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美和方忠两人留在方河家里。
当自己的生活过得富足了,再回想起以前在方家院子里为了口疙瘩汤都能打起来的日子是多么的让人心酸,都是穷出来的,如今家有余粮,孩子也寻了回来,方河和苏小月决定把两孩子好好的养大成人,大人之间的恩怨就让它过去吧,人要往前看。
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苏小月开始让方河上县里四处打探鸭毛、鹅毛的事,那些东西多是丢了的,过年了,县里富户家里不知要杀多少鸡鸭鹅,只要愿意给点薄银,必然会有人费这个心思的。
这日方河走街窜巷子的寻问,终于在一家小院子里寻到一个万事通,那小伙精瘦,双眸灵活,头脑也是灵光,见方河问起,立即起了商机,当即谈好价钱便带方河去见那专门给大户人家收拾荤物的人,一般这种人多是在街市不远处,却租的多半是小窄巷子,生活过得很贫穷,干的却是最累最脏的活。
方河跟着此人转了几条小巷终于来到一点陈旧的破院子前,那小伙子上前敲了敲门,门内有人应了,开门出来,一个身材瘦弱的男人带着讨好的笑,问道:“不知贵人有何事寻小的?”
但凡来敲这边门的,多是富户家里的下人,这些脏活本是下人该干的事,可是到了过年,多半忙不过来就会寻外面的人来做。
然而当方河看到那个微弓着背带着一脸笑颜的人时,眼眶却是一热,“三弟?”
方平听到声音,惊愕的抬起头来,颤抖的唇望着眼前站得挺直的身影,“大……大河。”
“三弟。”
“二哥。”
方平上前拉起方河的衣袖。
怎么也想不到两兄弟会在这里相见,以这种方式相见,若不是方为要出远门,若不是苏小月想做羽绒衣裳,方河怎么会找到这儿来,这么多年了,常在县里镇上的穿梭就没有遇上过,而今遇上却这么的毫无征兆。
“二哥,快进来。”方平拉着方河往里走,那个小伙子见两人认识,便拱了拱手,说道:“大过年了,我倒是做了件好事,恭喜二位了。”
方河从袖口拿出十文钱交到小伙子手中,“多谢带路。”
那小伙子高兴的收了起来,转身走了。
屋内,元南花隔着院门问:“孩子他爹,是谁来了?”
听到元南花的声音,方河一脸惊讶,“三弟,这是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火热更新中!
☆、第116章 .
原来当初两孩子离家出走,爹娘又是那个偏心模样,方平心灰意冷的便往渡口这边而来,本想往河里一跳,寻个死路,可是站在堤岸上看到那滚滚而去的河水,心里居然生了惧意,后来流落到乞丐窝里,过得昏天暗地的日子。
没想有一日元南花从那儿经过,看到了方平,便把他给捡了回去,方平才知道元南花根本没有走,当时打听到那位坐船而去的女子多半是跟元南花有些相似。
元南花从方家院子里逃出来,也不敢回娘家,怕被娘家给再次卖了,于是跑到了县里头寻活计,不想还真寻了一门活计,专门帮别人洗烫衣裳,也算能租个小门小户的院子住着,勉强糊口。
两夫妻遇上了,方平把家里情况一说,两人冰释前嫌,一起相扶着过日子,再不想回到家里那个伤心之地,当然也不知道方二福死的事。
元南花不敢回去,方平就留在她身边,后来也寻了个活计,专门帮市场上的人杀猪宰羊,逢年过节给富户人家收拾鸡鸭鱼肉,倒也赚了一点儿现钱。
方河望着两人,只见两人年纪轻轻已经两鬓头发凄白,方河移开目光,内心一叹,接着把家里的事简略的说了一下,特别是方美和方忠意外找回来的事,把两夫妻高兴的流下了眼泪,他们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两孩子没有走多远,只不过在袁家村而已,只恨当初老想到姐弟俩可能跟着船运的走了,想想就心灰意冷。
当日两人就跟着方河回了方家村。
苏小月没想到才短短几月,又寻回了方平夫妇。
方美和方忠看到爹娘,立即扑到两人身上,两对小胳膊把两位大人抓的紧紧的,生怕两人走了似的,看得元南花一阵心痛,蹲身抱住两孩子,哭得一踏糊涂。
方二福不在了,梁氏精神木纳,元南花终于放下心来,两夫妻随方芳领着孩子回了方家院子,梁氏看到方平,当即就来了眼泪,接着转身进了屋,她是没脸看到自己的儿子们。
方平和元南花看到,心里也觉得不好受。
屋子还是先前的屋子,一家四口重新回到先前的屋里头,只见里头收拾得干干净净,再看院子里,里里外外也是干净的很,哪有曾经吵吵闹闹,乱七八糟的模样。
这边方河得了酱汁的银子,又跟苏阿吉上莫家村把最后的三百亩山地买了下来,莫家村的山头,方河占一半,莫明裕占一半,这边梯田节节高,那边果木树长得浓密。
今年过年必然是个好日子,方家院子里的人都寻了回来,没想年前又传来一件好事,方芳来了月事。
谁能想到这个年纪才来月事,后来袁氏细问,才知道早以前就已经有了的,只是一点点,时有时无,方芳不懂,又被公婆压狠了,连个问的人都没有,自个儿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反正没能怀上孩子却是事实。
第一场雪下来,方家村的人就开始为了年货奔波起来。
今年是个丰收年,有水田的卖了谷米挣了现钱,没水田的做了不少零工,存了些现钱,于是年前最后一场集市,村里基本都上镇上赶集去了。
方河的牛车上载着一大家子人,坐的满满的往镇上赶去。
到了镇上,大家伙下了牛车,约好回去的时间,才各自逛去。
置办了年货,一车人又拉了回来。
元南花买了一把糖,给方美和方忠两人吃。
紫萧跟在方亮身后,与方芳相谈甚欢,苏小月与袁氏两人一人抱着一个孩子逗弄,方为护在苏阿吉怀里,时不时也跟着逗弄一下弟弟和妹妹。
过年前夕,方河三兄弟上山头一起狩猎,原本想探探去年那头老虎还在不在,没想猎到一头野猪,老虎倒是没有找着。
方河把野猪扛下来,猪肉分成三份,方亮和方平不要,毕竟野猪是方河一个人狩到手的,他们两个不敢上前,根本就没有搭手。
倒是第一次跟着方河上深山里头见了世面,往日是万不敢去的。
方河二话不说把肉扛回方家院子里。
原本在集市里就买了猪肉,这下一下子多了上百斤野猪肉,苏小月想了想决定做成肉脯留着以后再吃。
大雪茫茫又一冬,方家村比往前热闹多了,家家有了余钱,买了不少吃食,过年时节在村里头走动,手里都提了些点心,有的是在镇上买的,有的是自己做的。
正月过后,方为就要跟着张大人去游学了,年前弄到手的鸭毛鹅毛全都做成了羽绒里衣,做的款式是改良后的背褂,方为试着穿了一下,果然是暖和,比那棉花做成的袄子轻松多了。
正月十五方河要去镇上给小叔和张大人拜年,方亮和方平两家决定一起跟去,正好元宵闹花灯,到时玩晚些,一辆牛车把大家伙拉回来便是。
先是去镇上张大人家里,苏小月送上十斤肉脯,张大人尝了尝,皆是眼前一亮,只道:“这肉的味道真好,要是能带到路上吃就好了。”
那不简单,把年前做的那些肉脯全带上便是,可惜时间紧迫,做的有些少。
当张大人穿上羽绒背褂时,笑了起来,“这一件衣裳倒是合我心意,穿在里边又不碍手,还能保暖,年纪大了,在外行走,不比年轻人了。”
苏小月想笑,这张大人看起来哪像五十几岁的人,倒像个中年大叔似的,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又养尊处优,久居高位,还练了一身功夫,身板笔直,走路虎虎生威,魅力不减。
“倒是穿了这个行动起来方便,往关外是北方,还要更冷些。”方河说道。
张大人笑了笑,“这次去了中原另外两国,可能还会出关外去,一时间难得回来了。”
倒是张太太年轻时不知道跟张大人跑了多少地方去,都习惯了。
一家人在张府里吃饭,方亮和方平两家人有些拘紧,没想张大人非常随和,跟着众人一起在桌前吃饭,又奉上美酒。
方河不沾酒,倒让众人意外,方河被几人盯着脸红,接着往小媳妇看了一眼,只道:“我答应了媳妇儿,这一生都不喝酒了。”
张自在意味不明的笑了起来,笑得苏小月脸都红了,怎么叫她不准他喝,她只是教他别喝醉,要学着装醉,现在这个惧内的名声要坐实了。
方平看了自家媳妇一眼,元南花轻轻点了点头,他欣慰的笑了。
方亮却有些落寞,然而身边的紫萧却随即起身为众人倒酒,方亮还是侧首望着她,心里有些悸动,可是想起自己的情况又灰了心,脸色灰暗。
从张大人家里出来,一行人往县里去,入了城门往东,经过东市时,方河忽然停住了牛车。
大家伙不解的看向他,就见方河看向不远处的肉铺摊子,曾经那位春风得意的方家读书郎,如今一脸胡渣,满目沧桑的站在肉铺摊前,身上披着一件油腥罩衣,手起刀落,麻利的割下肉交到客人手中。
旁边的女子五大三粗,横眉瞪眼的不知道跟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又是一气之下把手中的猪肉刀甩向了方伟,方伟身子一躲,堪堪接住却终究是伤着了手背,见了红。
方伟大怒,两竖眉倒八竖起,睁目看去,刚接到手的猪肉刀又是冲动的甩向了女子,果真是你来我往,迎着罩门就是一刀上来,眼看着那女子闪避不急就要受伤,凭空出现一个挺拔的身影。
“大……大河。”方伟瞪大了眼。
方河看向他受伤的手背,内心一叹,这对夫妻到底过的什么日子,以前时有耳闻,方伟捞了朱家的银两在外偷养外室,最后被妻子发现,逼死对方腹中胎儿,又发卖了那外室小妾,从此方伟被拘在家中,再没半分自由。
朱家的人是个什么样的德性,方河后来也曾听说,据说是县里市场的地头蛇,一般人不敢得罪,手无缚鸡之力的方伟落到朱家手中,哪敢起旁的心思。
方亮和方平跟着走了过来,后面是苏小月和元南花,还有几个孩子。
这么一大家子人站在肉铺前,方伟先是从方河脸上移开目光,接着把目光移向方亮、紫萧、方平、元南花、苏小月,还有眼下几双明亮的眼睛,长得最高的数方美,最矮的数方旻,望着夕日还得看他脸色的兄长们,眼眶里竟涌出泪来。
方亮怎么也想不到一向喜欢穿长袍的读书郎,如今竟然满目凄凉的站在了肉铺摊郏县,额间抬头纹竟然如此明显,似乎老了不知多少岁,怎么变成这样的?他试探的喊了一声:“老四。”
方伟听到方亮的声音,下意识的抬袖掩面,背过身去。
这时方河身后响起哭声,不用说,必然是吓傻了的朱红忽然反应过来,才后知后觉的抖得哭了起来。
刚才方河看清了,开始出手的是朱氏,夫妻之间不管怎么吵闹,也不能随手动刀子的地步,方伟伤了手背那是运气好,而后方伟随手甩出的刀子,若不是方河出了手,恐怕已经出了人命,成了谋害妻子的上门婿。
朱红终是站不稳当跌坐在地上大哭不止,刚才那一瞬,他是真的想要她的命,这样的日子,多过一日就多一日的折磨,可是又没有法子。
听到哭声,方伟猛的又放下袖子,泛青的脸上一双赤红的眼,他指着地上的朱红冷笑,接着是大笑,“我方伟这一生就坏在你这蠢妇身上,我是毁了,哈哈,我明明可以中举,我明明可以当举人老爷,而你们朱家竟然挡我鸿运,哈哈哈。”
方伟一边笑一边脱下罩衣,接着理了理两鬓,又整了整衣裳,似乎又回到当年那春风得意的时候,那时他还是个秀才郎,还是家里兄长们的骄傲。
方伟向方河、方亮、方平三人一一指了指,接着摇了摇头,大笑着背手而去。
朱红坐在地上六神无主的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忽然从地上爬起来,往前追去,没能追上,她站在后头大声喊:“你要去哪儿?你要舍下二狗不成?”
方伟步伐飞快的往前走,似乎要乘风而去似的,他不再说话,除了笑便是大声吟唱:“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哈哈哈……”
苏小月望着那个青衣背影,就这样匆匆而去了,与前几次遇见不同,这次他似乎放下了什么。
方伟这一去,许多年后都没有消息,有村里的苦力说曾在城隍庙见过一个算命的先生像方伟,又有人说在乞丐窝里看到一个面色污垢的乞丐会吟诗作赋却是痴痴颠颠,认为是方伟。
方河曾根据这些消息去寻过,却不曾见到过,从此老四方伟再不曾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午夜梦回或还曾记得在方家院里还有一位读书郎老四。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火热更新中!
☆、第117章 .
一行人原本想去逛花灯的,但见过方伟后,一行人再也高兴不起来,去了霍家种子铺拜了年,日暮西山时,终于坐上马车往村里赶去。
没有出门前的热热闹闹,大家异常的沉默。
才几年的光景,那些在方家院子里争争吵吵的场景就这样的悄悄地过去,再回首,那时候的大家才是最最单纯的,不曾受过生活的磨难,不曾大喜大悲过,一日三餐巴望着那点儿疙瘩汤,喝上一口疙瘩汤,一切忧愁随即而去。
几年过去,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再没有当年那争来夺去的心思,多的是体谅,是包容,吃豆饭也好,吃糠咽菜也好,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那才是什么都比不上的。
到了方家村,天已经黑透,牛车前面点了火把,一点光亮把大家送回家中。
出了正月,方为便要随张大人远行,苏小月这几日变着花样为方为做好吃的,有时就默默地坐在那儿望着方为发呆,那落漠的神情落入方河眼中,心中不由一痛,终究是舍不得孩子。
方嫣开始有些知事了,发觉家里人的气氛不对,心里也开始紧张,乘着空档,小手攥住哥哥的袖口来到一个僻静处,眨巴眨巴着眼睛,天真的问道:“哥哥,娘亲说你要远行,你要去县城里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