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了一个早上的方家院子,晌午时又响起齐惠的哭声。
苏小月跟方河抱着孩子出了家门,方家院子的气氛越来越诡异,她不想呆在这个地方,这两日家里的活计忙完,方河又给苏家忙完,一时没有了事情做。
正好村里人也忙得差不多,方大业和方虎家里的人又囤了时间过来帮忙。
工地上又忙活了起来。
收水稻的时候,家里只有半亩地,苏小月还没有下田,方河就把水稻给收了,苏小月只在家里守着晒,方河又一大清早的去了苏家村,三亩水田,方河做事快,忙活了两天就弄完了。
秋收完后是去县里缴税,永丰县隔永丰镇很近,就是永丰镇再过去一点,这天一家三口与村里人坐上方金贵的牛车去县城缴税。
村人看到方河,个个一脸感叹,家里明明有个读书郎,二房分了家也没想着把二房的田地挂名免了税,非要二房自己缴税。
村里缴税的多是男人,妇人的少,苏小月抱着方为坐着,方河把娘俩挡在身后,挡住了村里头男人有意无意的注意。
自家小媳妇长得俏,村里男人不管有没有心思的,多少都会下意识多打量一眼,这让方河很不高兴,他若是知道今天坐车的有这么多人,他肯定不想小媳妇儿坐车。
苏小月抱着方为在镇上下的车,今天集市,往日送菜都乘着不是集市的日子来,有许多东西没法买,今日过来,苏小月就带着孩子转悠一下,正好方河去县里缴税,呆会缴税回来,苏小月再坐牛车一起回去。
先是去了布庄,夏天一人做了两身衣裳,秋冬季节的却还没有着落。进了布庄扯了布,又买了线,最后来到肉铺子前买了半斤肉和一些骨头,来到包子铺,买了几个包子,路上遇上卖冰糖葫芦的,苏小月给方为买了一串。
转眼到了下午,方河缴税归来,在镇门口遇上等了一会儿的苏小月。把母子俩接上牛车,苏小月坐在了方河身边,她从袋里拿出包子给方河吃。
方河正好饿了,虽然几个包子根本就不饱肚子。
三两口吃了包子,板车上的村人有人感叹:“大河媳妇还真是个能耐的,两小夫妻和和美美,羡煞旁人。”
被村人这样打趣,苏小月脸都要红了。方河没啥感觉,却没有再吃包子,大家都饿了一天,的确这会儿吃不太合适。
回到了家,苏小月把袋里的包子全拿了出来,给父子俩先吃,她从缸里拿出面粉,准备做面条汤。
几个包子吃完,接着又吃面条,只有方河还胃口大,把一锅汤水喝完。
方芳与对方换庚帖的那日,媒人又上门了,身边还带了一个身强体壮的男人,方家有些诧异,媒人没有介绍身边男子的身份,方家也不好追寻着问。
要换庚贴,只要换了庚贴,这亲事就八.九不离十,媒人把事情说完,最后走时,想见方芳一面,梁氏微愕,以前来了两次,媒人见了一次,没想这次来又要见,心觉奇怪。
方芳穿了一身花袄子出来,本来就年轻,看着也算秀丽,媒人打量了方芳一眼,心里是欢喜,不由的看向旁边的男子,只见男子眼底有了爱慕之意。
这亲事不成问题了。
方芳有种预感,媒人旁边站着的男子多半就是给她介绍的那家里人,不知来的是本人还是宋家家人代表,她乘媒人与梁氏说话的时候,抬头向男子看去,正好看到男子也正悄悄打量她,两人目光相对,狼狈的躲开。
看到眼前这人身材高大,健壮的身躯,与媒人所说的,对方与二哥有得一拼,不由的想着若是眼前这人的话,还真没说错。
然而就在这时,大房一向闩住的门忽然打开,齐惠提着棍子从屋里出来,方二福和梁氏正陪人说着话,没想齐惠提着棍子就打了过来,她头发凌乱,目光无神,眼睛盯住方二福就不放了,那死寂一般的目光看得方二福心头发怵,大儿媳妇那眼光不对,恨不得杀死他似的。
齐惠一棍子向方二福抡来,方二福迅速一躲。
☆、第46章 新屋请客
齐惠一棍子向方二福抡来,方二福迅速一躲,棍子落在了媒人身上,媒人闪躲不急,生生挨了一棍,这下方二福火了,上前抓住齐惠的棍子,没想齐惠从袖口拿出了菜刀,一副不死不休的模样。
方二福见状,喊梁氏,“快找大亮来,大亮呢?大儿媳妇疯了,快叫人。”
梁氏被方二福这么一喊,晃过神来,立即往大房屋里跑,方亮刚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的动静,翻身爬起来,见梁氏匆匆冲进屋里,问了原由,接着跑出了屋。
院子中,媒人被宋老五扶起,躲在了一边。
这边齐惠丢了棍子,手中拿起菜刀就向方二福劈来,若是棍子方二福两手就接住了,如今齐惠手中拿刀,方二福怂了,立即闪躲,回屋躲着去了。
方亮眼见齐惠拿着刀在院里乱砍人,心里吓得不轻,忙上前一把抱住自家媳妇,按住她,从她手中夺了刀。
齐惠被方亮强行抱住,伏在他肩头哭了起来。
人被方亮扯回了屋里,可这一场闹剧却起了连锁反应,媒人莫名被人打了一棍,虽没有受内伤,皮肉伤就免不了。
宋老五看到这样的家庭,立即拉着媒人走了。
方芳从震惊中醒来,回头往媒人方向看去,就见两人匆匆往外走去的背影,方芳慌了,回头冲梁氏喊,“娘,媒人走了。”
梁氏听到话,往院外看了一眼,没有方芳预想的紧张和着急,只看了一眼就收了回来,转身进屋去了。
被齐惠这么一闹,现在谁还管方芳的亲事,这样的丑事被媒人瞧见了,亲事只能告吹。
院子里一下子空了,方芳在院子里急着跺脚,恶狠狠的往大房盯了一眼,转身进屋去。
方二福坐在竹椅上,见梁氏进来,问道:“大媳妇疯了不成?进屋了么?”
“进屋了。”梁氏回答。
方二福放下心来。
“二房三天两天这么一闹,叫人防不胜防,我看你明日与方亮商量一下,叫他们搬出去住吧。”方二福沉声道。
把大房分了出去,梁氏是不愿意的,可惜娶了这么一个媳妇,如今分出去了,当家的又要把人赶出去,她于心不忍,“大媳妇失了孩子,难免有些受刺激,过两日就好了。”
“过两日?有她在家里一刻就不得安宁,谁知道哪天又拿菜刀从屋里莫名冲出来,今个儿我正看着,躲得快,要是哪天没有看清楚,从背后来一刀怎么办?”
梁氏未语。
“你呆会就去找大亮,叫他们搬出去。”
方二福都这么说了,梁氏没再反驳,心想着大媳妇变成这样,的确是让人防不胜防,若不是当家的看到了,恐怕真的躲不过去,今天媒人就这样白白挨了一棍,那人把媒人带走,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定然是说亲的宋家人,人家也算有情有义了,没有把媒人留下,媒人可不是好惹的,今天来方家吃了这么一个暗亏,不拿着银子摆不平这事儿,对方把媒人带走,也算是给方家解决了一个麻烦。
至于方芳的婚事,就只能告吹了,可惜啊,刚才那宋家人一表人才,家庭情况也好,方芳没这福气,被媳妇一棍子给破坏了。
晚上,方亮被叫到了正屋,方亮听了梁氏的话一直沉默未语。
梁氏不由的急问了两句,方亮终于开了口,“娘,我没有钱,你不要逼我。”
梁氏想起当家的安危,不由得狠了狠心,“不是娘逼你,是娘也没有办法,你看你媳妇,你也是看到了的,她再这样的下去,家里的人没有谁敢住下去了。”
方亮抬头看向梁氏,媳妇是有些神智不清,但她只砍爹,不砍别人,爹爹身手,一个妇人家能拿他怎么样,再说这几日有他在家里守着,齐惠也不见得能出门。
看到这样的儿子,梁氏只好起身出了屋。
方二福听到大儿子不同意,心中火起,目光盯向大房的门,恨不能把他们一家赶出门去。
上梁的日子定下来,方河给了师傅们一人一个大封红。
终于房子建好了,耗时三个半个月,建了主屋的一个四合院,和左边一个三百平的暖房,这时代也算不得什么暖房,苏小月只是想要一间长筒型的大屋子,到时能做酱和做豆芽有的地方。
至于暖房下的地窖,两人没打算让村里人挖,等冬日方河有空了,两口子慢慢挖,到时冬季来临还可以去溪泉那边寻冰块冷藏在地窖里,留待来年夏天用。
时间最长也是最耗工时的是院子外的围墙,方河说得对,这里住的人少,隔着方家又只有一户,反正是要搬出去,干脆就彻底断个干净,也免得旁人在外偷窥,看着闹心。
于是方河没事就上山搬运了许多石头下来,整个围墙全由石头磊起糊了墙,又高又结实,一般人爬不进屋里。
大门做得又高又宽,方便以后有牛车进出。
方大业卖的这块地宽,当初买下一亩地,是不想有人在左边再建房子,就算不建房子,在那边种菜,心里也膈应,靠着山坡,山坡现在是荒草逢生,没有人家,最合适不过。
大清早的,方河拍醒苏小月,告诉她,他准备上山打猎。
腿好了这些日子,就没有看到方河上山,苏小月下意识的不准方河上山,没想方河今个儿要上山打猎,有些慌张,苏小月翻身起来。
“月儿,你别怕,我的功夫打猎绰绰有余,明日新屋起灶开伙,得请村里人吃饭,我今个儿猎几条野猪回来,明日好开荤。”
苏小月以前是想着去苏家村那边定一条猪来请客,但一条猪二百来文银子,又要买粗面粉,算下来,得花六七百文去,好在家里有芽菜应急,不过芽菜也是豆子长的,买豆子也是要钱的。
在苏小月忧心沉沉中,方河背着自制的弓箭出了门。
晌午时分,村里人听到山上有野兽的叫声,方虎和方大业两家的人跑出来,个个以为有野兽下山了。
方家昌三兄弟带上几个青年往山脚跑,想去打探一下,没想到,方家昌刚走到山脚,远远的,就见方河扛着一条野猪下来,把几位年青人吓了一跳。
方家昌三兄弟立即上前搭把手,方河顺势把野猪放下,三兄弟使了劲才抬起来,没想方河一个人从山上就给扛回来。
方河说道:“你们守这儿帮我一把,我把猎物扛下来,上面还有两头。”方河说完话就转身走了。
后面方家昌三兄弟以及村里的年青人听得是目瞪口呆。
三头野猪扛下山,方河扛了头最大的走在前头,其他人分两拔,把另两头野猪抬起来,一步一个深深脚印的往回走。
来到新房这边,把野猪往院子里一丢,方河往回走,在半路接过方家昌三兄弟的手,把猪扛了起来,方家昌三兄弟松了口气,看着方河大步流星的背影愣了神。
三头野猪弄到了院子里,苏小月早已经烧了开水。
方河杀猪也在行,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转眼三头野猪的皮给剥了下来,这一手绝活又把村里的年青人给震在了当场。
方河行事利落,他看着轻轻松松,不慌不忙的事,到了村里的年青人眼中却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
村里的年青人只在旁边搭把手,大部分由方河处理,他手起刀落,削下的肉一条一条的,肥瘦之间很有章法。
苏小月想到了几个菜,先叮嘱了方河,这肥瘦搭配都有要求的。
猪颈肉是下刀子的地方,肉不好吃,适合做馅,只要味道调得好,可以去掉那股子臊味,馅可以做包子、饺子。
里脊肉可以炸来吃,放葱姜蒜酱油腌制,加蛋液搅点粉子滚两滚,放热油里炸,是一道黄金好菜。
五花肉用处就更多了,做粉蒸肉、红烧肉都是不可多得的原料。
排骨、猪脚、猪尾巴以及内脏都是做菜的上品,野猪肉不比家里喂养的,肉有劲道,味道也鲜。
方河按着苏小月的要求一一分离,连瘦肉怎么分离,苏小月曾说了一下,她没有亲手做过,但上一世买肉的时候看别人切过,于是就说了。虽然村里人都喜欢吃肥肉,但苏小月还是认为肥的和瘦的得分开,尽是肥肉,一桌子肉食吃下来也会腻得难受。
三头三四百斤的野猪,当然是够开灶那日请客用的。
第二天掌厨的是苏小月,前一天苏小月把该腌制的肉都腌制起来。
今日帮忙抬猪和收拾残余的人留在了家里吃饭,苏小月炒了一个猪肝,又做了猪大肠,猪身上的板油取下来,三头猪的油量炸好放在坛子里,转眼弄了两大坛子,够一家三口吃大半年的了。
因为油多,苏小月多放了些油,村里人熬得久,久不食油,刚吃油的时候是不怕腻的,苏小月今个儿就让他们吃个够。
大家吃得满嘴流油,高兴的不得了。收拾了碗筷,把肉用竹筐装好,放在了暖屋里,暖屋刚建成,空荡荡的,两面通风,出门后把大门一锁,安全的紧。
回到方家院子,苏小月就收到梁氏一抹哀怨的目光,等两人进来,梁氏问道:“大河,听说你今天猎到三头野猪,可有此事?”
方河皱了皱眉,点头,说道:“是猎了三头,明日请客用的。”
“请客哪需要三头。”梁氏有些埋怨,方河没有搭理。
苏小月也跟着进了屋。
就知道,一但有好吃的,方家人就会派梁氏过来讨要,就知道方河对梁氏会有些心软的缘故。
进了屋洗了澡,方家院子又闹起来了,好像是大房方亮去挑水了,齐惠跑了出来,又是拿菜刀砍方二福,追得方二福满院子跑,最后跑出了院子才罢休。
听到院子里的动静,苏小月就觉得闹心,问方河:“要不咱们明天起了灶伙就住进去,起灶的日子三爷和村里几个人定的,算是个好日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