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笔一挥,定了个价钱,按开荒的地来算是一两银子一亩,自己开荒缴税。那山坡约有十来亩,本是十两银子,由于坡地还没有山脚下的荒地强,就算七两银子吧。
十亩的山坡地,想想就心动,只要七两银子。
家里年前得了五两银子分红,先前剩下的三两银子又用去了小半,今年过年用得宽,用去了二两银子。
开年后送了六次的芽菜,家里拿出这七两银子是不成问题,可是拿了后,就没有存余了。
方河知道苏小月特别想要那山坡地,也怕着村里人抢先发现了价值,于是当即掏出了七两银子交到三爷手中。
三爷倒是错愕了,大河怎么这么有钱,年前建了房子,听说还借了东家的,这会儿又能拿出七两银子出来购买山坡,着实让人意外,不由得让三爷留了个神,看来这大河媳妇比村里人传言的还要赚钱。
从三爷家里回来,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苏小月,苏小月高兴不以,虽然买不到田地也没有余银买地,但买个山坡也是好的。
再说要是家里有了钱买条牛,把牛往山坡上一放……等等……
“现在山坡上没有种树,种树这事得慢慢来,那我们可以先养羊啊?村里人都喜欢喂猪,我们喂羊,更重要的一点是母羊生下羔羊就挤奶,将来还有羊奶吃。”苏小月在心里补充,万一她奶水不足,还可以给孩子喝羊奶。
家里人一脸目瞪口呆,对啊,山坡上放羊,坡上狗尾草多,羊都爱吃,现在整个山坡是他们的了,村里人不准上山割猪草,那上面水草丰富,不养羊还真是可惜了。
村里人很少喂养羊,一头猪两百文的话,羊起码要卖到四五百文,有了这山坡地,放羊不成问题,又有方河在,挨着家里,随时能看住羊,甚至还能打探野兽。
一家人因为苏小月的提议兴奋了起来,喂羊啊,十亩坡地,喂一百条都行,不过家里人少,显然喂不了这么多的,何况刚开始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先喂个二三十条试试,若是成了,明年再大批量喂养。
说起喂羊,苏阿吉到这时庆幸他们买下了坡地,多好的一个地方,方大业把这么好的地方一放就是几十年,就没有想过这些,任凭那山坡生虫长草荒了下来。
也不怪村里人见识浅,大家盯着的都是山脚下的荒地,每年都有人开荒种豆子增产,现在山脚下已无地可开,除非开山上去,可山上多危险,哪还有心思去弄那一点贫瘠的地去。
所以现在还是要加油挣钱啊,有了钱才能买羊喂养,这一次买了坡地,家里的银子耗得七七八八,家里每顿吃细面条,方河又胃口大,有了打猎的能力,也经不住方河三天两天的上山狩猎。
原本方家村就是个贫瘠的地方,水田少,山上不入深山,连野兔子都少,要不然怎么会有上一次的饿狼下山呢,就是在山里寻不到吃了才跑山下来猎物。
以前苏小月指望着方河去打猎改善生活,现在她发现方河更好用的地方是他的一身力气,干什么都利落,她简直是少操很多心思,如今又有苏阿吉帮着抓农活,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下田都是苏阿吉抓主意,方河只管做便是,苏小月只偶尔提点意见,却也是很精湛的意见,但她对农活上的实践经验却少得可怜,要不是苏阿吉是个干农活好手外,恐怕一般人听了也没有什么卵用。
这日是方河去镇上张府送菜的日子,寅时时分,方河起身,看着怀里睡得沉的苏小月,脸上尽是甜意。
现在方为跟着二老睡一屋,两年青夫妇有了私人空间,可是只能看不能碰,馋死了方河,总觉得自家小媳妇就是那种特别容易受孕的体质,正好将来可以多生几个,家里只方为一个太孤独,多生几个热闹。
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孩子多了有希望。
方河在苏小月额头吻了吻,侧身起来,穿了衣裳往外走。
他先是来到皂荚树下练了一套功夫,健了身,才背着竹筐上山坡了。
山坡上长了三四十棵上了二十几年的椿树,嫩枝叶香喷喷的。
方河没多久就摘了一竹筐子下来。
把竹筐放在院子里,这时苏阿吉起来了,每每看到女婿这么勤快,苏阿吉就觉得欣慰。他上前看竹筐里的香椿叶,嫩红嫩红的,看着就可口,拿起来闻了闻,挺香的。香椿炒鸡蛋,还真是美味。
今天方河去镇上不是赶集的日子,他租了方金贵的牛车,把几大筐芽菜放上牛车,牛车往下压了一压,所以筐子上都盖了草叶拦住,方金贵看不出什么,现在由方河送货,他是连偷看一眼都不敢。
坐上牛车,他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但不知道是在哪儿闻到过,他沉思了半会儿,问道:“大河,你这筐里有什么这么的香?”
“金贵叔,就是在山上摘的野菜,这次拿去张府试试,看他们要不。”
方金贵信了,春季来临,山上的野菜也越来越多,村里人开始忘记了去年的伤痛,有胆大的进了山。
特别是山里还有蘑菇,也是村里人长年豆饭疙瘩汤上面的一道美味,下了春雨之后能丰收,家家户户都会上山捞一点,反正时间呆不久,多少抱些幸运。
最主要是山脚下不远就是方河一家,有方河在,大家不是那么恐慌。
到了张府,方河把芽菜扛到厨房,又把香椿也拿了进去。
这个厨房是下人的厨房,不是小厨房,厨子师傅见识短,根本不认识那是什么,拿起了闻了几口,不敢收,不知吃了有没有毒。
还好方河在家里跟苏小月学炒香椿这道菜,做了几次后终于有了一点苏小月的美味,才准他在张府弄一手。
方河旁的菜不行,这道菜练了几次,应该是没问题的,他给厨子们做了香椿炒鸡蛋。
张府富饶,鸡蛋应有尽有,随手就拿了几个鸡蛋过来,下油时,苏小月曾交待的,油一定要多点,煎的时候能出蛋香味儿。
一盘香椿炒鸡蛋装了盘,有大胆的厨子用筷子夹了一点尝了尝,接着目光一亮,又吃了一口,几人转眼把一盘香椿吃完了。
最后厨子叫方河再做一盘,毕竟新鲜的菜能不能收,多少钱收,还得上面的人决定,今个儿花姑不在,要是她在,还可以由她来拍板决定,这会儿掌事的不在,只能把这一盘送去小厨房,看那些大师可有见闻,或能估价。
菜送过去了,方河也跟着过去。
张府庭院深深,屋阙起伏,花间小径,甬路相交。
游廊上,方河跟着厨子走在后边,身材高大,身姿端直,行步如风,若不是那一身农家人的普通衣裳,还以为是哪个贵府的年青公子。
然而这一幕却落入府中八角凉亭的两人眼中。
其中一人身材伟岸,轮廓分明,神明爽俊,年纪若有六十上下,却穿着一袭白衣,身姿端直,那眉目眼神与走过去的方河有几分相似。
他负手而立,望着方河的背影越走一越远。
而一旁同样站着却在两人身上流连了一眼的穿玄青袍服的男子,不由得皱了皱眉,问道:“祁将军认识此人?”
祁忆苏回过神来,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能扑捉到的表情,却是答非所问道:“朝中风云万变,我等朝臣能保住簇人之命已是万幸,岂能肖想还有后代子嗣?”
张自在捋了捋美须,不置可否,当年他退下来,不就是看破了官场上的这些东西才来到这个小县城里隐世的么。
祁忆苏侧身,沉声问道:“张大人,你真的认为你的童年记忆是真实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