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等一家人吃完饭,别有用心的吴家夫妇就带着吴喜儿掐着点上门了。
吴家在乡下也算是家大业大,这上门来也没空着手,不仅拎了两包点心果子,还拎了两条新鲜的猪肉,这在乡下可算是了不得好礼了。
方氏连忙将人往堂屋里请,喊了豆芽去冲糖水出来待客,又让孙子赶快去将沈惊春两口子追回来。
“大侄女不在家啊?这我们倒是来的不巧。”
嘴上说着不巧,可吴家人却一点要走的意思也没有,将手里拎着的礼物放到堂屋的桌上,就顺势坐了下来。
方氏笑道:“这不是年底了,怕再过段时间县里人多,所以他们小两口就想着提前去置办点年货回来,吃了饭刚出去的,现在估计还没走远呢。”
方氏说着,视线就落在了桌上那些礼物上面:“这是?”
沈家跟陈家都在一个村里住着,因为没亲,也就是在红白事这种大事上有来往,陈里正的闺女虽然嫁到了吴家,可吴家跟沈家那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方氏一想,也就是昨天两个姑娘打架,有了点牵扯。
昨晚闺女回来的时候,她已经睡觉了,就没去问徐欢意跟人打架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早上起来,闺女提都没提这事,方氏还当这事已经圆满解决,所以也就没问。
现下看到吴家人提着礼物过来,倒是让她有点摸不准是个什么意思了,两个小姑娘打架这个事,看着是吴喜儿先动的手,可追根究底,还是徐欢意立身不正才会被人当众打脸,更何况两个当事人,还是那吴喜儿吃亏多点,被挠了一爪子。
吴家人还没进门,就在外面开始打量沈家的房子,进了院子之后,更是不动声色的打量。
沈惊春当初建房子的时候,想的是要长久住在这的,用料很足,房子建的开阔齐整,院子收拾的干净又通透,瞧着就让人身心愉悦。
家里的家具,也都是自己带着做的,自从菊展挣了钱之后,她也就没有再一味的追求精致了,家具走的是现代的简约风,摒弃了古代的大红漆,一律改用清漆,一水的家具摆出来,简单又明快,整个堂屋都亮堂了不少。
这样院子和陈设摆件,看着倒是比他们吴家还要强上一分。
沈家将玉米包圆给陈正德去卖,赚了多少钱,陈家自然不会瞒着吴家,沈惊春看着又不是个没成算的,敢建这样的房子,显然后面还有挣钱的买卖。
这样一想,吴家人心里有了数,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真诚起来,陈氏朝方氏笑道:“这不是我家这个不省心的,昨日唐突了你家表姑娘么,所以才想着上门来赔罪。”
陈氏既然没提吴喜儿为什么打人,方氏也就不好提徐欢意给徐六郎送荷包的事情,当即也就客气道:“也是我外甥女不懂事,昨日回来我已经教训过她了。”
陈淮不在,吴坤这个男人和吴家的儿子吴鸿也就没开口说话,全由陈氏和方氏两个女人在说。
方氏本来也不是什么口齿伶俐的人,几句客套话一说,两人就没话说了。
好在沈明榆看着人小,但跑起来速度不慢,加上太阳都出来了,往县里的牛车少,很快就将沈惊春夫妻两个给追了回来。
方氏一看闺女回来了,不由松了口气。
“吴叔叔和婶子来了,哟,这就是我喜儿妹妹吧,长的可真俊俏,初次见面,我这也没啥拿的出手的礼物,只有这支簪子是我从京城带来的,妹妹别嫌弃,拿去戴吧。”
簪子当然不是从京城带回来的,崔氏都恨不得这个养女去死,除了几身换洗的衣服,根本不允许她带着?他的东西出徐家,这簪子还是当初从那个胆大包天想要奸污小姐的护卫身上搜出来的。
京城来的玩意,样式都是最新款的,虽已过去大半年,可祁县这边也难看到这样的掐丝款式,簪子一拿出来,吴喜儿就挪不开眼了。
沈惊春这一手,倒是叫陈氏有点措手不及,这银簪虽是镂空的,可胜在做工巧妙,在祁县的首饰铺子里,没有一两银子可是拿不下来的,她心中感叹这沈家三房是真的要起来了,面上却不动声色的笑道:“既然是你惊春姐姐给的,那就拿着吧。”
吴喜儿喜不自胜,脆生生的道了谢,就拿着簪子往头上比,沈惊春便笑着将这支簪子给她戴上。
昨日陈淮已经在酒桌上明确表明了自己不过只是个赘婿,今日吴家人上门,他便也没提要吴坤去书房说话,一行人全都坐在堂屋。
沈惊春给吴喜儿戴上簪子,就在上首坐了下来。
双方略闲聊了几句,陈氏几次将话题往田里引,却都被沈惊春给岔了过去,吴坤便知道这个大侄女不简单,也不再兜圈子,直接道:“听我大舅哥说,大侄女手上还有好几种新奇的种子?”
“咦?”沈惊春不由瞪大了眼睛,脸上的惊讶恰到好处:“我只是随便提过一嘴,正德叔居然就记在心里了。”
吴坤尴尬的笑笑:“也是我郎舅两个喝酒的时候闲聊到的,听说大侄女新买了几十亩荒地,准备开出来种这些新奇的种子?”
沈惊春点头道:“是呀,祁县这边风水好,前段时间本来里正爷爷给介绍了一个五十亩的庄子,我家东拼西凑才凑够了钱去买,可惜别人出价更高,与这庄子失之交臂,买荒地也是没办法的事,咱庄户人家又没什么吃饭的手艺,可不得靠着田么,我是想着荒地便宜,且头三年又不要交税了,再者……”
她看了眼陈淮,脸上露出些自得和骄傲来:“夫君打算来年下场参加院试了,若是侥幸过了,名下也能有二十亩免税的田,这几十亩荒田好好养几年,想来我们一家子的嚼用也尽够了。”
说来说去,反正就是不提新奇种子的事。
吴坤郁闷的不行,一口气憋在胸中难受的很,这沈家闺女看着年纪不大,打起太极来倒是一把好手,再这样下去,等他一家人起身告辞,估计也磨蹭不到点子上去。
吴坤朝自家婆娘使了个眼色,陈氏便道:“惊春啊,婶子也不跟你客套了,这次来就是想问问这种子可有盈余的,当然我家也不白要,给钱的。”
沈惊春心中冷笑一声,这吴家人还真是心里没点逼数,种子再贵又能贵到哪里去,她面上露出为难之色:“这……”
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吴坤心一狠咬牙道:“若是大侄女愿意将这种子给我家种,田里产出你我两家四六分,如何?”
吴家田地虽多,但一年到头种的跟寻常人家也没甚区别,忙忙碌碌一年下来,也不过几十两罢了,但若是能将沈惊春手上这新奇的种子搞到手,哪怕等种出来卖了钱,自家手里只能落六成,也绝非是老老实实种田可比的。
沈惊春叹了口气:“说出来吴叔叔可能不信,我手上种子的确不多,种完我家那些田,余下的也就够我大爷爷一家种个十亩了,我家以前是个什么光景,吴叔叔想来也是听说过的,多亏了平日里有我大爷爷一家照应,我娘我哥还有两个侄儿侄女才能等到我回来,答应了带他家一起种,也不好反悔呀。”
吴坤脸上的笑容勉强起来,失望的表情一览无余。
沈惊春叹了口气:“要是吴叔叔不嫌弃的话,等明年种完这一茬,种子多了,来年再跟着一起种?”
吴家厚着脸皮上门,打的就是靠这新奇的种子发笔横财的打算。
沈家五亩荒地的玉米出息都有六七百两,那他家那么多良田,除去分给沈家的四成,余下的也是一辈子都挣不到的。
来年他是可以跟着一起种,但到时候也就跟玉米一样,种的人多了,只能挣个小钱,大钱是想都别想了,没见人沈家那几十亩地,来年压根就不打算种玉米了么。
陈淮从进门跟吴家三人打了个招呼开始,就坐在一边不说话,听到此处就插了一句嘴:“惊春,你不是还有……”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
但吴坤听的心头一喜,眼睛都亮了,看着陈淮的眼神要多亲切就多亲切,仿佛在说好小子,不愧是陈家子孙,自家人还想着自家人啊。
他却不知道,陈淮这短短的一句话,也只是她们夫妻提前商议好的罢了。
吴家虽然家产颇丰,可到底也是个地里刨食的,但他亲家就不一样了。
吴坤的儿子吴齐很有几分天赋,从小就开始读书,十七岁就已经考中了秀才了,娶的正是祁县教谕袁成吉的孙女。
教谕一职虽非佐官,但地位很高,为县学的最高领导,尤?是祁县这边,因闻道书院的缘故,不少外地的学子也赶来这边读书进学,袁成吉任职多年,虽然一直都未升迁,但他教出来的学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中不乏一些考中进士当了官的,连祁县县令碰到,都会礼让三分。
再者,袁成吉的身体不算好,膝下只有一个独子,而这个儿子成亲多年,连小妾都纳了俩了,也不过只生了三子一女。
跟吴家想给吴喜儿找个拿捏的住的女婿一样,袁家也想给这个孙女找个拿捏的住的,正好吴齐在读书上有几分天赋,家中也还算富裕,这才挑中了他。
等袁家的孙女嫁到了吴家没两年,袁家的小孙子就考中了二甲进士,放榜当天就被人给榜下捉婿了。
第43章
吴坤不知道这年轻的小两口早就猜到了他的打算, 并且也已经商量了好了对策。
此刻听陈淮这么一说,话再出口语气就带了几分似真似假的嗔怪:“大侄女这就外道了,手上既然有种子不想带我家一起种直说就是, 何必还要骗我说没有呢。”
吴坤说着起身就要走。
沈惊春跟着站了起来, 却一脸为难的没有解释,那边陈氏一直在暗中观察她的神色,见她真的不拦, 就一咬牙, 一把拉住自家当家的, 劝道:“你这人怎么这么心急,惊春没有直说,肯定是有道理的。”
吴坤被自家婆娘一拉, 也就顺势又坐了回去, 瞧着沈惊春,一副我等着你的解释的样子。
“不是我不说, 只是这真的不好说, 烦请叔婶稍等片刻。”
沈惊春说着又连声告罪一番, 才起身出了门。
到了厨房, 取了一早准备好的茶具, 泡了一壶茶,端着往堂屋去了。
到了里面, 又殷勤的替吴坤和陈氏吴喜儿各倒了一杯之后, 才给陈淮和自己也倒了茶。
这是从空间里面拿出来的茶叶, 当时在末世收集的时候柜台上标的是龙井, 真龙井还是假龙井, 反正沈惊春是认不出来,但现在冲泡出来的茶汤倒是嫩绿而明亮。
茶盏里面只有茶汤而无茶叶, 吴坤端详半天也没看出来这是个啥,倒是不断有醇厚的清香随着氤氲的水汽直扑上来,他看了一眼沈惊春,问道:“这是?”
沈惊春端着茶碗吹了一口气,小小的抿了一口才道:“茶,吴叔叔不妨喝一口试试?”
这个历史上不存在的架空朝代,茶文化还没发展到后世那样,现在还多是煎茶吃茶,连点茶也都是在世家大族才盛行。
原主还在宣平侯府的时候倒是经常做这些事,但是平山村是乡下,一般待客冲碗糖水已经算很不错了,再有贵客临门,糖水里面加俩蛋,就算是最高规格了。
也就是她跟陈淮成亲的时候,收到的礼物里面有一两茶饼,她才有幸品尝到了这个时代的茶,那味道……反正她作为一个现代人,是很喝不惯的。
吴坤被这一个茶字给镇住,端着茶碗学着沈惊春吹了吹,才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
这一口就叫他精神大振!
他是个庄户人家,也就是略识得几个大字没啥文化,只觉得这一口茶入口,那滋味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了,但绝不是他以前喝过的那些茶可比的。
茶汤在嘴里打了个转,随后就被吞了下去,当真是:“滋味甘甜,满嘴都是茶的清香。”
一杯茶很快就喝完了,沈惊春又给他续了一杯才道:“这茶也是我无意间发现的,比起世面上卖的那些茶饼而言,这种茶我倒是更喜欢。”
吴坤点点头:“确实是个好东西,若拿去卖,必定很受富贵人家的追捧,就是不知道大侄女现在有什么打算?”
“哎,我虽从小长在宣平侯府,可如今也不过是个蜗居在乡下的农女罢了,相公如今也没有功名在身,茶这种高贵的物件,又怎么能是我们这样的人家可以染指的呢!”
沈惊春叹了口气,面上的神情既低落又惋惜:“这也是我刚才没有直说的原因。”
吴坤听的面色一动。
茶跟酒一样,都是暴利,本朝对于茶的管控不如酒那么严,除了官方的茶园之外,也允许民间的茶园存在,但能建得起茶园的人,哪个不是非富即贵?
沈家现在无权无势,但他吴家不一样啊。
吴齐自从十七岁过了院试之后,就潜心苦读,一直在为乡试做准备,明年的乡试连袁成吉都说问题不大,十拿九稳了,更别说他小舅子如今还是户部尚书的女婿,虽娶的是庶女,但也总算是后面有人了。
如果能用这茶搭上户部尚书,那他吴家岂不是轻易的就能改头换面了?
吴坤不是个蠢人,沈惊春只拿了茶汤出来,那茶叶是个什么样都不给他们瞧,打的是什么主意,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大侄女这茶可给其他人瞧过?”
沈惊春摇摇头:“未曾呢。”
陈淮却道:“这茶制出来,前几日我倒是送过先生一小罐,也不知道他喝了没有。”
连茶叶的事都是昨夜临时说起的,自然也就不存在送人,送给陆昀这个话,可不是两人商量好的,沈惊春看了一眼陈淮,见他神色如常,也就压下了心里的疑惑,想着等吴家人走了再问。
可吴坤听到耳中,心里立刻升起了一阵警觉!
吴齐没去闻道书院读过书,考中秀才后也直接进了县学读书,但陆昀陆祁山的名头实在太大,吴坤曾不止一次听到儿子提起过,这位陆院长的来头可不小。
读书人也都是要吃喝拉撒的,尤其是陆祁山这样的,来往的都是有身份的人,若是叫他发现了这茶的妙处,哪还能轮到自家捡这个便宜?
吴坤想到这就有点坐不住了:“我这倒有个门路,大侄女要是真想做这门生意,叔叔我舍了这张老脸也要去帮你问问的。”
沈惊春满脸惊喜的豁然起身:“叔叔这话当真?”
连那个吴字都省去了。
吴坤道:“自然当真,这可是个大事,我即刻就回去找人问问,今日就不久坐了,回头大侄女得空也去我家坐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