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再把这事后果推到全军身上,他们自然就同仇敌忾了。”封蔚弹了一下大宝额头,看着大宝对他怒目而视,大笑道,“你还嫩着呢。”
大宝呐呐道:“王叔人前人后完全不一样。看王叔在家里的样子,完全不能相信在军营的王叔和在家里的王叔是同一个人。”
余柏林不由笑道:“这大概是人格分裂吧。”
封蔚问道:“什么是人格分裂?”
余柏林认真道:“就是鬼上身。”
封蔚:“……”这绝对不是好话!
大宝捧着肚子大笑:“我要把这个讲给父皇听!”
封蔚:“……看我的挠痒痒无影手!”
“哈哈哈哈林救命啊!!!”大宝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叫吧叫吧,叫破嗓子都没人救你!”封蔚怪笑道。
余柏林扶额。对不起,这话会让他有不好联想……
……封庭接到书信后,心中阴霾终于全部散去。他大笑道:“澈之真是越发成长了。”
成皇后虽然不会主动问朝政之事,但封庭讲给她听时,她也不故作回避,只是绝不会主动发表意见而已。封庭把书信递给他,成皇后就很自然的接过看了。
她看之后,也笑道:“这下陛下总该放心了。”
封庭点头道:“交给澈之,还有长青在,我一直很放行。”
他唏嘘道:“大宝也成长很多啊。”
成皇后娇嗔道:“这还要怪陛下。若不是陛下太宠着大宝,不忍心他太早接触到人心不好的一面,大宝哪会这么容易上当受骗?”
封庭摸摸鼻子道:“就我一个人的错吗?说的好像琪芳你忍心似的。大宝小时候心思太重,现在好不容易找回了小孩的心性,作为父亲,我哪忍心让他没享受几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就早早长大。”
成皇后心有戚戚焉道:“陛下说的是。但大宝总是要长大的。”
封庭叹气,他用手比了比,道:“在我记忆中,大宝还这么……嗯,这么一小点。怎么一瞬间就长大了呢?”
“对了,澈之也是这么一小点,现在已经是大人了啊。”封庭怅然道。
成皇后也不由感伤了:“是啊,那时候小叔也就和现在小宝差不多大。小叔从小就懂事,一点都不让我们操心。”
封庭想起往事,只觉时光飞逝,心中无限感伤。
于是这帝后夫妻两又开始追忆孩子们的幼年生活,特别是已经长大的封蔚的幼年,被这一对溺爱孩子的夫妻,加了厚厚的滤镜,简直是比大宝还乖巧懂事体贴可爱的超级小天使。
封蔚在北疆打了好几个喷嚏,被灌下了一大碗姜汤,叫苦不迭。
帝后二人在交流过对书信的感想之后,两人又加班加点的处理太子被袭击之事。
封庭要在朝中继续追查,而成皇后也忙得脚不沾地,将宫中之人再次梳理了一遍。
一想到有居心不良的人居然在大宝身边潜伏了这么多年,成皇后就惊起一身冷汗,连夜晚都睡不安稳,时常被噩梦惊醒。
这段时间,成皇后只得将小宝抱着一起睡。若小宝不和她睡同一间屋子,成皇后半夜惊醒之时,就会忍不住跑到小宝睡的地方,看看小宝是否安全。
封庭表示对此事十分理解。甚至他感同身受。
于是夫妻两一起带着孩子睡觉。
小宝久违的享受到了和父母一起睡。然而,他一点也不高兴。
说实话,封庭睡相实在是有点差。他睡过去后,就完全忘记还有个小孩子在他床上,总是忍不住往成皇后身边挤。
小宝要么被他挤到一角,要么被他差点踢下去,有时候埋在被子里被闷醒。
总之,习惯两个人睡觉的皇帝陛下,让小宝睡的十分辛苦。
不过小宝是个好孩子,他知道父母现在心里不安稳,所以每次被踢醒被闷醒被挤醒后,小宝都会不声不响自己换个位置继续睡,不会吵醒父母。
所以封庭从来不知道小宝睡的有多不好,他见小宝换了位置,还觉得小宝睡相不好。
小宝委屈,小宝已经学会写很多字了,小宝要和林诉苦。
小宝十分想念林,想念哥哥,嗯,王叔……偶尔想一下。
余柏林接到小宝诉苦的书信时,十分无语。他转头问道:“小宝写的信陛下不会拆开检查吗?”
他不信陛下真的不知道!
封蔚想了想,也不确定。毕竟他之前不会给别人写信,后来他哥看他长大了,也不会拆他的信了。
就算拆了,也没什么不可以看的。最多写点对余柏林的思念,他哥若是乐意看,不觉得心里梗塞,就看呗。
大宝想了想,道:“我想,应该是会看的。”
毕竟这个时代的父亲是大家长,特别是未成家的孩子的信拆开看挺正常。这和现代社会完全不同。
不过现代社会也有父母会翻开孩子的书信日记就是了。
“那陛下看了还这么做?”余柏林扶额,“小宝睡不好觉,对身体不好。小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陛下真是太不靠谱了!哪有怎么当父亲的!
他说不定还瞒着皇后娘娘。若是皇后知道此事,肯定不会继续让陛下挨着小宝睡!
“对,嫂子肯定让哥单独睡。”封蔚点头同意。
余柏林:“……”所以陛下是为了不单独睡?
大宝干笑道:“我还是给父皇写信,就说小宝长大了单独睡比较好,不能养成和父母睡的习惯,给父皇一个台阶下吧。”
“或许陛下就是这个意思。”余柏林叹气。
每当这种时候,他就越发感慨,陛下和封蔚,不愧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这内在的性子,真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待大宝书信寄出去时,大军也终于出征了。
余柏林已经能杵着拐杖行走,开始复健。他特意杵着拐杖去送行,让一干将士十分感动。
余柏林对将士们做的许多事,都是文臣们从来不肯做甚至不会想的事。
曾毓叹气。若不是有余柏林以身作则,就算是他,也不会和武将融洽到这种地步。
虽然他并不是看不起武将,甚至很佩服他们。但毕竟大家行事上都已经习惯之前井水不犯河水的相处模式,没有人带头,是不会有人轻易尝试改变。
何况他们也有顾虑。文臣武将太过亲密,总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闲言闲语针对。
“保重。”余柏林并非第一次目送身穿盔甲的封蔚远去。但这次他心中尤其沉重。
毕竟上次送封蔚远去,封蔚只是去北疆。
这次送封蔚远去,封蔚是奔赴战场。
封蔚对着余柏林点点头:“放心。”
说罢,他拉起缰绳,率领将士们,大军从边关关口鱼贯而出。
余柏林看着将士们马蹄扬起的尘土也渐渐全部消散之后,才杵着拐杖离开。
“林,王叔会没事吧?”大宝想起曾经袭击过他的鞑子们凶悍嗜血的模样,心中深藏已久的恐惧再次冒了出来。
“肯定没事。”余柏林安慰道,“我们大晖的将士可厉害了。所以,我们也要努力。他们有他们的战场,我们,也有我们的战场。”
他不能随封蔚出征,但他至少要保证封蔚的大后方,稳如磐石,固若金汤。
第103章
封蔚出征已经一月有余,前线已经传来战报,鞑子经过之前和大晖拼杀,如今已经无力阻挡大晖军队前进的脚步,直接向西溃逃。
他们是真的溃逃也罢,行动有诈也罢,这都是在前线的将领们所需要判断的事。对于余柏林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保证大后方的安稳,保证粮草运送的顺畅。
如果余柏林尚且有行动之力,他定要亲力亲为,亲自护送粮草。
即使他是布政使,是封疆大吏。但想来皇帝陛下是不会计较他小小的擅离职守。
但他腿折了,即使现在已经拆了木板,但仅仅能杵着拐杖前行,一日还最多只能走一两个时辰。
余柏林虽然选了信任之人担任运粮之事,但心中仍旧忐忑。
大宝同样如此。他想了想,向余柏林请求,亲自运粮。
“我既然来到了这里,看着将士们出征,总要做点事。”大宝道,“而且,我之前给他们造成那么大麻烦,我想弥补。”
余柏林很担心,大宝出去运粮,会不会反而成为靶子。
但是运粮队伍里就算没有大宝,如果鞑靼有机会,也会拼死袭击。断了运粮的线路,大晖将士们再勇猛也没有用。
余柏林心中两个主意来回碰撞,难以抉择。
大宝若是运粮,余柏林自然不用担心有太子看着,那些人还不尽心尽力。且大宝之前在军中好不容易刷起来的好感度,因为一时鲁莽,前功尽弃。此次运粮也是军功一件,且算是军功中危险最小的一件,对大宝太子位置的稳固很有好处。
并且此番任务对大宝而言,也是很好的磨练。大宝即使不上战场,好歹感受一下战场的氛围,感受一下将士们的难处。以后在涉及军事的时候,不至于纸上谈兵,被朝中大臣懵逼。
但坏处也显而易见。一般涉及军务的皇子,都会在十五岁以上。即使不成婚,皇家也默认十五岁是皇子承担责任,可以出宫建府的时候。
未满十五岁就承担实务重责的皇子几乎没有。之前大宝虽然已经开始做事,但他的权力是封蔚和余柏林分给他的,对外而言,大宝只是学习,并非真正负责。
出了问题,责任是封蔚和余柏林承担。
而若是大宝出去运粮,那就是实实在在的承担责任。其好坏功过一并承担。
再来,就算是只在后方运粮,也有几率遭遇到鞑靼。即使有大晖大军在前面拦着,也难免有漏网之鱼。两军对战,都知道要想尽一切办法烧毁对方粮草,阻拦对方运粮线路,大宝还是会遭遇危险。
余柏林叹气道:“大宝不害怕吗?你还会遇到上次袭击时候的那些鞑子啊,甚至比那些鞑子更凶残。”
大宝低头道:“害怕。一想起当日之事,我就还会做噩梦。但是正因为害怕,我才要去面对。我不想一直害怕。作为大晖太子,我不能害怕鞑子。”
余柏林揉了揉大宝的头。虽然大宝最近看似恢复以往的模样,实际上心中的愧疚和担子更沉重了吧。
“那大宝把你想说的写信给陛下,看陛下定夺吧。”既然难以抉择,那就甩锅给陛下吧。余柏林心想。
大宝点头。
金刀卫将大宝书信加急送到陛下手中,这些轮到被余柏林甩锅的皇帝陛下愁了。
他召集了一干重臣开小会,专门讨论此事。
他们赞成和反对的想法都和余柏林想的一样,既觉得此事可以很好的锻炼太子,还能为太子弥补之前损失的军中的声望;又觉得此事危险,太子年幼,恐不堪重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