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可是真的?”苏小月来兴致,不敢确定的问。
方河眼底得逞的笑意更浓了,垂首看着她,在她脸颊上啄了一口,“嗯,你要好好怜惜我,不可以太粗暴……”
怎么说起话来像个小媳妇似的,苏小月的彪悍劲出来了,“你若是乖,我就好好痛惜你一番,不乖的话,看我怎么揉.捏你。”
方河在心里闷笑,简直没有比这更美妙的,来吧,媳妇儿,就等你这句话了。
两人闹了好半晌,苏小月才记起要做饭,推开方河,转身忙活起来,方河帮着起灶火烧热水,这边苏小月做面条,看到手中的面,苏小月叹息,“日日面,餐餐面,唉……”
方河抬首,不明白媳妇怎么有些不满意面食。
“咱家的稻米为何全部要交上去?还有稻草和麦杆也是,稻草拿来铺床也是好东西,可是全部都交税交上去了。”苏小月也只是说说,她知道稻米产量低,庄户人家里生产的稻米基本都交税去了,稻草和麦杆拿来造纸,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每次缴税的时候,这些草也论斤称,达到数量了,多余的便是自己的。
苏小月这么抱怨,方河却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咱们方家村靠山,水田少,你若真的想吃稻米了,待咱们赚了钱,去下游买几口水田,交税后必然有剩,到时你不就有的吃了。再说爹爹不就在研究做两季的水稻么,到时若成了,一季用来缴税,一季留着自己吃不是更好。”
说起两季的水稻,苏小月忽然想到了,“大河,开年咱俩一定要去一趟霍家种子铺,正好可以问问外地水田的种植,可有做两季的,若是有,分季买种子,这样成功率高。”
“为何?”方河有些不解。
苏小月解释道:“咱们村里向来只种一季,定然有其道理,咱自家留的种子弄不好只适合那一季的气候,所以才种一季的,若是外地已经有种两季的种子,按季节买种子,不仅成功率高,而且产量也会高些。”
方河愣了愣,望着苏小月,有时候他很好奇小媳妇儿到底是什么人?她为何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为何谈吐如此不俗,总与村里的妇人不一样,格格不入。
以前走南闯北的时候,方河听过很多奇事,有异魂上身的?有前世记忆的?只是他一直只把这些事儿当故事听,听听便忘了,没放心上,可如今看着眼前的媳妇,他忽然有一种感觉,或许会不会存在这样的可能?
“大河,大河?”苏上月的手在方河眼前晃了晃,见人还在发呆呢,忍不住在他脸上抹了一把面粉,顺带占个便宜。
没想手腕被方河捉住,他张唇含住苏小月带面粉的指尖吮了吮,苏小月全身一麻,身子都要软了,指尖上是她最敏感地方,他大白日怎么忽然撩她。
苏小月强行把手腕挣脱出来,脸滚烫的烧得苏小月脑袋晕晕,“大白日的……”
方河但笑不语。
年后初八是集市,本是逢初三和初八的,初三刚过年,年前买的不少,所以不开市,于是新年后的第一场集市却是异常的热闹。
家里有了牛车,一家人决定一起去县里玩去,听说县城城楼那边,初八最是热闹,街市上舞龙队每个摊位都会光顾,新年第一次开摊,图个热闹。
平时袁氏与苏阿吉多半守屋里,不是帮着照看羊,便是去地里劳作,反而两年青小口进的城最多。
一家人坐牛车上,苏小月抱着方嫣,方为坐在袁氏身边,身子端端正正的,读了书后果然是有些不一样了。
苏阿吉与方河坐一起,方河赶牛,苏阿吉与女婿聊着来年田地里的计划,过了十五,苏阿吉打算在东边山头开荒,能开出几亩算几亩,多种一些豆子也是好的,正好家里做的是豆芽生意,反而这些荒地也是极需要了。
路上遇上村里人,看着这一家子上县里去,个个都羡慕不以。方家村里的人多半都是走路上镇上去,有部分手头宽松一点的,会花钱坐方金贵的牛车,然而当方金贵的牛车赶过来的时候,只见上面坐满了人,一点空位都不剩,反观苏小月这边却显得太宽松。
家里打算在县里买些东西的,上面放了竹筐。苏小月逗着方嫣,与袁氏聊天,望着两边倒退的风景,风和日丽的天气,身上穿着新做的棉衣,暖暖的很是舒服。
到了镇上,方金贵的牛车空了,与方河打了声招呼,拉着空牛车跟在侧,也准备上县里看看,买了东西回来后再接村里的人回去。
两辆牛车没多会儿就到了县里,方金贵不去城楼那边,于是分了道,去了东市。
方河把牛车寄在一处,交了照看的费用,一家人便徒步去城楼游玩。
城楼分六层,是县里最高的楼,每层楼都有不同的景致,城楼下夹道两侧是开张的商铺,街让来来往往,人潮拥挤。
前面响起了锣鼓声,方河护在苏小月身后,苏阿吉护在袁氏身后,一家人往锣鼓声处走。那儿是舞龙队来了,在一间铺子前舞龙。
走近一看,只见长长的一条金龙,时而飞腾,时而入海破浪,金龙追宝,配上鼓乐,看得人喜气盈盈,好不闹热。
连着方嫣这小家伙都被那金龙吸引,盯着那灵活的龙头眨也不眨,苏小月垂首一看,忍不住笑了起来,方河见孩子欢喜,于是从苏小月手中拉过孩子,直接把小家伙坐在肩上,双手拉住她的两只小手丫,固住孩子。
方河人本来就高,这么一坐,高了前面的人半截,直接可以看到金龙的全貌。
后边的方为自从五岁后,就再也不让苏小月抱,读了书后,一直像个小大人似的稳重,然而这会儿看到妹妹可以坐在爹爹肩头瞧,仰着头望,心里有些羡慕,苏小月看了一会儿,回首一望就见方为那羡慕的模样。
苏阿吉这会儿也看到了,准备伸手上前抱起孩子,没想方为让开,似乎若是被抱起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妹妹那么小情有可源,可是自己这么大了,怎么还能跟妹妹学。
一家人见了忍不住大笑起来,这孩子性子还挺倔的。
等方嫣看一会儿,苏小月拉了拉方河的袖口,方河侧首看来,苏小月低语了两句,方河于是把方嫣送回苏小月手弯里,回身一把把方为抱了起来。
“我才不要呢,我这么大了我才不要呢。”嘴是这么说着,等坐上方河的肩头时,嘴就裂开,笑得合不拢嘴,他抱住方河的头,坐得稳稳当当,往前一望,那条金龙正在空中漫游似的,灵活多变,着实看得人移不开眼。
以前方河也这样让方为坐过,那是方河恢复后不久的时候,那时方为还小,也没有上学,他便没有这么别扭。
方嫣的好位置儿忽然没有,小家伙居然也懂得吃醋,居然“嗷嗷”两声,眼神儿看着坐在方河肩头的哥哥,双手双脚不安份的在空中舞动,一副要爬到方河身上去似的,害得苏小月都要抱不住了。
这孩子的性子也有点倔,苏小月按抚了一下,才使方嫣的注意力移到舞龙队上。
一家人看了舞龙,从人群里出来后,又来到小摊位上,各色小吃点心品种还是挺多的,苏小月买了枣糕和油饼。
一路吃吃玩玩,逛到晌午才把这条街诳玩,一家人再往回走时想想还得买些东西,便往东市去了。
先是去买纸,马上要开学了,方为的纸快用完,往常都在镇上买的,今个儿就在县里买,县里有几家铺子都卖这些,比镇上只有一家没有选择来得强。
给方为练大字用的纸多半买的毛边纸,好纸着实有些贵,而今家里还欠着债,不能用得这么松。
苏小月拿了毛边纸后递给老板五十文钱,最后想了想,又从洁白的好纸处拿了几张,付了五文放在篮子里。
袁氏站在一旁微愕,“月儿这是?”
苏小月笑了笑,“我看为儿学习认真,年后第一次送菜的时候,我想带为儿再去张府试试,上次在张府写过几张大字,这次我让为儿写几张大字再送给张大人看看,毕竟刘夫子的藏书太少,若是张大人喜爱为儿,弄不好准许他在府中借书呢?”
这时代的书是相当值钱的,所以就有被逼无奈的秀才靠帮别人抄书为生,也是一门文雅的生意。
袁氏点了点头,若是为儿能入张大人的眼,有张大人栽培,那前途真的不可限量。
买了纸张,一家人去东市的街头,没想在街头买肉的时候遇上了方伟,方伟居然亲自操刀,他垂首问:“客倌,要肥的还是瘦的,肥的十二文一斤,瘦的十文一斤,今个儿开市,买一斤送三两猪肺。”
那话说得顺溜,可方河和苏小月却震惊在当场。
作者有话要说:
☆、第73章 蜜月之旅
先前他们有听说方伟入赘朱家,也没有打听朱家是买肉的,没想一直斯斯文文的读书郎,而今变成了这番模样,一身长衫上染上了油脂,身前套了一件罩衣,上面油腥更重,以前染上半点油气便会气急败坏的洗了又洗的读书郎,今个儿却这番淡定。
许久没有得到回答,方伟抬首,印入眼帘的是苏小月那张清秀的脸,一双漆黑的眸,容光流动,这么望来,方伟手中的刀砰的一声落下,他下意识的喊了一声,“二嫂。”
二嫂?挺着大肚站在方伟旁边的朱红立即看了过来。
原来她就是二嫂,这个称呼不仅一次出现在方伟的嘴中,特别是两人在闺房里时,他基本喊的都是这个称呼,原来他宵想的是这个女人,果然有几分姿色,眉目天成似画般,那眉间的喜色掩也掩不住,脸上的笑容如此的自然动人,她定然是常笑,也爱笑。
可是她有什么理由不笑呢,身边这位视她若珍宝的男子明明如此钟情,如此宠溺于她。
方河这么大个人明明站在肉摊前,没想方伟第一眼看到的却是苏小月,之后那目光一直盯着苏小月不放,还有什么看不明白,那么直接的心思全都写脸上了,可他身边还站着他的媳妇儿,身子都重了,他却这番毫无掩饰。
方河心中不爽,往前走一步,把苏小月护在身后,顺带挡住了方伟痴痴的目光。
方伟晃过神来,往方河看了一眼,当下惊骇,笑着掩饰,“二哥,今日都来县城里了呢?”
方河“嗯”了一声,也不多说了,指着案上的肉,说道:“来两斤瘦肉,一斤腰条。”
以前的方伟在几位兄长面前是如此的高高在上,家里人都宠着他,因为他是读书郎,他脑子聪明,而今他却成了猪肉摊上的老板,兄长却成了主顾,这种滋味儿使方伟气血都要翻涌出来,胸口闷闷的,似有腥甜味传入口腔。
方伟垂首掩去脸上的苦,手起刀落在肉案上割下两斤瘦肉称了称,再割了一块腰条肉下来,接着用草绳系好往前一送,方河接过,拿出三十二文钱交过来,方伟摆手,“二哥来了,没能请你回屋里坐坐,这肉就不用给钱了。”
方河没有笑,只道:“做生意的不能做赔本的买卖,你且收下。”方河把钱塞到方伟手中,把肉提在手中。
一边站着的朱红直往苏小月打量,看得苏小月一身鸡皮疙瘩,她不知这初次见面的四弟媳是个什么意思,一直盯着她瞧,却半句话也没有说话。
方河拿了肉,一家人便与方伟告辞,转身往街尾而去。
然而就在苏小月转身的时候,方伟瞥见了竹篮子中的毛边纸,上面还有几张上乘的好纸,心里头一惊,再看向方为那端正的身板,忽然苦笑起来,想不到二哥还有余钱送孩子入学了,以前家里这几个兄长都羡慕他,以他马首是瞻,而今他过得这般好,唯他却过成了这副模样儿,哪有半点读书人的身份。
许久,方伟回神,他猛的把刀子往案上一甩,解下身前的罩衣丢在肉案上,苦笑道:“朱红,你也看着了,今个儿的脸面半点不存,我堂堂一介书生,却干起了这猪肉的买卖生意,果然咱俩就是志向不同。”他说完转身要走。
没想身后的朱红冷笑出声,“被你心心念着的人瞧见了,心里头不舒服吧,没颜面见人了,可惜你二哥一身本事,人也高大,你并不是人家的对手,你还有这资格宵想你二嫂,呸。”
本就截住了方河的痛处,再听到朱红最后一声粗俗不堪的“呸”,胸口刚才翻涌的腥甜味儿越发的浓烈,他抚住嘴,逃也似的往前走,并没有回头看朱红一眼。
朱红望着方伟的背影,只得心里似吃了苦黄莲。她摸向隆起的腹部,那儿有条生命,是他的种。
转弯处,方河扶着墙吐了一口血,接着又呕吐起来,吐得黄水都出来了,眼泪鼻涕不成模样儿,他觉得这日子苦得没有半点盼头。
他以前以为只要入赘朱家,他依然能像在方家院子里时一样,朱家一家人供他入学,再迎接三年后的考试,他什么都算计好了,他甚至舍弃了生他养他的爹娘,甚至由着岳父打死了自己的爹爹。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朱家待他入了门后,再不提入学的事,甚至不准他入县学,还逼着他跟朱红出来卖肉,他婉拒了好几次后,今日再也拒绝不了,于是跟着朱红出来了,没想却遇上了他先前最看不起的方河。
才多久的事,那时他以为方河是没有希望了的,二嫂已经进门,自己在家里又有话语权,到时他只要跟爹娘说说,待二哥去了,娶了寡嫂,相信三爷也会同意,毕竟当初入门也是他□□的。
然而他的美梦还未醒,方河却醒过来了,不只醒了,他还站了起来,如今越过越好,还能明正言顺的拥有她。
方伟想到这儿,心里越发的不如意,他摸了摸袋口,那儿还有过年时朱大庆给他的五两银子,朱家有钱,过年时节,两个老的给新人的封红,动辄就是五两银子,眨都不眨一眼,想起当初在方家院子里为了二两银子都能打起来的场景,这里便是金窝。
可是这样的金窝他却格格不入,一群低俗粗鲁的杀猪匠。
方伟整了整衣衫,抬起袖口闻了闻,闻到一股油腻味儿,忍不住皱了皱眉,转身往成衣铺而去。
换上新衣的方伟直接去了柳巷喝酒,那儿尽是温柔乡,方伟一头砸进去,忽然发觉这里才是金窝儿,他最是喜欢这儿,任由自己为所欲为,人生何其短,需极时行乐……
苏小月跟在方河身后,走远了,他们的脚步才慢了下来。
方河寻了一处面馆,带着家里人进去,这处儿不在正街上,是条小巷子,里面只有一位老人家自己做拉面,没有帮手,店里的人不多,空旷了不少。
一家人坐下,苏小月叹了口气,说道:“没想到四弟媳的肚子这么大了,快要生吧。”
方河在桌下握住了媳妇儿的手,刚才方伟那直白的目光看得方河很不舒服,这让他又想起自己当初躺床上时,小媳妇进门是方伟□□的,想起来就让他膈应。
袁氏感叹,“这读书郎的心思也是挺重的,虽是入赘朱家,怎么说自己爹爹过世,也得回村里一趟,没想从头到尾也只有方河在旁边守着。”
说起方二福,方河又想起年前方亮回来,得知方二福去了,当时还流了泪,本想把梁氏接回家里住的,最后被齐惠闹得连年都过不好,最后方亮歇了心思,开年第二日便走了。
谁能想到以前春风得意的方伟如今会是这般模样,甘心站在肉案前做肉铺老板。
刚聊了一会儿,店家就把面条送上了桌,这面条做的实诚,五文钱一碗,一大碗面头不说,上面还有几片半肥半瘦的肉。
一家人吃了,苏小月侧首看向方河,“你没吃饱呢,要不尽着肚子吃个饱再回,呆会还要赶车。”
方河摇了摇头,他靠近苏小月低声说道:“面条没有你做的好吃,我不仅记挂着你的手艺,还记挂着家里的酱汁,如今面条里没有酱汁,白茫茫一片,味道差多了。”
苏小月不知怎么说他,宁可饿着肚子也要回去再吃。家里的面条当然是好吃的,她做了肉罩子,还加了小鱼干,酱汁暴的调料往面头上一倒,那味蕾就勾了出来。
买了两袋面粉装板车上,一家人往回赶,路上袁氏和苏阿吉都忍不住评价起那店面铺,说什么要是苏小月去开点面食铺子,保准能宾客满堂。
说得苏小月都不好意思了,她可不想成日里窜厨房里出不来,而今这样挺好的,住在村里,一家人在一起,也不受旁人的气,也不用愁着那面铺的生意,过得自由自在的。
回到村里头的时候,村里有许多村人从镇上已经回来,只有那些完全靠走路的村人,却在中途遇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