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惊春跟自家大哥之间一向没什么秘密,第二天他们就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沈惊秋。
全家上下唯一还不知道这件事的只有方氏一个。
乡君什么的爵位她不懂,但沈家毕竟已经接过一次圣旨了,若非是对朝廷有什么大贡献,怎么可能会有天使来宣旨?
而且上次献上牛痘,也不过是些钱财上的赏赐,这次居然还多了一个宅子?
她们居住的高桥已经属于外城,房价都已经如此之高了,那内城的房子得值多少钱?
方氏盯着闺女那张明艳的脸陷入了沉思。
“哈哈哈,那肯定不会。”沈惊春尴尬的笑道。
二手房实在算不得什么,只要没死人一切都好说。
本来她就在计划,过完年之后是不是应该将家具制作挪到城外去。
一个好的家具城当然要摆些成品出来展示,好让买房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但这个两进的小院子实在太小,又住了这么多人,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地方摆放家具,如今做出来的家具,都挤在一起。
这个宅子的赏赐,可以说的上是雪中送炭。
沈家的事情,长公主府已经调查的差不多了,自然也知道他们家已经接过了一次圣旨,因为柳枝略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就客气的起身告辞。
沈惊春带着夏至将她送出门,一转身就瞧见自家老娘站在堂屋门口,眼神犀利的看着自己。
这眼神在方氏身上可不多见,上次看到这种眼神,那还是当初从沈家老宅净身出户出来,面对村民们的指指点点。
她轻咳两声,就笑着上去抱着方氏的胳膊摇了两下:“娘,您听我给您解释啊。”
方氏冷笑一声,也没抽出胳膊:“好啊,你说,我倒要看你怎么狡辩。”
方氏是个地道的农妇,来京城之前,连祁县都没走出过,没什么见识是真的,但这并不代表她笨。
沈惊春抱着方氏的胳膊拖着她进了屋子,又朝陈淮沈志清几人打了个眼色,他们立刻把其余的人叫走了。
“娘你知道杏林春吧!”沈惊春很肯定的问道。
方氏虽然不明白这时候提杏林春干什么,但还是点了点:“祁县和京城都有,之前杏林春的杨大夫还来家里给你哥看病了。”
沈惊春便又问道:“咱们祁县人都说杏林春背后的东家是平阳长公主,那你知道长公主为什么要开这么一家医馆吗?”
“这还用说,当然是因为长公主她老人家的儿子病逝,她这才……”
话到一半,方氏忽然停住了,脸上多了些不可置信,转头看了一眼闺女,脑中冒出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来。
自从沈惊春回到平山村,不止一次提过沈延平大约真的不是沈老太太亲生一事,再加上老太太自己也亲口承认过,所以在方氏心中,已经认同了这个讲法。
但是现在忽然提到长公主和那个早逝的小公子,她不知道怎么的,就忽然将这二者联系到一起了。
她跟沈延平成亲之前就已经认识了,算得上是两情相悦,婚后也一直恩爱如初,他有什么事情都不会瞒着她。
婚后她还抱怨过,老太太对其他几个儿子都不错,唯有对他可以说的上是一点都不好,当时沈延平还说大家都传是因为老太太怀着他的时候上山祈福,结果遇到了逆党行刺长公主,老太太惊吓过度早产伤了身体,所以才这么讨厌他。
如今看来,却是因为……
方氏越想越觉得震惊。
沈惊春见她这样,倒是不由感慨,方氏其实是个挺聪慧的女人,识大体懂进退,一点就通。
“我们上元节那天碰到了长公主,然后说起了这个事情。”沈惊春依偎在方氏身边,声音压得很低:“但是长公主的仇人太多,前天连皇帝都遇到了刺杀,她怕跟咱们相认之后,我们一家会遭遇不测,所以才有了后面这些事。”
说起来,沈惊春其实很理解长公主的做法。
以前在现代的时候,她就看到过一个新闻,有个国家的领导人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拯救整个国家于水火之中,但也因为这样树敌太多,导致他遭遇到很多次刺杀,后来为了保护家人,迫不得已就跟妻子离了婚。
“所以,娘啊,这件事目前就我哥和淮哥知道,现在娘你也知道了,一定要让这件事烂在肚子里,不能透露风声出去。”
方氏还处于震惊之中久久不能回神,听到闺女这话下意识的就疯狂点头,嘴巴闭得紧紧的。
当天晚上,沈家众人搞到很晚才睡,所有人都洗澡洗头换了新衣服,包括腿脚还没恢复的沈惊秋在内,也打了热水擦拭了身体。
第二日一早,全家人都早早的起了床,家具店已经关门这么多天也不在乎多这一天,三个学徒也加入了大扫除的行列,将两进院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了干净,等到卫生搞完再次烧水洗澡,豆芽才无语道:“早知道今天还要洗,昨晚就没必要洗了啊。”
沈惊春笑道:“昨晚我就说了这个事,你们非要洗,我劝也劝不住。”
“这还都怪四哥。”
沈志清倒是很想辩解,可想想这个把锅扣到他身上的是他未来的媳妇,就老老实实的闭了嘴。
巳时过后,早早等候在路口的冬至一路狂奔回了家:“来了来了……车架已经到前面路口了。”
冬至喘着粗气,平时的稳当全然不见,心中只剩下了激动。
他与夏至原先在庆阳时,说是罪官府里发卖出来的下人,可那罪官也不过是个小官,后来被沈家买回来,虽然沈家家世不行,但主家和善,他们这些做下人的日子好过,但现在,主家娘子居然被封为乡君了。
冬至激动,他话一说完,早已等候多时的沈家其他下人更是激动,他们的想法大约也跟冬至差不多。
方氏还想着昨晚的事,倒是表现的还算稳妥。
全家人都忙碌了起来。
很快宣旨的车架就停在了院外。
沈家三天两头来些豪华的马车,周围邻居早都习惯了,但这次这些马车明显不同,车上的下来之后身上穿的居然是官服。
来人一手持着一卷东西,一手正了正衣冠,抬脚就走进了院子,高声道:“圣旨到。”
沈家人早已准备好,随着这一声圣旨到,一家子整整齐齐跪了下来。
那宣旨的官员将卷在一起的圣旨摊开,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赦曰:……”
几百字的文言文,在场众人恐怕除了宣旨的人和陈淮,没人能听懂是什么意思,沈惊春自诩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是听的一知半解。
靠着抓关键词的方法,大概拼凑了这道圣旨的内容,大概就是沈惊春这个人如何如何优秀,一通夸奖之后又提到不顾自身安危拼命救驾,所以特封为县君,封号庆阳,然后就是一堆赏赐物品。
沈惊春恭恭敬敬的接了圣旨。
旁边早已准备好的夏至一起身,就笑着往那官员手里塞了个丰厚的荷包。
那人倒也没拒绝,神态自然的就将荷包收了,才笑道:“圣上特意交代,县君接旨之后不必入宫谢恩,如今已然立春,圣上还等着县君的棉花,还望县君万万不要辜负圣上的期待才是。”
“那是自然。”沈惊春笑道。
后面跟着护送赏赐来的人,已经开始往院子里搬东西,这次的赏赐比之前牛痘那次要多的多,整整二十几台,堂屋根本放不下。
等东西抬完,沈家人又给跟着来的没人塞了一两银子才将人送走。
人一走,所有人都围着赏赐看去了,倒是陈淮和沈惊秋觉得有点诧异。
前一晚长公主府的杨柳明明说了只是个最低等的乡君爵位,结果今天就莫名升了一级成了正五品的县君。
而且有封号这一点也不奇怪,但是给一个区区县君封号庆阳,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要知道起码也是郡主的爵位才能配得起,以州郡来做封号。
沈惊秋一摆手,笑呵呵的道:“不过,管他呢,反正这道圣旨是真的,就算是现在封咱惊春做个公主,我都没意见。”
同为沈延平的子女,沈惊秋作为儿子,却什么也没得到,这点在他看来真的不叫事,反正不论怎么样,好东西都是在他们家就好了。
“快快快,赏赐的礼单拿来,看看有啥好东西没有。”
他话音一落,豆芽就满脸笑容的去堂屋里将礼单拿了过来。
金银首饰绫罗绸缎应有尽有,除了这些还有地契和房契。
地契看上面的描述,就是紧挨着她原来那块爵田旁边的地,原本她的田到河边直线距离还有七八百密,但现在这样一来,那一片的田地都是她的了,也就可以直接找人开挖一条小河进来,直接引河水灌溉田地,也就省了一趟一趟挑水浇地了。
而房契则是一座五进的院落,就在内城果子巷那边,附近没多远就是京兆府衙门,占地面积有十亩地之巨,远非现在这个二进小宅子可比。
沈惊春一看,就忍不住哀嚎一声:“地方好是好,但真的还不如换成真金白银呢,这么大的宅子,屋舍又多,打扫都成问题,还有花园植物这些,也要人去打理。”
她话音一落,陈淮就道:“花园什么的,要是你不在意的话,其实也可以种菜种地。”
沈惊秋难得同意他的说法:“对对对,我也觉得种菜好。”
原先他要回城外住,是因为这两进的小房子太少,需要跟别人住一间房,少了私人空间,而且这个小院子里没有地方种菜,但是城外的宅子里,有他老妹亲手种下去的菜,这些用兑了异能的水浇灌出来的蔬菜,吃多了对身体很有好处,连他身上的伤都好的快一些。
但如果宅子大了,里面种上菜,他老妹隔三差五给施点异能,就啥事都没有了。
陈淮微微一笑:“但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后花园需要种啥,而是咱们家好像根本没钱去装修这个五进的院子。”
第121章
所有抄家得来的财产将会全部充公到国库, 皇帝奖励给沈惊春那座宅子也是如此。
在宣旨的两天后,户部才来了人交接那座宅子。
沈惊春带着人到了自家的新宅子一看,才明白陈淮那天说的这么大的宅子装修不起是个什么意思。
京城这边, 最热闹繁华的几条街道在御街的东边, 最高档的酒楼也在东边,连但凡有点家底的也都选择在城东买房子。
而这座新宅子却在城西,这一片并没有什么热闹的街道, 住的也多是一些落魄的家族。
沈家这座宅子原来的主人, 还是前朝的老人, 后来大周立国之后,那个家族逐渐没落,手里只剩下了这座老宅子不肯卖。
“但也不至于破落成这样吧?”
豆芽喃喃道:“真想不到这繁华的京都, 居然还能看到这么破的宅子啊。”
陈旧老化的大门, 缺砖少石的道理,杂草遍生的花圃, 除了一进一直住着人的院子还算能看之外, 后面的房屋连房顶都是漏的。
沈志辉约好回庆阳的商队还要过两天再出发, 这几天沈志清也没着急回茶山, 依旧还待在这边陪着自家大哥满京城闲逛, 买点土特产什么的,今日沈惊春要来看新房, 他们兄弟也跟着一起来了。
别说豆芽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 连他这个从乡下来的穷小子都有点不可置信。
陪在一边的户部小吏又是点头又是哈腰, 态度放的很低, 脸上还陪着笑:“这这这……咱国库也不充盈, 这也是没办法啊县君。”
豆芽很想怼他,可对方到底也是个户部的官员, 话到嘴边咽下去又有点不甘,只得小声道:“再不充盈,也不能能房子里的家具都一起拿走啊。”
说是小声说话,其实声音也并没有小到哪里去,起码周围几个人还是听的清清楚楚,那小吏面上更是尴尬万分。
“这……其实这房子也就前面几间屋子有人住,里面的家具也都破烂到没用了,上面经年的污垢都弄不干净,县君乃是圣上亲封身份尊贵,怎么能用那种老家具呢?所以咱户部的兄弟也就斗胆替县君做主,将那些家具全都处理掉了。”
这话说的他很有几分心虚。
家具是老旧这没错,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批家具是人家用了多年的,看的出来保养的也还不错,当年打造家具的时候用的又是好料子,现在哪怕旧了一些,也还是比一般人家里的家具强。
一般抄家之后,都是户部派人来清点财产,上面的人或许不会在乎这点东西,但下面的人确实能搞一点是一点,也因为搞的都是些不值钱的小东西,上官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就过去了。
这座宅子里的家具,实际上也是他们这些底层人员给瓜分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