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两个人敞开了心扉,又在这么舒适的环境下,只几句话,几个动作就把她撩得动了情,有时候苏小月自爆自弃的想,反正两人还年轻,由得他折腾算了,极时行乐快活有时也是一种洒脱。
两人缠绵了一夜,大清早的起不来。
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里照射进来,铺撒在两人的身上,暖洋洋的。苏小月慢慢睁开眼睛,收到腹中咕噜一声。
听到声音,方河也醒了,他望着日头,忍不住捶额,“都日上中天了。”
苏小月坐起,拿起衣裳穿了起来。
“再这样下去,咱们不知要多久才能翻过那座山头。”
苏小月抱怨。
方河捞起衣裳一边穿一边笑道:“你急什么,咱们这次玩多两日可好?”
“家里不用管了?孩子们很难过,老人们也会想我们。”苏小月嗔了他一眼。
方河叹了口气,迅速穿上衣裳的方河长身而起,往树下望了一眼,忍不住大笑,“小猴子们倒是勤快,这不,又给咱俩送吃的来了。”
苏小月还有外衣没有理好,但她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一边理衣,一边往下看去,果然看到昨个儿被方河整冶的那只小毛猴,怀里往前一送,一堆果子倒地上,接着仰头看向方河。
透过密叶,方河与小猴子对视一眼,小猴子裂嘴笑了起来,纵身一跃爬上树来。
苏小月看着小猴子轻盈的荡了过来,她连忙把衣裳理好,接着拢头发,呆会小猴子来了,指不定跟方河在树网上闹腾一翻,兽皮还没有收拾好,包袱里的衣裳也翻了出来没有整好。
方河见状,拉过苏小月的手,“我帮你挽发。”
苏小月的俏脸红了,望着小猴子荡到对面的树杆上忽然蹲在上面不动,一双圆眼睛好奇的看着方河为苏小月挽发。
苏小月朝它笑了笑,小猴子收到苏小月的笑容,立即裂开了嘴,在树杆上跳跃起来,正在苏小月看得入神时,小猴子一个纵跃,向苏小月怀里扑了过来。
这还了得,苏小月抱了个满怀,身子往后一倒,方河顺势把人接住,见始作俑者又是小毛猴,抬手拧起它往外一甩,这次甩得轻,没甩多远,小猴子便顺势的抱住了树杆,接着在老树藤上荡起了秋千,一会荡到苏小月面前一会儿又退后,又有些怕方河又有些想靠近他。
苏小月的头发就在这样的吵闹声中梳理完。
这下轮到苏小月为方河梳发了,方河盘膝坐下,任苏小月整理头发,他抬手向小毛猴招了招手。
小猴子望着他的手不敢向前,上了几次当了,可不敢粗心,紧紧抱着粗树藤荡来荡去,就是不松手,也不蹦到树网上来。
方河有些无奈,不理它,闭着眼睛,享受着小媳妇的手指在他头发里穿行。
苏小月现在梳发得心应手,很快便把方河的头发梳好。
方河抱着苏小月跳下来时,没有朝那堆野果子看一眼转身就要走,小猴子不愿意了,猛的从树上蹦下来,拉住苏小月的袖口,指向那堆野果,苏小月侧首看去,她居然能看出小猴子那得意的目光,似乎等着她来品尝,再夸夸它。
苏小月于是停下,从包袱里拿出一块干净的布,把野果子用布包了起来,小猴子高兴了,围着苏小月转悠。
“它的同伴呢,今天怎么只有它过来?”苏小月困惑。
方河一把把蹦哒的小猴子捞起来抱住,“定然是偷偷跑出来的,猴王很凶,这孩子很调皮。”
苏小月被方河逗笑,“你这么了解猴王,你跟它是拜把子兄弟。”
“倒也算。”方河笑道。
两人一猴就这样往猴子窝走去。
苏小月还是没有去看猴子窝,小猴子是方河抱进去的,顺带跟猴王又玩闹了一番才出来。
两人走的时候,苏小月回头,看到猴王带着一群小猴子坐在树杆上安安静静地望着他们两人离开。
去镇上可不只是翻过一座山,当苏小月从石头山过去翻上山顶的时候,她已经累爬下了。
天色还早,但往前走又是下山的路,眼前不远还有一座山峰,苏小月忽然发觉从自个家里坐牛车去县里最是划得来,这翻山越岭的着实累。
然而这点路对方河来说,翻过这两座山头不用半日的功夫,一天来回,回到家里天色还早。
这次还是睡树上,却没有上次那棵树舒服,这棵树是几根粗木交错而成,方河再捡了一些树枝铺上,又垫了野草,铺上兽皮,两人躺上面,也还能过得去。
转眼在山里头过了两个晚上,第三天出发的时候,两人起得早,天微微泛白就起来了,这次方河决定带苏小月翻过那座山头,再歇一晚,第四日大清早的进县里游玩,接着回去。
当苏小月从这座山头下来,又往那座山头走去时,远远的看到远处山头成片的果木树,只是不在去往县城里的正路上。
苏小月站着不动,望着那果木林子出神,桃李枇杷枣梨,成片成片的,一眼望去,舍不得移开眼。
方河停步,也往那边看去,苏小月问:“大河,那边是哪儿?”
方河想了想,说道:“那里是莫家村。”
“莫家村?”苏小月重复了一句,“跟酿酱的莫家有什么关系?”
方河以前回来的时候,方圆几村到处走,走的都是山路,自然也听到不少消息,他说道:“那是莫明裕的园子,底下农田有大半以上是莫明裕占有,有小部分才是莫家的族人拥有。”
“就像咱们方家村一样,只是莫明裕是那儿的土地主?”苏小月问。
“差不多吧,莫明裕的祖上是从那儿走出去的,这是他们家族最先积累的财富,这一处只算是小头,大头还是在酿酱上,永丰县的铺子处处都有莫家的名号,甚至还有县外的铺子都不可估计的。”
“还真是个大地主,果然财大气粗。”苏小月感叹。
“走吧,咱们得爬上山顶扎营。”方河牵着苏小月的手。
苏小月跟着方河往上走,感叹道:“将来咱们也要拥有一片这样的果园。”
方河侧首笑了笑,“都听你的。”
这下苏小月笑了。
两人爬到山顶寻了一处露宿,第二日天刚亮就往县里去了。
到了县城的大街上,天才大亮,苏小月忽然感叹:“终于回到人群里来了,果然我只适合群居,这山林里固然好,但住久了却是太过孤寂。”
“你孤寂?”方河笑意更浓,“早知道就不能依你,得依我。”
这说的什么话呢?苏小月的俏脸红得不能再红,这男人大街之上还敢说出来,也不知害臊。
后面这两日苏小月不让,方河只能抱着她睡,就这样也能折腾到半夜,她都有些气馁,好在体力上有了,第二日走路便没有这么辛苦。
方河总说要背着她走,她怕他辛苦,怎么也不肯,于是自个儿就有些痛苦了,但走多了还是能适应的,山里景致好,空气也好,大清早走路,响午休息,太阳偏西再走一段,寻地方扎营,这样的安排还是很像郊游那么回事。
“想买些什么?”方河问道。
苏小月想了想,“不如去东风街霍家的种子铺里瞧瞧,可有什么稀奇的种子。”
现在两人开诚布公,没有任何隐瞒,小媳妇说什么,方河都听。有时他也好奇她的那个皇朝会是个什么样的,连女子也能上学,还能想上就上,家家户户都能送得起,真是一个神奇的皇朝。
两人说好,便往东风街走去。
果然在街头寻到了霍家种子铺,铺子前面大红的对联,廊下挂有大红灯笼,看着外面虽然简洁,内里却有乾坤。
苏小月两人进了铺子,才发觉里面的装潢真正是大气、豪华,家具都是朱红漆,两排交椅中间一张高几,高几上放有精美的陶瓶,里面插有鲜花。
这里只是谈生意的地方儿,再往侧便是陈列的种子,高高低低的柜子,一眼望去就能看个全,设计的很到位,也很先进。
苏小月不由得让她想起霍家那位老太太,不知她是不是也是穿越过来的?
堂前的伙计见到两人,先是微微一愣,接着向一旁的同伴低语一声,然后热情的上前迎客。害得苏小月和方河都有些不好意思。
这小伙子是先前给两人往牛车上搬油菜种子的那位,居然几个月不见,还记得他们俩。
两人在交椅上坐下,屁股还没有坐热,后堂就出来一位穿石青色宝相花纹长衫的高大男子,他风姿俊逸,神姿内敛,眉眼却含笑,“你们二位终于来了。”
如此热情熟络,弄得苏小月两人有些不好意思。
方河与苏小月起身,“霍东家,想不到您还记得我们。”
霍林吉上前,“上次买的芸薹子种得可好?”
说起油菜种子,方河答道:“这种子的确不错,家里第一次种,发现还挺适合我们山地的。”
霍林吉与两人坐下,接着说:“霍家的种子铺已经遍及全国,永丰县却是第一次来,倒是长陵郡却有几间知名的,生意还不错的。”
永丰县属长陵郡,原来霍家在长陵郡已有几间铺子的了,只是永丰县却是第一次来,这处儿山高水远有些偏僻,好在这儿有处渡口码头,南北船大多经过永丰县的水路,也算得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地方。
“咱霍家铺子第一次在永丰县开张就遇上两位,两位算是老主顾了,要不这样,今个儿晌午饭就由我作东,如何?”霍林吉试探的问,一张笑脸,都不好拒绝。
“霍东家为人慷慨,这晌午饭就不必了,我们今个儿来也是来看看种子,若是合适会买些回去。”
方河委婉的拒绝,没想霍林吉却有些不高兴,“莫非大河看不起我霍某人?”
“霍东家误会了。”方河还要解释,没想霍林吉铁了心要请人吃饭,还有这样慷慨的人,苏小月也算是领教了。
说好吃晌午饭,一时间也走不成,霍林吉吩咐掌柜的好好招待,他先去后堂处理些事情。
于是方河在伙计的招待下,两人在铺子里逛了起来,苏小月好奇这朝代都有些什么种子,于是往侧堂走去。
那儿一排排高低不平的柜子里,堆满了种子。
入眼的,都是一些熟悉的,麦子,油菜子,稻米,豆子,什么都有,个个看起来又大又饱满,果然是与自家留的种子不同。
把这一排看完,苏小月刚要转身,忽然猛的一回头,盯着眼前的柜子里瞧,这种子实在是太熟悉了,苏小月激动的抓起一把种子细瞧,“大河,你快过来。”
方河就站在不远处,听到声音立即走了过去,跟着他一同走过来的还有店里的伙计。
“大河,这是白高粱。”苏小月说完,又从另一个框里抓了一把,“这是红高粱,这两种都是好东西,白高粱能煮来吃,填饱肚子,红高粱就更不得了,能酿出美酒,不过酿酒这细活我得研究一下。”
苏小月没有亲自酿过酒,以前只看到爷爷酿过,因为爷爷喜欢喝酒,每餐都会小酌一杯来解馋。
店里的伙计听到苏小月说完,笑道:“客倌果然是个识货的,这的确是高粱,在北方盛产这两种作物,后来霍家的师傅在长陵呆了一年,把我们霍家的种子在长陵试了,发觉这高粱种子在长陵也是能种植的,所以霍家才会运来铺子里卖,可惜这边的人都不认识这种作物,不太敢买,没想今天遇上个识货的。”
北方种植那是普通,偏南方这边的也是可以种植的,这种东西不太讲究,贫瘠的山地都能种,正好苏小月想喝个米粥都不行,想摆脱面食,这高粱可是好东西,在中药上来还能治病呢,冶失血之症,利小便,益中,利气,止泻等等,正好与面条换着吃。
可惜手中银两不多,苏小月感叹。
今日带来了二两银子,苏小月决定先买白高粱种子,铺子的小伙子看着年纪轻轻,没想还挺懂内行,他问道:“不知家里有多少田地呢?”
方河苏小月一下子愣住,她想把高粱种在新买的东边山头,那儿开春就开荒,两人估摸了一番,方河说道:“约有六十亩左右吧。”
今年开春请人一起帮忙,最多能开出六十亩荒地,大部分只能等到农忙过后才能抽得出时间来,这样算下来的话,家里的银子越发的紧张了。
“若是六十亩地的话,算下来,你们得买五斗左右的种子才能够种,我们铺子里,高粱的种子是两百文一斗,一两银子足够了。”伙计语句清晰的说道。
只要一两银子,苏小月又活洛起来,立即拿了银子买了种。
转眼到了晌午,苏小月又在铺子里逛了一会儿,看到了不少优良的种子,心里越发的觉得这霍家还是挺厉害的,在这个时代有这么先进的思想,还会懂得南北种子流通的道理,霍家又养有一批精通种子培育的人物,着实不简单。
若真如东家所说的,全国都有售卖,肯定其家产已经富可敌国。
霍林吉果然准时的从后堂里出来了,他风度翩翩的走来,带着两人准备出府吃饭。
出了门他忽然又停住,“这么说吧,今个儿我其实很想去县学里的食堂里吃吃,不知你们的意思如何?听说最近县学食堂里研究了几道新菜,味道那可是一绝。”
县学食堂?苏小月一直想去而不能去的地方,那敢请好,于是拉着方河点头同意,但苏小月疑惑,于是问道:“听说那县学食堂里只招待学生,不知霍东家又是如何能进得?”
霍林吉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有何难的,我在县学里挂个名便是,霍某不才,也曾中了秀才,只是后来便不再往上考了,于是搁置了下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