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河把这个信息带回了家,准备在下次送芽菜的时候把家里的酱菜全部拿去张府,家里只留一坛,给小媳妇换味口。
自从家里再也不用吃豆粉糊糊,吃上了面条后,苏小月的嘴也开始挑了起来,方河时不时上山狩猎,他这个大胃王在,没有多余的送去镇上卖,但家里吃着却是丰富的,基本不用买肉吃了,不但不买肉吃,油也有了着落,家里人嘴还叼了。
只有苏小月偶尔吃回猪肺汤,平时都挑最好的下手。
方河送菜回来的第二日,天大亮,苏小月起床,袁氏在树下做针钱活儿,自从袁氏呆在这边开始,苏小月就犯了懒,袁氏对女儿那真正是好,生怕她累了困了饿了,虚寒问暖,有母亲的滋味果然是不同,苏小月恨不能让袁氏在她家里呆一辈子,而不是怀孕的这些时日。
苏小月来到袁氏面前坐下,问了方为去了哪儿,又去找金满玩去了,苏小月也就不理了,好拿起针钱盒准备动手,被袁氏按下了,“你歇着吧,怀孕辛苦,当初我好不容易怀上了你,你爹让我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最后要生了,我背着他下地了还被他说了好久,好在你平安生下来了,真正是把娘吓得不轻。”
袁氏的体质不是不容易受孕,而是年轻的时候受了苦,这时代女子十五岁及笄嫁人,有许多少女饿得来不了月事儿,有的嫁到夫家,夫家疼人的,把什么好的都给新妇,这么一养,半年到一年下来,多半会来那事儿,可有的就终身不来了。
袁氏是这两者之间,她养了一年,来了,但去了后又大半年没有来,后来断断续续,时有时无,怎么养也养不好,到最后连月事是什么时候的都忘记了,怀她的时候,还闹了个大乌笼,最后被大夫叮嘱,必须在床上静养,苏阿吉就着急了,什么活儿都揽下,不准袁氏下地。
那会儿两口子年纪都大了,袁氏那时三十五,苏阿吉四十岁,老来得女,高兴的要命,谁能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局,也算她命好,押宝押对了。
这时代的女人拼其一生只为相亲见上一面的男人,不就是押宝么?输赢靠个人的命了。
正在两人各自沉默无语想着事儿,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苏小月猜疑的起身,袁氏也放下了针线。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大门前,苏小月问了声:“谁啊。”
没有人应,但又响起了两声敲门声。
这大白日的,能有什么,苏小月想了想,还是把门打开了。
门外站着两个陌生人,为首的男人一袭白衣,年纪六十上下,却没有老态龙钟的模样,反而身材伟岸,身板挺得笔直,站在那儿稳如山岳,看人时,明明是普通的一眼,却有一股天生的威严,还有一种久居上位者的威慑之力。
白衣男人身后是位穿青衣袍服的男子,相貌也不比普通人,出得俊朗,这两人一前一后站着,后面那人身材和身形,跟平时方河的站姿颇有些像,看样子也是个会功夫的,再看这气质,他莫不是前面那位贵人的长随?
看两人的穿着与神态,恐怕就是县令大人也未必有这风采,不知是哪方的贵人?也不知为何要敲响他家的门,莫非,大河出事了?
正在苏小月心神不宁之际,方河扛着柴从外走了进来,看到两人,下意识的把小媳妇挡在身后。
“不知两位是?”
祁忆苏站着未动,目光却看向刚走来的方河,“在下姓祁。”
他没有把名字说全,但方河的脸色却变了,他别过脸上,眼底里有些复杂的情绪,祁忆苏看得真切,这孩子有恨,他苦笑了声。
“你们叫我祁叔吧,今日路过村头,看这处房子建得颇有新意,想进来歇个脚,讨碗水喝。”
苏小月一脸莫名的看向方河,在外怎么能看到这屋里建得有什么不同,家里不同的都是在里面的装设,外在没有什么不同。
方河把柴丢到一旁,拉住苏小月让开身子往屋里走,这模样显然是同意了。可是苏小月更加狐疑,方河今日是怎么了,既然让人家进来,进门就是客,怎么还板着一张脸,像别人欠他个百八十两银子似的。
祁忆苏踏步进去,青袍男子却恭敬的守住了门口。
袁氏见到人进来,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也不能招待不周,于是转后屋端茶水去了。
家里只有金银花和菊花,这次袁氏泡的是菊花茶。
苏小月从袁氏手中接过,袁氏转身进了厨房烧火,客人来了,怎么说也得吃顿饭,家里有余粮,也不在乎这点儿。
身子四个月大的苏小月,小腹微微隆起来,苏小月进屋时,坐在八仙桌主座上的白衣男人盯着她的小腹瞧,脸上露出喜色。
方河身子动了动,最后还是忍住了,他坐在左边长凳上,没有出声,由得苏小月上去送茶水。
苏小月的本意是把茶水交给方河就回屋里去,虽然庄稼人没有那么多计较,但苏小月毕竟是妇人,两人看模样惊惊怪怪的,怕是有事情要谈。没想方河没有上前搭把手,她也不能在半途停下,只好大大方方的把茶端了过去。
还没有把茶端桌上去,对方就站起身来了,连忙接到手中,这模样,好似苏小月是过来敬茶似的,苏小月窘了窘,只好转身出屋。
苏小月走了,两男人坐在屋里也没有说话,一个是心里藏着事儿,不能挑明了说,但心里怀疑这孩子已经知道了真相。
一个却是虽有千言万语,却忽然一句话也不想说,觉得自己这样的农家生活挺好的,他不想挑明,他不想离开小媳妇,他只喜欢热被窝,温软女儿香,所谓志不相同,不如不认,不如就做个陌生人吧。
袁氏进厨房,苏小月也进来了,她琢磨了一下,福至心灵,心里忽然透亮了,心想着莫不是方河的生父?要不然方河对一个陌生人板着脸,而那人不但不生气,还看到她的小腹脸上就有了笑容,刚才送茶去时,他猛的站起来,权当新妇敬茶了的模样。
这特么的也太悲催了,两人明明见到了,完全可以相认,可以明正言顺的喝到儿媳妇的茶的,可为何要以这种百般说不出口的模样相对。
或许他们有不为人知的苦衷,看这人这一身贵气逼人的打扮和言谈举止,肯定认了还有麻烦,若是朝庭中人的话就更有苦衷了。
袁氏见苏小月在发呆,抬头奇怪的看她。
苏小月笑了起来,上前接过袁氏的活计,说道:“娘,你帮我烧火吧,这一顿我亲自来。”
“可是你的身子……”袁氏还想说什么,最后停住了。
她的这个娘其实也是聪明的,虽然她没有猜到这些,看那贵人的模样,也能猜到一点边沿。
苏小月有好几月没有下厨了,三个月前闻着油盐味想吐,现在四个多月了,反应没那么大了,掌个厨还是可以的。
苏小月做了自己的拿手好菜,家里方河猎回来的野猪肉还有一些挂在屋下,这天气还算凉,能吃几日。
她做了一个水煮肉片,里面调料加得足,味道挺重,但有豆芽菜在里面混着还是爽口的。
接着弄了一个粉蒸肉和油炸鸡丁,从菜地里摘来青菜,炒了一盘,荤素搭配,看着菜色就不错。
菜弄好了,苏小月取了坛子里的酱菜,转身想到什么,于是拿了银子准备去村里头买酒,袁氏不让,自个儿代她去了。
村很大,袁氏干农活的妇人,手脚快,很快就回来了。
一坛子酒和一些菜端了上来,白衣男人盯着苏小月瞧,苏小月恭敬的把东西放下,接着转入后屋,与袁氏在小灶上吃了起来。
屋内两位男人倒上了酒,祁忆苏闻了闻,一股米酒的香味儿,并不浓,称不上好酒,但他觉得这酒比他喝的所有的好酒都要美味,还有这桌子菜,刚才那妇人说是自己亲手做的,看来不但人长得不错,还心灵手巧,最要紧的心智也不错,定然是看出什么来了,这前后才多久的时间,她的态度就转变了过来,后来送菜过来把他当长辈敬着,这儿媳妇不错。
男人之间不说话,喝酒也是一种无声的表达,几杯酒下肚,方河忽然笑了起来,似忽然想开了什么。
祁忆苏掀目看他,接着也跟着笑了起来,父子俩把一桌子的菜和酒都吃完了,一路笑着吃完的,这是祁忆苏从没有过的温馨,心里头暖暖地,却有愧疚,有歉意,有无奈,也有狠下心的决别。
坐了一许,祁忆苏起身,两人什么话也没有说,方河把人送到门口止步,祁忆苏回身往内屋望了一眼,叮嘱道:“媳妇儿是个知暖知热的玲珑人,你好好待她,还有……”
祁忆苏望着眼前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儿子,“祁家人一向勇猛,别让我失望,多生几个,最好能生上十个八个的,我会含笑九泉。”
“小媳妇儿身子受不住。”方河无语。
祁忆苏的脸色微微一黯,转身要走了。
方河往前走了一步,“我尽量,我尽量……不丢祁家人的脸。”
他承认自己是祁家人,这就够了,他祁忆苏有后了,马上要有孙了,他要做祖父了。
苏小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未来生孩子的命运,就在刚才整的那一桌子酒菜上拍了板,生十个八个的,要是苏小月听到了,肯定掀桌子骂人,她可是打算优生,第一个生了,再等几年,最多生两个,这样她才是最轻松的。
方河什么也没有说出来,苏小月什么也没问,她跟袁氏收拾了碗筷就回厨房清洗,忙完后,两人坐树阴下做针钱活儿,方河从屋里出来,搬来一张小板凳坐苏小月身边,接着忍不住把苏小月一把抱入怀中。
“你轻点儿,小心我的肚子。”苏小月一抱怨,方河吓得松了手,虚虚抱着,也不放手,就是要把人圈怀中,就算岳母在眼前他也不管不顾了,这一生他将隐姓埋名,守着小媳妇过完这一辈子。
这新婚夫妇缠缠绵绵的,袁氏看不下去了,端起篮子转身入了屋,把空间留给小两口。
苏小月俏脸羞红,没有了旁人,她转过身来,“你发什么神经呢,我娘还在这边,这让我怎么面对我娘,你让我娘情何以堪。”
方河脸皮越来越厚,在苏小月的唇辨上吃了一口,舍不得放开,低喃:“都是过来人,弄不好岳父年轻时比我还在行。”
“你得了吧,谁有你这么不要脸。”
“就是不要脸才有肚子里这个小家伙。”方河说着,把大手掌伏在她的小腹上,感受里面的动静。
忽然方河惊喜的要跳起来,“他……他踢我了。”
苏小月也是一脸不会吧,她这几日老摸着也没能感觉到。
方河不高兴了,拉着她的手伏上面,许久,没有什么反应,方河把她的手放开,自己的手伏上去,没一会儿又踢了,“他真踢我了,你这只臭手。”
“你再说一遍。”
“香的,香手。”……
“我看八成孩子对你刚才的话有意见才踢你的,要不我怎么感觉不到。”苏小月边说话边偷偷的把手放有腹上,一会儿也感觉到那小家伙的力劲,这下苏小月不淡定了,一把把方河推开往屋里跑,“娘,我感觉到孩子踢我了,你快来感受一下。”
袁氏喜不自胜的从屋里出来,拿手放在上面,又踢了一下,把袁氏乐了,笑道:“这孩子力气不小,不管是个小子还是女娃儿,将来性子肯定烈,像月儿啊。”
苏小月高兴,不管生男生女,她都高兴,就算生下个女汉子,她也高兴。
孩子有了动静,不比刚怀孕时,那感觉特别的美妙,一个新的生命就在她体内,母爱自然流露出来。
方河也是在意的紧,晚上多半摸着她的小腹入睡,就喜欢孩子踢他时引来一笑,想想就觉得这生活过得温馨。
苏小月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出门了,更不谈下田里去,方河每日早起,她醒来时,不见了踪影。
苏阿吉有一段时间没有过来,这天方河把老人家接过来住几天。
苏家田地多,这会儿下了种,除了草,可以轻松两天,过几日也有杂事空不得身。路上方河把孩子的事说了,老人也是高兴的紧。
一家人坐下吃团圆饭,聊了田地里的近况,地里麦子长势好,今年雨水都适量,看来是个丰收年。
方为上山放羊,方金满也跟着一起去了,两孩子在山坡上玩,苏小月坐院子里往上看能看到两个小身影。方河后来陆续买了一羔羊回来,已经有三十头羊。
羊在山上也不用多照顾,两孩子玩得开心,到傍晚时分再由大人赶回羊栏里。
方家昌的媳妇齐有玉来窜门,跟苏小月坐在树荫下聊天,抬头看到山坡上的两孩子还有一些羔羊,不由感叹:“还是大河有想法,这山坡空在这儿几十年了,我家和大业叔家里没有人想着放羊这一事。”
齐有玉说这话的口气就似一个朋友一般的,没有半点忌妒之心,她叹了口气说道:“不过家里也没有余钱去买羊,庄稼人买条牛得斟酌好半晌,再加上咱们上游水田少,买回来用处也不大,还得占个人工,有这闲时间,大多上镇上干小工了。”
齐有玉说的也是实情,苏小月若没有豆芽菜赚点现钱,她也没有这个银子买坡地,更不会想着养羊。
“羊肉价格贵着,市面上还少,有的多送给富人宅子里,被人定走,大河会杀羊,将来养大了,直接杀了卖划得来些。”齐有玉看着苏小月说道。
苏小月没有想这么远,她刚开始的目的,是希望有一头奶羊,万一自己奶水不足,孩子能有羊奶吃,接着又想着,山坡地这么大,种树木什么的还得慢慢来,最近方河三两头上山去瞧,有枣树、板栗树、橘子树、柿子树的苗都会挖回来栽种,不管成不成,也是个希望吧,反正地空着也是空着养羊算是额外。
两人聊着聊着聊到了方家院子里,上次元南花离家出走,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帮着寻找,没有寻到人,村里人难免唏嘘,方二福横蛮的名声越来越响,越来越不好,这样间接的连累到了老五方芳的婚事。
听说最近看中齐家村的一门亲事,梁氏还曾问过齐有玉,齐惠也是齐家村的,但齐惠许久不同家里人往来,再加上现在闹出了这么多的事儿,梁氏当然不会再问齐惠。
齐有玉前不久回过一次娘家,对齐家村的一些事是有些了解的,那一家以前是地主,几代下来败得只剩下养活一家人的田地,但在普通的村人眼里也是块肥肉,家里兄弟也多,方芳若嫁过去铁定要跟着下地干活的,没有闲钱请工,只能靠家里几兄弟了。
可是这样的一户人家,听到方二福的名声,居然打了退堂鼓,要知道方芳看到这一家已经是第二家了,若这一家又不了了之,恐怕方芳的名声也随之变坏,这婚姻之事怕要耽误。
“那现在亲事是成了还是没成?”袁氏问道。
苏小月停下手中的针钱活,看向齐有玉。
齐有玉点头,“事情是成了,但采礼少了,如今梁氏问了我情况,一心只想把方芳嫁到齐家村去,怕再蹉跎方芳受不住。”
“而且这亲事也变得急,换了庚帖才二个月的功夫,就要办喜事,就在这个月月中。”
方芳身上有梁氏的影子,在家做姑子,梁氏护着,去到那一大家子里,不知会闹出什么事儿来,但愿她从此能学好,好好跟夫家过日子。
几人正说着话儿,方河从外回来,手时提了两只野鸡,经过几人身边时,被清风吹起一股腥风,苏小月皱了皱眉,没想旁边的齐有玉却捂着嘴吐了起来。
袁氏和苏小月都愣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