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将各处驻军都调度妥当了,陆离才回到行宫的院落里,刚准备松了口气,却发现书案上有张信笺。
那信笺用白玉貔貅镇纸压着,小小的一张,在晚霞下泛着粉红色的云纹。这是江南苏杭一带特制的一种信笺,叫做桃花云笺,传说是用桃花汁与最上好的胭脂“相留醉”染成的,娇美异常,还有淡淡的馨香。被这熏香渲染着,仿佛写出来的字都带着香味,分外旖旎。因此绝大多数的桃花云笺都是用来写情书的。
陆离的眉眼不由得温柔起来,这是行宫,不会有谁敢在女帝的眼皮子底下给他光明正大地塞桃花云笺,除非……
他将信笺拿起来,只见上便是他熟悉的字迹,不是平日里她批阅奏章时用的行楷,而是一排秀雅的簪花小楷。无头无尾,只有一行小字。
“闻春堤花好,愿公子同赏。”
她邀他去看花?陆离抬头看了一眼窗外,果然看到一枝桃花在窗下低低地垂下,露出几点淡红色的花苞。他心中喜忧参半,却也认认真真地沐浴更衣,想了想,将紫电剑佩在腰间,随后便走出房间。
才走出院门,便看到一个男子站在树下,他穿着一身湖蓝长衫,外边罩着一件银白半臂纱衣,头戴鎏金小冠。仿佛感觉到他的到来,他转过身来,笑盈盈地看着他,手中的白玉为骨金为描的折扇刷的一下打开,上书“春光莫负”四字。一手负在身后,谢凝含笑问道:“怎么样?”
……他就该知道,她找他去赏花,能有什么好事呢?陆离面无表情地点头道:“甚好,翩翩佳公子。”
“好说好说。”谢凝将折扇合上,扯着他的袖子便道:“走走走,今晚在白堤和苏堤有赏花会,趁着天要黑了,赶紧过去。”
“你去看的根本就不是花。”陆离拉住她,“白堤在这边,你方向反了。”
“没反,我要去苏堤。”谢凝眼中满是算计,摇着折扇妆模作样地走了。
陆离在身后无奈地叹了口气,跟了上去,走在她身后半步之处。
至今为止,他见过谢凝的许多样子,娇柔的,凄哀的,冷漠的,华严的,精明算计的,也见过一次她的男装。只是那次他刚同她闹了一场别扭,并不想欣赏什么。现在换了心思看她,却原来她扮作小公子也有模有样的——仿佛他一直想要的聪明又叫人头疼的弟弟。
行宫就在孤山上,孤山以西不远处却是苏堤,当年大梁太1祖喜爱孤山山水,又不忍扰民,便只在孤山附近建了围墙,孤山脚下还留着一条道路。这道路自来便是余杭的繁华之地,现在因女帝在行宫里住着,这道路却被赶得干干净净,谢凝走了好久,才看到一个老头挑着摊架子往前走。
“老伯请留步。”谢凝忙叫住他,上前彬彬有礼地拱手道:“请问老伯,这孤山道为何如此冷清?今日不是桃花会么?”
老头见是两个公子,便放下担子回礼道:“公子有所不知,这孤山上住了个女皇帝,官府不给在附近走呢!今年连白堤也不许看桃花了,只能去苏堤看,公子瞧见前边没有?那里有个码头,从那里直接坐船就能去苏堤码头,这一段路啊,还是不要走的好,免得被官兵发现了,可不得了,要被抓起来的!”
“是么?”谢凝叹息,“在下还想去看看那传说中的苏小小墓呢。”
老人登时吓了一跳,摆手道:“可不能去啊!”
“为何?”谢凝好奇道,“苏小小墓不是在西泠桥那边么?”
“确是在那边,只是孤山就两个出入之路,白堤被封了,西泠桥岂能不被封起来?”
“这可奇怪了,若是已经被封路了,老伯如何能在孤山上呢?”谢凝好奇地问道,“你同我七哥一样会武功么?”
她猝不及防地叫了一句“七哥”,陆离登时被震得心口一麻,只以为自己听错了。她却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只是盯着老头看。
“这……公子,实话同你说吧,小老儿本是孤山行宫里养着的手艺人,先帝还看过老头儿做的灯笼哩!只是如今女帝不爱这些,小老儿嗜酒,月银常常不够用,便早早地置了些家当,要在桃花会上卖花灯的。不是有句诗说什么人面桃花相映红么?给我的红灯笼一照,保管人比花娇,那花娘啊一准夺魁!”老头儿说着赶紧将摊架子挑起来,着急道:“公子,小老儿要走了,免得被巡逻的官兵看到。待会儿在赏花会上看到了,公子记得光顾小老儿的生意啊!”
“何必等到待会儿?”谢凝笑道,“现在便好,老伯,你有莲花灯么?我要一盏。”
“有的有的。”老头将一盏花灯取出来,为她点上,确如一朵燃烧的红莲般美丽夺目。
谢凝看着甚是喜欢,回头叫道:“七哥,付钱!”
这一声叫唤清清脆脆,陆离的心尖又酥麻了一下,走过来将一锭碎银放在老头的担子上,挥手让他赶紧走。老头也不敢逗留,赶紧走了。他目光落在前边那人身上,她仿佛没见过灯笼一般,对那莲花灯爱不释手,拎着不住地左看右看。
两人默然不语地走过了西泠桥,这一路都如老头说的一般寂静无人,然而过了西泠桥,前方却忽然出现几道绰约的人影,还有点点火光。
咦?谢凝好奇,回身对陆离伸了伸手,陆离将她手中的莲花灯吹熄灭了,揽着她的腰往前轻轻掠去。
不远处几棵古松旁,有一座小小的六角亭,亭中一座孤零零的坟茔,几个白衣如雪的女子正在祭拜着。一个女子正跪在地上烧纸钱,另外几个正要为坟墓除去青草。夜色笼罩,她们看得依稀,却又不敢点灯,只怕引来行宫巡逻的侍卫。
正在此时,一盏莲花灯忽然出现在面前,几个女子吓得登时低低地叫了一声,双双跳到一边,紧张地按着心口。
“对不住、对不住!”一个锦衣少年从暗处走了出来,不住地作揖道:“方才见几位姐姐看不清,在下才想为姐姐们照亮的,不想却吓了几位姐姐一跳,当真该死。姐姐们,万勿见怪,是在下唐突了。”
语罢深深一揖。
见他诚意十足的样子,几个女子也松了口气,其中较为年长的女子问道:“这位公子是何人?这孤山附近不能靠近,公子可知?若是引来巡夜的侍卫,可是大大的不好了。”
谢凝摸摸鼻子,调皮地笑道:“在下也是方才知道这孤山上住了个女帝,还不许人经过了,也是无礼得很。在下叫我家七哥带我来的,几位姐姐为何在此呢?若是给侍卫捉了可不好,听说女帝养了只雪豹,可会吃人的!”
几个女子幽幽一叹,年长的女子道:“一条贱命,死何足惜?”
谢凝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那墓碑上写着“钱塘苏小小之墓”几个大字,目前还有一束含露幽兰。她轻声叹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原来几位姐姐是凭吊古人来了。也是呢,这样热热闹闹的赏花会,苏姑娘绝代佳人却孤零零地在这里呆着,岂不寂寞么?”
她说着便将莲花灯放在墓前,双手合十,闭目道:“苏姑娘,你若在天有灵,当已自由自在,这山光水色,由你遍览,永为你倾倒,永因你添色。”
几个女子一直在旁边看着,先前见她举止斯文有礼,心中已是喜欢,又复见她说话间带着股呆气,便觉好笑,现在听她说“自由自在”四字,便想到各自沉沦之苦,不禁以袖拭泪。只有中间那年长的女子勉强忍住了,劝道:“公子,时候不早,既然有缘,不如乘咱们姐妹的船离去吧,免得被官府发现。”
谢凝又是一揖:“多谢姐姐们,如此,叨扰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晚开始试着将之前欠下的三更补上~
第115章 达理
几个白衣女子也甚是紧张,只担心被人发现了,拜祭过苏小小就赶紧离开了。原来西泠桥下便有艘小小的小舟,几人下了小船,一个白衣女子便撑着竹竿将船划走了。
谢凝见状又拱手作揖道:“对不住,劳累这位姐姐了,实在我与兄长都是北方人,不懂乘船。”
她说话实在讨喜,几个女子都笑了起来,年长的女子问道:“还未请问公子尊姓大名。”
“不敢不敢,恐污了佳人耳目。”谢凝拱手道,“在下谢九,这是我七哥。”
几位女子显然对他只报自己排行之事不介意,先是几人一齐敛衽行礼,道了声:“见过两位谢公子。”
谢凝与陆离还了礼,那年长的女子又道:“贱妾唤作琴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