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以余大人现在精神状态和以往举动,治愈的可能性很大。即使不能达到之前的程度,但普通人的动作幅度还是没问题。
席御医也松了口气。若是要割骨,以太子和德王对余大人的重视,肯定他和车军医都会参与。若余大人中途忍受不住痛苦导致治疗失败,那么他可承受不起太子和德王的震怒。
余柏林听闻古中医也有一些可以给人麻醉的药物,听闻后心中又轻松一些。
虽然他忍得下来痛,但谁也不嫌弃痛少一些。
既然余柏林自己已经决定,封蔚和大宝都不会再提出反对。
这时候中医并未知道细菌啊感染啊之类的原理,但经过多年来积累的经验,车军医和席御医都知道怎样让手术的成功率更高一些。
比如让闲杂人等离开房间,用烈酒擦拭伤口处,自己用烈酒洗过手,然后再去烧开后冷却的手中再清洗一次手。以及所有的医具都用开水煮过等。
若是车军医和席御医不提起,余柏林也会提醒。见两人都将准备工作做得很冲锋,余柏林也松了口气。
至少看着前面准备,还是很专业的。
余柏林在屋里做手术,封蔚和大宝都退到外面守着。其余御医则帮忙开药方煎药制药膏,为后续做准备。
封蔚和大宝搬了两张凳子,坐在门口守着。总管劝了几次劝不住之后,他就让人端了一张桌子来,上面放着茶水糕点。
经过这么一场战斗,封蔚和大宝两人肯定也都是又饿又渴。
不过两人都只用了一点茶水,糕点一点都没动。
实在是没胃口。
“王叔……”大宝耷拉着头。
封蔚面无表情道:“说说你为什么私自跑出去。”
大宝红着眼眶道:“再过半月就是林的寿辰,我吩咐人准备礼物时……说起想亲手给林狩猎点什么就好了。磊子……”
大宝没说完,封蔚已经知道大宝话中之意。
那磊子就是被余柏林砍死的那个小厮,是大宝从宫中带来的小太监。
还有半月是余柏林生辰,前一日又正好因吃烤全羊提起狩猎之事。大宝或许之前就有亲手狩猎些什么给余柏林的想法,在吃烤全羊的时候说出来,被封蔚和余柏林两人都否决后,大宝心里就有些不高兴。
毕竟他这个年龄的人,内心已经认为自己不是小孩,对大人的轻视,很是敏感和不服。
那个叫磊子的小太监就察觉到大宝的心思,撺掇大宝出去狩猎。
其余人不知道是想立功,还是想讨好大宝,或许单纯是来到这里之后就很无聊,也想去狩猎,大宝就被劝服了。
若磊子只是拍马屁,大宝此次出去其实也不会有危险。那处草地的猛兽已经被清理干净,他还带着五十名侍卫。狩猎处又是城郊,并非关外。
大宝虽然此举很是鲁莽,但他也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决定,并认为想到了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虽然之后肯定会被封蔚骂个狗血淋头,但余柏林看见他亲手猎回的猎物,肯定很高兴。被骂就被骂了。大宝想。
哪知道,磊子居然和鞑靼勾结,是想将大宝引出去掳走。
这简直匪夷所思。
因为磊子不仅是汉人,还是从小进了皇宫的内侍。而且他已经跟了大宝近三年。
若不是身家清白又机灵,帝后二人也不会让磊子进入大宝的随行队伍,虽然不是贴身太监,但能随大宝出宫的内侍,都经过帝后二人精挑细选。
一个出身京城的太监,怎么可能和鞑靼扯上关系?
大宝想不明白,但事情就是如此发生了。
他差点遇险,还连累了这么多人。
“若有人问起,你定不能说是为给长青狩猎礼物。”封蔚冷冷道。
大宝一愣,然后点点头:“是……是我公务太累,想要放松一下,你和林又不许,我就偷偷溜出去了。”
如果说是为了给余柏林狩猎才出这种事,余柏林就别想再在朝堂上待下去了。就算皇帝护着他,也只能护住他的性命,在朝为官绝不可能。
“其余知情的人都会保密。”封蔚道。
大宝一抖,忙道:“他们、他们都是……”
“他们都是被你连累,都是你下了命令不得不遵从?”封蔚反问道,“作为护卫,丝毫不把你安危放在心上,跟着你胡闹,即使他们舍身保护了你,也只是保护住他们的家人不受牵连。”
大宝脸色灰暗:“……就、就不能……”
“你是太子。”封蔚道,“你将来是皇帝。你要记住,在外人眼中,太子是没错的,皇帝是没错的,太子和皇帝犯错,惩罚不会降临在太子和皇帝身上。”
“你现在只是太子,所以是你周围的人替你承受灾难。”
“当你成了皇帝,就是天下黎民百姓替你偿还错误。”
封蔚见大宝神色越来越悲伤,他伸手按在大宝头上,揉了揉,道:“你知道为什么哥要让你来?”
大宝道:“因为我要求……”
“因为你想余柏林,想我?那不是原因。”封蔚道,“是因为你长大了,你十二岁了。”
“你父皇十二岁的时候,已经跟随皇祖父巡游过边疆,并且帮着父皇处理政事,得心应手。”
“我十二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熟练的猎人,承担起家中大部分家用。”
“你幼年时吃过苦头,但自哥登基之后,你就是泡在蜜罐子长大。哥和嫂子很疼你,想尽可能的补偿你。我们一家都吃了太多的苦,哥和嫂子不忍心让孩子太辛苦,何况你又乖巧,更让人狠不下心让你早点长大。”
“不仅哥和嫂子,长青,也是,现在还把你当当初的孩子。”封蔚又揉了揉大宝的头发道,“只有我不当你是孩子,只有我能狠下心让你独立。所以,哥才会让你来我这里。”
“你来这里之后做的很好,无论是跟着镇国公学习,还是处理军务,你都不愧于你太子称号。虽然仍旧有些稚嫩,但你成长很快,并且很主动的寻求成长,不叫苦不叫累,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轻视而打乱自己的步调。”
“我很骄傲,我想,哥和嫂子也很骄傲。”
大宝抽泣道:“可是我现在闯祸了,闯了好大的祸。”
“如果没有鞑靼出现,你这次虽然犯错,但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封蔚替大宝擦干眼泪道,“甚至我还会觉得你犯错犯的好。你不犯错,就不会认识到错误,就不会成长。如果在我们大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犯错,其实没关系。你长大的道路,总是要摔几个跟头。”
“现在也还好,还能收场。”封蔚拍拍大宝的脑袋,“处理这些侍卫和查那个太监和鞑靼关系的事我会让你加入进来一起做。我知道让你亲手处理这些人会非常痛苦,非常自责,甚至很可能做很久的噩梦。”
大宝使劲揉了揉眼睛,吸着鼻子道:“我知道,我会做。哪怕做噩梦,哪怕被……怨恨,我也会看着这件事怎么处理。看……看着他们因为我的犯错而……呜呜呜……”
封蔚把大宝抱在怀里,拍了拍他的背:“……算了,你还是处理那个磊子的事就好了,其余的就交给金刀卫吧。虽然要长大,也不能揠苗助长啊。”
大宝靠在封蔚的怀里,放声大哭。
“幸好你没事,幸好长青没事。”封蔚呐呐道。
不然,他不知道会变成如何……若是大宝和长青其中任何一人出事,他说不定回来之后就会忍不住立刻带兵打出去。
不过……现在也不过忍耐到准备充分而已。
这场血债,他定要讨回来。
第99章
余柏林的手术时间不短。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那么好的条件,一切都需要小心翼翼。其他不说,如果不小心划到大血管,那就是立刻毙命的下场。
这个时代可没有输血的说法。
余柏林平躺在床上,车军医和席御医手持银制的小刀,小心翼翼的划开余柏林的皮肤和血肉,观察里面骨骼破损情况。
在做手术之前,余柏林就服用了药物,让自己意识变得模糊。并且他的腿上也敷了一会儿麻醉的药物,让手术的痛楚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不过即使已经做了如此准备,那划开血肉的痛苦仍旧不是普通人能够简单承受的。一般来说,这是胡还需要人按着做手术的病人,以免他乱动导致手术失败。
余柏林旁边也有两位御医帮忙按着,不过从他们开始手术到已经看见腿骨,余柏林都没有丝毫动弹。
余大人的意志力真是非常强。御医们心想。
车军医在划开余柏林左小腿后,松了一口气。
可能是给太子选乘的马匹本来就不算高大,也有可能是草地泥土松软做了缓冲,余柏林的小腿只有一处折断,并未造成多处碎裂。
几处折断骨头磨碎的部分,应该是余柏林在骨折时强行站起来,并且进行战斗时造成的二次伤害。若无这后来的二次伤害,余柏林只需要将骨头接好,等待骨头自动愈合即可,也不用做这折磨人的手术了。
车军医主导这次手术,席御医给他打下手——作为军医,车军医经常做这种手术,更加熟练。席御医虽然医术不一定输给车军医,但熟能生巧,他少有动手,自然不敢揽大。
这时候余柏林的腿最重要,什么地位什么自尊都是其次的了。
车军医小心翼翼的用镊子将余柏林肌肉中碎骨取出。这夹子构造已经很接近后世的医用镊子,也是用银子所制造。在华国古代,有详细记载的医用外科手术可以溯源到春秋时代,那段时间因为战争频发,所以外科手术发展很快。
后来因为玄学兴起,鼓吹人体多么神秘,鼓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损,外科手术一度被斥为邪道而被压制,外科手术技术渐渐落后。
不过临近几个朝代,特别是本朝摒弃了这种说法,再加上历史上有一个着名的神医用外科手术在战场上救治了多名伤员,其中不乏权贵,因此外科手术又开始兴起。
余柏林虽然感官有些麻木,但意识还是清醒的。据他观察,车军医手中那一套手术工具,已经十分齐备,有各式钳子、镊子、柳叶刀等,并且每划一刀,车军医就会把刀往蜡烛上烧灼一会儿,然后放在酒中冷却晾着,再换下一把,几把刀轮着用。
虽然他或许不知道细菌感染之事,但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这些军医们已经摸索出一套最为完善的手术流程。
车军医将碎骨取出之后,让席御医再检查一次,生怕自己漏了一块,让其长在余柏林血肉中,给以后留下隐患。
席御医仔细检查之后,示意车军医确实碎骨已经取出,两人开始正骨。
这时候没有钢板铁钉,大夫们是用一种熬制的骨胶来粘合骨头。这种骨胶的好处是之后会被人体吸收,没有副作用。副作用自然是固定作用强不到哪去,若不小心就会重新错位。所以在外部也得用木板固定,并且长时间卧床休养。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是古训。
因余柏林基本上只有一处折断,所以正骨和粘合的过程十分顺利。其余碎骨头,太细小的直接扔掉,只有几块较大,又找得到原来位置,被黏合了上去。
然后车军医小心翼翼的将伤口合拢,用开水煮过的蚕丝做线,串银针上,小心翼翼将伤口缝合。
车军医在做完这些之后,就坐到一旁休息,一个劲儿的喘气。显然这次手术虽然在他从医生涯中并不算特别棘手,但因为病人身份地位不一样,所以车军医的精神十分集中,心理压力十分大,一松懈下来,就异常累,连手指都抬不起似的。
席御医接手之后的收尾工作。他给余柏林清理伤口,敷上药膏,包扎,然后绑上木板固定。之后,他让人在床上搭了一个架子,将余柏林的腿略微吊起。
最后,其余御医熬制的生血疗伤的药便端了上来,余柏林接过之后,一饮而尽。
嗯,味道很是一言难尽。
喝过药之后,御医们才让封蔚和大宝进来。
“所幸骨头碎裂并不严重,好生休养应该走路无碍。”车军医道,“余大人性情坚韧,中途未喊过一声痛。”
在和达官贵人说病情时,这些大夫们有五分,都要说到十分。封蔚听到车军医说“走路无碍”,就知道手术十分成功,如果恢复得当,至少与常人无多大差距。
至于是否还能习武,封蔚并不在意。余柏林本来就是文官,武不武有什么关系?这次他被吓到,若有危险,绝不可能再让余柏林去了。封蔚心想。
“林。”大宝看着余柏林吊起的左腿,又开始抽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