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要不是这个钱荣撺掇着孙有才过来找麻烦,她必然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就朝孙有才动手,也就不会有后面买五十亩的小庄子的时候跟孙有才竞价的事了。
沈惊春说完看钱家姐妹一脸菜色,到底还是缓和了神色道:“放心吧,钱荣是钱荣,他的事算不到你们头上来……不过你哥不是清高的很么?这次怎么会默许卖亲妹啊?还一卖就是俩?”
钱小妮本来就对这个哥哥多有不满,现在听到沈惊春说跟钱荣有仇,更是毫不隐瞒的将钱荣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这钱荣一直跟孙有才走的很近,年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孙有才被人勾的进了赌坊,这钱荣可是他身边的狗腿子,自然也跟着进去了。
先赢后输是每一个赌坊都会给赌徒们下的套,孙有才二人自然也不例外,刚开始确实赢了不少,可没多久就开始输,短短两天孙有才就输掉了一千两,钱荣身为他的狗腿子,钱不多,但前后也输了一百两进去。
钱荣自然没这么多钱,还是孙有才给他垫了几十两。
后来越输越多,孙有才拿不出钱来,就被赌坊找上门,孙屠户听后大怒,可到底是亲儿子,总不能看着他去死,家里现钱不多,变卖了不少产业才将这笔钱还上。
孙有才有个有钱的爹,钱荣可没有,那一百两之后,他又输了一百多两进去,赌坊的人找到太平镇钱家,又砸又拿,当场打断了钱荣一条腿,还扬言说只宽限三天,三天后如果不能将这笔钱还上,断的那可就是钱荣的手了。
手就是读书人的命,没了手以后怎么拿笔写字?
钱小山只犹豫了一天,就把家里的田地给变卖了,眼见着还差点钱,又把他媳妇最后的一点嫁妆给拿去当了,他媳妇是家里独女,当初嫁到钱家几乎带了娘家全部的家当,后来全都贴到了钱家,如今娘家父母都没了,这最后一点嫁妆是全部的念想,被钱小山抢走当掉后直接气吐了血,熬了三个月前几天才终于去了。
而钱小山筹够了钱保住了钱荣的手,可他的腿要治好却也要不少钱,如今三个月过去,他的腿也逐渐好了起来,六月去庆阳府参加院试又要不少钱,这才将打定了主意将钱大妮姐妹两个卖掉凑路费。
第60章
晚上回到房里, 沈惊春就将钱荣的事情说给陈淮听了。
陈淮早知道钱荣不是什么好人,逼急了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听沈惊春这么说, 也没有多少惊讶:“钱家两姐妹既然已经卖到我们家来, 以后一定要约束好她们,万不能再跟钱荣扯上一丁点关系。”
沈惊春听出他话里的郑重,一边应下一边又在想, 这钱荣到底是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能让陈淮特意叮嘱这样一番话, 又想到去年菊展的时候,钱荣显而易见的针对,干脆问道:“你跟钱荣有什么仇?他针对你干什么?”
这两个人虽然都是读书人, 可年纪还相差了几岁的, 以前或许是同窗过,但那时候陈淮也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罢了, 之后柱国公府的忠仆找了过来, 陈莹自己把自己给吓病了, 陈淮就从闻道书院退学在家照顾她, 后面又是守孝三年都不怎么出门, 怎么就能跟钱荣这种在县里读书的人交恶?
这个问题其实早在菊展发生冲突之后,沈惊春就想问的, 可那时候他们俩也没熟到那个地步, 这种事情要不是陈淮主动提, 他们非亲非故的还真不好问。
陈淮侧着身搂着沈惊春, 平淡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没什么仇, 不过是当初还没启蒙之时,跟他同在闻道书院下面一个学堂里同过几年窗, 他天赋不错,年纪又长我几岁,平日里没少以兄长自居,结果县试府试我力压他连夺案首。”
“府试回来后我同他一同报考闻道书院,倒是都考进去了,正好遇到老师要收关门弟子,最后就是从我跟他之间选一人,我年纪比他小,童生二试成绩又比他好,老师当时虽然还没定下来选谁,可明显更偏向我,钱荣没法从老师那里入手,就私下里找到我,希望我将这个机会让给他,说他家里为了供他读书几乎已经倾家荡产了,又说之前在学堂里对我多有照顾的事,求我看在兄弟之情就让他这一回。”
“是有多无耻才能说出这种话啊,凭啥让他?凭他脸皮厚吗?呸……我弱我有理这种现象果然在哪里都能看到啊。”
沈惊春听的大怒,恨不得立刻就冲到钱家去把钱荣拖出来暴打一顿。
陈淮搂着她的胳膊收紧了些,在她背上拍了拍:“没让没让,你别激动,先不说我跟他根本也没多少交情,便是真的有交情,亲兄弟之间还要明算账呢,这种事自然要各凭本事的,再说了,我让给他,又怎么能对得起我娘。”
沈惊春也就是刚开始激动了一下,后面就平静下来了,陈淮若是真的让了他,现在也不可能被陆昀收归门下了:“不过钱荣不是考进闻道书院了吗?我怎么听钱家姐妹说他现在是在英华书院读书?”
陈淮嘴角一弯轻笑一声,语气多了几分明显的幸灾乐祸:“他求我让他这件事不知道被谁知道了,并且捅到了老师面前,你多少也了解老师这个人的,最是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当即就说钱荣这种人不配在闻道书院读书,就将他给除名了。”
钱荣也算是自己作死了。
聊完这个,夫妻二人又随口聊了些其他的就睡了。
第二日一早,吃过早饭,沈惊春就带着人去了苗床。
如今家里人多了,也用不着方氏干活,但她现在不用洗衣不用做饭,天天在家也没事干,就想着跟着一起去地里,沈惊春好说歹说才将她哄的留在了家里。
几人到地头的时候,族长家的人已经到了,正分散在苗床里将上面盖着的稻草往外运,沈惊春也没磨蹭,直接叫自家几人开始干活。
两家的荒地加起来,几十亩,这些地却要分两批来种辣椒,这一季种完,第二季辣椒能接上,这样才不至于到了下半年就卖断了货,所以这苗床也不多。
人多力量大,没多久就将稻草全部都揭开了。
沈惊春在苗床里巡视了一圈,大约真是木系异能滋养的缘故,出种率很高,嫩芽看上去也很精神。
等沈惊春确定完可以盖土了,一行人就开始行动起来。
两家人加起来也不过来了十来人,可田埂上围观的却有几十人,到底还是顾忌沈惊春在场,不敢大声说话,只三五成群的对着辣椒苗床指指点点。
沈惊春也只做不知,手上盖土的速度飞快,可速度再快,这也是个细致活,十几人忙活了一上午,才将所有的苗床盖完土。
田埂上还在围观的人已经少了很多,等她捶着老腰从地里出来,这些人立刻都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请沈惊春到他们家的玉米地看看。
去年沈惊春家种玉米的时候,村里根本没人将她当回事,都想着不过是五亩贫瘠的荒地罢了,能种出什么好东西来,却不想后面这玉米就挣了大钱。
如今平山村家家户户都开始种玉米了,所谓一回生二回熟,这头一次种,谁心里都没底,想着沈惊春好歹是种过一次的,这才厚着脸皮凑了上来。
“劳烦诸位叔伯婶子多等一会,先饶我点时间回家吃个午饭,下午没事,我再跟叔伯们去地里看看。”
这话一出,围着她的人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是我们考虑不周,丫头你什么时候得空了,再给我们看看吧。”
沈惊春笑眯眯的朝围着她的乡亲们团团作揖,又告罪几声,这才带着人回了家。
吃过午饭也没磨蹭,直接又溜达着出了门,去地里给人家看玉米去了。
卖给村里人的这批种子,对外都说是去年专门留下来的那一亩地出产的种子,可事实上早就被沈惊春换成了自己空间里的春玉米种子。
春玉米和秋玉米是完全不同的品种,在现代也是经过农科院多年研究的,沈惊春去年种的那一拨秋玉米,虽然时不时就用木系异能滋养,也到底还是不敢跟大自然对着干,索性空间里的种子多,干脆就全换了。
村里九十多户人,除了一些平日里跟方氏不对付的人家和沈家老宅外,其他人家都闻讯而来,沈惊春一下午都泡在了玉米地里。
一下午看下来,除了一些不听她的劝阻,执意用新开出来的荒地种玉米的那几家出苗率不太好,其余的听她的话用上等良田种玉米的,出苗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等到备用的玉米秧子再大一些,直接补齐就行。
等玉米看完,乡亲们都散了,沈惊春看看时间,太阳才还没完全落下去,干脆又去棉花地打了个转。
棉花这种东西,她以前在乡下老家看过,只知道要用一种单筒的制钵机还是什么的来播种,这古代当然没有这种东西,她空间里面虽然有,可不敢拿出来,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最后干脆就直接将棉种种到了地里,那棉种种下去之前,也是用异能滋养过的,按道理来说,这么七八天过去了,怎么也该出苗了。
到了地头一看,苗是长出来了,可情况却并不如预期中那么好。
棉花到底跟玉米不同,为了增加出苗率,她当初每个坑里都放了四粒棉种,几亩地看下来,出苗却只有两三株,嫩黄色的看上去十分可爱。
弄清楚棉花的长势,她也没多待直接就回了家。
接下来几天,沈惊春上午带着张家几人到自家田里晃一圈,拔拔草看看幼苗的长势,下午就在家带着大满小满兄弟两个做家具。
这兄弟两个精细的活不会,可练了几天手,刨木头这种简单的活还是能干的,只是速度上慢的很,几天下来,沈惊春就放弃了大满。
这小子嘴巴比他弟弟厉害的多,但手上的活干的却远没有小满细致。
到了三月十三,沈惊春寻思着程远之也要启程回京了,为了表示感谢又从村里买了些本地的山货特产之类的,加上两斤炒好的茶叶,同陈淮一起登了门。
到了程家,果然就见他们家的老仆正忙着收拾东西。
程远之当时回来的时候轻车简行的,现在回京城,乱七八糟的东西居然也装了三车出来,夫妻两个一看这阵仗,也没有多留,将东西奉上,略聊了几句就告辞出门了。
程远之也没有多留,只将自家在京城的住址留给他们,又特意嘱咐若是到了京城,一定要来家里玩。
从程家出来,大满赶着骡车走在街道上,他们倒是又听到了另外一个消息。
那个才九岁,就毒杀了自己亲爹的小少年,竟然是高县令多年前被拍花子的拐走的那个儿子。
这个消息虽然还没传到平山村,可已经在县城里传遍了。
沈惊春原本也只是凑个热闹听了几句,回家就当成个八卦说给方氏等人听了,谁知第二天一早,一排三辆马车就停在了沈家的院门外。
大满一看这阵仗,可了不得,赶快飞奔回堂屋禀报。
沈家一家人都还在吃早饭,十四过后,还有六天就是谷雨,沈惊春是打算趁这几天,再去山上采一批茶的,放下碗出了门,就见上次来过家里的那高管家已经进了院门,后面跟着进来的可不就是高县令么。
沈惊春赶忙回头道:“快将碗筷收一收,贵客临门。”
那边高县令已经牵着个小男孩走了进来,一边打量院子一边道:“在吃饭?也怪我心里着急要感谢恩人,登门之前应该先派人来递拜帖的,真是失礼。”
“县尊大人大驾光临是我家的福分,那是多少人家都盼不来的,怎么能说是失礼呢。”
“大人里面请。”
好在因为要上山采茶,今日的早饭吃的简单,就摆在了厨房里,这会子堂屋倒是干干净净的不用收拾了。
高县令一抚短须笑道:“今日并非是以县令的身份登门,瞧着沈娘子倒是与我家静姝差不多的年纪,我便托个大,要是两位不嫌弃,不如我们就以叔侄相称。”
当年从京城出来的时候,家里的老太太就给他算过一次命,说是在庆阳府这边会遇到贵人相助,从此以后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平步青云,眼看着六年任期将至,要打道回京了,却不想就遇到了沈家人。
原本沈惊春献上牛痘的时候,他还在想这是不是就是当年大师说的那个贵人,直到现在儿子找了回来,他才确信,沈家这小夫妻两个就是他命中的贵人。
沈家丫头种出玉米的事情,高桥去年也是知道的,县衙也买了不少玉米,今年又听说她带着整个平山村在种玉米,可见是个重情义的,而这陈淮更不必说,能被陆昀收做关门弟子的,又岂是普通读书人可比,这年轻人的造化还在后面呢。
夫妻二人不动声色的对望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那点疑惑。
虽然高县令能够找回儿子,是因为她献上了牛痘误打误撞,可也没必要这么热情吧?诚毅伯府高家那可是在整个京城都排的上号的老牌勋贵世家,用的着跟他们这样的泥腿子说什么叔侄相称?
心中虽然这么想,可高县令都已经开口了,若是拒绝,岂不是要他脸上无光,因此陈淮便笑道:“那小侄便厚脸称一句高叔父了。”
这样的场面,沈惊春也没摆什么当家人的谱,陪坐在陈淮下手,听着他们聊了几句,便瞧见外面豆芽在疯狂的朝她使眼色。
沈惊春看了一眼跟陈淮相谈正欢的高县令,就转身出了门:“什么事?不是叫大雪她们上茶吗?”
豆芽一脸菜色的指了指几个白露几个小丫头,瓮声道:“小姐,这可是县令啊,借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凑上去啊。”
沈惊春听的直皱眉,本来还想训诫几句,可一想到这是在古代,高县令这样的一县之长在官场如何不说,可在一般的平民百姓心中,那可就是祁县说一不二的父母官土皇帝,这几个小丫头从小就在乡下也没见过世面,这种反应倒也正常。
可以自家这个情况,是不可能一辈子窝在小山村的,还是得将家里这些人给训练出来,心思转动间到底还是心平气和的端着泡好的茶亲自送了上去。
高桥也是从小锦衣玉食长大的贵公子,茶盏的盖子还没揭开就已经闻到了一股清纯的茶香来,等到揭开茶盖一瞧,眼中更是闪过一丝惊艳之色。
茶盏中的茶叶放的并不多,嫩绿明亮的茶汤在白瓷茶盏中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瞧着就让人身心愉悦,更别提还有一股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清香扑面而来。
高桥喝过的茶不少,可像沈家奉上来这样的茶却是第一次见。
杯中水汽氤氲,高桥吹了吹,轻啜一口眼神一亮赞道:“好茶。”
沈惊春心道,好茶这两个字真的是听厌了。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以前的茶是怎么样的沈惊春不知道,可撮泡法泡出来的茶,便连她以前那些同学,虽然喝的不多,可也少有不喜欢的。
只可惜现在没有渠道,要不然单靠茶叶,她家就足以发家致富了。
见高县令夸赞,陈淮只得忍痛道:“高叔父若是喜欢,一会便带些回去吧。”
高桥就等着他这句话呢,立刻笑呵呵道:“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一盏茶喝完,才终于提到了正事,高桥指了指了一边坐着的儿子道:“想来这两天你们多少也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这便是我那失而复得的儿子,大名叫高岭。”
他说着又朝高岭道:“阿岭,来谢过你沈家姐姐,她不仅救了你,也救了你姐姐,你娘已经不在了,你当时也没找回来,若是你姐姐再有个三长两短,只怕为父我也活不成了,如今你姐已经先回京了,你就去给沈家姐姐磕个头吧。”
这高岭还是与高桥有几分像的,虽从小被拐,却也成长的不错,身形不胖不瘦看着正好,只是小小年纪眉眼间却有几分若隐若现的戾气,从进门来就在一边安安静静的坐着,茶也只是喝了一口意思意思,沈惊春端上来的一盘小点心根本动都没动,沉稳的根本不像是个九岁的孩子。
听到高桥的话,也没犹豫起身就要给沈惊春磕头。
沈惊春本来就被高县令那句救了你姐姐给惊到了,现在看到高岭果真听话要磕头,哪里肯受,一伸手就将他扶起,高岭想跪又跪不下去,两人一时间僵持住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