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么?”陆离嘴角的笑讽刺之味更深了,他不经意一般说道:“陛下,以臣看来,王爷身上的胎记与陛下的也相差甚远,陛下身上的胎记总不会没长成吧?否则的话,当日又怎能给太后亲眼验证,以定血脉呢?”
“你……”景渊差点冲口而出一句你怎知陛下身上的胎记与我的不同,最后险险地忍住了。满朝文武,除了紫宸殿里服侍的宫女们,确实只有曾为女帝丈夫的太尉曾看过女帝身上的胎记,而且,也是最有可能最近还看过女帝身上胎记的男子。
他们,最近才和好如初,不是么?
“你……你在朝臣面前都胡说些什么!”谢凝脸色绯红,瞬间便从威严的女帝变成了娇羞的娘子,她目光躲闪,不知如何应对才好。这闺房中的亲密事……纵然她与陆离之间的关系已为天下所知,但这么当着人说出来,到底是不好意思的。
“陛下恕罪,下了朝臣给陛下罚跪。”陆离笑着给谢凝行了个礼,温柔旖旎,只是转过身看着景渊时眼中的寒意更甚。“七王爷,你背上是个角龙,对吧?”
景渊心中隐约觉得哪里出了差错,但方才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胎记露出来,此刻要否认已经来不及,只能点头。“不错!太尉有何指教?”
话音才落,只听“咣啷”一声清脆的瓷器摔破声从大殿上首传来,太后愤怒的声音霎时间响起:“景渊!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冒充皇室血脉!来人,将这大逆不道的贼子给哀家拿下!”
羽林卫霎时间从大殿两侧冲了出来,各个手按腰刀,这一下兔起鹘落,形势急变,竟是谁也摸不着头脑了。景渊吃惊道:“太后!臣并未说谎,臣确实是……”
“大胆!还敢狡辩!”太后从珠帘后走了出来,气得脸都白了,怒道:“拿下他!”
羽林卫当然不会听太后的,夏侯淳手持陌刀当先,询问地叫道:“陛下?”
景渊又惊又怒,也叫道:“陛下!”
谢凝坐在龙椅上,神色复杂,好一会儿才叹气道:“仲泽,朕如此信任你,你竟然……唉,到底是朕年轻了些,太想要骨肉亲情!”
她看着景渊,缓缓道:“你可知,朕身上的胎记,乃是个螭龙?”
螭龙无角,角龙双角,中间差别一眼望过便知。
景渊的脸色瞬间便白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就是女帝挖了个坑,故意给景渊跳,景渊并不知道~
第172章
景渊一直被告知自己就是隆昌帝的儿子,他的母亲就是先帝的贞妃楚妍,也自小知道自己身上有个角龙形状的胎记,乃是皇族血脉的标识,需要小心隐藏不为人知。但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个胎记竟然和谢凝身上的不一样。
他变了脸色的样子清清楚楚地映在每一位朝臣的眼里,这就表示着刚刚明朗的形势又一次发生了变化。但这次的变化更加复杂,也更加没人敢说话。
太后与女帝都说皇室的胎记是无角的螭龙,而不是景渊背上那有角的角龙,按理说,口空无凭,皇室血脉这等大事,是要眼见为实的。只是如今这“证据”的位置太过尴尬,女帝背上的胎记,除了太后谁敢要求查看?满朝文武,除了女帝身边服侍的女官,就只有太尉陆离一人见过,然而陆离是女帝的人,说话自然是向着女帝的,其言语中有几分真实,有待商榷。
而皇室中除了十七王爷谢凌以外,无论女帝还是几位大长公主,都是女眷,断断不能给外人更不可能给外边的男人看背部。即便稚龄如白芷,已经十岁了,也决不能给朝臣们看胎记。只是这么一来……
“如此一来,证据竟然只有朕与太后的言论,恐怕天下不服。”谢凝也想到了这点,皱眉道:“这该如何验证呢?”
这问题还真是难倒满朝文武了,大殿上再度沉寂,今日的宣政殿大朝就跟看大潮一样,眼见着一阵阵的巨浪迎头泼来,叫人心惊胆战,只想着赶紧离开,免得被卷入其中粉身碎骨,谁还敢多说一句?
便在此时,兰桡忽然行礼道:“陛下,微臣有个主意。”
谢凝面上一喜,忙道:“快讲!”
兰桡道:“今日一切,无论王爷认亲还是验证郡主身份,都在这宣政殿上,陛下已经整肃宫禁,宣政殿有羽林卫、翊卫把守,断断不会将消息传出去。为免生疑,陛下只消派两位大人到长宁侯府传容华大长公主进宫,便能验证王爷的身份。”
谢凝脸上还带着疑惑,好笑道:“你这妮子,怎的病急乱投医起来?朕与芷儿不能给人看胎记,难道容华姑姑便能么?”
“陛下恕罪,请听微臣道来。”兰桡微笑道,“陛下可还记得,当日在紫宸殿上,微臣曾为陛下画了一幅画?”
谢凝眨了眨眼,犹在疑惑,朝臣中不少人已想到了,刑部尚书上前道:“陛下,当日紫宸殿上,紫宸令史曾为您画了胎记的形状,请容华大长公主亲眼验证过的。如今只要请容华大长公主来,便知胎记真假。”
经过刑部尚书的提醒,朝臣们也想到了,容华大长公主是见过女帝胎记的,但未曾得知景渊背上有胎记之事,更不知道宣政殿上这场关于景渊身世的纷争。只要请她来验证,便知道景渊的胎记是否出自皇家。
谢凝也明白过来了,点头道:“如此,便请三公前往,请容华姑姑来吧。”
三公就是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三者分别为武官之首、寒族之首、世家之首,代表了朝中三种最强势力,如此代表甚为公正,朝臣们也没有意见。于是陆离、江自流、高崇祎便一同离开,请容华大长公主去了。
“诸位爱卿闹了这么许久,也累了,来人。”谢凝吩咐道,“赐座,赐茶。”
宫女太监们搬上小椅子和茶几,不多时便将朝臣们分成了两半,坐在宣政殿的东西两侧,两处的上首,空着三张椅子,那是三公的位置。太尉陆离对面便是景渊的位置,旁边是御史江自流,景渊旁边才是丞相高崇祎。
这宣政殿上赐座还是头一遭,群臣心里都惶惶不安,谢凝却依旧神色如常,端起茶尝了一口,微笑道:“嗯,不错,诸位爱卿都尝尝,这是今年新进贡茉莉花茶,小十七特意命人从江南快马送来的。”
大臣们却哪里有心思尝这个什么茉莉花茶?一心只想着这场风波赶紧过去,实在太一波三折,太惊心动魄了。原本一个汝阳王竟然是皇室血脉已经够叫人吃惊了,现在竟然变成了女帝与景渊身负不同的胎记,隐隐有换年号的趋势——若是容华大长公主证明景渊的胎记才是皇室的标识,那就表明女帝身上的胎记是假的,也就是说,谢凝根本就不是先帝的骨肉,等待谢凝的便是凌迟之罪,登上皇位的就是景渊。
而若是容华大长公主证明景渊的胎记是假的,那凌迟之罪就会落在景渊身上。景渊不仅会失去汝阳王的爵位,汝阳王府不仅会绝后,更会落得个“妄图混淆皇室血脉、图谋篡位”的罪名。一个不好,只怕前代的爵位都会被褫夺。
群臣怎么都想不明白,好好的一场大朝会,无端端的、不动声色的,怎么就到了如此血腥如此惊心,要变换君王的程度。到了这一步,再好再香的花茶,入了口也只是泥滋味。好在一盏茶的功夫,太监便来通传:
“启禀陛下,容华大长公主与太尉、丞相、御史大人在殿外等待宣召。”
“总算是来了。”谢凝将茶杯放下,神色平静,道:“宣。”
四人便进了宣政殿,他们身份都在朝中是数一数二的尊贵,只是行礼不必跪拜。“参见陛下。”
“免礼,赐座。”谢凝吩咐。
太监们立刻在白芷身边,丹墀之上为容华大长公主设了个位置,容华大长公主从旁走上,神色满是疑惑,问道:“陛下这么急哄哄地召见我,到底发生何事?难道满朝文武还不能为你解忧?这等废物么?”
一句话骂得群臣全都低下了头。
“此事还非姑姑您来不可。”谢凝含笑应道,转头吩咐兰桡:“将图取来。”
兰桡立刻将画卷取来,当着群臣的面展开,群臣看去,只见雪白的纸上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螭龙,样子颇为威严。
是与方才景渊背上完全不同的,没有龙角的。
容华大长公主也看到了,表情更加疑惑,语含责备:“陛下,你好端端地将这东西取出来做什么?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皇室的胎记长这样?好叫人冒充么?”
她一句话说出来,根本不需要多问,已经证明了景渊身上胎记是假的。景渊立即站了起来,厉声道:“这不可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