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自豪,又不舍。
大宝的任务完成的很好,途中遇到了几次袭击,大宝的表现都不错,没有被自己心理阴影击倒。他在军中的风评,又重新回到了原本的位置。
大概即使是运粮,对他们而言,也都是战友。而战友的感情,才是最值得认可的。
因此当尤为背叛他们的时候,也越发的让人难以接受。
刘溥在护送太子途中,经历了大大小小不少袭击,其气势越发和边疆将士靠拢,等回到京城,估计他哥都要认不出来了。
大宝又一次回到北疆时,对余柏林道:“这大概是最后一次了,我再回来的时候,肯定和王叔一起回来。”
余柏林点头道:“到那时,我会在关口接你们回家。”
大宝笑道:“王叔看着林能站起来自如行走,肯定很高兴。”
余柏林微笑。
希望封蔚安全回来吧。
然后,余柏林大失所望。
封蔚他又,双,叒,出幺蛾子了。
和卓抓到了,鞑靼可汗逃走了。封蔚他不服气啊,他打了这么久,怎么能不抓到首领呢?不抓到首领,这不圆满啊!
从坏了想,这首领还在,等他偷偷回来振臂一呼,归顺的鞑靼会不会又叛乱啊。
好吧,即使他不回来,若是大晖势颓,这群鞑靼还是会反叛的。但封蔚他就是不服气,抓不到可汗他不舒服,打了这么久的仗没个圆满结局他不舒服。
没抓到可汗,回去跟余柏林和皇帝陛下炫耀都会少了一大堆可吹的!
于是封蔚他任性的拉着他的军队,跑出国境线,跑到别的国家去了。
东欧众国n脸懵逼。
什么?大晖打过来了?!
封蔚说,不不不,我不是来打你们的。我要抓个人,他跑到你们这来了。快交出来,不交出来,打!
东欧众国:“……”
搞毛线啊!你们晖朝打仗,不要牵涉到我们啊!你这会搞出大事你知道不?!
封蔚表示,就是任性,就是干,反正抓不到鞑靼可汗我不高兴,你们要阻拦,你们都是我的敌人。反正现在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大不了打到你们首都抓了你们的皇帝逼你们交人!
东欧众国表示,我们要反抗!
封蔚……就一路碾压过去了。
连被华夏赶走的匈奴都能一统中欧东欧很多年,封蔚他怕个毛线?
余柏林气的快晕厥了。
你倒是打的高兴,知不知道朝中快掀了天了?!你怎么打到别人地盘上去了?朝中大臣纷纷弹劾你自作主张准备拥兵自立你知不知道?!
而且东欧那么远,补给线路拉这么长,你知不知道会耗费多少人力财力?这中间用掉的钱谁来填补?!你当银子是大风刮来的吗?!
更让余柏林崩溃的是,皇帝陛下居然没有!下旨!让封蔚!回来!
余柏林只得一封加急折子劝说皇帝陛下别被开疆扩土的大功绩迷了眼咱们要从长计议,另一封书信直接冲着封蔚怒吼,你给我滚回来!不然我亲自去捉你了!
第104章
古代的书信传递是很需要时间的,特别是在打仗时期。
余柏林的书信又不是皇帝的折子,自然没那么快到达。
当他的信送到封蔚手中的时候,封蔚已经大败东欧众国临时拼凑出来的联合军队——不临时也没办法,谁也没想到大晖的军队在草原上逛着逛着,就绕这里来了,还耐着不走了,逼迫他们交出了窜逃的鞑靼贵族,终于凑齐了通关所有成就,划掉,终于达成了此次出征的大圆满。
全军上下都很高兴。
张瑚笑道:“也亏得有余布政使在后方支持,不然战线拉这么长,我们也不敢出来。”
其余将领纷纷点头。
以前他们不是不想打,实在是补给跟不上。别说追到外国,就算深入草原,那补给都是大问题。
没粮草没替换的武器马匹,就算战场优势再大,也没法继续打。
所以大多时候,都是见好就收。
谁不想趁他病要他命?只是没条件罢了。
这次粮草来的数量和往年出征差不多,而北疆自己所收获粮食的数量居然比这次朝廷拨开的粮草还多一点,可见粮草十分充足。
北疆兵器工坊的工匠们也在余柏林提供了大量图纸的情况下,改进了兵器,还做出了新式火枪。
这火枪实在是太给力了。
在普遍都是冷兵器的前提下,火枪队简直是无往不利。别说骑兵,哪怕缅甸那边的大象过来,都得吓跑。
让边疆将士更兴奋的是,后期工匠还做出了火炮。虽然笨重,但是阵前一顿猛轰,战基本不用打了。
据说,更往西的地方,也用上了火枪和火炮,咱们的海军就碰上了。不过大晖的邻国们,除了沙俄,还没有装备这些利器。
而沙俄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新继位的皇帝刚结束国内纷争。他是个很有野心的皇帝,这次甚至偷偷派人来到西北,想要援助回部。结果被封蔚追出国境几百里,若不是太冷了,他就继续追下去了。
可封蔚没追到北边沙俄那边去,却追到了西边欧洲的地盘去。
余柏林的军备增援一直源源不断,这帮将领本来想着等哪天军备不够了,粮饷告急了,就不浪了,滚回来清点战利品。
谁让余柏林一直这么给力,咬牙硬生生的支撑了下去。
这下这帮爷们就浪的没边没际了。
皇帝陛下还充当帮凶,对朝中弹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非得余柏林来信威胁他们要亲自来捉封蔚回去。
当然,他们知道,再怎么浪也有结束的一天,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但那也是有时效性的。
所以火枪啊火炮啊就对着人家城墙哄,对方想要派来使和解商议,这帮人怕时间不够愣是不给人家和解商议的时间,直接放话,要么把人献上,要么就打过去。
对方国主叫苦不迭。他们也惧怕大晖的武力,但是东欧也这么大地盘,谁知道那些鞑靼贵族躲到哪去了?要找人总要些时间吧?贵国能不能给我们点时间。
封蔚带着出征将领们把耳朵堵住,不听不听我就不听,反正要么把人交出来,要么就打过去。
封蔚叹气,不是他不想给人时间啊,实在是他太了解余柏林的性子了,浪过头肯定余柏林得怒,他得在余柏林怒之前先把事情解决了。
等余柏林的信来了,就不得不回去了。
封蔚对下面的口号也是这样。
兄弟们!小的们!浪过头余阎王肯定要给咱们断粮,必须在余阎王下最后通牒之前浪个爽啊!
兄弟们和小的们:嗷嗷嗷嗷明白了王爷!跟我上啊!
于是火炮轰轰轰,火枪突突突,然后就是骑兵出场,步兵随后,一路扫荡过去。当对方尽最大努力,终于在亡国之前把鞑靼一行逃亡的人送上去时,这些人还有些意犹未尽。
怎么就结束了呢?
恰巧这时候余柏林的信也到了。
封蔚拍着胸口道:“我就说,长青肯定得怒。看,他说本王不停手就要亲自过来了。”
张珊嘴角一抽,道:“余布政使可是一省长官,哪能说走就走?”
封蔚摆摆手:“你不懂。长青要来,肯定就能来。”
张珊无语。好吧,我是不懂你们皇室一家不按常理出牌的套路。
“好了,收兵收兵。”封蔚道,“长青都来信了,该收兵了。”
“这么多地方就还回去?”将领们有点舍不得,虽然没死多少人,但是总是有伤亡的。这么大一块地盘,就这么回去了?
封蔚一脸自豪的拿出另一封书信,道:“这个嘛,长青知道本王动作快,大晖铁骑所向披靡,早就料到了等信送到的时候,我们大概已经把对方打怕了,所以专门出了主意。”
将领们一听余柏林居然有献策,他们虽然对文臣没多少好感,但是余柏林这种六元及第的、被神化了的文人可不一样。余柏林借由封蔚插手军务之事他们都没反对,其军队的改变他们也是看在眼里。
余布政使能有什么好主意?难道他料事如神?
余柏林并非是料事如神,能掐会算,只是他深知枪支在冷兵器为主的战场上的威力,何况他所给的图纸已经是目前工艺水平能达到的极致。如果对方抵抗不强,他书信到达又需要时间,最好(差)的结果就是,他信到达的时候,封蔚这边战争已经结束了。
所以他只是根据这个可能性,提出建议而已。
这建议其实很简单,后世都很熟悉的套路。
晖朝以前那种打痛了你,就让你俯首称臣的套路已经不符合实际了。谁都知道这基本对晖朝其实没什么好处,也就是面子上好看一些。
而且在朝中也不好说话。没事把别的国家打了干什么?
因此,余柏林的建议是,先把眼前实惠拿了再说。实惠到手,就不可能吐出来,以后就算对方怎么做,他们至少已经得到好处了。
这实惠,就四个字,割地赔款。
你包庇了我们晖朝的逃犯,你害我们死了这么多人,耗费了这么多钱,不该给点补偿吗?
我们大晖是仁义之师,只是想给你们点教训,没想占领你们国家,也不需要你们俯首称臣,只需要给我们一点小小补偿就好。
比如,割地赔款。
所以,要么奉上国书,你们国主一家乖乖跟我们回京城,俯首称臣,留下质子。要么,就给点赔偿,咱们就此结束,不做追究。
作为国主,作为贵族,他们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怎么做。
不就是一点地盘,一点钱,能保得住自己的王位最重要。
“损,真是损。”张瑚一看,就明白了其中含义。
如果俯首称臣,因为离得太远,说不定今天纳贡,明天这里就不搭理晖朝了,晖朝总不能因为这样再打一次?战争也是需要很大耗费的。
但以余柏林的建议,虽然是一锤子买卖,但是仅说赔款,瞬间就把这次消耗的军资补了回来不说,还大大赚了一笔。
回去之后,也好交代一些。
“但为何是这些地?”张瑚展开地图,将余柏林所指地方圈出后道,“这几处是靠近我们边境,有和河流经过,难得土地比较肥沃的地方,这倒可以理解。但这几处十分荒芜……”
封蔚道:“这个本王知道一些。之前打仗的时候,他们火攻用的东西还记得吧?”
张瑚想了想,好歹他爹是状元,他自己书看得不少,一下子就想起古籍中曾经记载过的:“王爷说的是,石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