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凝点头,又道:“状元孔惟道。”
孔惟道上前跪下,俯首道:“末将在。”
“金吾校尉孔惟道,于国库银两被盗一案中看守国库有功,在宁秋霖谋逆一案中为朕潜伏追查,于今更骁勇果毅,夺得武状元,不负朕望。现擢升孔惟道为正四品金吾将军,赐内府库藏剑‘玉龙’,望卿不改忠心、不滞于今,以手中剑、麾下士,铲除宵小,护卫京城安宁!”
玉龙……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孔惟道闻言不禁心头热血沸腾,抱拳高声道:“末将必定以手中剑、麾下士护卫陛下,保京城安宁!”
谢凝点头微笑道:“甚好。”
最后三个宫女将金吾将印、金吾甲胄、玉龙剑、金吾令牌都交给了孔惟道,孔惟道捧着托盘磕了个头,这才谢恩站起。
谢凝再笑道:“今日果真是国之喜事,朕今晚赐宴紫宸殿,庆贺本朝喜获三员大将!”
“女帝。”一直默不作声的太后忽然道,“若说三员大将,女帝可还记得镇国、定国、辅国三位大将军么?”
谢凝与陆离对望一眼,问道:“朕自然记得,不知太后有何旨意?”
太后笑道:“哀家怎敢对女帝下旨呢?只是看着定国、辅国两位大将军之后落选,心中未免可惜了。”
谢凝闻弦歌而知雅意,“那么依照太后的意思,当如何呢?”
太后道:“以哀家的妇人之见,不如女帝都将之收为紫宸卫吧!”
陆离登时剑眉一挑,将孟季衡和卫煜这两个小美男放在谢凝身边当紫宸卫?紫宸卫可是住在紫宸殿、紧急情况下可直接闯入女帝寝宫的侍卫!就算这两个小子能对谢凝忠心耿耿,但是让两个美少年一天十二个时辰跟着谢凝?这事他决不答应!
“太后。”陆离当即站起道。“陛下身为女帝,紫宸卫作为贴身护卫,恐怕不宜有男子!”
“太尉说的是哪里话?”太后不愉道,“自古帝王皆是三宫六院、嫔妃成群,如今陛下处境特殊,三宫六院哀家是等闲不敢纳的,但收两个男子做护卫又有何不可?若是能博得女帝宠幸,纳入后宫为妃也未尝不可。孟卫两个儿郎出身名门,又武艺超群,若能纳入后宫为妃,自然能更保女帝安危!这朝政是大事,难道皇家开枝散叶之事便不大事了吗?如今皇族子嗣凋零,哀家看这事要紧得很!”
这话说得实在荒唐——好好地名门虎将之后,竟然充入后宫为妃?又仿佛在情理之中——既然女子为帝,那么后宫自然是男子了,不正是名门世家之后才有资格入宫为妃么?
宁绾云与孔惟道两人定力不够,直接瞪大了眼看着旁边站着的陶允岚。陶允岚双手捧着托盘站着,脸上满是尴尬与无奈,只能一叹了之。
满朝文武都不知如何接话了,陆离直接就瞪了龙椅上的某人一眼:看你,闹出事了吧?
若非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谢凝真想躲开这个目光,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这事确实是她也始料未及的。
自太后提起要武举之事,谢凝便以为谁通过太后之手要染指京城防卫权,于是满世界找亲信,好容易才将宁绾云与孔惟道收在手下。她处处维护着孔惟道与宁绾云,上午的比试里,她最先下旨要给孔惟道长垛项第一,又亲自关照宁绾云,无非就是做给满朝文武看,告诉他们这武状元的人选女帝心中已经定下了,任何人也别想染指。
然而没想到的是,太后想的根本不是染指军权,而是想着要给她纳妃!或许太后一开始没想直接纳妃,而是先叫武举人们在她身边当个侍卫就好了,等着日久看人心。而但谢凝除夕夜逛青楼以及对宁绾云的留心照顾,忽然叫让太后担心她是否心仪女子,故而当着群臣的面就说出了“纳妃”之语。
我错了。谢凝老老实实地给陆离服了个软,用恳求的眼神不断地暗示着:朕着实没想到太后心中没有朝政只有皇家血脉与后宫那套,想到的竟然是让朕纳男妃。太尉快出言相救,朕着实不想江山没坐稳便被逼着生孩子啊!
也就只有这种时候她才会露出这么乖的眼神了,此事若是女帝直接拒绝恐怕叫太后与女帝生嫌隙,这坏人少不得害得他来。陆离心中叹了口气,再次抱拳行礼,道:“太后,恕臣直言,如今正值国丧,此时议论后宫纳妃之事,恐有不妥。”
“是呀。”谢凝一看太后脸色不好了,赶紧道:“太后有心,朕甚为感动,但朕的紫宸卫只能是女子……”
太后的脸色更加不虞,叹了口气道:“女帝心中自有打算,是哀家老糊涂了,多事了。”
谢凝听着不禁头皮发炸,从永定侯府出来的人,谁不知道有个安安静静的后宅何等重要?当年若不是冯氏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区区寸光鼠目、带着一群无知妇人闹腾,陆离又何必与人斗得那般艰难,连她的孩子都被陆震害死腹中?谢凝深知后宫妇人与后宅妇人一样,眼里心里只想着争分位、恩宠、血脉,若是不顺着她们的意思去做,必定要缠个没完没了了。
可要怎么顺着她们的意思呢?谢凝皱眉看着陆离,陆离皱着眉,最后不情不愿地暗示着:翊卫。
谢凝登时明白了,声音越发地温柔了,“太后何必叹气呢?太后待朕如亲生才会出此言,朕心中都清楚的。这样吧,太后,朕将孟卫两家公子都收为武将,再选朝中正四品以上男丁若干,组建翊卫,太后看如何?唔……这孟卫两家公子么,就为左右翊卫中郎将,也赐从四品武将出身,如何?”
“翊卫?”太后皱眉。
兰桡一看赶紧笑着解释道:“回太后的话,这翊卫与千牛卫一样,都是陛下身边的亲卫,按照惯例,翊卫是只选朝中为官者子弟,根据门荫补的。”
太后想了想,确实有这个规矩。
十六卫分为羽林卫、金吾卫、骁卫、武卫、监门卫、千牛卫、威卫、翊卫。其中羽林卫守卫宫城,骁卫护卫皇城,金吾卫巡检京城,监门卫负责驻守三重九门一共二十七道门。威卫驻守三重城墙,武卫统帅禁苑禁旅,千牛卫为带刀近身护卫,而翊卫则专选贵族子弟,与千牛卫一同并称亲卫,扈从保护帝王安全。
翊卫一直是门荫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到了裕安帝期间不知怎么的就不再组建翊卫了,反而新建了紫宸卫,害得太后差点忘了还有翊卫这回事。
想到翊卫也是皇帝贴身亲卫,更指定了必须是世家贵族出身,家世更加清白,更是后妃的上佳人选,太后不禁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听女帝的,入选翊卫吧。”
谢凝不禁苦笑,这是谁听谁的?她不易察觉地喘了口气,道:“那就这么决定了,梧昭。”
兵部尚书万翰泽也是尴尬不已,谁也没料到武举的最后差点变成给女帝选妃,忙走出来道:“陛下。”
“你你你……你此事由你负责,辛浩,你身为卫府将军,从旁协助。朝中正四品以上若有子弟愿从军者,都到兵部报名去,全都归入翊卫之中。孟卫两家公子为翊卫左右中郎将,其余校尉等军官,依照入选者出身排列,依次担当。”谢凝的语气随意得很,仿佛这果真是个过家家的玩意儿,“今天就到此处吧,晚上赐宴武举一甲三士,摆驾回宫!”
她急匆匆地回了宫,刚进紫宸殿就对兰桡说:“你……兰桡,你在太后身边伺候了许久,想必清楚长乐宫哪个脑子清醒点,快去叮嘱两句,要她在太后面前多多进言,今天之事可千万别发生了!”
这好好地武举,搞得跟比武招亲一样,还要她一并娶了!这叫什么事!如今她都快四面楚歌了,后宫能别给她添乱么?
“是。”兰桡想了一下人选,赶紧去交代了。
太后回到宫里也是越想心中越是惴惴,喃喃道:“难道哀家真的做错了?”
一直为太后打理饮食的老宫女如律笑道:“太后万勿烦忧,依婢子看,陛下对太后甚为敬重,绝不会生气的。”
“可女帝方才的样子……”太后回想起来,又是叹了口气。
如律又道:“太后,您的用心与关心,陛下都是知道的,否则今日又何必组建翊卫呢?只是婢子想,这时机恐怕不对。”
太后喝茶的动作一顿,皱眉道:“先帝驾崩到现在也快三个月了,按照祖制,帝王是可以纳妃的。”
“太后,非是孝道,而是国事。”如律一边为太后捏着肩膀,一边道:“太后,您想想后宫那些孕育过孩子的先帝妃子们。从怀孕到小孩儿离开身边,哪个不要花上两三年?如今陛下……哪里能有两三年的空闲专心生子呢?”
太后闻言不禁一震,点头道:“确实如此,哀家没想到这点。”
她说着叹了口气,“怪道从前总说后宫不得干政,这前朝之事,后宫确实不懂,幸而此次未造成大错,以后却是不能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