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知道事关叛国之事,当封蔚说要将人一一审查时,不但没人不乐意,反而各个都十分积极。
一是海上战事频发,他们本来就与海盗、与兼职海盗的夷人有深仇大恨,恨不得将身边奸细揪出来,碎尸万段;二是如此沉重罪名,要早早洗清了,才心安。
封蔚这边暂且处理完毕之后,就将后续事情交给了闽浙总督继续督办。
闽浙总督自从从封蔚这里得知此事之后,就一直处于低气压漩涡,连封蔚心里都有些发憷。
封蔚带着一部分将士急急忙忙赶着与余柏林汇合,听闻余柏林这边也差不多压制住之后,松了一口气:“看来暂且没事了。”
忙得头昏脑涨的余柏林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暂且没事?!现在才是麻烦事的开始好吗?!”
抓人是很爽很快,现在抓人的后遗症才出来。
闽州从知县开始的实权官员全部被一一审查,整个闽州的官僚体系相当于瘫痪了!这一日二日还好,就当放假了。但长此以往,闽州还不乱套?
所以在短时间之内,余柏林和封蔚就得选出合适的代替人选,暂替这些官员办事!而也要加快审查的速度,尽快将没有问题的官员释放!
封蔚摸摸鼻子。唉,好麻烦,现在给哥写信说要回京,等事情结束再回来成不?
第119章
封蔚想逃班,但有余柏林在,他逃到那都能被提溜出来,扔到桌前继续苦哈哈的处理公务。
这时候那些崇拜德王的下属们很快明白,谁才是食物链最顶端。
看着余柏林阴嗖嗖的笑容,即使那笑容并不是针对他们,也不由感觉脊背一凉。
“长青……长青……我们只是来建立军事基地的。”封蔚笔一扔,趴在桌子上耍赖,“谁爱处理谁来处理,反正我不干了!我写信让哥重新叫人来!”
“陛下选人也需要时间,那之前你,必须负起稳定闽州的责任。”余柏林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他,头也不抬的继续处理繁杂的事务。
余柏林现在暂任闽州布政使,并着手安排在官员上任之前,各地官衙运行的紧急方案。
每天公务都堆满了余柏林的桌案,每晚都要用掉两三根小孩手臂粗的蜡烛照明。
余柏林在闽州整个官场都几乎清空了前提下,勉力支撑到了现在。
没有嫌疑的官员已经陆陆续续被放出,临时提拔的官员也陆陆续续到位,余柏林终于支撑过了最艰难的阶段。
政务方面的事,余柏林几乎一个人扛了下来。
闽浙总督忙着查案的事,根本帮不上忙。
而封蔚则忙着选拔临时的官员。皇帝陛下给了他这样的权力,就只能他来执行。
封蔚感觉自己快挂掉了了。
余柏林给了他一个嫌弃的眼神。
这时候来拯救封蔚的人终于来了。
原本准备袭击大晖,并且占领瀛洲的夷人见闽州混乱,虽然里应外合的人被关起来了,但也正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偷偷发起了对瀛洲的攻击。
封蔚等人早有准备,海军和从闽州指挥使那里接过来的军队已经准备就绪,许多探子装成渔船,一直在巡逻着。夷人那边一有动静,立刻就报到封蔚这边来了。
封蔚兴奋的再次把笔扔掉,道:“太……咳咳,太可恶了!本王要亲自迎击!”
“你会打水战?别给人拖后腿。”余柏林没好气道。
“不会,打一次就会了。”封蔚说着就要往外跑。
余柏林叹口气,也将笔搁下,道:“你留着,我去。”
封蔚:“……”
他觉得自己幻听了。
“现在闽州已经在临界线上,就跟绷紧了的弦一样,稍稍一有压力,就会断掉。”余柏林解释道,“这时候,你是定心丸,绝对不能离开闽州。你在,闽州就安稳,你一走,闽州肯定会出乱子。”
封蔚:“……”不,你不能这么残忍!
“但既然他们打上门来,我们两必须有一个人代替朝廷出战,表示重视。”余柏林揉了揉太阳穴,道,“我去。你留着。”
“……你没打过仗啊。”封蔚虽然明白余柏林说的都是对的,但他还想垂死挣扎一下。
“我又不干预将领们的决定,只是鼓舞士气罢了。”余柏林觉得自己自保还是没问题,“你好好待着。”
“嗷。”封蔚重新趴回了桌子上,一脸生无可恋。
“闽州要是乱了,我们就白忙了。”余柏林摸了摸封蔚垂头丧气的狗头。
“我知道。”封蔚蹭了蹭余柏林的手心,道,“注意安全,刀剑无眼。”
“好。”余柏林点头。
这大概是他第一次上战场,救援太子那次不算。
不过他并没有什么紧张害怕的情绪。前一世的经历已经刻印进灵魂里,让他无论过了多久,热血都不会冷却。
……余柏林随军出行,封蔚留守,这分工让众位官员将士稍稍有些吃惊。
不管怎么说,随军出征的应该是武将,留守的应该是文官吧?
不过他们又一想,闽州现在这局势,还是德王留下来,更具有震慑力一些。德王和余柏林也是无奈之举。
余柏林担任的是督军的位置。若换一个文官,肯定武将们会非常紧张。
虽然也有文官很配合武将,但至少有一半文官读了几本兵书,就自认为自己是文武双全,智谋双全,看不起一些草根出身的将领们,对战斗指手画脚,给将士们带来许多麻烦。
对于督军的文臣,武将们只希望他们能闭嘴,安安静静的看着,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什么出谋划策,文臣精通于军事的毕竟是罕见,他们不奢求能碰上。到时候他们拼命杀敌,把功劳分给督军的文臣都好。
别到时候什么功劳都捞不着,吃了败仗,甚至送了命。
不过余柏林是不同的。他远在刚进翰林院的时候,就“捞过界”,主持了阅兵式。
那时候武将们在皇帝面前露了脸,都十分感激余柏林,也让没去成的将士们十分羡慕嫉妒。余柏林的名声也在武将中渐渐传开。
不再是一个“厉害的读书人”,而是一个“厉害的人”。
到北疆一事,余柏林通过封蔚参与改革军营,最后这种改革推广到全军。为了推行改革,北疆调了许多将士去全国各地任职。从他们口中,余柏林的名声更甚。
据说余柏林武力值很高,和外表的柔弱完全不同,参与救援太子的时候,腿都被马踩骨折了,还面不改色的杀了不少鞑子。在最后割肉拆骨治疗的时候,余柏林也是一声不吭,连军医都赞不绝口。余柏林是条硬汉子。
据说余柏林十分铁血,在改革时弄得军营中众将士看见他就想跑,人称余阎王。直到现在,那些士兵们做噩梦还是会梦到临时遇到考试抽查,打开试卷发现一个字都不认识。
据说余柏林智谋无双,在北疆时德王打过界的时候,余柏林早就猜到了此事,神机妙算,掐着全军为难的时候送上计策,才有了后来的割地赔款。
一条一条,虽然都是事实,但基于事实的夸大,那是比凭空捏造更让人狂热。于是余柏林在军队中的地位都不一般。他这个督军完全被接纳进将领们的决策层,将领们开作战会议的时候,也会询问余柏林意见。
甚至因为余柏林官职更高,让余柏林定夺。
余柏林觉得,这些人信任有些盲目啊。不是他官职高,不是他是状元,不是他又是文人又和武将处得来,就把他神化啊。在这个世界,他毕竟从未带兵打仗,就算在原来世界,也只是执行任务。所谓带兵打仗不过是演戏罢了。
可没有这么真枪实弹的干过。
余柏林头疼的不断谦让,自己出主意成,但主导权必须是那些老将们的。
于是将领们对余柏林印象更好了,对他更尊重了。
这大概是无心插柳吧。
余柏林对这次战斗并非他之前所想那样,影响不大,只是去鼓舞士气。事实上,余柏林做了很多。
首先,他搞清楚了斗胆来大晖拈龙须的夷人的背景。
那夷人是西方的尼德兰联合王国,如今正是黄金时期,是西方海上的霸主,拥有的商船比目前整个西方的总和还多。
正是因为它有如此势力,才会第一个跟大晖叫板。
余柏林搜集资料之后,与自己回忆中时空中的尼德兰相互印证,发现华夏历史虽然改变挺大,但国外历史虽有改动,但改动不多。
在他的时空中,也发生过尼德兰强占瀛洲之事。只是那时候恰逢改朝换代,让尼德兰得逞了。
不过当新王朝建立之后,开国皇帝直接亲自出马把尼德兰赶走了,还追到了尼德兰本土去,捞了一大笔钱回来当开国建设资金。
正是这第一桶金,奠定了他那个时空的华夏向近代史改革的基础。
那时候他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正年轻,十分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回到那个时代,跟那开国皇帝一同,把贼寇赶出国土,赶回老家,再围了他们的首都,满载金银而归。
没想到穿越到另一个时空,他居然真有完成这个梦想的时候。
虽然不一定追那么远——毕竟史书中是皇帝亲征,追多远,只要后勤跟得上,都是皇帝自己说了算,他只是一介臣子,可是不成的。
封蔚倒是有这个脾气和底气。
但打败对方之后,要一笔赔偿不为过吧?用钱换俘虏什么的,应该对方也会愿意吧?
打仗首先要知己知彼,因为离得远,虽然对尼德兰王国还是有所耳闻,但其对本土的了解肯定不如余柏林深,余柏林不说人家风俗民情,连人家地形地貌都很清楚。
“有余大人这资料,打到他们老家去都可以了。”一将领呐呐道,眼中满是惋惜。
要是德王也在这,有德王顶着,这群人说不定真会撺掇着,打到他们老家去。
余柏林为这次出征做出的第二个贡献,就是检查了全群的军火配置,对战船上的军火配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经工匠执行之后,的确比之前要来的更顺手。
众人不由赞叹,余柏林不愧是首先提出火枪和火炮之人,他才是真正的行家。
第三点,他改变了派兵布阵,使其更能发挥炮火的威力。
毕竟大家都是冷兵器时代搞惯了,不像余柏林本身就出自枪支的时代。
三点下来,奠定了余柏林在军中的主导地位。
如今准备完毕,海军在岸边整装待发,只看对方反应。
第120章
事前战略定了一套又一套,到真打起来的时候,发现一切都是空想。
因为实力压制。
在大晖的炮程和精确度比对方高许多的情况下,两军海上相遇的时候,就是碾压。
每射一次,火炮的后坐力就让大船剧烈颠簸一下。余柏林站在旗舰上,远眺尼德兰的战船,看着他们的炮弹还未飞到船前就落入了海中,心中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