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以德服人,那得是“人”才成。杀我们大晖朝人的鞑子能叫人?
封庭笑盈盈道:“朕很佩服诸位高德。诸位大人谁愿意作为使节,前往塞外教化民众,以免边疆百姓再受病祸之苦?”
这下子朝中再没人说话了。
刚才揍人的张岳一挥袖子,冷笑道:“沽名钓誉之辈。”
气得那人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上。
打了人不说,口头上还要刺几句,张大人你若不是家世好,哪能活到现在?
总而言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封庭在朝中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话语权,之前说一句朝臣能顶十句,现在说一句,朝臣就算再怎么顶,也无济于事。
“不过在去冬猎之前,哥发现有人想趁着冬猎发难。”封蔚道,“倒不是说非要弑君谋逆。一只饿醒了的熊也近不了重重护卫的我哥的身。“那熊是针对其他大臣的。
封蔚不细说,余柏林也无须再问。即使不知道是谁,大概也就是新君一脉的人吧。最好还能凭借这件事,给皇帝陛下再添些麻烦,比如让死去大臣的家族怨恨新君之类。
就算人家不怨恨,折皇帝陛下一臂,还能让皇帝陛下在外人面前出个大丑。
封庭将计就计,熊被早已准备好的封蔚围杀了,原本一场祸事,成了大晖德王武力值扬名的小故事,震慑了一大帮子人,还顺便以熊之事,拔掉了猎苑一些钉子,顺带给那些钉子背后的人小小的警告。
“本来猎熊之事不是交给我的。”封蔚道,“这么风光的事,居然不交给我!我自然不依!磨了哥好久才得到这项美差!”
余柏林按着眉角。
自封蔚去冬猎,他已经好多日没做这个动作了。
封蔚回来,他又开始头疼了。
不过想来皇帝陛下更头疼。有一个比他更惨的人,余柏林心中稍稍好受一些。
“既然你能猎熊,向来武艺有很大进步。”余柏林道,“我们切磋一二吧。”
封蔚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听到他和恶(饿)熊英勇大战三百回合,不是应该狠狠夸奖吗?为什么会是这种发展?
封蔚立刻往椅子上一倒,有气无力道:“其实我还是受了点伤的,现在浑身乏力。”
余柏林嘴角一抽,伸手握住封蔚一根胳膊,就往外拖。
“长青、长青啊!我真的受伤了!不骗你!不信我们找个大夫看看!”封蔚忙道。
余柏林停下来,转头道:“好。”
封蔚:“……”真要找啊?
守在一旁的小厮笑眯眯的真去请了王府里供奉的大夫,大夫捋了捋胡须后,道:“大概是闲出病来了吧。要喝药吗?”
封蔚:“……”这老头好讨厌!
余柏林微笑道:“请大夫开药吧。”
大夫点点头,拿起毛笔一阵狂草,有病治病无病养身啊。
封蔚:“……”我并不想喝。
可是在切磋和喝药中,封蔚苦哈哈的选择了喝药。
他不一定打不过余柏林,但他总是不忍心还手,只能被追的满院子跑,很丢脸好吧。
所以,还是喝苦药汁子吧。
虽然那老头很讨厌,但开的药方喝了向来很管用。
余柏林见封蔚乖乖喝药,心中一些因为封蔚自己故意去遭遇危险的愤怒也就消散了。
他已然明白自己对封蔚或许倾注了太多主意,光是因为封蔚屡次让他心思不宁,就超过他对自己的把控了。
但现在已非前世,他不用担心会有人居心不良的接近他——居心不良的接近封蔚倒是有可能,他这个寒门小举子何德何能?
所以,封蔚对他好,他也就报以好就成了。
至于未来的事,未来再说。能多活一世,本就是白捡的。就算不事事顺自己的心意,也要活得潇洒自在一点。
封蔚喝了几天苦药,大夫说“痊愈”之后,他便又活蹦乱跳了。
因余柏林畏寒,封蔚便把熊皮只送了一半进宫,留下一半给余柏林铺床。狐狸皮也封成了大袄子,披在余柏林身上。
余柏林本只想要几张兔子皮。除了珍贵程度的差异之外,狐狸皮不一定比兔子皮保暖。可封蔚说狐狸皮更称余柏林,私下让人用余柏林的尺寸做了衣服。
封蔚长得比余柏林壮实,整个人比余柏林大一圈。余柏林若不穿,这衣服就浪费了。
封蔚在白色和红色之间犹豫了好久,最终决定给余柏林做红色的皮袄,连领子都是大红色的。
红色的皮毛不够,封蔚还去外面买了一些。
余柏林平时喜穿素色,气质上也给人一种淡雅君子的感觉。现在偏偏少年裹上了大红色的艳丽皮毛,整个人也显得明艳了几分。
“过年还是该穿的喜气一点。”封蔚摸摸下巴,觉得很满意,很好看。
于是他自己又去买了许多红色皮毛,给自己也做了一件。
结果一穿到身上……
某日张瑚跟小师弟喝酒时用恐惧的语气道:“德王最近爱穿红色的衣服,看起来像是从血海里走出来的一样,满身血煞之气,更加骇人了。”
张瑚拍了拍胸口,道:“德王未曾上过战场便带着如此血腥气,若将来某日上了战场,估计京城又会多一个让小儿止啼的人物了。”
余柏林默默端起酒杯,遮住了嘴边的笑意。
不知封蔚是否知道别人对他衣着的评价?
第 36 章
临近年关的时候,宫里早早的封了笔,放了假,封蔚却少有在王府的时候。
紧张了近一年,他们一家人也该好好团聚团聚。
余柏林推辞不过,去张岳家住了几日,结识了不少张家的人,又见到了季家的人。因张家是个大家族,平时虽然各过各的日子,到了年关,远近亲戚拜年来往的可就多了。
余柏林在家里闲散惯了,又被封蔚养的精细,到了老师家,事事都要端着装着,分外不自在,没住几日就找借口回去了。
张岳也知道自家人多口杂。只是担心余柏林年纪小,大过年的受不了冷清。现在看着余柏林更加习惯冷清,便也就不再提起让余柏林在他家过年的事了,只让张瑚对小师弟多上点心。
张瑚一直对余柏林很上心,自然满口应下。
余柏林回家之后,王府众人居然有一种心理踏实了的感觉。
王府主人去了皇宫里,基本不回来。只留下下人在府中,哪怕人还是那么多,总觉得没了主心骨,再多的人都觉得没人气。
余柏林一回府,王府的人走起路来都轻快几分。
这伺候惯了人的人,没了伺候的人,就浑身不舒服。
在封蔚潜移默化下,王府俨然把余柏林当做了第二个主人。
再加上封蔚对俗物不太上心,每当下人来禀报王府及其他事时,就忍不住把事情往余柏林身上推。
余柏林只给出建议,但封蔚那懒货根本不动脑子,直接按照余柏林建议来做。
余柏林最开始说的很含糊,封蔚照他说的吩咐下去,弄得下面的人一个头两个大,不断诉苦。
封蔚也懒得想,便又来问余柏林。
后弄得余柏林也无奈了,干脆帮到底了,就当自己住在王府的工作,给封蔚当幕僚当长吏得了。
余柏林管事不是事必躬亲。他用的是现代企业的那一套管理方法,层层负责,他只看结果。他又改了记账的方式,定下了许多新的规定。一番改变之后,余柏林操心的事并不多。
他管过比这大许多的事,多许多的人,王府家业看着虽大,比起后世而言,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了。
余柏林的存在只有封蔚身边一些心腹知道,外围的人只以为这些事都是王爷决定,顶多多了一个神秘的出谋划策的幕僚。因此余柏林并未遇到抵触,顺顺利利的就将王府收拢手中。
他对此很有些迷茫。
就这么把亲王府收拢手中了,吃穿住行都要从他手上过了,封二你还能不能好了?
封蔚说,自己过得很滋润,早就烦这些事了。
不止封蔚,连自出宫一次之后,就时不时的携妻子出来转悠转悠的皇帝陛下都觉得这样挺好。
按照皇帝陛下的话来说,我弟有点蠢,有人帮着管着,挺好,你不管就得我管,我也累啊。
皇后娘娘不住的点头。
皇帝陛下忙政事已经很累了,这些事都是皇后娘娘在管。皇后娘娘重病,封蔚才勉强自己处理。
他不是处理不好,只是比起动脑子,他更喜欢动手。
有余柏林分担,封蔚当然把不喜欢的事都推掉了,只安心当“米虫”,开源节流什么的都让余柏林操心,他只管伸手要钱就成了。
余柏林在德王府过的这第一个年并不冷清。
甚至说还有些热闹。
封蔚早说了,他不在王府,王府的年还是要过的,大家也要热热闹闹的。
余柏林以自己还是白身为由,和王府总管长吏等人坐一桌,并把李叔李妈也拉到了一起。对余柏林而言,李叔李妈已经如同他长辈一般。
德王府的下人在德王爷这个主人的带领下,也颇有些“不着调”。余柏林说什么就什么。
他们围成一桌坐着,吃着热腾腾的火锅,虽然火锅没辣椒,红汤是由只放了艾油胡椒花椒以及其他香料,并牛大骨熬制而成,对于初次吃的人来说,也是喷香扑鼻,远远闻着就让人垂涎三尺。
即使不爱吃辣,那辛辣的味道飘过来,也让人不由吞咽唾沫。
火锅这吃法,在这个时空虽说不知道是不是余柏林首创,但至少现在并没有传到京城来。
寒冬腊月,即使再好的饭菜,搁桌上一会儿就凉了。现在又流行吃荤油,只余柏林来王府之后,王府才开始用素油做菜。但年夜饭上,大荤肯定占绝大多数,就算想吃蔬菜,也只有每桌很小一盘——这寒冷的冬季,蔬菜可比荤菜贵多了,千金难得。
所以菜放上来没多久,凝固的白油就让人立刻没了食欲。
火锅好啊,围着吃连烤火炉都省了,暖和的很。
耕牛不能吃,并非牛肉不能吃。富人之家,都养着以供食用的“菜牛”,就算平民,老掉了耕牛也能让他们尝到牛肉的味道。
当今太平已久,早已经不缺耕牛,菜牛自然就多起来了。德王府虽然根基尚浅,封庭一直舍得给弟弟好东西,大把大把的东西赏赐下来,上好的菜牛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涮火锅的上好的牛肉可以吃到饱。
这个时代没有饲料没有激素,菜牛都是在野外庄子的山上放养着的,其肉质之鲜美劲道可想而知。
余柏林前世吃过的珍稀佳肴数不胜数,高档牛羊肉不用说,都是餐桌上的常客。
虽然穿越了几年记不得当初的味道,但余柏林品尝美食的能力没丢。这切成薄片的牛羊肉,无论从外表上来看,还是吃到嘴里的感觉,都是极品中的极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