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沈惊春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床上只剩下了她一个人。
她都不知道昨晚什么时候睡着的,原本一直期待却又紧张的事情解决的很有些水到渠成的意思。
昨晚扒陈淮衣服把他丢进浴桶的时候,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在她手里就像是个小鸡崽子,随便她搓圆捏扁,但没想到上了床,她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
床上已经换上了干净的被褥,沈惊春躺了一会,觉得没那么难受了才从床上爬了起来。
腰酸背痛是难免的,但却并不像很多人描述的那样痛到下不来床。
等她洗漱好,夏至已经手脚麻利的摆好了饭。
“昨天我大哥回来了没有?”
夏至点点头道:“回来的挺晚,今日天没亮又被人接走了。”
这么看来大概就是昨天曲老上的奏章颇具成效,朝廷已经打算开始找人编写字典了。
沈惊春心里有了数,也不再多说,低头吃了饭,就收拾了东西带着人往茶山去了。
茶山这段时间发展的很顺利,沈惊春穿到古代之后,靠种田发家,异能使用的次数比在末世还要高,原本在末世已经很久没有动静的异能等级,居然在前段时间升了一级,如今她已经能直接将异能凝结成精华。
需要用的时候,直接取一粒精华出来融进水里,效果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异能来的好,但却很适合她现在这种生活。
哪怕她人在京城,只要将凝结出来的精华送到茶山那边,灌溉事宜就不会停滞,如今栽种下去得到果树基本都已存活,生长的很是不错。
至于棉花,朝廷对于这批棉田很在乎,照料的很细致,追肥也能跟得上,长势比沈家地里那些偶尔还能用兑了异能的水,浇灌出来的棉花还要好一些。
也正是因为这个,户部那位钟员外倒是对沈惊春推荐过去,教种棉花的沈志辉很是有几分青睐。
马车出了城,离茶山那边还很远,就能感受到一种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氛围。
以前茶山那片土质不太好,朝廷也不大用心,甚至还出现过杂草长的比农作物还高的情况,但现在一眼望去过,完全就是一副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还未到家门口,沈惊春便在路边碰到了在田里巡视的沈延东父子。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原本在京城养的白了些的沈志清又黑了回去,古铜色的皮肤看上去倒是很精神。
马车一停沈惊春就下了车,总不好她在上面坐着,叫长辈在下面走着。
下了马车,还没走两步就听沈志清大咧咧的问道:“你咋了?走路怎么奇奇怪怪的?”
跟在一边的夏至脸色一红。
家里如今人多了,也不缺伺候的人了,沈惊春就将她调回了自己身边,有意想培养她起来当个管事,现在一般出门办事,都会带着夏至。
夏至虽然没有成亲,但毕竟以前也是在世家大族里当差的,该懂的东西都懂。
沈志清话音未落,沈延东就一巴掌拍上了蠢儿子的后脑勺:“胡咧咧啥,跟你有什么关系。”
到底不敢跟亲爹对着干,沈志清满脸郁闷的闭了嘴。
芒种已经赶着车先回了家,沈惊春几人沿着地头走的倒是不快。
辣椒的长势非常好,京城这边种的比在平山村时晚了些,如今才刚开始开花结果,水灵灵的小辣椒挂在枝头上,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这些在不久后的将来可都是钱。
沈惊春越看越满意,走过了这一大片辣椒地,靠近沈家院子的地方,还种了一些玉米土豆西红柿之类,适合春天栽种的蔬菜,长势也都非常喜人。
她当时在这边待了不少时间,家里的长工短工和附近村子的人几乎没人不认识她,一路过来不断有人跟她打招呼。
等回到家,几个人在桌边坐下,沈惊春喝了口茶润了嘴,才说明今天回茶山的目的:“我手里有一批稻种,我想着时间也差不多了,可以晒种育苗了。”
她没什么大本事,读的也是农业专业,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让空间里那些种子见个光。
现代的种子和古代的种子差异巨大,高科技培养出来的稻种未必能很好的适应古代的环境,但偏偏沈惊春有异能在手。
用异能种出来的水稻,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就跟辣椒一样,或许是不如在现代那样高产,但总比大周土生土长的稻子要高产的多。
沈延东一听,脸上就露出了喜色。
他跟庄稼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但从来没见过像沈惊春这样的种植奇才,好像所有的东西在她手里,都能种的比别人好一样。
别的不敢说,但起码以前沈家的各种蔬菜那是甩了别家几条街,水灵又鲜嫩。
现在这个大侄女说要种水稻,想必肯定会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有多少稻种?咱们准备种多少亩?”
他们家的田,茶山加果林还有池塘这些就占了几百亩了,又种了一百亩的辣椒,还要留地出来种第二季辣椒,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作物,能用来种植水稻的田其实并不多。
但现在不一样了,长公主给了几个田庄,有一个五百亩的小庄子就在这附近,可用的地就很多了。
沈惊春抹了把汗,又叫人把马车上的稻种给搬到了前院来。
稻种不多,也就浅浅的两麻袋。
沈延东解开了封口的绳子,抓了一把在摊开一看,就忍不住嚯了一声:“这种子可真是好啊。”
粒粒饱满,一看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种子。
“今年主要还是试试这个稻种怎么样,这两袋子,先种二十亩吧,就种在我们自家这边的田里,也方便照看。”
长公主给的那个庄子,虽说跟自家这边离的近,但到底天气越来越热,沈惊春也不太想大夏天的,还要走过去那边种田。
沈延东说了声好,就低头继续研究稻种。
沈惊春问了几句最近这边的情况,就起身拿了顶草帽出门往茶山那边去了。
第141章
茶山说是茶山, 如今倒不如说是果山更合适。
这片山头原有的茶叶不算多,后来从莲溪村那边移栽过来的也不多,反倒是山上移栽过来的果树很多。
山上一共就栽种了四种果树, 桃子李子杏子葡萄。
原本沈志清还提议要种一些梨树, 但被沈惊春给否决了,山上现在种着的这四种水果,即便卖不出去, 还可以做成果脯, 桃子和葡萄还可以酿酒, 做成果酱,但是梨子好像用处并不是很大。
夏至也戴着一顶草帽,跟在一边, 二人一路穿过农田到了茶山脚下, 她便指着前方一棵桃树道:“今年栽种过来的居然就挂了果了。”
沈惊春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 那棵明显年份不长的桃树上, 挂了稀稀落落的几只小桃。
夏至看到这个小惊喜, 又顺着这棵树继续往周边看, 挂果的桃树居然不在少数, 有的甚至挂了满满一树果子。
远处专门伺候这片果树的人看到有人进了果林,便小跑着过来了, 见是东家, 忙问了好。
沈惊春作为老板, 先是开口关心了一下底下员工在这边干活, 还习不习惯, 吃住怎么样。
被人称作袁叔的长工的显然没想到东家居然是个这样的东家,一时间很是有几分受宠若惊, 回话的时候更是真诚了几分。
沈惊春并未跟他说很长时间,随意聊了聊,就让他自去忙了,主仆两个就在果林里闲逛了起来。
一路逛到山顶,才发现原来她原本划出来说要建玻璃花房的地方,已经栽上了爬藤月季。
几株藤蔓中间还搭了个花架子,下面摆着一张不太规整的石桌,和几张石凳。
这些月季显然是有人时常过来打理,长势很好,现在这个季节,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开花。
夏至一见到就忍不住说了句好漂亮啊。
的确很漂亮。
山顶上不大的地方,周围一圈已经用木桩围了起来,周围一圈都种着月季,里侧还种了些小花,都是乡间很容易看到的,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此时此刻却显得格外的好看,有一种野趣,这是在大户人家精心打理的花园里看不到的景色。
主仆两个坐在月季架下吹了会风,就顺着另一边的山道下了山。
等到晚上,在饭桌上看到豆芽,沈惊春才知道,山顶上那些全都是豆芽带着人办的。
“我想着反正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先种上花呢,到时候要是不好看,再拔掉就是,也不费什么事。”
她说着又高兴道:“上次那个康二娘小姐还记得吧,她有个妹子叫康三娘的,夫家姓周是个花农,听说咱们家要找些花,她就叫她妹夫送了些过来,我前几天跟着到周家去看了,他们家有好大一片花田,我想着是不是在挖出来的几口池塘边上也沿岸栽一些花……”
她一直都在茶山这边待着没回京城,与她家小姐也是有段时日没见,心里有说不完的话。
沈惊春见了她也高兴,高兴之余,又有点欣慰,所有人都在成长,豆芽这个小丫头也在她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的努力着。
晚上姐妹两个难得睡在一张床上聊着天。
沈惊春是真把这小丫头头当亲妹子看,虽然在她心里跟她哥是不能比,但在她心里的地位,也跟沈明榆沈蔓差不多了,甚至还要排在方氏前面,属于第二梯队的。
沈惊春主要是问了豆芽对以后的打算,她要是真的跟沈志清成亲了,对未来有没有什么规划?
虽然就现在看来,她大伯娘是个挺开明的妇人,大堂哥沈志辉和妻子周氏也是个挺好相处的,但兄弟两个其实还是分家单过是最好的。
豆芽也没多想,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沈惊春偶尔提点几句。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姐妹两个就起了床,前一天还觉得身体多少有点难受,这又过了一夜,沈惊春就觉得自己满血复活了。
吃过早饭,就到了要种水稻的田里去了。
沈延东前一天已经交代了下去,这边要种水稻,手上没活的长工们早上吃过了饭,就已经开始耕地了。
沈惊春转了几圈,发现实在没有她能干的事情,钱到位了之后,人手也就不缺了,不论是耕地还是晒种都有专门的人去做,这些人都是老把式,干起活来效率甩她十几条街,只得溜达着回了家。
到了中午,城里就有人来报信了。
前两天那几个被送进京兆府的人已经招了,背后主谋就是周渭川。
沈惊春很惊讶。
原本她把人送进去,也没想着能怎么样,毕竟那几个人怎么说也是个正经读书人,进了京兆府衙门,应该不至于用刑,顶多就是关几天就被放出来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几个书生关进去之后,就没人搭理他们了,牢房周围关的都是作奸犯科的,像他们这样关着读书人的牢房,还真的找不出第二间。
牢房里的环境并不怎么样,黑黢黢的每间牢房只有一扇天窗透气,五月的天气饭菜倒还不至于馊掉,但也绝对不美味,很多时候都是冷冰冰的。
所以过了两天就有心理素质差的主动交代了。
找他们散布谣言的,正是兵部侍郎的公子周渭川身边的小厮。
本来么,涉及到这种贵公子的案子,要是没人盯着,随便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偏偏姜家和张家都派了人来问,所以京兆府只能上周家抓了那小厮。
可小厮是抓到了,也一口咬定是周渭川交代他干的,但周渭川却是咬死了不承认,他也是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的,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人,大周律他也是看过的,煽动书生□□可是大罪名,要是皇帝计较起来,那也足够抄家的了。
而且他又不傻,真要干这种事,怎么可能还用自己身边的小厮去?这不是一抓一个准么!
沈惊春听完,也觉得周渭川说的不无道理,但如果这事不是他干的,那又是谁干的呢?赵静芳和徐长宁的嫌疑度好像都差不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