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哪儿?哥哥什么时候回来?”方嫣下意识的上前抱住他的小胳膊。
方为有些不忍,妹妹从小缠在他身边,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赖在他的床上,方为年纪虽小却懂事的早,望着妹妹那稚嫩的小脸,内心一叹,承诺道:“一个很远的地方,但哥哥承诺,四年后便回来,到那时嫣儿也长哥哥这么高了。”
小孩子果然被他的话吸引,“嫣儿也能长哥哥这么高吗?”
“会的,在家好好吃饭,不准挑嘴,就能长哥哥这么高了。”
方嫣扑到方为怀中,“哥,我要长得高高的,你要早点回来,到时咱们比高矮,赢了的有糖吃。”
方为紧紧抱住妹妹,喉中哽涩,男儿志在四方,他要出去闯一闯。
就在方家为方为的远行做着准备时,方家村里忽然来了一队兵马。
成队的骏马从村道上疾驰而来,扬起灰尘无数。那马驹上的人物,个个身姿英挺,身上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光。
一行人直抵方家村。
田地里劳作的村人纷纷停住手中的活计,跟着上了田埂,看着那兵马进村,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莫非这是来村里抓壮丁来了?虽然这传言是前朝的事了,但祖辈流传下来的事还是有几个人记得的。
骑队直接去了方家村祖屋,三爷闻声赶来,不知哪路贵人,上前恭敬询问,才知道是找方河的。
方河竟然认识如此人物?三爷连忙派村里人去请方河。
正逢方河带着方为去张府送菜,苏小月听到这队骑兵,又见村里人个个怕得紧,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自己前去探探,也不知这些人是什么来路,千万不要是方河以前行走江湖得罪的人?
于是走之前让苏阿吉和袁氏抱着两孩子去地窖里躲了起来,苏阿吉原本要跟着一起去,苏小月却把人按下了,只道:“有三爷在,爹和娘不必担心我,帮我护着孩子便好。”
两位老人听到这话,心里不是滋味儿,苏小月却跟着村人匆匆去了祖屋。
祖屋里,上百匹铮亮的纯种骏马散放在外,屋舍内外有兵卫把守,个个身着金刚铠甲,手持长戟,一脸肃容。
那村人领着苏小月往前走,看到这阵仗,吓得腿软,不肯上前去了。
苏小月敛神上前,那护卫望了村人一眼,目光有些冷肃,接着看向苏小月,见她一戒妇人,于是皱了眉。
“我家大人请的是方河,这位嫂子请留步。”
苏小月倒没有被他们气势所摄,应该说无知亦无畏,她不曾见过古代兵家的阵仗,自然没有什么好怕的,于是回答道:“小妇便是方河的内眷,今个儿方河去了县城,不在村里。”
那护卫一听人不在,有些犹豫不定,这时里面传来一把清朗的声音,“让她进来。”这声音比之外间的护卫似乎温煦的多。
苏小月从容进去,来到那主将面前,只见对方却是一位儒雅的文士模样,倒与这铮铮铁骨的护卫有些不一样。
此时他也正在打量她。
“你是方河的妻子?”那儒雅男子开口。
苏小月却看着这男人,目光不由得呆了呆,这人怎么跟张大人长得如此相似,却也有些不同,眉目间怎么像张太太?
那男子见苏小月半天不答不说,还敢直视陌生男子,竟然看人看痴了,不由沉了脸,严声道:“你是方河什么人?”他有些不信方河的眼光这么差,眼前女子虽长相清丽,却有些孟浪。
苏小月见对方生了气,方发觉自己的举止不雅,于是笑了笑,从容说道:“我是方河的妻子,不知阁下寻我丈夫何事?”
明明举止孟浪被他看不起,居然不恼也不怒,却是从容应答,不由使他有些另眼相看,又是方河的妻子,多少抱着他不会看错眼的心思。
他的神情温和了一些,说道:“我是方河的故交,方河曾对我有过救命之恩,不知方河可在?”
有个救命之恩?莫非是方为的父亲?苏小月被自己的这个猜测吓了一跳。
“方河去了县城,若是急事,可直接去县城张府寻他。”
那人听方河不在,不免惋惜,“我这趟远行,来去匆匆,不宜久留,若夫人得空,可否跟在下一起去县城走一趟。”
“这……”苏小月犹豫了起来,这人毕竟陌生,就这样跟着人走,她毕竟是一戒妇人,恐怕不妥当,她抬头看了看天色,还不到晌午,方河带着为儿还得黄昏时才回来,这如何是好?
“夫人见谅,我是方河的故交柳玉,当年若不是方河救下我们一家,恐怕已没有今日的柳玉,此次来永丰县时间上紧迫,不能再等,还望夫人带路。”
话说到了这份上,苏小月想了想答应了。
她来到外间寻到先前那位村人,叫他回去给家里人传个话,免得家里人担心。
可是这些人骑的都是高头大马,苏小月站在底下一时间慌了神,她可不会骑马。
那柳玉空出一匹马来,见眼前人脸色有些惧怕,他才发觉自己失策,人家不会骑马,又是至交方河的妻子,他不可能让妇人坐男人身后。
这么僵持着,最后苏小月想了个法子,正好方金贵也在,于是叫了他的牛车跟在马队后面。
一行人走的慢,又怕牛车吃灰尘,那柳玉倒是心细,马队换了位置,由牛车在前引领。
终于进了县城,柳玉怕引人注目,于是留下小部兵卫在镇外守着。
到了张府前,府前家丁见到苏小月,露出了笑脸,可看到后面一群人英武的下了马驹,一时间又傻了眼,不知道苏小月什么时候又结识了这样的人物。
苏小月上前与家丁细语,本想叫方河直接出来与此人见面,细思之下,又回首望了那柳玉一眼,心思为之一动,叫那家丁给张大人报讯去。
那家丁知道苏小月和方河可是张府的座上宾,可不是普通人,当即便去了。
没多久,有掌事出来相迎。
那柳玉倒也没有多说,留下护卫,直接跟着掌事进去,苏小月也跟随在后。
苏小月走了一段路,前面有婆子对她招手,不用问,多半是张太太闻讯派人来请了,于是跟着那婆子往张太太那边去。
整个下午便呆在张太太的院子里,陪她用了晚饭,苏小月正着急着前头方河怎么没有动静,也该是接方为回去的时候了,没想花厅外的小径上走来一行人。
张大人拉着方为小手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两个并行的,那便是柳玉和方河。
张太太见了来人猛的起了身,下午接苏小月过来问了问,苏小月有些猜测却又怕自己猜错,所以没有说个实的,叫张太太坐立难安,如今一行人过来了,走在前面的张大人居然眼眶有些发红,终是尘埃落定,张太太提着的心似乎又平息了些却又起了一波不安。
两人迎上两步。
进了花厅,方河看到苏小月,两步跨前来到她身边。
那边柳玉往这边望了一眼,与苏小月点了点头,便隔着张太太好几步站着不动了。
反观方为得张大人松了手,转身来到苏小月身边,居然还抱住了苏小月的手腕,这孩子自读书以来就沉稳了不少,很少在外人面前再露出这亲密的模样,苏小月忍不住摸了摸孩子的头,小家伙居然没有拒绝,似乎还有些依恋,挨着她很紧。
柳玉果然是张大人的儿子,这世间的事却是这么的巧妙,方河当年救下柳玉一家三口,半路柳玉的夫人还是死了,还在襁褓中的方为被柳玉交给了方河,他选择了复仇路。
可谁又能想到当年方河好巧不巧救下的人居然是张大人的儿子,而且张大人的孙子方为又巧之又巧的拜入他的门下。
柳玉站在那儿挺直了脊背,并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反而带着森森的阴冷。
方河拉着苏小月带着小家伙走出了花厅。
走得远远的了,苏小月才问道:“我们这是回去了么?”
方河点了点头。
“那他们……”
“柳玉有个心结,他一直不能原谅张大人当年遗弃了他,如今成了二皇子的谋士,查清了当年之事,可这个心结却是难解。”方河一叹。
竟然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苏小月垂首望向方为,如今他亲生父亲来了,会不会要把他领走?想想自己养了几年的儿子就要跟着人走了,心里不由得伤感起来,这与方为跟着张大人游学不同,这是没有盼头的,以后或许老死不能想见,难怪刚才这孩子紧紧的挨着她,也是舍不得的吧。
方河见苏小月神情郁郁,伸臂上前抱住她,本想说几句宽慰的话,又因孩子在当前,有些不好说。
夜里,苏小月把小嫣嫣抱到方为的床上,望着两孩子睡下了,又去看了小方旻才回了内室。
方河躺在床上想事情,见苏小月眼眶红红的进来,恐怕刚才在外间已经流了眼泪,于是起身上前托住她的手,把人拥入怀中。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你想开些,咱们还有嫣嫣,还有旻儿。”
苏小月却伏在他肩头哭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春春又来为新文求收求评了,抱抱!
新文火热更新中!
☆、第118章 .
可是怎么也想不到,第二日张府派人来传话,柳玉走了,居然没有带走方为,居然就这样匆匆的走了,只见了方为一面。
苏小月又有些担忧张大人会把方为认祖归宗,然后四处游学,以后也不回来了,方河见她寝食难安,便决定去张府打探一下。
黄昏回来时,方河露出了笑容,看着小媳妇那愁眉不展,把人拥怀里,笑道:“张大人决定维持原状,反正为儿如今已经拜师,这个中有什么曲折我并不知,但张大人明显已经不计较,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为儿还是咱们的儿子,只是四年游学变成五年,这次决定带为儿去平庭关霍家住一段时间。”
四年也行,只要为儿回来。
“我是自私了。”苏小月叹道:“却终是舍不得。”
方河也是一样,只是男人有事藏心头,不爱讲罢了。
“柳玉如今跟着二皇子,把为儿带在身边反而不方便,这次二皇子暗地里来了长陵郡,他才抽了个空档来到永丰县的,原本是来招揽我,如今见我有妻有儿,便歇了心思。”
弄半天竟然是为了这个,苏小月哼了一声,她以为那家伙是来抢儿子的。
方河见状,忍不住捏了捏她的手心,“男儿志在四方,他高瞻远瞩,带为儿在身边反而有害无利。”
“男儿志在四方,那意思你也要志在四方了?那你想上哪儿去?”苏小月攥紧了方河的衣襟,她穿越过来第一次看到柳玉这阵仗,上世看过不少史书,古代男子但凡有点出息的,哪个不想封候拜相、光宗耀祖,方河功夫好,这次柳玉来招揽必然看种了他一这点,倒是清明的很,她差点又失去丈夫。
方河见她果真怒了,忙把人拥紧,伏在她耳边说道:“嗯,我的志向就在你身上了,夫人在上,可否为为夫多生几个孩儿?”
说正事就歪楼了,成日竟想这些事。
苏小月左右挣扎了一下,方河却在她耳边低低一笑,“月儿,我只想要你,什么家国大事,没我这莽夫什么事儿,我只想跟你过小日子。”
她终于落到了实心处。
送走方为,苏小月郁郁寡欢了一阵子。
正月十五那日因方河带着方亮和方平两兄弟一起去霍家拜年,霍林吉认识了方亮,又得知他曾经在莫家船队上干过,于是让方河传话,问问方亮可否愿意来船队里工作。
先前方亮一直在犹豫,如今几兄弟都回到方家村了,心里慢慢捊平了些,又有紫萧在旁边照顾着,心里开始对未来又有了希望,于是答应了方河。
这次他去霍家船队已经不是普通的苦力工,他先前在莫家船队的时候曾跟掌事的交情好,学了不少东西,于是他成了霍林吉做酱汁生意的那支船队上的管事。
霍林吉拍着方河的肩道:“大河,小叔我来永丰县也有段时日了,我来这边的两个目的已经解决,一是认回了大哥,二是看着你日子越过越好,又生下了祈家的继承人,我可以安心的回去复命了。”
“唯一让我放心不下的是这酱汁的生意,我涉及的生意着实太多,这永丰县山好水好,这酱汁生意将来还得靠你打理,我叫你大哥进船队里做管事,便是打算将这支船队交给你的,当然,目前不是交给你的时候,你心里有数就好。”
“小叔。”方河喊了一声,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霍林吉在方河肩上拍了拍。
时光易逝,转眼过去了三年,方家村的村民在这三年之中起了天翻地复的变化。先是方河家的田地租给了村里人种,有不少村人因此而脱贫,之后又有三爷把南边水田租给人种,与方河一样,挑的都是村里娶不上老婆的光棍家。
因此这三年中,方家村不知做成了多少门亲事,与狼群下山的那年比,简直是焕然一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