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武将派德王,文臣派余柏林,是想都不用想,都知道的事。
只能说当今圣上十分幸运,能有如此两位贤臣贤王辅佐。
且这两位感情也十分深厚,当真是当代的将相和的典范,让人想挑拨一下都无法挑拨。
不仅如此,下一代两位皇子,也与这两人亲近的很。若不出意外,他们二人还能再辅佐一任皇帝。
有如此将相,至少能保大晖两代盛世。
到了辅政大臣这地位,文武百官之首,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够高,他们的心胸也足够开阔了,并不担心会有人超过自己。
他们其中还有几人是已经精力不够,快要致仕之人。
德王已经入阁,迟早是武臣首辅,余柏林入阁也是早晚的事。既然这是既定事实,那么早些培养,是应该的事。
封庭已经搞定了文武辅臣,其余百官再怎么反对,都是徒劳了。
不过他们也不会反对就是了。
和文武辅政大臣一样,他们若是得知了皇帝陛下要创建一支强大的海军,除了嚷嚷劳民伤财之外,也知道若是创建起来,那手握这支力量之人,非德王莫属。
皇帝陛下实在是太信任德王了。
都说三人成虎,怎么他们跳着脚说了德王好几年的坏话,皇帝陛下对德王的信任还是丝毫未变呢?
……皇帝陛下的新动作,其实和余柏林并无多大关系。
他只需要等任命就够了。
在那之前,他拜访师友同僚,联络感情,然后定时去东宫教导大宝和小宝。
虽然詹事府詹事只是一个虚阶,但皇帝陛下还是点名让余柏林多教导太子,太子太师陈曦因为年老,越发精力不济了,他特意请余柏林入府谈论了教导太子一事,颇有些想将余柏林当做继承人的样子。
余柏林回京之后,频频被张岳叫入府中,细细问了边疆之事。
张岳对余柏林有如此成就十分自豪,对听到自家儿子越发能耐十分心塞。
郑牧教皇帝陛下甩锅的计划得到了效果,张岳最终没能辞职,他儿子也没能逃脱指挥使的位置,只是没有继任封蔚的位置,而是跟着曾毓去更北边的地方镇守新开拓的疆土去了。
张岳欲哭无泪。
他儿子这是越跑越远了。
不过这是张珊自己的选择,他为此做出了极大努力和贡献,获得的陛下的信任和自己仕途的顺利,让张岳没办法再不支持张珊。
父子两也算终于摈弃前嫌,完全和好如初了。
至于张瑚有了大哥的坏榜样,自己也跳着脚想去外面闯荡闯荡。
以皇帝陛下的意思,德王这次去海上,就要把张瑚带去。
张岳更是欲哭无泪。
他两个儿子无论长相脾气抱负越发和他大舅子一样了,他这个当父亲的简直不能再心塞了。
而想要生儿子像老公不是像自家糙汉子哥哥的季媛也是心塞不已。
所以夫妇两简直把余柏林当亲儿子看待,而且他们两也已经搞清楚,余柏林的确和皇室没关系,不过一父母双亡的孤家寡人而已。
皇帝陛下对他如此好,甚至默认流言之事,是有深层原因。
一是因为爱才,二则是听说余柏林和皇帝一家的确是相交于微末(雾),很可能还是拜把子的兄弟(大雾)。
以圣上当年的窘境,不顾身份和余柏林结拜,很有可能。
毕竟他那被先帝冷待忌惮的宗室的身份还不如京中平民来的自在。
因此,他们毫无心理负担的将余柏林视作了自己的幺儿,甚至两夫妻觉得,余柏林真是长得也和他们夫妻两很像啊,如果他们真的还有一个小儿子的话,一定会和余柏林一样,继承了他们夫妇两长相和品行上所有最美好的地方,以及张岳的全部才华。
张岳和季媛觉得,这才是他们儿子啊!
好吧,古代拜过师磕过头的师徒就如同父子一般,他们把余柏林当儿子也没什么。
只是古代的父母,总是有一点绕不开的。
那就是催婚。
余柏林已经过了弱冠之年,怎么也该定下来了。
虽然皇帝陛下说要他掌眼,但没找到一个候选,怎么掌眼?
张岳和季媛就天天催余柏林,问他喜欢怎样的,季媛决定多在手帕交那里走动走动,看能不能给余柏林挑一个门第相貌品行样样都好的人。
余柏林之前因为出身寒门,大世家总有些瞧不起他。但余柏林现在的身份地位,和在皇帝陛下那里受宠信的程度,足以让所有世家都抢破了头。
他们很后悔,当时虽然知道余柏林前程无量,但仍旧顾忌余柏林出身,没有早早出手。现在人人都知道余柏林是个金龟婿,要再想勾勾手指就把人勾过来(余柏林:??),就没那么容易了。
甚至宗室一些人心思也活络起来。
受封公主之人中仅有长公主和离未婚独居,但虽然婉柔公主不但年龄不合适,且皇帝陛下似乎有意将其配给金刀卫指挥使郑牧。但宗室有不少适龄的郡主啊。
有些消息灵通的有实权的宗室王爷,比如敦郡王,心里就慌了。
这能说亲吗?当然不能!虽然余柏林的身份不能公开,但他也是咱封家的血脉啊!同宗不婚!这是**!
于是敦郡王不得不一一敲打,说皇帝陛下绝对不会让余柏林和宗室联姻,识相的就来捣乱了。
好吧,虽然不是人人都消息那么灵敏,知道余柏林的“身世”,但除德王之外,宗室中最受皇帝陛下信任的敦郡王都这么说了,他们也就不往上凑了。
但女儿不成,外戚家的女儿总成吧?
于是余柏林的门槛都快被媒婆们踏平了,惹得某醋坛子醋海滔天,差点把京城都淹了。
余柏林哭笑不得。封蔚明知道他不会成亲,还吃醋,吃哪门子的醋啊?
封蔚耍赖,反正本宝宝就是不高兴,不让本宝宝啃上几口,坚决不起来!
余柏林想了想,找朋友喝酒去了。
你要躺就躺吧。
封蔚:qaq长青不爱我了!
余柏林:呵呵。
每天都来这么一次烦不烦?腿都软了,又开始喝大补汤了,你不要脸我还要脸!
第112章
余柏林肯定不会成亲。
这些媒人很好打发,只要闭门不出就成。
谁也知道余柏林即将被委以重任,而那重任还不知道是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余柏林肯定不会轻易答应任何人的结亲邀请。
这是避嫌。
唯一不好打发的是他的老师。
还是两个老师。
陈磊比余柏林提前一年回京述职,现在又领了差事外放了,现在也是布政使。
两人虽然几年没见,但书信从未间断过,陈磊也对余柏林的婚事操心的很。
所以他专门给家中老爷子请求,希望等余柏林回京的时候,让家中老爷子以他的面子,给余柏林选一个合适的人家。
而张岳夫妻两则是直接自己上阵了。
余柏林想了想,对于两个把他当亲儿子看待的老师,他肯定不能敷衍拖拉下去。于是余柏林就对陈老和张岳直说自己因年少吃过太多苦头,生了好几场大病,身体有难言之隐,不想连累无辜女子,准备找机会过继一个孩子。
两方老人第一反应就是不信,余柏林又不可能脱了裤子让人验证,只得反复说,并赌咒发誓,他们才信了。
不过陈老和张岳的意思还是,有没有孩子是一回事,家中有一个女子替他打点家里,知冷知暖也是必要的。
这个世界的普遍共识就是男主外,女主内。余柏林现在地位越来越高,家中怎么能没有一个女主人打理?有时候,夫人外交,也是很重要的。
余柏林苦笑道:“世人对女子多苛刻,我没有孩子,被逼迫的只会是我的妻子。且女子多希望有孩子,我何苦去剥夺别人拥有子孙的未来?若是让我找一个对子嗣不在意,只单纯想和我过的女子,那就得提前把我的身体情况说明吧?那样公之于众,我哪能说得出口?”
张岳沉默。
的确,这不可能说出口。说出来不会被人同情,只会被人当做笑柄攻击。
“长青温柔。”季媛叹气。
或许男子难以理解,但季媛却对余柏林这一番话很有好感。
作为女子,她虽然生了两个儿子,却是成婚之后隔了几年才有孩子。第二个孩子又比第一个孩子长了好几岁。
这期间,季媛受到的压力也不小。
幸亏夫妻和睦,张岳也不是花心滥情之人,虽通房不可避免,但并不沉迷,也没有抬成妾室,季媛又有了儿子傍身,日子渐渐好过。
毕竟张家是个大家族,大家族都重子嗣。
就算张家不出声,旁人闲言闲语也让她自诩为性子坚韧,也跟天天见着苍蝇在面前飞来飞去还不能打似的烦躁不已。
余柏林不愿意自己妻子因子嗣而遭遇诘难,季媛虽然明知家中有女主人,会轻松许多,也不免对余柏林更加亲近一些。
至于把身体状况告诉别人来选,那是绝对不可能。无后为大,旁人肯定会天天用这件事戳余柏林的心。
“至于女眷的走动,是不是对我有好处,弟子认为,这并不是必要的。”余柏林道,“正是因为我受到陛下重用,又没有家族牵连,所以也最好不要和其他大家族有过深的牵连。我只是皇帝一人的臣子而已。”
张岳叹气:“你言之有理。的确有陛下信任,你不必非得和大家族结盟来保证自己地位。只是若是作为孤臣,你身家性命全系于陛下一身,若是哪日陛下不保你了,你的下场堪忧啊。”
也是作为老师,张岳才会对余柏林说这“大逆不道”的话。
余柏林摇摇头道:“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在陛下信任弟子的时候,我努力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不负自己,不负皇天后土即可。百年后,丹青上总会留下我的痕迹。”
张岳再次叹气。
他这个弟子,实在是让他不知说什么是好。
怪不得他和曾家那位“怪胎”合得来,实在是这两人都太符合书中关于君子的定义了,符合的有些不现实了。
而他也和曾毓一样,都是固执的。就像是古时候的贤人,若不得一称心君主,宁愿隐世一生。
曾毓当年就是大隐隐于朝。
只要认定君王,他们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