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坐下吃饭,方河和方亮都忍不住往方芳碗里夹了肉,两人相看了一眼,也觉得心疼,怎么好好的一个人被齐家搓磨成这个样子。
方芳含泪低下头去,狼吞虎咽的扒起了碗中的白米粥,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白米,她被齐家休弃后,一直在路上捱了大半日,什么都没有吃,肚子空空,进了方家村都还犹豫要不要转身离开,可是她要离开,能去哪儿呢?至少方家村还是自己曾经的家,于是鼓起勇气进了方家院子里。
院子里只剩下娘亲一个人,白花苍苍,神情木纳,没有半点生气,听到方芳的哭泣,只叹了口气,说道:“娘是没有法子了,半只脚踏进黄土的人,你去找你二哥抓抓主意。”
于是方芳才过来的。
一顿饭吃得沉默无声。
吃完,方芳站起来帮着收拾碗筷,袁氏不让,她非要坚持,于是与袁氏一起进了厨房洗刷。
方河和方亮坐在院里头商量,“大哥,你看着要不要去趟齐家,把小妹搓磨成这般模样,如今还被休了回来。”
☆、第113章 .
方亮想了想,叹道:“去又如何,难道逼着对方收下小妹,继续在齐家吃苦,再说这种事就算上了公堂,我们也占不到理儿,事实上小妹的确没能给齐老四留后,他们也有话说的。”
一时间着实不好行动,方河是有些恼怒的,虽然方芳与他感情不深,怎么说也是方家人,他作为哥哥也该出出头,只怪这两年忙着田地里的事,又因为方芳上次无理取闹的事,他没有去留意齐家,才弄到今日这样的场面。
方芳吃了饭要回方家院里去了,两兄弟起身相送,方河从屋里找了一袋子谷米送她出门。
“哥哥我也不懂这些,只听小媳妇说谷米养人,这些我帮你拿去,你煮着粥喝喝,把身体养一养,这边你不用担心,家里还有存粮的。”
方芳不肯要,方河却是把米直接扛到院里去了。院子里廊下坐着发呆的梁氏,她看到方河和方亮两人进门,眼前微微一亮,神色有些激动,已经从板凳上起了身,颤抖着上前,扶着柱子望着。
那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皱纹,才多久的事儿,已经老成这样了。
方河看了两眼,接着转过头去,眼眶却有些发痛,小时候被方二福打打骂骂,记忆中只有梁氏会偷偷塞给他一小碗豆饭,就是这样一小碗豆饭,他记了一辈子,所以后来每次回来,只觉得这个娘才是他的一个盼想。
方亮作为老大,对梁氏自不必说,以前跑船运,自己受不了船运之苦,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注意这边,再加上每次回来,来去匆匆的,这次回来,自己心情也不好,知道方河一直在照应,他只远远的瞧了一眼。
如今这么近的距离,他还是忍不住跨前两步,喊了声“娘”。
梁氏“诶”了一声,背过身去。
方河顿了顿,还是对方亮说道:“大哥,我先走了,家里还有些事。”
“大河。”方亮眼睛热烈的看着他,“你都能接受我,不念我当年犯的错误,为何不可以对娘释怀。”
“二哥,我跟你不一样。”方河挣脱方亮的手,转身出了院门。
方亮看着方河的背影,心里燃起的希望又落下,回身对方芳交代道:“二弟给你的米你就收着,你身子不好,多养一养,或许还有希望呢。我就住隔壁不远,若有个什么事儿,尽管叫我,你现在回也回来了,就不要东想西想了,好好的跟娘过日子,以后勤快些,一双手必然能养活自己,兄长们也不会对你不管不顾的。”
“大河心是好的,不计较咱们先前的犯下的错,咱们经历了这么多的事,许多事情也看明白了,只有一家人能在一起,平平安安的,还有什么可计较的,财米都是身外物,只要自己不懒都能挣来的,亲情却经不得搓磨。”
方芳重重的点头。
方亮走后,梁氏转过身来,抹了眼泪,只道:“我而今也老了,没法再顾及你,你回来就安心住下吧,吃这白米粥是最养人的,弄不好还有一线希望,你大哥二哥说的话你都要记住了,我当年猪油蒙了心,现在自食恶果,你不要像我,自己也勤快些,你大哥给的是恩惠,不要因此而好吃懒做。”
“娘,我省得的,这两年我在宋家吃的苦不知几多,方明白当初二嫂的处境,二嫂如此坚强,我每每想起来,我也不觉得苦了,二嫂都能做到,我为何不能,可是撑了这么久,到最后还是败在自己的身子上,身子没用不能生养,也是上天对我的惩罚。”
第二个孩子是在初秋生的,苏小月和方河两人合计,取名为旻,叫方旻。
满月的时候,方河心里高兴,上山猎了一头野猪扛下山来,先前那头老虎没有再出现,倒是让他彻底放心了。
方大业和方虎两家收到早稻谷留了缴税的量,剩下的,偶尔煮些米粥给家里的产妇与孩子们补身体。
请客这日,村里来了不少人,根本不用方河去请。先前方河说这次请客,准备煮些米粥给大家伙尝尝,仅这一句话,把村里人都吸引了过来。
上游的村人直接拖家带口的,下游的却一家来一个人,送的不少礼,多是农家物,送豆子送青菜送鸡蛋,方河也没有多说,见着都露了笑容。
方家昌几兄弟帮着安排位置,方家昌抽了个空档,来到方河身边,用胳膊蹭了蹭方河,笑道:“看你今天就一个劲的傻笑,生了儿子,两孩子正好集了一个好字。”
听到“好”字,方河就掩不住喜色,“你家里不也有两个小子。”
“两个小子就是没有个女儿,好希望有个娇娇女儿疼疼。”方家昌叹息,正好不小心瞧见袁氏拉着方嫣从屋里出来,小家伙看到这么热闹,又寻到了方立长正好跟着方为和方金满在那追追赶赶,她立即上前扑向方立长,方立长一个没注意直接摔倒在草从里,小家伙在一边拍手大笑。
望着这样的小女娃,方家昌嘴角抽了抽,当他没说。
方河顺着他的眼看去时,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以为女娃娃就很弱势呢,娇娇的,乖乖的,就等着你去抱,哪有这么好的事,不过这样的孩子才天真率直。”
方家昌被方河这么一说,红了脸,有些尴尬,他只看着方立长这个闹腾的家伙,以为女娃会好些,不想孩子都差不多,似乎自家小子还不如人家闺女彪悍,与想象中的娇娃不同。
“我家立长被小嫣嫣吃定了。”方家昌忍不住捂脸。
方河定睛看去,果然,小嫣嫣笑完了上前去拉方立长的手,方立长刚开始想放声大哭的,见状,就又笑了起来,伸手去拉,没想小嫣嫣没力,人没拉起,反而摔倒在他身上,这下方立长真要哭了,眼泪都哗的一下流了下来,小嫣嫣不知对他说了句什么,小家伙忽然又止了泪,重重的点了头。
于是两人起来,跑去寻找两位哥哥去了。
方河看到这儿,再看看方家昌那搞笑的模样,拍了拍他的肩,“立长这样才知道疼女人,将来必然对媳妇儿好。”
方家昌的脸色窘了窘。
满月酒办下来,村里人吃到了白米粥,虽然量不多,一人一碗的分量,却让村里人回味无穷,就此方河也宣布了一下想法,等这季的晚稻收完,就把田地租出去,到时村里人都可以来找他,就从秋季种下麦子算起,水田周边旱地不少,可以种豆,也可以学方河的种高染梁,到时谁租了这地,苏阿吉会指导一下。
村里人听到这儿沸腾了,三两口吞下碗中的白米粥,个个都恨不能去找方河谈谈租田地的事。
一顿饭吃完,方河就被人拉去三爷家里了,村里人一窝峰的跟着过去。
就在苏小月出月子这日,家里的田地租回村里的四户人,他们家里忙不过来,到时跟着家里的堂亲一起,倒也不吃力。
苏小月得到消息,心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家里有了余粮,也不想让自己过得这么辛苦,如今田地租出去,家里人就不用这么操心了,若是有能力,苏小月有心想上镇上买个大院子,租个铺子专门卖酱汁。
先前苏小月不想在永丰县里卖酱,那是怕着几大家族合伙欺压他们,现在方河有这么一位有能耐的小叔在,自然不用担心的了,何况莫明裕已经跟莫家分家了,威势减了大半。
这次方河去镇上送菜的时候,决定去打听一下红高粱的价格,看哪家酒铺子收,打听了好几家,终于有一家做富户的生意,懂得这红高粱酿酒的事,原先都靠租船从外地运过来,酿出美酒销给永丰县的富户们,现在听到方家村里人种红高粱,那个高兴的,问了价钱,当日就派了三辆牛车过来拉。
堆了满库的红高粱就这样卖了出去。
夜里,方河摸着方为的小脑袋,望着小媳妇,还是把这次从张府带来的消息说了,“这次张大人跟我说,准备过年后,为儿直接住进张府去,明年张大人会带着张太太四处游历,正好为儿跟在身边游学,长些见识,这次有可能会去往其他三国,张大人身为南国大儒,不管去哪一国,必然都是皇家的座上宾,为儿能跟着去,将来的造化不可估。”
一家人听到这儿,脸色都不好看了,苏小月把小旻旻放到袁氏手中,一脸不舍的望着方为,问道:“为儿,你是怎么想的呢?毕竟你这次跟着张大人去,不是出永丰县这么简直,而是出了南国,去了他国,人生地不熟,风俗习惯也不同,只怕……”说到这儿,苏小月就来了眼泪,她真想强行说不准,可是古代不比现代,孩子□□岁也算是个小大人了,该去历练,不能当小孩子养。
方为见苏小月那伤心的模样,小脸涨得通红,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今日去张府,师父自然对他说了不少话的,男儿志在四方,不能守得一片天地成井底之蛙,何况师父对他期望颇高,原本年迈不想长途跋涉的,这次居然破例,只想带着他出去见识一番。
苏小月不想让孩子为难,慌乱的抹了一把眼泪,笑着说道:“张大人也是为了你好,你是该当去的,只是这次去的话,得请几个武士护送去,这千里迢迢的,娘也没有出个远门,也想象不到那危险,但多些人在旁边护着,必然是好的。”
方河嘴角抽了抽,随小媳妇乱操心也不点破,等到夜里再细说去。
苏小月就这样东想西想的,把上一世在电视里看来的江湖险恶胡乱说了一遍,说到底还是不舍,其实在方家村种田也挺好的,再努力个几年,必然能成为一方地主,山头地到处都有,只要有银子,费点心思,以后还可以再买,将来为儿有了银子做后盾,想要实现自己做夫子,人人有书读,不说整个国家,至少造福一方不成问题,苏小月有信心,可是她却不能拿这些话去阻止他,看样子为儿也是愿意的。
等苏小月平静下来,方为明亮的眼睛望着她,“娘,师父说了,这次游历最短四年,最长十年,但我同师父定了四年之约,四年后我便回来,我会把十年要学会的东西在这四年时间里尽快学完,我不会让娘等太久的。”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火热更新中!
☆、第114章 .
苏小月只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再说像是挽留,好在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还来得及,四年时间,孩子不知道长多高了,这每年几身顺季的衣裳得准备好,还要多准备几件棉衣,孩子要去皇家吃宴的,穿得太寒酸也是不行的,要不要买些珍贵的皮毛大氅带上?
想到这儿就只觉得银子不够花,得好好跟方河合计合计。
夜里躺床上,小旻旻已经睡着,苏小月靠在方河的怀中正一一数着要买些什么,想了许久,忽然苏小月拍了一下脑袋,说道:“做那么多棉衣恐怕拿不出手,干脆我给为儿和张大人夫妻做几件羽绒服算了。”
“什么是羽绒服?”方河错愕的看着她。
“这个不好说,到时我做出来你便知道了,幸好是过年后才出发,过年时节,县里的大富里杀鹅杀鸭的,到时咱们出点银子把那些毛收集起来,到时你看我的便是。”
苏小月越想越觉得这个好,到时可以按着上一世的样式,做几件背心,或者长衣穿在里面,外面还是穿质地好的衣袍。
说完羽绒服,苏小月又说要不要买些好料子的衣裳,怕家里做的不好看。方河忍不住笑了笑,“这事儿就不必你操心了,参加皇室宴会,张大人有特制的衣裳,普通的衣裳必然不行的,平时在外行路,或是家常穿,月儿倒是可以多件几件衣袍,这样让为儿也有个念想。”
被方河这么一说,苏小月放下心来,又想着做些什么衣裳穿起来方便又舒服。
方河又道:“还有啊,张大人是会功夫的,他的功夫比我不知好了多少,再说张府里什么样的人物没有,有许多都是跟着张大人从京城里来的,一直不离不弃,尽忠尽责,有这些人跟在大人身边,为儿不必忧心。”
这么说来,苏小月就更加放心了。
方河见小媳妇从没有出过远门,一惊一乍的也不容易,于是垂首伏在她的耳边说道:“等咱前家里再富些了,我买几个下人回来供爹娘使着,到时我就带你出去游玩,让你也游历一番。”
“真的?”苏小月喜不自胜的抬头,望着方河,那眼眸里明亮如星辰。
“我岂时骗过你,等旻哥儿大点了,我就带你出去。”
“可是我若不避着孕,恐怕又要生下孩子?怎能走得脱?”
方河沉默了一许,咬着她的耳垂悄悄说了一声,苏小月跃耀,上前抱住方河的脖子,“是你说的,不准反悔。”
“我岂时反过悔——”方河话未说完却迎上小媳妇热情的深吻。
收晚稻的时候,方亮和方芳两人都来帮忙,正在大家忙个不停时,村里忽然来了一位陌生姑娘。
那时苏小月抱着旻哥儿正与齐有玉几人在村道上聊天,本想聊一会儿就各自回家,没想远远的看到一个穿淡蓝色禙子的秀气姑娘从村道那头走过来。
齐有玉拉了拉苏小月的袖口,指着那边说道:“看着了没,头上带着银饰,头面齐全了,还有身上那衣裳,底下那洁白裙子,不像是庄户人家的姑娘,年纪看着约摸着十六七岁的模样,你说这人是谁家的富贵亲戚?居然还来咱们上游了。”
苏小月也看着了,这人看起来穿着打扮谈吐的确与庄稼人不同,却也只是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只道:“不管谁家亲戚,连辆牛车都没有,身上也没有一个包袱,一位少女就这样徒步而来,着实也奇怪了。”
李全秀在一边附和,村里别的妇人正在家里做饭呢,自然也是看着了的,不少人出来瞧,猜不出是谁家的亲戚。
那少女来到苏小月几人这儿忽然停住,柔声问道:“几位姐姐,不知方亮的家在哪儿?”
方亮?
几人都看向苏小月,苏小月也觉得莫名其妙,如今方亮孤身一人,怎么会认识这么漂亮又年纪这般轻的姑娘。
这姑娘的声音倒是很好听的,温温柔柔,听起来很是让人舒服。
几人一时间不好开口,苏小月温声问道:“姑娘不知找我家大哥什么事儿?我是方亮的弟媳。”
那少女听到苏小月是方亮的弟媳,当即上前握住苏小月的手,异常的亲热,只道:“不知方亮在哪儿,让我找得好苦。”
看她这模样恐怕在这路中也不好说实话,不若带回去再说。于是与齐有玉几人道了别,抱着孩子带她回了院子。
来到院中,也没有把人领屋里去,正好树下摆了长椅,于是请人入座,袁氏上厨房里沏了茶,端了点心出来放在几案上。
那位少女进了院门也不好奇的东张西望,坐在那儿安安份份的,让喝茶便喝茶。
袁氏把孩子抱了进去,苏小月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大哥上山头收谷子去了,不知你是如何认识我家大哥的?寻我大哥不知有何事?”
现在院子中安静,也没有旁人在身边,这位少女说起话也就不顾及了,她把自己怎么认识方亮的经历娓娓道来。
苏小月听得认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