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姑见了,皱了皱眉,望向嬷嬷,那位嬷嬷脸色微变却笑着掩饰的很好。
苏小月从两人细微的动作就看出了端倪,她没有急着说话,见喜姑把五两银子交给她的手中,苏小月只从里面拿了二两银子,其他的交还给喜姑,说道:“若没有喜姑,我今日也赚不到这些银子,这些就当给喜姑的知遇之恩。”
还说起知遇之恩这词儿来了,这些都是张大儒府里的人,多少有些学识,听到苏小月的话,喜姑不免对她另眼相看,这人不贪心,知进退,是个玲珑人。
喜姑收下三两,给精个小伙一两,给刚才送钱来的嬷嬷一两,皆大欢喜。
苏小月准备要走时,喜姑又送上两百文是芽菜和花椒粉的钱,芽菜苏小月算下来最多收一百八十文,那花椒粉她是打算搭送的,没想喜姑算了二十文。
苏小月推让时她笑道:“公事公办,这价格是府里的价格,我能记在账上的,下次来是几时?有多少送多少,多了我可以叫人送去学堂。”
两人约好七天后。
出了张府的门,方金贵的牛车停在不远处,正盯着这边瞧,见苏小月这么久才从里面出来,不免对她另眼相看,这可是大富人家,瞧着那开门的喜笑颜开的模样,这大河媳妇跟这大富人家的下人交情还不错,就是不知道那竹框里的是什么东西,送进去就剩下三个空框提回来。
苏小月跟方金贵说了让他再等一等。加上先前没用完的钱,手上有三两多银子,她想进成衣铺里看看,还想买些面粉和盐,不知道不开市那肉铺还有没有肉,许久不沾油荤,嘴巴都没有了味道。
进了成衣铺里一瞧,那衣裳贵的,苏小月没脾气了,她出了铺口去了布庄,她不会做衣裳可以学,村里人多的是会的,她堂堂一个大学生难道连这样都学不会,小时候给家中弟妹缝补个衣服,应该学得挺快。
扯了布,又买了针线,去粮食铺子里头,八文一升的面粉,她买了一斗。买了一斤盐,又买了醋,本想买酱的,忽然觉得自己也可以做酱,这时代的酱味道真不好,她在张府这样的富贵人家那里尝到,味道也就那样,便宜的估计更不好吃。
可惜没有条件,一般做酱的最佳时间是夏末初秋之际,有些地方偏北,天气略凉,可在小署节左右,于是苏小月也只是那么一想。
没买酱,醋多买了些,家里有蜂蜜再往里滴一点醋,酸酸甜甜的,小孩肯定爱喝,又解渴。
买了三个大坛子,准备放家中储存野菜,泡酸菜都方便。又买了几个小罐子拿来装油盐糖之类的东西。
这大大小小的把牛车都放满了,方金贵看着傻了眼,大河媳妇这么有钱,一下子买了这么多东西,刚才给张府送的什么东西这么赚钱?
没有理会方金贵狐疑的眼神,她把东西放好,转身去肉铺,肉铺旁边的包子铺没开门,肉铺老板居然在,他一脸苦色,街上没什么行人,肉也卖不出去。
见苏小月走近,肉老板来了精神,这是昨日卖剩下的,都被风吹枯了。
苏小月拿起一块肉闻了闻,有一点点味道,但也还好。肉老板认得她,以前来买骨头和猪肺,特别是买猪肺的客人,让人记忆犹新。
“这肉虽是昨日的,但晚上我用清凉的泉水镇了一夜,这会儿还是能吃的,我可以便宜算给你。”肉老板只想赶紧卖完回家。
苏小月往桌子上看了一眼,约摸着剩下两斤肉的样子,买肉的话她最想买的是猪身上的板油,这东西大家都爱买,最容易卖出去。
“我原本想买些猪油的。”苏小月一脸可惜的说。
肉老板犹豫了一下,生怕她不买肉,从桌子底下拿出了一块板油,也是昨日的,但看着还新鲜。
“你若是把肉都买了,这猪油也一并卖给你,本来是留着自己吃的。”
有猪油那就买了吧,苏小月给他清了桌子,肉老板高兴从肉摊下翻出几根光光的大骨送给她。
回到牛车上时,苏小月用荷叶遮住了,但方金贵还是闻了出来,那竹篮子里的肉香味馋得他流口水。
大大小小的东西拉回来,正好遇上方二福夫妇午休没有出门,老大老三去镇上干苦力了,两家媳妇带着孩子也在午睡。
大家听到声响,个个跑出来看,若不是方河的眼神,方二福肯定上前翻看竹篮子里的肉香味儿,要抓到证据似的。
在众目睽睽之下,方金贵帮着苏小月把东西卸到屋里,转身苏小月给了他八文钱。说好五文的,这上车下车的帮忙,便多给了三文钱,方金贵高兴了,看着这一大家虎视眈眈的,特别是方二福那一脸的横肉,赶紧走。
苏小月在屋里整理,梁氏站在门口望,被方河给堵住了进屋的去路。
“闻着挺香的,为儿他娘买了什么回来?闻着像是肉,还有这闲钱买肉呢?二儿身子不好,不买药反而买起肉来了。”
梁氏一口一声的肉,眼光锋利的狠,盯着屋里不放。
梁氏后面站着一排方家人,方河拧了拧眉,说道:“上次娘给的银子没有花完,为儿他娘买肉给我养身子的。”
说起那一两银子,梁氏就气得牙痒痒,狠狠的剜了一眼跟着跑出来的元南花,当初若不是她这一两银子怎么会无端端的给出去,如今好了人家买肉吃,若是这钱不给,大家都有肉吃。
方家人听了这话明显不离开,方二福却躲了起来,由着家里几个妇人去闹。
苏小月把肉用泉水冰镇,免得变坏。猪油放在桌上的砧板上,准备要切,听到几人的话,立即把门给关上。
梁氏听到关门声,脸色都变绿了,指着屋里说道:“二儿,你这新妇可要不得,没有分家呢?哪能关起门来吃独食?”
方河没说话,可脸色却有些阴沉,若是方二福在,看到他这模样肯定不敢再说二话。梁氏眼力见不好,她也不想好,家里从过完年就没有开过荤腥,今天这肉是无论如何都要分出来的。
苏小月在屋里把猪板油切好,准备晚上炸成油用罐子储存,以后每次炒菜都用上一点。
屋外有梁氏拦住方河,老大媳妇齐惠和老三媳妇元南花猛的拍门,拍得砰砰作响,今天就算二房不给,抢也要抢回去的。
方河被梁氏挡住,他从来就没有在梁氏面前红过脸,就算当初十二岁那年时被方二福赶出家门,他也没有恨过梁氏,后来知道自己的身份后他依然回来给梁氏一些银两,他内心还是认梁氏这个娘的,但那个爹他是不会认的,小时候饿得皮包骨,家里人都有吃的,就他没有,只差没把他饿死,只有梁氏偷偷地塞东西给他吃。
方家人偏心老四,老四是方家人心里头的宝,与老四对比,方河是方家人心里的草。老四可以喝疙瘩汤,老二却连野菜汤都没有,从小就跑山上弄东西填饱肚子,没有被野兽叨走也是他的运气。
方河不能对梁氏动手,他怒吼一声:“别拍了。”
忽然这么一声把两个妇人吓得腿发软,果然是能打老虎的人,就这一声都能把人吓死。
梁氏也是被方河的声音吓了一跳,挡住他的手都抖了,往自家屋子里瞅,当家的躲在屋里就不敢出来,她算是明白了一些,难怪每次二儿回来时,当家的都避着不见。
“娘,你跟我进屋,我有话说。其他人该干嘛的干嘛去。”方河活落,齐惠和元南花立即退了出来,不敢再逗留。
☆、第26章 必须分家
梁氏被请进了屋,看到苏小月神色淡定的切着猪油,居然还买了猪油,她眼睛四下里瞥,就见屋里三个大框占了大半通道,如今又摆进了坛坛罐罐,还好能放下几张椅子坐下。
她眼光贼,瞧见了打水的木桶里冰着两块好大的肉,直看得她流口水,觉得这份量,一家人能吃两顿了,家里的读书郎终于可以开荤了。
看着方河等她坐下,以为准备跟她怎么分这些肉,她心里打了几转,觉得二房的人少,理应分少些,其他人可以吃一顿,剩下的留着明日给读书郎补一补,就这么决定了。
方河只消看梁氏一眼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他沉声问道:“娘,上次我回来后身上带有五十两银子,现在还剩下多少?”
梁氏被方河忽然的这么一问,问懵了,每次方河回来都会带回来三五十两银子,有时一年回来一次,有时两三年才回来一次,前前后后给的银两不少了,若不是家里有读书郎,就这一大家子的生活都能生活的很好。
梁氏知道家里人都是庄稼人,老四每次回县学,身上不带些银两定然不行,永丰县的秀才郎年纪轻的都有富户资助,唯方家的身份,老四什么也没有捞到。
一切只能靠明年的秋试,所以梁氏把银子抓得很紧,老四的花费也不少,到手中存下的银两得留着他考试花费的。
方河问完,梁氏支支吾吾,没有回答上来。
苏小月切猪油的动作一顿,抬眸望向方河,他一脸肃容的望着梁氏,等着她答复。
“剩下的不多了。”梁氏重复的说了两遍,这下她再不肖想那大团肉,只想赶紧离开。
方河什么话也没说,看着梁氏狼狈的出了门。
苏小月沉默了一会,望着方河说道:“我先前去问青叔和镇上仁和医馆的大夫关于你的病情,他们个个都怕了咱方家人,不给你看病,我以为家里没有钱,人家嫌我们穷付不起药钱,今天我算是想明白了,方家明明有钱,还有方家村的村人都捐了钱,抓着这么一大笔钱却没有把你的病冶好,任凭你躺在屋里无人打理——”
“你说什么?村人捐钱?”方河一脸震惊的看着苏小月。
苏小月一直没弄明白,便没有跟方河直说,只说自己去田里抓鼠作药,没说旁的,今天听到方河先前给梁氏五十两银子的事,她才知道这一家子为何不救方河的原因了。
若救活方河,那银两方河定然会寻他们要,再说方河这人食量大,也怕他腿废了养不起,所以干脆就把人丢在那儿,不闻不问,把人给熬死。
谁也不会知道苏阿吉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女儿嫁了过来照顾他,饿死了新妇她接盘,歪打正着却把方河给救了。
想明白这些,苏小月想着这些事必须告诉方河,否则方河还蒙在鼓里,对方家存着亲情。
苏小月把自己穿过来后所有经历简略的说了一遍,其中青叔说的,仁和医馆的人说的,她不带任何个人感情的把事情陈述出来,方河听得神色都变了。
他从小被方二福赶出方家,他不怪方二福,因为自己的胃口太大,留在家里也只会连累家人,所以他后来知道自己的身世也会定期的带些银两回来孝敬梁氏。
这次回来救了苏阿吉,自己也受伤,受伤的时候昏昏沉沉什么都不知事,然而经小媳妇一说,最近心里一直存在的猜疑有了答案。
他走南闯北这么些年,受过的伤何其多,一个伤口多少时日能好,他自己最清楚,当时苏阿吉背他下山时,他虽然闭着眼,人却是清醒的,那时方二福说了一句话:“不要送镇上去,费银子。”
后来他想起来,以为自己听错,现在终于能下地了,才发觉自己的伤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小媳妇不同他说这些,只顾着他有没有吃饱,他也没在她面前表露出来,今天看梁氏这番模样,对梁氏仅存的那一点恩情也没有了,如今与他亲近的只有这新娶的小媳妇,他不能让她受委屈。
苏小月见方河一直沉默不语,脸上神情郁郁寡欢,她也不敢再多说。拿起猪油准备出屋炸出油保存。
刚要起身,方河抓住了她的手,“辛苦你了。”
苏小月本想再说一句,‘知道我辛苦就要向着我’,可是话到嘴边没有说出口,她从方河的眼睛里看到了答案,这些话不用她说。
苏小月出了屋,方河望着她的背影,“你到现在才告诉我这些,真是个傻女人。”处处为他着想,明明被方家人欺负她却不想他夹在中间为难。
苏小月烧火炸油的时候,方家人都躲入了屋里,没有人出来,与先前的热闹不同,这下静的奇怪。
方家院里许久不见油荤,炸油的味道香极了,传得满院子的香味,只听到有人肚子咕噜的一声。
苏小月把油用小罐子乘起来,油渣用碗乘好,留着以后弄野菜汤,味道也是不错的。
炸完油进屋时,见方河又去织竹蔑了。苏小月想要一个腌干菜的凉席,准备乘着夏季野菜多,多摘一些回来晒干放坛子里做成腌菜,这样平时不上山也有菜吃。
再过七日又是与张府约好的送菜日子,她收拾好买回来的东西,囤了点地方出来,把家里剩下的各五升豆子泡了起来,晚上准备着倒入木框中。
梁氏回了屋见到当家的才松了口气,小声的把方河刚才问银子的事说了一遍,夫妻俩坐在竹椅上沉思。
方二福说道:“银子是不可能退回去的,以前他孤身一人,来来去去,随时可以走,这会儿有妻有儿,再出门肯怕很难,所以以后还想从老二手中弄到钱谈何容易。”
梁氏附和点头,她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刚才没有说出实情。
可人在家里,他又吃得多,他那新媳妇也是个不会管家的,才落点银子就买肉吃去了,留着二房一家人在这儿,终究会连累整个方家。
方二福左思右想,说道:“我看得把老二分出去,以后他没钱没粮了,也打不到这银两上的主意,正好乘着他现在对你心软,把这银两牢牢抓到我们手中。”
夫妻俩合计着这样最划算。
做晚饭时,这次苏小月做了个瘦肉面,那面拉得细细的,里面放了瘦肉和野菜,吃得一大一小把舌头都要吞下去了。
方河依然是那句:“手艺真好。”
小家伙第一次吃到细细的面条,还有肉吃,把肚子吃得圆滚滚的,意犹末尽。
苏小月吃了一大碗放下碗筷,锅里剩下半锅,全留给方河解决。
若是方河放在现代就好了,这样不怕他吃不饱,还正好可以帮着收拾残羹。不过现在虽然不能常常使他吃饱,只要两人努力,以后肯定能吃上饱饭,不会再饿肚子。
三人吃完,洗了澡歇下了,苏小月进屋,把豆子倒入木框中,用布盖好,处理好豆子的事,来到屋后的两父子身边,跟着方为一边啃着甜高粱一边吹着晚风,看着天上的星星。夜里起了露水,苏小月抱着方为推着方河的轮椅回屋睡觉。
而方家几人今天一天都不安宁,闻着二房传出来的肉香味儿,看着手里的豆饭,只觉得平时好吃的豆饭也食之无味,明明肚子很饿很饿,却吃得没滋没味的。
方二福蹲在廊下巴巴的吃了几口,接着起身,走到厨房向梁氏吩咐道:“下疙瘩汤,今日大家伙吃疙瘩汤吧。”
然而听到疙瘩汤也不见大家提起多大的劲儿,最后一人一碗疙瘩汤喝着,真正是吃了个饱。
方二福一家人坐在主屋里没有睡觉的意思,方二福与梁氏想把二房分出去,心想着手中的银两不能给二房也不能让其他几房知道,每次方河回来都带了些银两,几房的人问起,梁氏都说不多,也没有说个实话。
不想给银子也是一事,梁氏同方二福心想着家里的田地本就不多,也不想把田地分出来,若方河不分家要提钱,就给个两亩旱地打发算了。
方二福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方亮夫妇与方平夫妇是齐刷刷的看向他,他们怎么也没想着把二房分出去的。
大家一片沉默,反倒老四方伟先出声,“娘,二哥若是分出去自立门户,将来是要缴税,我只能护住咱们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