月带着孩子拿了一升黄豆和花椒来到祖屋。
祖屋外面排队的人少了,没想在这儿见到了大哥方亮夫妇,两人扛着家里的麦秆排队用石碾。
苏小月没有打招呼,带着孩子来到角落准备磨豆粉。上次磨豆浆,后来发现好是好喝,就是划不来,家里那个食量这么大,得悠着点。
做豆粉糊糊目前是家里的主要吃食,一升黄豆磨成了粉,用荷叶装好放在篮子中。拿出花椒时,有几双目光望来。
方家村里穷,见识也短,大家吃都吃不饱,谁会想着上山找调料。
当然方二福家里长年豆饭最为落泊,别个家还是可以的,不要说餐餐疙瘩汤,至少两天吃一顿疙瘩汤不成问题。
哪像方二福家里只有小孩和读书郎有的吃,还吃不饱的份量,就那一碗疙瘩汤,家里几个萝卜头就能给你一口气吃个精光,谁知那一半汤头还得给读书郎的。
山上的花椒研磨成粉,苏小月给呛了一下,有村人在酒楼做过的,闻着味道,说道:“这是花椒粉,掌厨的都喜欢用这个,富贵人家里不可少的一味调料。”
☆、第19章 赚钱门路
个个一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东西能卖钱吗?那村人知道大家的意思,说道:“镇上药铺里尽是这些,别的村里人早知道这个能赚钱就摘去卖,现在就很难卖出去了,药铺里根本不缺。”
大家听后不能赚钱也就失了兴趣,家里能吃饱就不算了,要什么调料。
齐惠目光深沉的望着苏小月,她这么仔细一看,发觉她精神好了不只一点,皮肤没有晒黑,反而白里透着红,比以前苍白死气的一张脸好看多了。那秀气温腕的眉眼,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庄稼人,若不是她下巴尖尖瘦弱模样,真的很难想象这是几日前那个拿菜刀砍人的泼辣妇人。
齐惠靠近方亮,小声说道:“你有没有发现二弟妹这段时间变了,那眼神儿明亮,精神气十足,一个人养着一大一小,也不见她愁眉不展,平时做吃的也比我们这边的要香一些,你说二弟醒来,是不是手里藏了银两没有给娘?”
方亮看向苏小月远去的背影,想了想说道:“你别瞎猜了,上次二弟回来的银子拿给了娘,娘说这次回来二弟给的不多,生病后花了不少,也差不多了,现在还躺在床上,若是真有银子,怎么不去镇上看病呢?”
齐惠被方亮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理,便没再多想,只是心里有些不太平衡,大家同处一个屋檐下,他们每天都过得水深火热,生怕饿肚子,可看这新妇却一脸匆容,没有半分忧愁,使人看了不爽快。
往骨头汤里加了花椒粉,方河居然说好喝,苏小月无语,这味道还真有些怪,不过她一向喜欢辣味,也还算凑合吧。
小家伙自然是不能喝了,喝了两口直喝茶水,苏小月忍不住想笑,好在事先给小家伙的汤乘了出来。
骨头上没肉,苏小月柴火加得足,煮得烂,连里面的骨髓都煮了出来,汤头里冒出了油花,加上野菜,果然是比没有荤腥的有味道多了。
四天后,做的豆子发芽了,方为一脸新奇的望着三个木桶看过不停,这可是小家伙一手浇灌的,特别有成就感。
苏小月这次做的不多,就想着初八集市的时候拿去试试,若张府的人喜欢,她到时回来再多种一些。
初八那天开市,苏小月用麻袋装了一大袋子,背着上路,走二十几里路,步子都□□练出来了,没有刚开始时觉得累。
进了镇区,直接奔向张府。
在小侧门上敲了敲门,有仆人开门,是个精个的小伙,看到苏小月一张生面孔,不免有些奇怪,他见是一个农家妇人装束,虽然满身补丁,却还挺干净的。
“请问喜姑在吗?”苏小月含笑问道。
精个小伙听到喜姑的名头就反应了过来,“莫非你是上次那个送野蜂蜜的农家女?”
“是了。”苏小月忙点头。
“你等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