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月立即把麻袋放下,打开给她看。
这时代有没有豆芽苏小月不知道,但这个镇子上是没有人卖过的。
果然喜姑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还拿起来闻了闻,一股青草香味。
麻袋里分了三个小袋,有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苗。苏小月一一解释,喜姑觉得新奇,就是不知道怎么弄来吃。
这个简单,今天苏小月是有备而来的,她说道:“喜姑若不嫌弃我的厨艺,我可以做给您尝一下,若觉得味道好再买也不迟。”
这个主意不错。下人也有下人们用的厨房,精个小伙把苏小月领去下人厨房里,进去一瞧,一应俱有,连调料瓶大大小小的排列,这张府看来是个极有钱的。
苏小月把麻袋放下,挽起袖子就开始做起来。
黄豆芽她准备做凉拌,厨房里调料多,她先是准备了凉拌的酱汁,这时代的酱汁也简单,苏小月第一次尝到,却并不觉得味道好,等她有钱了,她要自己做酱,定然也能赚上一笔。
黄豆芽汆烫捞起,这边用醋、糖、蒜蓉、芝麻、酱汁调好,她自己带来了花椒,往里撒了一点调匀,往捞起的黄豆芽上一淋,一道菜就成形了。
喜姑见她做法简单,不由有些好奇,苏小月给两人递上筷子,精个小伙不敢上前,在喜姑落后一步。
喜姑尝了一口,眼前一亮,这味道,喜欢猎奇的老爷肯定喜欢。
苏小月这边开始做第二道菜,第二道菜复杂一些,是绿豆芽炒面。张府有钱,用的是精面。
苏小月手脚利落的做成了拉面,拉得略有些粗,往开水时一滚,捞出来用凉水一冲,接着下油锅,放上葱姜蒜爆香,开始炒面,面快炒成金黄时加入绿豆芽,出锅撒了一点花椒粉。
苏小月喜欢花椒的味,什么菜都会放一点,她怕别人不喜欢,所以放得很少,重在提味。
起锅后端到喜姑眼前,喜姑尽管没吃已经对苏小月的厨艺折服,就她拉面的手段和炒面不粘锅的手段,就是这永丰镇也没有第二人,她不但不忌讳旁人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这农家姑娘也是个实诚的人。
喜姑跟着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人品,那是一眼一个准,先前买她野蜂蜜的时候就觉得这人不错。
第三道菜是豌豆苗,绿油油的,怎么做都会好吃。这次苏小月做的原汁原味的豆苗汤。
锅底加油爆香蒜瓣,加瘦肉爆炒至香,添一碗水煮开,放了盐,水滚就下豆苗,将筷子拔散后立即起锅。
只见汤汁里绿油油的豆苗跟刚放入时一个颜色。喜姑瞧这颜色就喜欢,喝了两口汤,更觉得味道鲜美。
张府要这些豆芽菜,一麻袋子嫌少了。
苏小月只怕你不要,要的话,她能种很多出来,不过她没有告诉他们这是花几天时间种出来的,她说是自己地里种的。
黄豆芽的出产率低一点,一升黄豆能长出八斤左右的豆芽,连着豆子一起食用。绿豆出产高,一升绿豆可长出二十斤左右的豆芽,豌豆可以割两次,割一次不要伤害到根部还能再长出一批,一升豌豆一批大概能长五六斤左右。
苏小月带来这一麻袋若有三十几斤,喜姑给了她一文一斤,三个价格没有区别,苏小月也没有解释,一下子就给了三十五文钱。随后又赏了她一两银子,这让她很意外,为何要赏她这么多钱?
没想喜姑认为她的厨艺就是这样白白交给张府的厨子了,炒了这三道菜,苏小月为了推荐自己的豆芽又写下几道菜名,教会厨子怎么做,这钱就为着这几道菜谱来着。
张府喜欢时新,还吩咐苏小月下次赶集的时候多送点过来,喜姑知道老爷的口味,连着那研磨好的野花椒也让送一些,就准备着放豆芽菜里。
这次苏小月顺带打探到了一个消息,喜姑告诉她,张府老爷是南国大儒,早在十年前带着妻儿回了永丰县老家,如今在县学里开办了学府,门下学子无数。听苏小月能一年四季提供豆芽,喜姑高兴,若她得力,能稳定提供的话,以后这县学里的伙食就加入这道菜,毕竟到了冬季,连新鲜菜都少了,这豆芽菜可是好味道,不比这蔬菜多的夏季。
苏小月没想着自己一个举动,还能打进县学府,方家的读书郎不就是县学里的学生么?虽然常不见他回县学里读书,但那名额还在的,时不时也会进县里问夫子学问,这无意间还打入内部了,真是巧。
得了这一两多银子,苏小月首先想到是买点肉包子回去,于是一口气买了二十个肉包子,又买了一些骨头和猪肺,
回去的路上苏小月想着家里的豆子不多,张府要的多,这次就多发一些,这豆子用陈年的旧豆也不行,铺子里很容易渗进陈豆,上次就捞了不少坏豆子,倒是可以在村里买去年下半年新出的豆子,大家乡里乡亲的不会骗人。
也得请木匠弄三个大木框,底部也得改良一下,得透气透水,忽然发觉屋里太小了,放下三个木框,她基本晚上就别想睡地上了,这可如何是好?
回到家里,一大一小两人正巴巴的等着她。
苏小月把肉包子拿出来给两人吃,起身的时候,手被方河握住,“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他的声音阳刚劲十足,音调略低,有点像低音炮的感觉。
苏小月心里想着事儿,见他握住自己的手,只好坐下,她把今天的事说给了方河听,特别是张府老爷是大儒的事也说了,没想歪打正着遇上了贵人。
方河在外闯荡,自然知道的多,听到苏小月的描述,说道:“那便是咱南国鼎鼎有名的张自在张大人了。”
“你知道?”苏小月好奇,要知道这方家村的人除了知道永丰县,其余的就啥也不知道了。
方河目光垂下,浓长的睫毛掩去他的情绪。苏小月忍不住想吐槽这个长毛怪,这么长的睫毛,又长得这么一张俊朗的脸。
这几日被她投喂的精神气十足,却也没有长胖,脸上没什么肉,她在想若是他恢复先前的模样,应该挺好看的。
☆、第20章 赚钱门路
二十个肉包子大半都是方河吃下的,小家伙吃了两个就饱了,苏小月只吃了一个,剩了三个放在碗中摆在凳子上。
她准备做道豌豆苗汤给他们尝尝,自己卖了这么多出去,还没有做给他们吃过。
用骨头熬的汤,下了豆苗,又做了豆粉糊糊,苏小月跟小家伙喂汤,方河吃豆粉糊糊。等娘儿俩吃饱喝足了,剩下的都落入方河的腹中。
第二日,苏小月带着方为去村里找木匠师傅赵里,他们是村里的外来户。
赵里五十上下,见她是大河的媳妇,脸色好了不少,毕竟方二福在村里的名声不是一般的臭。
苏小月在地上画了图纸,要赵里帮着做三个大木桶,还有一个木轮椅,轮椅做给方河用,成日里躺在床上只怕心里苦闷的很,虽然看到她总露出笑容,像个没事人似的。
大木桶还好,那木轮椅就有些困难,两人蹲在地上讨论了好半晌,赵里答应先试着做做看。
可是木材是个问题,村里人要做木器,都是自备木材,靠山吃山,山里多的是木材,所以赵家没有多余的木材供苏小月。
苏小月要她上山捡捡柴不成问题,可是要她砍树劈枝,这活她干不来,就算干得来也扛不回来,再说刚砍下来的树一时半会干不了,也不能做出成品,这下急到苏小月了。
最后还是赵家大儿子赵飞听见苏小月愿意拿钱出来买,于是自荐:“赵家小妹赵燕定了亲,明年初成亲,家里砍了不少树,准备做家具的,这会儿倒可以挪用一些给她,反正农忙过后,家里就得空,可以上山砍树。”
终于寻到树了,这下木材和技术都由赵家出,价格多算了二十文,三个木框做工四天,十文一天,轮椅等做出来算钱。
苏小月顺带问了赵家有没有多的豆子可以卖给她,赵里没想着苏小月在方家连豆饭都没得吃,还要自己买,觉得她可怜。
正好家里有余粮就叫老大张飞把豆子拿出来,三种豆子,苏小月各买了一斗,铺子里买十文一斗,赵里只要了八文,加上先前的木框和轮椅,苏小月直接给了一百三十文,叫他无论如何要把轮椅做出来,到时再算工钱,差价另补。
赵家刚开始还担心苏小月手中没有钱,心里有些犹豫,没想到她这么爽快的拿出了钱,不免有些意外。
赵飞帮苏小月把豆子扛回家,临走时交道,四天后就把定制的木器送回。
苏小月从山上回来,就见元南花一脸菜色的扶着墙根站着,望向门口。
算起来苏小月也有十来天没有见着她了。
她看到苏小月进来,见她手里挎着篮子,嘴唇动了动,问道:“二嫂,你篮子里可有吃的?”
合着她饿得慌,苏小月往她看了一眼,这人这模样,还真是饿的吧,这方家人心都狠,谁倒下谁就倒霉。
来到她面前,苏小月翻开篮子,里面有几根甜高粱。苏小月递给她,她拿在手里左看右看,不知道怎么吃,苏小月教她,她跟着咬了几口,甜的,眼睛亮了起来。
“嫂子,这东西在哪儿弄到了,真好吃。”
“山上弄的。”
元南花听到山上弄的,心气就奄了,但还不死心的问了句:“可还有?”
“有,你要是想吃,我可以告诉你在什么地方,叫三弟去弄一些给你。”
元南花点了点头,手中拿着一根在啃,眼瞧着苏小月要走,目光望着篮子里不放。
苏小月见状,又拿出两截给她。
元南花见到那红通通的种子便问:“这又是什么?”
苏小月拿出两朵种子给她道:“你拿着,明年春天种下,到夏天就有这种东西吃了。”
元南花立即纳入怀中。
苏小月进屋的时候,就见元南花捧着东西入屋了。
没多久,方家的黑娃们回来了,一窝蜂似的涌进来,方天先是看向方为的屋,见方为不在外头,显然有些失望。接着看到三叔的屋外有甜零食的渣渣,立即就往三叔房里跑。
可怜元南花还没有把甜高粱捂热,刚拿回来放在桌上的两截被方天眼明手快的拿到了手,元南花本来坐在床边,见状立即跑过去,作势要抢回来给自家孩子吃时,方天跑了出去。
元南花从屋里追出来,本来病弱的身子这会儿却跑得飞快,随手拿了一根枝桠就要抽,方天吓着了,刚啃了一口的甜高粱乖乖的交回给元南花,脸上粘着泥巴,只露出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元南花拿着甜高粱领着自家孩子进了屋。
没想这一切都被齐惠落在了眼里,今天本是方芳回来做饭的,齐惠今天劳作的时候折了腰,梁氏就让她回来了。
她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元南花从方天手中把东西抢走,脸色沉如黑锅,上前拉着方天打了几下,嘴里骂道:“吃了去死呢?有什么好吃的。”
元南花在屋里听了,脸色不好了,她把两根甜高粱全部给了方忠,大囡方美却垂着头站在一旁。刚才把两人扯进屋里,方美以为会跟弟弟一人一根,心里异常的期待,她没有吃过,但听方天说过那东西很美味。
方忠今年才四岁,见姐姐没有,作势要把手中的分给姐姐,元南花拍下他的小手,说道:“你自己吃就好了,你将来是咱家的顶梁柱,你姐是要嫁出去的,知道没有。”
方美眼眶里有眼泪滚动,却没有哭。
元南花很随意的摸了摸方美的头,拉着走出屋去,“去厨房帮你大伯母烧火,瞅着点你大堂哥,有什么吃的不要落下你弟弟了。”
方美含着泪往厨房走去。
进了厨房,齐惠正要煮豆,方美甜甜的喊了一声“大伯母”,便蹲下身来,小手拿着柴往灶里添。
齐惠本就精明,立即就知道这是元南花的意思,这是怕她做什么好吃的给自家孩子吃了,齐惠暗恨,刚才她是打算用煮豆子的水弄一小碗疙瘩汤给方天三兄妹垫个底,到时一起吃的时候再吃就能填饱肚子,这会儿方美在,她有些犹豫了。
做面疙瘩的时候,齐惠望了方美一眼,狠了狠心多做了两个疙瘩团子,汤头里多放了水,乘小家伙烧柴不注意,端着小碗走出了厨房。
方美小脑袋扭过来,目光呆呆的望着快步而去的大伯母,眼泪又要掉下来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齐惠把面疙瘩汤做好放在自己屋里的桌子上,出了门向方天招了招手,方手眼明手快,立即拉着弟妹回了屋。
再次进厨房的齐惠往方美瞥了一眼,方美低垂着头烧火,似乎没有发现。
齐惠豆饭做好,做了野菜汤后,叫方美熄了火,转身出去了。
元南花总觉得不对劲,出屋往大房里瞥了一眼,只见几个小萝卜头你一口我一口的在一个碗里喝着,待她走进去时,碗已经见了底,虽然看不到证据,闻也闻出来了。
她转身气冲冲的出了门,正好撞见进来的齐惠,两人一个照面,齐惠冷着一张脸。
元南花憋着一口气发作不出来,就见方美从厨房里出来,立即来了火气,上前就给孩子一巴掌,骂道:“你个没本事的,这么点事都看不住。”
孩子被打了一下,脚下一个踉跄,吓得哭了起来。
元南花身体本来就弱,这么一气,只觉得眼前发黑,差点倒下去,方美见势不对,才六岁的小身板也不顾自己脸上的痛疼,上前扶住元南花。
元南花撑着墙站稳,再没力气打人,一步一步回了房,回到床上躺着。
方忠见元南花闭着眼躺下了,他手中还剩下半截甜高粱悄悄的递到方美手中,嘴巴张开:“姐,你吃。”却没有发出声音。
方美不哭了,拿了弟弟的甜高粱露出笑容,背着身吃了起来,味道真的好甜,三两口就吃完了。
方家下地的人回来,方平回屋里看元南花,见她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心都快被吓出来了,探了探她的鼻子,见有气,才松了口气。转身问方美,她娘这是出了什么事儿了,早上出门的时候好了不少,还能下床了的。
方美不敢隐瞒,把大伯母私自做汤的事说了。方平听后皱了皱眉,心里很不舒服,自从自家媳妇病了后,方家基本就不留下她的吃食,每次都是方平拿自己的给元南花吃,自己饿了吃一点野菜充饥。现在大嫂只是回来做一餐饭就往自己孩子嘴里塞东西,也太偏心了,他家忠儿这么小啥都没吃呢。
方平不满的进了厨房,见上面依然只留下小碗豆饭,疙瘩汤也没有,小美与忠儿有梁氏给的小碗汤头,他想着元南花的病情,立即蹲身烧起了柴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