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外厮杀震天,台阶上下降兵数千,陆离手中的紫电剑拄在地上,偏头看了看渐渐升起的太阳,喃喃道:“陛下要赏赐群臣的礼物,该送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紫宸令是女帝出巡之前请大家喝酒的时候交给陶允岚等人的,陶允岚就是武举那几个~
第164章
燕山行宫里,宫女与太监都忙碌起来了,陛下要大宴群臣呢。眼看着渐渐地日上中天,宴席也准备好了。
有道是“灯前看花,月下看美人”,别有一番滋味,但赏荷却不同,要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才好看。因此宴席便选在中午,地点选在湖边的水轩上。座位也极为讲究,最中间的水榭的最上首自然是龙椅,皇帝位置。龙椅下边,两旁各摆了个位置,东西的游廊上才是群臣的位置。
宫女带领群臣入座,段昀作为镇南王世子,又是皇亲,自然是最靠近龙椅的位置,却是坐在皇帝西边。丞相与御史大夫两人作为三公之一,被安排在东西游廊的最前边,算是第二等靠近龙椅的位置,其余的座位群臣按照品阶依次坐下。
不多时,女帝盛装而来,望了一眼唯一空着又是最靠近她的位置一眼,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受了群臣的参拜。
“都平身吧,今日在行宫,不必多礼。”谢凝坐下,尝了一口菜色,微笑道:“朕去了几个江南,每日里口味清淡,都快忘了京城的菜是什么滋味了。诸位爱卿,可想念朕啊?”
群臣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谢凝又笑道:“想来甚是想念的,否则的话,如何朕身边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回京城呢?”
她说着便顿了一下,群臣的心都提了起来,纷纷想起前事,再与如今对比,不禁战战惶惶。
早先女帝刚登基时,便因为宫女太监泄露御前大发了一顿雷霆,只是那时她手中掌握的权力不多,生气也只是闹着要回山上不做皇帝了,也只是对礼部尚书一人。现在女帝手中握着羽林卫、金吾卫、左骁卫、左监门卫、千牛卫、翊卫,江南无论财、政、兵权,已经全数收入囊中,最近又将太尉彻底收服,骁骑营就在燕山附近。若是此刻她再震怒一回,不必说骁骑营会如何,便是羽林卫与翊卫出动,这满朝文武也没人能抵抗。
谢凝坐在龙椅上,将下边的表情尽数收在眼里,才转头对段昀道:“是吧,表哥?”
段昀配合地笑着,点头道:“陛下一举一动牵涉国之安稳,臣等自然期待陛下的消息,为陛下担忧。”
谢凝问道:“朕离开京城许久,不知京城一切可好?太后一切可好?”
“陛下,太后一切安好。”段昀微笑道,“至于京城好不好,只怕要问丞相了,微臣每日里不过下棋看花,不敢过问政事。”
谢凝便望向坐在东边上首的高崇祎,嘴角含笑:“丞相,一切可安好?”
这样一个笑意盈盈的姣好女子,这样一个温雅秀丽的问话,却叫宦海沉浮数十年的高崇祎瞬间心颤了起来,他勉强地笑了,道:“回陛下,一切安好,京城太平着呢。”
“是么?”谢凝开心地笑了,“那朕可要好好奖励丞相了,元礼,你去看看,朕叫太尉准备的礼物好了不曾?怎地现在还不送来?”
话音才落,外边守着的卫煜便快步进来,行礼道:“陛下,太尉求见。”
谢凝面上一喜,“快宣!”
卫煜退下,不多时陆离便一身武袍走了进来,手上抱了个小小的匣子,他还未行礼,谢凝便先道:“免礼,赐座。”
整个宴会只有一个位置了,太尉坐在哪里不言而喻,群臣好奇的却是陆离手中那个匣子,他真的是奉女帝之命为群臣准备礼物?
察觉到群臣的目光,陆离微微一哂,对谢凝道:“陛下,臣奉旨准备礼物,先送给丞相吧。”
“朕差点忘了这个。”谢凝点头,“那便给丞相吧。”
陆离便走到高崇祎的位置前,将手里的匣子放下,道:“丞相,不谢恩么?”
高崇祎眼中的光几下颤抖,站起行礼道:“老臣谢主隆恩。”
“嗯。”谢凝含笑,“那就打开来看看吧。”
高崇祎心中忐忑不已,伸手去打开匣子的搭扣,手指颤抖之下,竟没有顺利打开。
“唉……”陆离叹了口气,“丞相,你老了,本侯帮你打开吧。”
说着便将匣子的暗扣按下,匣子啪嗒一下打开。
高崇祎瞬间脸色惨白。
那匣子里放的,是一截布料,他派人从江南搜集来的银云锦,用来做贴身软甲的,就穿在他的长子高仲谋身上。现在这右肩上的布料被人整个送了过来,上边一个羽箭戳穿的洞,周围全都是鲜血。
鲜血还未凝固,显然事情刚发生不久。
高崇祎猛地看向谢凝,嘴唇颤抖,双手紧紧抓着食案的边沿,手指用力得发白。他抖得太厉害了,食案上的杯子被他带着骨碌滚下,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咣啷——”清脆的声音。
谢凝放下手中的杯子,诧异道:“丞相这是怎么了?”
“陛下放心,一点小事罢了。”陆离走上位置坐下,淡淡道:“臣奉陛下之命同太后禀报江南之行,恰好遇到高丞相家的公子被一干小人怂恿,带着人冲到宫里去……”
“竟有此事?”谢凝着急地问,“太后可曾受到惊吓?”
陆离温柔道:“陛下请放心,太后一切安好,还训斥了那群不懂事的孩子‘一派胡闹’,京城好好的呢。不过,在擒拿过程中高丞相家的大公子受了点伤,性命却是并无大碍的。”
这对话一说出来,在场不少大臣都白了脸色,谁家是跟着高崇祎混日子的,谁心里有数。当日高崇祎种种谋划,当着世家们的面说要趁着女帝在行宫时杀了陆离,现在陆离好好地站在这里,不就说明行动失败了么?而这次失败的行动中,究竟参与了多少人?陆离只说“一干小人”,那到底有哪几家?事情到了什么样的后果?
一时间,世家们眼里哪还有什么荷花初绽?心里急得恨不能插着翅膀飞回京城好好地看一看形势。
与书生们不同,书生们虽然也是师生关系遍地都是,但真正株连时也不过是受到影响在圣上眼中的形象罢了,而世家却是世代联姻,相互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几乎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境地。正是因为世家之间联系如此紧密,才会唯丞相的马首之瞻。
谢凝也将世家们的焦急看在眼里,她将酒杯放下,叹息一声,转头道:“兰桡,太后要的莲子可都采好了?”
“回陛下,都已准备好了。”
“既然如此,就回去吧。”谢凝站起来说,“京城出了点事,看来诸位爱卿是不能好好赏花了,早已归心似箭。朕是要做明君的,自然体恤臣下。来啊,摆驾!”
“是!”兰桡立刻吩咐,“陛下起驾回宫!”
群臣们傻了眼,这陛下说来就让他们半夜三更从京城过来,到了燕山,好不容易没了公文案牍,才坐了几个时辰又急匆匆地赶回去了?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女帝一声令下,即便是劳民伤财也没人敢说一个不字,何况只是让群臣舟车劳顿而已?
于是当日下午,守在城头的宁绾云欣喜地往街上嚎:“陛下回来啦!快开城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