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也来了。他一脸茫然的看着余柏林:“林,王叔骑马马,为什么不带小宝骑马马。”
大宝低头道:“小宝,王叔骑马马走了,去很远很远的北方,跟欺负我们的鞑子打仗。”
小宝一脸害怕:“打仗?会受伤吗?”
大宝吸吸鼻子:“可能会。打仗会受伤吗,林?”
余柏林嘴皮子动了动,不知道怎么回答。
打仗肯定……会受伤吧?
“王叔别走!”小宝突然大哭起来,要朝着封蔚的马匹扑去。吓得周围人面如纸灰。
马匹要是受惊了,踩着二皇子可怎么办?
余柏林眼疾手快,立刻将小宝捞到自己怀里,小宝抱着余柏林脖子嚎啕大哭,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小宝身旁的内侍已经双股战战,若不是现在是送别德王出征的时刻不允许,他定会跪下求饶。
封庭冷冷的扫了小宝身边内侍一眼,对着余柏林点了点头。
余柏林立刻一手抱着小宝,另一只手牵着大宝。
虽然大宝懂事,但还是小心一点为上。
周围众臣只当没见到这一幕,一个个都是演技担当,全都维持着刚才的表情,似乎刚才面色灰白只是假象似的。
“小宝乖,王叔回来给你带好吃的好玩的。”封蔚笑道,“别担心,王叔很快就回来了。”
小宝抽泣道:“王叔不骗小宝。”
封蔚道:“不骗小宝,王叔什么时候骗过小宝。”
小宝控诉道:“经常!”
封蔚道:“那是你记错了。”
“咳咳。”皇帝陛下干咳两声。在这种时候,不准毁坏形象!
封蔚立刻闭上嘴,继续装冷酷。
同样来送别的众臣继续发挥了自己卓越的演技,还是当没看到似的。
终于到了启辰的时刻,封蔚看了看远方的朝阳,又回头看着抱着小宝,牵着大宝,好似还在家里的余柏林,突然开口道:“长青,回去之后可否为我画一幅画像?这次,你总不会说我不够威武,画不出来了吧。”
余柏林勉强笑道:“下官静等殿下凯旋而归。”
“待我凯旋而归之日,我可要好好检查一下我的画像,一定要把我画得神气些。”封蔚百般叮嘱。
余柏林道:“王爷放心。”
封蔚点点头,这才与皇帝陛下告别,挥动马缰,率领众将领,朝着北疆而去。
马蹄声渐渐远去,踏在褐色的泥土地上,扬起阵阵尘埃。封庭率领众位臣子,在马蹄扬起的尘埃散去,已经完全望不到那马背上的人影时,才启程回京。
余柏林在离开之前,又回望了一眼。
只见朝阳高升,飞鸟掠过晴空,却再不见北去的人马。
……待封蔚离开之后,余柏林很久都没习惯。
他已经不习惯封蔚不在身边的日子了,总觉得家里安静的可怕。
余柏林不是喧闹之人。平日更习惯读书习字,偶尔去校场上锻炼身手,或是做些其他事,但都安安静静,不会多言多语。
他穿越前的几十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封蔚总是吵吵闹闹,就算不吵闹也闲不下来,一会儿要叹口气,一会儿要抱怨无聊,一会儿又把书本翻的哗啦哗啦的响。
平日里余柏林总嫌他吵闹,待周围完全没有了封蔚吵闹的动静,余柏林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做事都忍不住集中不了注意力。
他有时看着看着书,会突然朝着封蔚经常窝着的软塌上望上一眼。明明软榻上空无一人,他眼中,似乎封蔚还是窝在软塌之上,脸上盖着不知道是什么内容的话本,睡得正香。
早晨起床准备当值时,他也不由朝着桌子对面看上一眼,似乎对面还是有一个人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馒头或者包子,一边吃一边嚷嚷没睡醒。
而当他下班回家,走进大门之时,幻觉似乎更加明显。封蔚好似随时都会从园林茂密的花木中窜出来,然后问他吓到没有。
余柏林认为,他或许是太闲了。
人太闲了,才会胡思乱想。
为了不让自己继续闲下去,余柏林决定主动揽事,除了每日上班之外,连休沐时间,都申请继续教导陪伴两位皇子。
封庭对余柏林十分信任,封蔚走之后,他也觉两个孩子寂寞许多。便在余柏林休沐时候,仍旧将两个孩子送到德王府,让余柏林教导。
若是两位皇子有其他事要做,就让余柏林每日进宫陪伴。
帝后二人总是有许多事要做。事情一多,就难免忽视了孩子。
封蔚离开之事,不仅让大人们很不习惯,和封蔚感情十分好的大宝小宝更是影响颇深。
特别是对小宝而言。
小宝几乎每日都能见到封蔚,以前没有启蒙时,更是每日都和封蔚腻在一起。虽然两人时常吵吵闹闹,封蔚甚至会故意逗哭小宝,但两人感情十分好。
小宝几日没见到封蔚,彻底确定封蔚已经离开,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都不会回来的时候,虽然没有嚎啕大哭,但也是情绪低落,时不时的就要掉几颗金豆子。
皇子并非一位老师,余柏林虽然总管教喻之时,但小宝身边也有其他老师教导。
于是又有人向皇帝陛下上书,说德王与二皇子走的太近,恐怕并非幸事。
这些上书的臣子并无坏心,他们的确是一颗忠心向着皇帝陛下。
按照常理而言,皇子和王爷太过亲近,的确对江山社稷不稳。
只是这一家人和平常皇室不同而已。
上书的臣子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惹得皇帝陛下哽咽。
“不止小宝,朕也难受啊。”
看着皇帝陛下这母羊,上书的臣子纷纷闭嘴了。
好吧,你们一家人感情深厚,咱们就别插嘴了,该咋地就咋地吧。
皇帝陛下也是和余柏林一样,很久都提不起精神。
他这时候完全忘记想要“拆散”封蔚和余柏林之事了,有时间就拉着余柏林一同回忆封蔚,好似封蔚不是走了几日,而是走了几年似的。
拖皇帝陛下的福,余柏林把封蔚小时候的丑事听了个遍,觉得回来之后有不少可以嘲笑的地方。
但他转念一想,封蔚在他面前一直没脸没皮,好像也没什么可嘲笑的地方,便又有些失落。
最近北疆没什么事,朝中没什么事,其他小国家又被吓到了也没弄出什么事。连前几年的大旱大涝都没出现,新作物更是推广的十分顺利,棉花更是几乎完全超过了亚麻的种植,成为晖朝第一大经济作物。
有了新作物,以及近两年风调雨顺的加持,新政也终于推广到全国。
之前皇帝陛下砍了一大批人,不止吓到了朝中大臣,也吓到了地方豪强。让本来会受到很大阻力的新政推行,居然意外的顺利。
凡事都顺水顺心,让大朝的时候朝臣们都没有什么奏折可上。
一时间,朝堂上下都无聊的很。
大概是封庭自登基之后,君臣都忙得不可开交,脚不沾地。大家都被虐出毛病来了。现在突然闲下来,所有人都跟浑身长满了虱子似的,痒得发慌。
陈磊和李潇已经在自己职位上取经取的差不多,两人都在和朋友商量,要不要自请外放,出去干一番事业了。
反正两人都有皇帝陛下当后台,干出一番成绩之后,想要回到京城妥妥的没问题。
听闻陈磊和李潇要外放时,卫玉楠和赵信十分意动。
他两也终于从实习人员开始做实事,但礼部和兵部现在实在是没什么事可干。六部大佬都闲得发慌想要捉虱子玩,他们这些小虾小鱼更是如此。
虽然可以潜下心来做学问,但都入朝为官了,谁每天就把做学问当成人生大事啊。
说好的事功呢,我们要事功!
于是四人联合向皇帝陛下请求,咱们要外放。
皇帝陛下很无语的都同意了。
成,这都是他未来心腹啊,的确不能这么闲下去,大家都出去闯荡一番吧。
因为卫家多在北疆,卫玉楠便被派往北疆协助封蔚。
陈家根底在江南,陈磊便去了江南督促新政之事。
李潇自然回到了家乡,负责家乡水利之事。
赵信则被派往了南疆,与何成玦汇合,负责南方推广新作物之事。
何成玦正是何家老大。
余柏林见四位好友统统离开京城,他便更无聊了。
虽然有老师可以请教,有大宝小宝可以教导,偶尔跟郑指挥使喝喝茶,跟皇帝陛下聊聊天,但日子还是那么无聊。
他觉得,他需要点事做。
要不也外放?
他刚起这个念头,两条大腿就被泪眼汪汪的大宝小宝抱的紧紧的。
王叔已经走了,林绝对不能走!
余柏林低下头,小宝抱着他的大腿哭得大哥,大宝长高了,抱着他的腰默默流泪。他十分无奈。
这可怎么办?
凉拌,还是继续在京城待着吧。
皇帝陛下见余柏林也闲得发慌,便把余柏林加进了他的私人讨论小组,学名为日讲官。
朝中还是有许多事可做的,日讲官算是事最多的之一,每日和皇帝陛下讨论学问(偶尔)、奏折,总算充实了不少。
余柏林总算暂时歇了离开的心。
不过等大宝小宝从和封蔚离别的情绪中缓和出来,余柏林还是决定外放的。
他手上有许多事还未开展,现在他已经得到了皇帝陛下足够的信任,自身也在朝中站稳了脚跟,是时候开始拿出藏着的小秘密了。
只是不知道封蔚离开之后,有没有发现自己送给他的小礼物,又到底会不会用。
千万别走火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