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陈正德连价都不还,显然是有信心能够高价卖出,哪怕是翻俩翻,那也是他自己的本事,沈惊春不会有任何不平衡,反倒是他真的包圆,省了她家许多事。
陈正德听她这么说也咧开嘴笑了。
三两句话间就将这生意定了下来,所有人都高兴的很,当即就用陈淮的笔墨拟了份契书,双方签了名按了指印。
第29章
陈淮这些日子很忙,十天里能有五天不在家,等他回到家,才发现沈惊春以雷霆之势将玉米的生意搞定了。
“这样做也好,大冬天的也省的一趟趟往县里跑了。”
到底是定了亲的,主观感受上就跟以前不同,沈惊春看着他眼下的乌青和说不出的疲惫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
“你也不用这么拼命,能一次考中固然很好,可要是因为念书熬坏了身体,反倒是得不偿失。”
陈淮听出她话里的关心,心头微暖,连昏沉的脑袋都清明了不少,解释道:“这几日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先生去了一趟府城,带回了历年乡试的试题,这段时间正给我们讲题。”
沈惊春无语。
她虽然不是古代人,但多少也看过几本古言小说,对科举有一点了解,乡试那是秀才考举人的考试,他现在连秀才都不是呢,居然就开始看乡试的试题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学霸?
而且这人不是已经从闻道书院退学了吗?怎么还能去听课?
陈淮不知道沈惊春的想法,但看她脸色多少也能猜到一点:“明早正德叔就要来拉玉米,不如我早上跟你们一起去地里掰玉米吧。”
陈正德说要包圆,而包圆的意思就是这几亩地的产出,除了自己用和送人的,不能卖给其他的人,所以在十五文的基础上又许了一成利,这也是签契书的主要原因,亲兄弟明算账,虽然都是一个村的人,但账要算的清清楚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听陈淮说要帮忙,沈惊春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以前种玉米的时候没叫上他,那是因为人家毕竟是生病借住在家里的,现在两个人都定亲了,只要不出意外,以后就是夫妻,沈惊春指使他干活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一家人就起了床,沈明榆和沈蔓太小,沈惊春也没指望他俩干活,全家就这俩小的还睡着,方氏则要留在家里烧早饭。
沈惊春等人全副武装出了门去跟沈族长一家汇合。
他家除了怀孕的周氏和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其余全出动了,连沈族长老两口都跟着一起去了田了。
天色虽然还早,但陈淮个子不是一般的高,往那一站,想不注意到都不行,沈族长看到他,脸上虽表现的诧异,心里却十分满意,这证明陈淮此人没有读书人的傲气。
怎样判断玉米是否能够采摘,早在前一天签好契书后,沈惊春就将所有人都教了一遍,到了地头,众人都各自进入玉米地开始采摘,只沈惊春留在外面教陈淮。
“其实很简单,你看这个须须,如果变焦变干,说明已经成熟可以采摘了,不确定的话,就扒开外面这层苞衣看看,颗粒饱满的就是成熟的,如果过于嫩了就先别摘,放着养两天。”
沈惊春掰了一只熟玉米一只嫩玉米给他作比较,陈淮在一边听的十分认真。
二人教学完,就钻进了玉米地里。
九月二十七已经霜降,现在已经十月出头,再过几天就该立冬,时间太早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叶片上的薄霜和露水打在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冰的人一个激灵。
沈惊春哈了一口气,一边冻得发抖开始采摘玉米一边不断默念这都是钱,给自己打气。
这边都是荒地,平时少有人来,路边有的草疯长比人还高,马车牛车都是通通进不来的,等众人采完一轮,沈惊春几个身强力壮的堂哥就将玉米往回挑。
陈正德雇来的几辆马车已经等在了最近的马路边,沈族长老两口则负责和陈正德的人交接数清数量。
人多力量就是大,半个时辰不到,四亩田的成熟玉米就全被薅下来了,这些玉米都是受木系异能滋养才长成的,每一株的生长进度都差不了多少,第一轮采摘,共计玉米棒子一万三千两百二十只,按十五文一只来算,折合银钱一百九十八两多点。
前一天签订契约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了,为了争分夺秒的将玉米运到各处,陈正德预付给沈惊春三百两作为第一批玉米的货款,清早等玉米采摘下来点好数量,他签了名即刻就出发,余下的等他回来再说。
忙活了一早上,外衣已经被打湿,负责白天看地的沈惊秋早一步回家换了衣服来。
从玉米地出来她就叫沈志清等人也先回去换衣服了,只有她一个人去跟沈族长老两口汇合。
等沈惊春的这点时间里,沈族长已经粗略算了一遍,饶是沈族长阅历丰富,也被这个数字给真的目瞪口呆。
小二百两银子啊!这还只是第一轮采摘,后面还有多少,还未可知。
经过这两个月,他早已知道沈惊春是个有本事的,可没想到,会这么有本事。
三个人一路无话回了沈家。
方氏早就听了闺女的嘱咐,烧了一锅红糖姜汤,等地里的人回来,一人喝了满满一碗,沈惊春三人一进院子,就被方氏也拉着喝了一碗。
与沈惊春年纪相仿的几个堂兄弟不敢围着爷爷,就都凑到了沈惊春身边:“妹子,这数量可不少吧?”
沈惊春伸手比了个二。
沈志清脑子转得快,一看是两根手指就已经压着声音惊呼了起来:“二百两!”
不外乎他这么惊讶!
他家良田也有十几亩,单算田地的一年出息,也不过二十两。
二百两,这放在他家,也得种十年田,更别说那些田地没他家多的人家了。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震的说不出话来。
沈惊春抿着嘴笑了笑。
等吃完早饭沈族长带着一家人回家,沈惊春才拿了十两银子给他:“大爷爷,后面大约还有三四次采摘,天越来越冷,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原本沈惊春请他家帮忙,沈族长是不要钱的,相比起眼前这点蝇头小利,他更希望这个侄孙女能拉自家一把,可看着沈惊春递过来的十两银子,他却没拒绝。
“好,以后有什么事,只管来家喊一声。”
送走沈族长一家,沈惊春一回头就瞧见方氏哭了。
“娘,这不是挣钱了吗?你哭啥?”
沈惊春不能理解!
方氏抹了把眼泪,又笑了。
陈淮道:“婶子这是喜极而泣呢。”
方氏点了点头。
对方氏而言,自家就是地里刨食的,之前一段时间,闺女虽然也挣到了钱,可方氏的心总是放不下来,现在好了,玉米是地里种出来的,她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沈惊春一阵无语!
……
过了几天,陈正德满脸喜意的架着牛车回了平山村。
沈惊春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这一趟肯定挣了不少钱,等拿到账单一看,果然如此。
祁县本地只留了一千只玉米,因为数量太少,直接被县里的富绅们分掉了,售价二十五文一只。
余下一万两千只玉米,附近一两日路程的州城由他两个儿子分别带了三千五百只过去,分别售价三十文和三十五文,最后的五千只玉米由陈正德本人带去了府城,价格翻了快两翻,以每只四十文出手。
除去本钱和雇人的钱,仅仅这一趟就净赚两百多,比沈惊春这个种玉米的人还赚得多。
“来来来大侄女,咱在商言商,先将这次的钱给结了。”
沈惊春放下账本接过他递过来的小荷包一瞧,忍不住想骂人,原本货款和一成利钱加起来二百四十多两,但陈正德这次赚得多,索性就凑了个整,包里装了两张一百两银票,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眼看着陈正德满脸的喜意藏都藏不住,沈惊春都不忍心泼这盆冷水了,可早死早超生,想想还是道:“正德叔先别忙着高兴,我之前跟你说的这玉米一株生三四个的事情,你还记得吧?这第一轮也差不多摘掉了三分之一,后面也没几次好摘了。”
陈正德被这迎面而来的一盆冷水泼的心里拔凉,不过他很快振作过来:“没事,今年没了,这明年不还有吗,虽说物以稀为贵,但第二年多少也是能挣点的。”
这话倒是真的,现在陈里正一门心思想让村里更上一层楼,玉米种子虽然还没收回来,但是隐约的风声已经被他放了出去了。
这个种子只要是村里人,都可以找沈惊春购买,但前提是两年内,不能将自家收获的玉米种卖给本村以外的人,哪怕是外嫁的女儿也不行,这样一来,未来两年玉米价格虽然会降,但是种一季玉米下来的收益也远比老老实实种田来的多。
而让村里都跟着种玉米的底气,就来自于本朝的税收规矩。
前朝一直都是按收成来交税,收的多交的多,后来改朝换代之后,改按田产来收税,有多少田交多少税,朝廷只管你税有没有交到位,不会管你田里都种了什么。
“那正德叔接下来有什么打算?玉米是继续卖到这三处地方,还是卖到别处?”
天气越来越冷,哪怕有异能加持,这些玉米看上去也越来越蔫头耷脑,赶快收完是顶要紧的事了。
陈正德道:“大侄女有什么意见吗?”
“天气越来越冷,我看玉米有些不抗冻,我昨天去看了看,叶子已经冻坏了不少,但好在玉米外面有苞衣,暂时还没事,可以话,我想着最近赶快给它全摘了,也省的到时候冻伤了都是钱。”
这可是大事,冻坏一个玉米,那可都是钱,陈正德正了正神色:“这样的话,明天就多摘一点吧,这次出去往远一点的地方多跑几个城镇。”
哪怕降价一点卖出去,那也是钱,比烂在地里好。
第二天一大早,上一次掰玉米的原班人马再次集结,这次要运走的玉米多,花了将近一个时辰,掰了两万出头的玉米走了。
玉米地经过两次扫荡,叶子都秃了不少。
沈惊春心中看着成片的玉米,只盼着这事能够早点结束,来年再不干这种反季节的事了。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有人看地之后,安静了近一个月的玉米地,终于抓到了那个偷玉米的小贼。
第30章
看地的顺序是十天一轮,这一天是沈志清最后一天夜里看地,因为他从自家堂妹那里了解到,最多再有十天,包括那一亩留种的玉米在内,全部都要收完了。
天越来越冷,虽然沈惊春建了个小棚子给他们遮风,但一到晚上天黑,就感觉瑟瑟寒风无孔不入,尤其是下雨天,简直是个折磨。
想到明天就要解脱,沈志清激动的晚饭都多吃了一碗。
“灿哥,你今天把狗也带着了?”
沈灿比沈志清大几个月,家里是也是继母当年,但他这继母同时也是他小姨,日子过得虽然不像别的继子那么苦哈哈,但也不算多幸福,所以从小就话少。
听沈志清这么问,也只是简单的回答:“感觉今晚有事。”
沈志清笑道:“你别这么疑神疑鬼,咱看地也看了这么长时间了,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谁会那么想不开自己撞上来。”
理是这个理,可这世上总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因夜晚温度太低,沈志清与沈灿一直都是轮流放哨,一人在外面围着玉米地巡逻的时候,另一人就在小棚子里歇着,但今晚实在冷的人遭不住,子时过后,沈志清看着无垠的月光下连个人毛都没有,终于坚持不住回了小棚子。
里面空间不算大,为了取暖,最中间挖了一个坑,烧着小火堆,沈灿的精神还行也没睡,正烤着火,见沈志清进来,也没多说起身就要出去。
“行了,灿哥,你别折腾了,人家小偷知道我们人在,肯定不会来的,就算要来,也是趁我们进来烤火,外面没人看的时候来,你不是带狗了吗?如果真有人来,它肯定能发现的。”
沈志清话音才落,伏在地上打着盹的狗子就支起了身朝着一个方向龇牙咧嘴。
“不是吧?真有人来偷玉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