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和你们的故乡气候环境相似,更宽阔的草原。一块没有任何国家的无主之地。这里唯一的军队,只有我们晖朝的将士。”
“你们想要用什么样的战功,来换取,真正的草地?”
“不是别人部落里的草地,不是分了就少的草地,不是眼见着越来越荒芜的草地。”
“是分不完的,真正的会增加的草地。”
余柏林语气变得越来越缓慢,在众人眼前,似乎已经展现出碧草连天,牛羊遍野的景象。
宽广的、无主的草地!
“若是你们不相信,可以派人乘坐我们晖朝的运粮的官船去看看。”余柏林的语调充满着诱惑力,“当今圣上为何登基短短几年,就扭转了对你们的颓势?”
“那些军饷,那些粮食,是从何而来的?”
岱钦深呼吸了好几下,才勉强平复住自己的情绪,他疑惑道:“如此好的地方,为何皇帝陛下不自己……”
“因为我们人不够。”余柏林微笑道,“你们既然已经归顺我们了,就是我们大晖的子民。以往我们的矛盾在于,我们土地就这么多,够你们放牧,就不够我们耕种了。现在有这么多的土地,你们养再多的牛羊,我们也有地方耕种。所以,世界这么大,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岱钦等人双目赤红,完全被余柏林的话蛊惑了。
要!当然要!
第89章
在完全调动了对方积极性之后,余柏林微笑送客。
扶持这些人,余柏林和封蔚商量了许久,又累死了金刀卫几匹好马,与皇帝陛下商议后,才下了如此决定。
这么大一块地方,要说皇帝陛下没动过将其收入版图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但这其中遭遇的问题很明显。离晖朝这么远的国土,晖朝并不好管理。
再加上想来抢这块地方的国家很多,若要保住这一块地方,需要投入许多人力物力。晖朝自己内部问题都不断,如此一来,得不偿失。
皇帝陛下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从他能从得失中取舍,就能得知。
皇帝陛下在思考之后,放弃了将其收入国土的打算,接受了余柏林在那片国土上,扶持一个亲近晖朝的政权的建议。
余柏林选择游牧民族,一是因为他们够凶悍,能自己应对大部分来袭者。
二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经历了这么久的融合都未曾改变。换一个地方,也难改变。
他们不接受定居和耕种的生活,也几乎不接受新事物。在晖朝毗邻的地方,这样做能很好的预防被晖朝文化吞噬。但这也让他们很难赶上晖朝技术进步的步伐,在晖朝大步迈前的时候,他们就显得没有竞争力。
而且他们擅长陆军,海军还得靠晖朝支持。
以后为了扶持他们在新大陆站稳脚跟,晖朝会不断提供新武器,提供兵力支援。会让他们不断习惯有晖朝的支持。在他们经济困难的时候,晖朝也会给予援助。
他们只需要舒舒服服的继续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其余需要改善生活的所有物资,晖朝都可以卖给他们。
余柏林的目的是,借由他们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不让其在之后的技术大浪潮中有得到发展的机会,不让他们有机会建成自己独立的、完善的、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他们的一切物品,都可以从晖朝购买。
这样即使上层对晖朝统治者不是忠心耿耿,但国与国之间,利益是永恒的。有了永恒的利益连接,就有了永恒的友好(从属)关系。
为此,余柏林选择了周边政权中,武力值最强悍、观念最顽固最不接受改变的一群人。
在冷兵器时代,他们在马背上的武力值几乎傲视全世界,这给了他们几乎盲目的自信。
从他们内心来说,目前只服气晖朝。
所以就算有夷人来寻求合作甚至投靠,这群人都只会把人抢了然后赶出去,不砍下他们的脑袋,都算夷人运气好。
而且他们在不擅长其他方面技术的前提下,冶炼也要靠晖朝。晖朝拿走矿石,以矿石折算,给他们奴隶主提供大量冶炼好的金银装饰首饰,鉄制器具,轻易就能得到对方的支持。
让他们感觉这矿产被晖朝占了,和被他们占了是一样的,他们不用寻什么工匠,就能得到成品。
正是因为有对对方的了解,余柏林才将其作为培养对象。
而且,如果鞑靼喜欢上了那一片辽阔的草地,将其作为福地,会有越来越多的鞑靼往那边去开展新生活。
鞑靼还是奴隶制,只要奴隶主想过去,他们旗下的那些牧民就只得跟着去。人都往那边去了,晖朝就能轻轻松松收取他们原本的土地,渐渐将其纳入版图。
虽然因为气候变动,北边变得很难熬。但是有余柏林的科学轮牧方案,再加上新作物的粮食支持、新大陆的物资支持,要让晖朝的民众渐渐将整个草原都划入自己生活范围,并不难。
在三人讨论许久,皇帝陛下又和朝中文武重臣讨论许久之后,力争达到算无遗策。
以后,皇帝陛下还会迁荒年、失田的民众去新大陆开垦,派读书人去那边教化民众。以后就算因为隔得太远,让晖朝不能在那里保持统治,但是只要那里民众有一种自己根是在晖朝的感觉,只要晖朝又比他们那里强大,就能在思想上永远保持对那里的统治。
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了,现在余柏林需要的就是忽悠这些鞑靼们心甘情愿的将人力物力投入到新大陆圈地盘。
只要他们愿意,余柏林还能给他们提供许多可供放牧的地方。
南边越过赤道,也有一处很适合放牧的地方不是吗?
只要鞑靼乐意,晖朝的船只就能送他们去各个可以放牧的地方。只要他们拳头够大,想圈多大的地,就圈多少的地。
待他们站稳脚跟,晖朝就送去移民填补劳动力空缺,驻扎兵力建立军事基地帮其保护政权稳定。
晖朝,真是好人啊。
这么无私奉献,简直可以列入历史上感动全球n大人物。
对了,如果有哪些少数民族,想要扩充地盘,晖朝仍旧可以帮忙选地方,运输他们到全球各个角落。
晖朝运输,使命必达。
……余柏林在初步挑起了他们的渴望之后,就要做下一步准备了。
比如先把他们送去看看那一片辽阔的土地。
为此余柏林等人需要给这群旱鸭子做长期乘船的训练。有些人晕船晕的死去活来,要跨越大海去新大陆,还真难。
而且船上生活,毕竟物资有限,不会让人太逍遥。
不过这些鞑靼贵族在草原上也经历过不少被撵的东躲西藏的苦日子,船上饮食的单调让他们并不会难以接受。擅长骑马,加上强壮的体魄,对于海面上无时无刻的摇晃,也能较快适应。
鞑靼都是些雷厉风行的人,在大应余柏林的“合作”之后,就随着余柏林来到北边港口,跟着海军们联系海上生活。
他们训练了一个月,选了一批值得信任的勇士同行,前往新大陆,去“验收”将要成为他们牧场的辽阔草地。
岱钦的确是个人物。他作为首领,居然以身犯险,跟随第一批勇士出行。
有这种冒险精神,或许在之后的历史中,会有这个人的一席之地。
海军和新大陆有专门的人负责,余柏林只将人忽悠过去就算了结。接下来他的任务,还是屯田和军械。
有了鞑靼贵族的不断投靠,边疆几乎短时间之内,再难有战事。余柏林能够安心发展。
被占领的屯田已经系数收回,余柏林来的时候,农人们就已经在京城来的老农的指导下,开始播种。
种田余柏林虽然会,但是技术指导,还是交给从京城带来的农人的教导吧。
军械那边,也得到了极大的进展。工匠们已经制作出第一批火枪,虽然只有几十把,但只要制作出来了,后面再制作就快了。
封蔚在余柏林的建议下,弄出了一个火枪小队出来,专门训练火枪使用。
现在的火枪更换弹药还需要较长时间,后坐力也较强。在余柏林的经验和之后多次实践摸索下,他们编排了新阵型,即排枪阵。
在两军对峙时,先由火枪队出击,分成两排——待火枪多了,就可以好几排。在第一排射击之后,第二排立刻接上射击,第一排主动退到最后,更换弹药。这样熟练了,就能实现无缝射击。
这样,在两军交接之前,就能损耗敌军大量兵力。
之后敌军肯定会冲锋,两军之间距离渐渐减少。火枪手就退下,骑兵出场,开始短兵冷兵器相接。
在两军混战的时候,火枪就不好使了。
不过……以现在对枪支枪支的抵抗力来说,在弹药充足的前提下,敌军还有没有兵力可以冲上来,这就不好说了。
不过等着他们习惯枪支之后,这种阵营就很必要了。
因为火枪有限,所以火枪手的选拔,十分激烈。
除了封蔚能有一把,余柏林本身就有一把之外,其余将领,哪怕是勋贵,想要一把枪,都得凭本事。
别想论身份“抢夺”,有封蔚坐镇,不吃这一套。
除了火枪队之外,其余将领,都没有火枪的配额。枪支的生产必须优先满足火枪队。按照封蔚的打算,待火枪队的人员有了一千名,暂时能应对大型战斗之后,他才会将枪支先分配给将领,让将领熟练使用。
在那之前,将领想要,行,进行武力比赛,赢的人就能得到一把作为奖励。
封蔚这一举动,让想要特权的人十分不满,想要告状。
但是他们能跟谁告状?唯一能给封蔚施压的就是皇帝陛下。皇帝陛下支持谁?
给皇帝陛下施压?能跟皇帝陛下施压的人,已经被皇帝陛下弄死了。
于是将领们只得乖乖按照封蔚制定的规矩来。许多不擅长武力的将领开始天天到校场训练,就算得不到火枪作为奖励,也不能输的太难看。
余柏林在忙碌之余,没忘记借难得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身手。
在京城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身手还算不错。
打了边疆,和这群常年厮杀的人一比起来,余柏林就发现,自己不过是在一群花架子中显得不错,在边疆就差远了。
封蔚经过这么久的战斗训练,再加上其天赋,其身手在边疆将领中也算排行前列。给他时间积累经验,成为边疆数一数二的悍将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封蔚这家伙不会教人,也不会留手。每次在和余柏林切磋的时候,他担心伤到余柏林,总是守势多,基本不攻击。当被余柏林攻击逼狠了,就抱头鼠窜,溜之大吉。
这让余柏林十分无奈。
余柏林多次跟封蔚强调,让他随意攻击,和跟其他将领士兵切磋的时候一样攻击。反正伤也是小伤,擦些药就好了。
封蔚事先答应的好好的,在真和余柏林对上的时候就软了,怎么也下不去手。
余柏林试了几次,不得不放弃这个最合适的切磋人选,去寻找其他人。
本来他和封蔚住一起,要是封蔚能用真实实力和他切磋,他就不用去找别人了。
对此,封蔚表示qaq。他不是不知道余柏林不怕受伤,可他就是下不去手,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余柏林去找别人。
然后在余柏林和别人切磋了一身伤之后,再暗戳戳的去找别人麻烦。
在几次之后,其他人也回过味来了,也不和余柏林玩了。
余柏林:“……”
封蔚贴着墙角,悄悄溜走。
余柏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