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军事基地搬迁的时候,将士们对着两座雕像脱帽垂泪,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让当时媒体大书特书。
不过对于余柏林而言,这个有意义的地方变成培养华国海军将领的摇篮,还是更高兴的吧。
只是,这时候,余柏林专门修建了这么大一片地方,说是给士兵和底层军官上课,让将士们抵触心理都挺强。
将领们首先想的是,余柏林是不是想把文官那一方插进来,让士兵们读些四书五经,占用他们的训练时间。
不过经余柏林解释后,又有北疆的成功例子在,他们便不反对了。
高层将领们都是读过书的,并且文化素养都不差。甚至有些人如果从文,也能考个进士当当。这个时代的人骨子里还是崇尚读书人,余柏林爱兵如子,不在乎那些大老粗笨,愿意教这些士兵读书习字,以后他们退役之后,有这番本事,也能得个好生计。
而中层将领,除了空降的,许多都是从底层拼杀上来的。当将领和当士兵的时候不同,你不通些文墨,不读几本兵书,不会与文人沟通,根本干不下来。
听余柏林的课程规划,四书五经虽然有,但只是其中之一,最主要的是兵书史书甚至各地地理、风俗民情之类,甚至连海外都有。这些都是将领们所需要知道的。
有些将领甚至琢磨着,若是余柏林亲自授课,自己不好意思拉下脸去求教,但是可以打着监督的旗号去蹭课。
至于那些外语课,让将领们更是兴奋。
这是要为打到外面而做准备吗?
可以说,在大晖这么大个地方,当到高层将领的人,能力不错,背景更不错。
背景不错,自然文化素养就高。
再加上这群人都是去新大陆磨砺过的,对接受新知识并不抵触,甚至十分热衷。
但对于士兵们而言,就是叫苦不迭。
这么大年纪了,居然被逼着读书习字,那简直跟要了老命似的。
他们很多人,要是能读书,谁吃从军这碗饭?
至于算数之类,外语之类,要知道,数学和外语,到后世也是让学生们深恶痛绝的东西。
但将领都同意了,他们也只能咬牙认了。
谁让自己只是小虾米呢?
而有学习就有考试。考到前面有奖励,考到后面不但会通报批评,考不及格还会补考。多次补考不合格,呵呵,到时候会有补课大餐和不可言说的惩罚等着你。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人权,什么快乐学习可言。
训练没完成,没打你板子就算好的。包下所有清扫厕所的任务惨不惨?
这时候,一将领突然提起,余柏林在北疆的时候,就在军中传有“余阎王”的名号,对北疆将士而言,其可怖程度,比德王更深,是让士兵们闻风丧胆的人物。
如今,他们终于体会到了“余阎王”的恐怖之处。
于是余柏林“余阎王”之名,再次传开了。
一南一北,最终传遍了整个大晖。所以武官,所有士兵,全都知晓余柏林“余阎王”之名,知道他的考试**。
之后当学习朝着全军推广的时候,即使余阎王并没有负责其他营地将士学习之事,但将士们仍旧传唱着余阎王之名。
谁让余柏林是最先发起此事之人,也是最终推广此事之人?
文官们很高兴,认为余柏林是渗透武官队伍,是教化那些武夫;武官们也很高兴,认为余柏林是看得起武夫,是真正和武夫和睦相处,并且为其着想。
反正余柏林推广此事在文武百官中赞誉极高,只苦了那些不但要训练,还要读书的士兵们。
当然,这些士兵在学成之后,都对余柏林感激涕零。
但在学的时候,都恨不得在心底天天钉余柏林小人。
他们甚至编起了顺口溜来唱,余阎王,考试忙,让你三更死,不得五更亡。
余柏林第一次不小心听到这极具瀛洲特色的小调之后,露出了迷之微笑。
而后一群士兵遭遇了非人的补课折磨,这是后话。
余柏林明明脾气最温和,时时刻刻都带着笑容。封蔚则天天在外面跑,对士兵训练很严格。但封蔚在将士们心中却不是那么可怕的存在。
大概是封蔚虽然具有威严,但还是正常的极具威严的将领的样子。让他们爱戴,让他们服从,让他们愿意跟随。但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余柏林。
封蔚知晓之后,对着镜子瞅了半天,然后对余柏林委屈道:“我这张脸还没你长的凶吗?”
余柏林挑眉。
谁要比谁长的凶来着?
第123章
这是自余柏林来到这里后度过的第一次台风。
因余柏林在修建之前详细询问了当地人,修建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台风才到来。
当台风到来的时候,封蔚美其名曰让将士们提前适应瀛洲的生活,让大家囤好物资,都留在瀛洲看台风。
营地选址避开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地方,修建的水泥砖房又足够兼顾。除了窝在家里闲得发慌之外,并没有其余危险。
封蔚很快就后悔了。
他闲在房子里,快发霉了。
“我真的不能出去吗?”封蔚看着外面风雨交加,道,“我觉得风也不是很大嘛,穿着蓑衣就可以了。”
余柏林扫了一眼窗外被吹折的树木,然后对着封蔚微笑。
封蔚蔫哒哒的坐回了位置上:“好无聊啊,我快发霉了。”
余柏林将书放下,叹口气道:“是你说的要留在这里,不进内陆躲着。现在说无聊的也是你。”
“我这不是担心今后都要长期驻扎在这,让他们提早适应嘛。”封蔚道,“但是我又不会长期留在这。”
余柏林冷笑道:“你是想把下属们都丢在这,自己跑回去?”
封蔚讪讪道:“好吧,我这不是没走吗。长青啊,你说这雨究竟要下多久啊。”
余柏林道:“台风过境很快的,没几日就过去了。”
封蔚眼巴巴的看着窗外。
本来以为待在屋里没什么无聊的,反正有余柏林陪着。他在京城的时候,也常常偷懒不去官衙。
谁知道这待在屋里,和待在家里是完全不同的。
他连房门都没办法出,这就很悲催了。
在屋里能有什么娱乐?天天抱着余柏林啃吗?那也要余柏林肯让他啃才成。
余柏林天天手不释卷,正好弥补前段时间太忙,而没能按时完成的功课。
封蔚读了没带多少话本来,很快就书荒了,百无聊赖天天转圈子。
最后余柏林看着他实在是无聊,就陪他搓麻将,还叫了两副将一起。
这几人在台风过境的最后几天,天天打牌搓麻将,封蔚倒是不觉得无聊了,但是当台风过去,众人的工作进入正轨之后,陪着封蔚打麻将打牌的几人,都颇有些不适应。
“几天而已,都上瘾了吗?”余柏林很无奈。
“上瘾?我怎么没上瘾。”好不容易“被放出来”,满地撒欢的封蔚道。
余柏林道:“没上瘾就好。凡事都有个度。”
封蔚很高兴余柏林夸奖他了,然后继续满地撒欢。
台风过境也就短短一阵子,他都能一副被憋坏了的样子。这样子,让余柏林想起来曾经朋友家的那一只,据说一天不出去遛,就生无可恋的哈士奇。
不过哈士奇只折腾他家主人,封蔚兴奋了,就去折腾他手下的将士。
今天弄个比武比赛,明天弄个骑马比赛,后天再来个球技大赛,奖励倒是丰厚,但垫底之人却也凄惨的很。
余柏林看着觉得有趣,也掺了一脚,举办了一下文化上的大赛,还真在军中发现些文化素质不错的人。
这些人大多都是多次考童生未曾考上的人。在科举制度下,考不上童生,并不代表他就一无是处,只是不适应科举制度罢了。
即使他们四书五经学得差,但总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余柏林就着重培养这些人,让他们学习后世宣传部和政委那一套工作。
一来二去,他们倒是做的像模像样的。
封蔚观察了一段时间,和余柏林联名上折子,将此举可用之处写给皇帝陛下。
至于推广不推广,就看皇帝陛下的意思了。
不过看现在军中面貌,估计皇帝陛下还是会推广的。
余柏林除了监督修建军营基地之事外,还要处理屯田之事。
所有兵营的地方,几乎都要屯田,以求至少自给自主,给朝廷减轻负担。
这里也不例外。
瀛洲种植的是水稻,处于一年两熟道一年三熟之间。只是瀛洲多山地,水稻能种植的地方,只有部分狭小的平原,让当地的粮食实在是不够吃。
现在的水稻不像余柏林生活的时代,已经改良了很多次,十分高产。要靠这么点田地,别说养活瀛洲上的所有老百姓,只说养活这些胃口十分大将士们,都不太可能。
现在大晖推广的新作物就排上用场了。
无论是山地,还是贫瘠的沙土,都能种上可供饱腹的粮食。
越是小的地方,越是落后的地方,就越是排斥新事物。瀛洲就是如此。
闽州已经开始推广新作物,但是瀛洲却从未种植过。
瀛洲的土着祖祖辈辈都种着同样的东西,即使吃不饱,即使收成差。但他们已经习惯这种生活,惧怕改变。
但余柏林等人到来之后,情况就不同了。
新作物已经推广了好几年,这些将士们还游历过新大陆,属于第一批吃到新作物的人。所以他们种植新作物,已经十分熟练。
这个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瀛洲本来就地广人稀,原本的土着们在见到大晖驻兵之后,逃到了更远的深山里。原本的渔民占用的地本来就不多,余柏林让人带着铜钱和布匹去买位于军营附近的地的时候,渔民们全都忙不慌的答应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兵老爷们直接把地占了,他们也无话可说。毕竟瀛洲虽然属于闽州,但官府一直没怎么管。瀛洲上开垦的土地,也是没有去官府登记造册的。如果官府一顶大帽子压下来,全都得乖乖送回去。
这些官老爷兵老爷们居然客客气气的用钱用布来买,实在是让他们受宠若惊。
余柏林觉得,这个时代的百姓真是太老实了。若是在现代,大概又有钉子户闹得不可开交,狮子大开口了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