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惊秋揉着眼睛坐了起来:“这事怎么看都很没脑子啊。”
“不错。”陈淮也道:“若是会试闹出这种事情来,其他两人倒是很有可能,但现在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嘉慧郡主再怎么嚣张,也还没嚣张到敢拿皇帝的名声来攻击我们,还有周渭川也是,哪怕再不冷静,也应该不会干出这种事来……”
他顿了顿:“不论是谁在背后指使,这件事情说起来还是书生太容易受挑拨,许多书生都是读死书,其中道理根本不懂,一天到晚之乎者也,而民众觉得这些都读过书的人,都是懂大道理的人,说的话自然就是正解,没有自己的见解,反正跟着起哄就是了。”
确实是这个道理。
历朝历代多少这种事情都不少。
沈惊秋忽然想到一句话,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古代条件有限,许多人的文化程度不高,才会被蒙蔽。
“或许……”他轻声道:“我之前说的字典,真的可以开始编写了。”
新华字典为新中国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给汉字注音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但现有的两种被广泛使用的直音和反切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很不方便,但汉语拼音不同。
这是个小学生都能学会的注音方法,只要学会这个,再有一本字典在手边,哪怕后期自学,都能学会不少字。
陈淮连呼吸都下意识的放轻了。
他知道她媳妇大概跟其他人是不一样的人,病好之后的大舅哥大约也是如此。
字典这两个字简单明了,单看字面就能理解,大约便是世人所不知道的一种识字方法。
这么想着,陈淮立刻起身,很郑重的朝沈惊秋行了一礼:“请大哥赐教。”
他们就在书房里,笔架在书桌上放着。
沈惊秋这回倒是没有阴阳怪气,而是起身到了桌前,提笔写了一个字出来。
“丑。”
陈淮轻声读道:“此字何解?”
沈惊秋道:“举个例子而已。”
他在旁边先将注音写上,而后又将拼音写上,轻声读了两遍:“这个拼音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前面的,一个是后面的。”
毛笔分别在两个音下画了道线,又注上三声。
陈淮看的不明所以。
注音他能懂,后面的却是一点也不明白。
没经过系统的学习,沈惊秋也没指望他能明白,提笔又在纸上写了另一个字:“抽,愁,臭……”
三个字分别写上注音,和拼音:“你看这四个字,同音但是声调不同,如果我们按照这个……”
说着说着,就有点说不下去了,写出来还可以,但要是涉及到讲解什么的,沈惊秋是真的不太行,他烦躁的抓了抓脑袋,有点不耐烦的朝自家老妹道:“要不你直接拿本新华字典出来给他看看呗。”
沈惊春看了看沈惊秋,再看看陈淮,还是有点犹豫。
陈淮是看过她使用异能的,但也只是当初在奉持县那一次而已,凭空取物这种东西,实在过于赅人听闻。
“异能都能接受,空间还不能接受?你放心好了,吓不死的。”
沈惊秋拍着胸脯保证道。
沈惊春看着陈淮一脸期待的样子,终于还是深吸了一口气,从空间里拿了本新华字典出来。
第138章
沈惊春手里的这本新华字典是她从小用到大的那本, 并不是最新修订版。
小时候因为手机还未普及,而她又喜欢看课外书,她老爸特意买了这本字典, 一路从幼儿园跟着她到了大学, 再到末日,最后没想到穿越到古代,这字典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主体红色的字典因为小时候的时常翻看, 已经起了毛边, 外壳上的薄胶纸也起了皮, 但还是不难看出这本字典的主人很爱惜它。
字典凭空出现,然后被沈惊春放在了书桌上,三双眼睛盯着那本小小的字典, 没人说话也没人动。
陈淮看的尤其认真。
这本字典除了封面的外壳看上去有点厚, 里面的纸张看上去很薄。
“这本词典有多少个字?”
“额……”
这话可将兄妹两个问到了。
沈惊春迟疑了一下,才道:“不算词组释义这些的话, 单收字大概一万出头吧, 你翻翻看呗。”
具体多少个字, 这普通人谁会记得啊。
沈惊春将字典往陈淮的方向推了推。
陈淮翻开了封面, 里面的字出现在眼前, 有大有小,但无一例外全都很清晰, 每个字都工整到犹如最好的馆阁体。
但……
“这个字……”
陈淮指了指中间那个华字, 发现这个字, 他居然不认识。
一个寒窗苦读十几年, 刚刚考中状元的人, 居然被一个不认识的字给拦住了。
沈惊春瞄了一眼:“哦,这是个简体字, 读华……新华字典。”
她往前凑了凑,将字典调了个头,按拼音检索,很快就找到了华字,再翻到指定页数,指着上面那个繁体字道:“你看这里,前面是简体字,后面是繁体字,再后面是释义和词组。”
里面的字相比起第一页的字来说,更加的小,眼神不好的人,甚至要凑的很近才能看清楚写的是什么。
陈淮拿过字典看的很仔细,这一页记录的都是同一个音的字,无论是字典,还是上面的简体字,都让他大为震撼。
若大周真的有这样一部字典,那有的穷人家,即使没钱去学堂,也能在家学会写字。
他一个字一个字的往下看,越看越着迷。
沈惊秋无语的看了一眼:“这人估计一时半伙回不过神来了。”
沈惊春非常认同的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不过哥你真要编字典啊?”
要知道这本新华字典当初不知道耗费了多少时间多少人力才编出来,又经过数十年不断的修订才有了如今这本。
“首先咱没人手,这编字典之前,首先也要教会人家汉语拼音吧,其次这是古代不是现代,很多字都是繁体字啊,比如这个华字,如果按部首检索,它部首也得变……”
反正要涉及到的问题很多。
而且,如果忽然提出这种新型的认字方法,很有可能会被老派思想攻击。
“这都不是问题,你别忘了,咱们是有靠山的,只要大靠山不倒,这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我在想……我搞这个干什么?”
他是个理科生啊,搞搞那些简单实用的小东西不好吗?费这个时间编啥字典啊?当时新中国成立,人手充足的情况下都费了那么多时间,现在要是由他来搞这个字典,那不得搭半辈子进去?
沈惊春被他问的一愣。
这难道不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吗?
沈惊秋叹了口气:“哎,我就是嘴贱随口一提,我也没啥青史留名的大抱负,这要是共产主义新时代,咱编这字典,也算是造福广大文盲了,但这封建等级制度,搞来搞去,还不是为他们老李家做贡献,咱贡献再大,也不能封王,费这时间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没必要。”
沈惊春看了一眼还沉浸在字典里的陈淮,挑眉道:“哥啊,这事你可能真的推脱不掉了。”
陈淮这个人在家里人面前总是一副温和的面目示人,但其实这人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辟如编字典这事,假如沈惊秋不愿意干,陈淮表面上不会勉强,但却会时不时就提起这个事来,用句俗话来说,就叫温水煮青蛙。
兄妹两个说着话,陈淮却看字典看的头也不抬,哪怕字典上面很多简体字,也丝毫没影响到他看字典的兴趣。
等到从字典中回过神来,外面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书房里沈家兄妹不见了踪影,书房外面的小院子静悄悄的,唯有远处的院子里有人声传来。
按照京城这边的规矩,家里但凡有人考中进士,几乎都是要摆宴席请客吃饭的,门第越盛的人家,越爱这样做。
陈淮中了状元,本来按照沈惊春的想法也是要请客人上门的,可这两天他却改了主意,不请客了,只今晚请了相熟的人上门来吃顿饭。
他出了门往外走,到花厅时,他大舅哥正在指导两个孩子的功课。
四书五经这些东西他是没什么天份,但算数上,陈淮觉得就是他与老师陆昀加起来,也不是沈惊秋的对手。
这几日他正在教两个孩子一种名为九九乘法表的口诀。
陈淮旁听过一次,确实比现有的一些算法更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只要背会这口诀,在计算上真的是省时省力的多。
客人没来,菜也还没上桌,两个孩子端坐在凳子上,摇头晃脑一脸认真的背着口诀。
陈淮两步迎了上去,笑道:“大哥,那字典的事……”
“什么字典?”
“两个孩子在读什么?”
两道温和的声音几乎同时传了过来。
沈明榆兄妹俩背诵乘法表的声音一下就停了,沈惊秋和陈淮转头望去,便见陆昀程太医和两位并未见过面的陌生老者正站在花厅门口。
因太医院下值比较晚,今天的晚宴时间也定的很迟,所以这个点家里也没人到大门口去接人。
谁也不知道原本要很迟才下班的程太医为什么会这么早就来了,还是跟陆昀一起。
知道有两人他们没见过,一进到花厅里,陆昀便介绍道:“这位是大理寺卿,你们称一句温老,这位是翰林院学士,你们称一声曲老。”
陈淮与沈惊秋立刻执晚辈礼行了一礼,两个小家伙也是有模有样的跟着拜了拜。
陆昀便又朝温曲二人介绍道:“这便是我经常同你们提起的关门弟子陈淮字季渊,这一位便是庆阳县君的胞兄沈惊秋,温兄曲兄之前问的莲花琉璃盏,便是惊秋亲手烧制而成。”
沈惊秋那座玻璃工坊,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还没烧出现代那种玻璃,但却按照自家老妹的要求,烧出了不少绚烂夺目的玻璃工艺品出来。
这些东西一烧出,就被沈惊春送了几个出去,陆昀和程太医手里都有一个成品。
温曲二老对于陈淮是早有耳闻,但没想到眼前这名年纪轻轻的沈惊秋却有那样的手艺。
双方各自落座,年纪虽然相差的有点大,可聊起天来气氛却无比和谐。
“还没说什么是字典呢?还有孩子们刚才读的是什么?”陆昀将沈明榆叫到身边问道:“明榆刚才读的是什么,能告诉陆爷爷吗?”
沈明榆先看了一眼自家老爹,见他点头,才道:“是爹爹教的乘法表。”
曲老饶有兴趣的问道:“乘法表?明榆可否通篇背诵一遍?”
沈明榆点点头,从一一得一开始背,一直背到九九八十一才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