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卫玉楠给余柏林将酒杯重新添满后,击掌笑道,“我弃武从文,就是为了能站在文臣中为武官说句公道话。我敬长青一杯。”
“你们两怎么就喝上了。”赵信懒洋洋道,“虽然我诗书传家,但这件事也得算我一份。”
“边疆将士护卫边疆,护卫晖朝百姓。我等入仕,自当为其后盾。”陈磊将酒掺满,双手举起酒杯道,“请!”
“请!”
后史官不止如何得知此次聚会,史书记载,晖朝四位比武将更为坚定的主战派,就是在次结盟。
而在外国史书记载,晖朝臭名昭彰的战争狂人,就是在这次聚会中臭味相投,暗中制定祸害世界的机会。
而对于这四个年轻人而言,不过是定下了一个,护住在边疆流血牺牲的将士们,让他们流血不流泪的誓言罢了。
銮驾中,封庭突然听到马车外阵阵高歌,忍不住掀开布帘,对骑着马护卫在旁的封蔚道:“从何人起?”
说完,封庭自己先笑道:“这么多人,哪能知道从何人起。”
封蔚却摇摇头道:“这我还真知道。我看见长青等人突然高歌,歌声就是从那里开始传开的。就算不是他们,他们也应知道是谁起的头。”
封庭不由乐道:“离这么远你都知道?”
“不远,就临街呢。”封蔚道,“我知道他们坐那里,特意看着他们,谁知道长青居然没注意到我正在看他。我骑着高头大马,这么显眼。”
封庭:“……”小孩子脾气,真亏长青受得了他。
“林在?”大宝小声问道,“在哪?”
“在街边看着呢。”封庭放下布帘,把大宝抱起来,放在膝盖上,“等大宝长大了,可以自己骑马了,就能看到了。”
大宝使劲点点头:“我早点长大,自己骑马!”
“不过等大宝能自己骑马,长青应该能陪着你一起骑马了吧。”封庭笑道,“以长青的才华,几年之内,必成朕股肱之臣。”
“肱股之臣。”大宝继续点头,“林很厉害!和大宝一起骑马!”
封庭看着儿子一脸向往的样子,忍不住在儿子软乎乎的脸蛋上捏了捏。枯瘦如柴懦弱寡言的儿子,被余柏林养的白白胖胖进退有度,封庭不由对余柏林更添几分好感。
待这次事了,再带琪芳出去逛逛,跟余柏林好好聊聊。
嗯,主要聊聊那越来越不让自己省心的弟弟。
封庭很纳闷。为什么儿子越来越乖,弟弟越来越熊了。明明弟弟才让他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是他一手带大的。
皇帝陛下坚决不承认,是自己教育问题。
待将士们进宫之后,便是封赏和赐宴。
这些在宫外的余柏林自然不得而见之。他和一干友人酒酣耳热,尽兴回家,趁着几分酒意,将此次所见入画。
一副将士大胜而归入京游街图,在后世炒成了天价但没人能得到——因为在国家博物馆中藏着,是史学家们研究晖朝历史和风俗重要的材料。
据记载,时年为天齐元年。华夏历史上被封为千古一帝之一的天齐帝刚登记不久,余公此时只是举子,围观大捷将士入京。
在这幅图中,有着天齐帝早期的大臣。
其中有些早早的湮没在历史尘埃中,有的则一直辉煌下去,成为华夏历史上最为璀璨的光华之一。
比如那在世界历史上都拥有赫赫凶名,甚至被一些宗教魔化的德王封蔚。
他在画中,骑着马伴在銮驾一侧,正面带笑意,似乎对着銮驾中人说着什么。而銮驾车窗处撩起帘子,只露出一只手之人,应该就是年轻的天齐帝。
众人都称德王身形魁梧,面容凶煞,连后世文学作品中,也将德王演成魁梧霸气的壮汉。
而画中的德王却笑容温柔,举止优雅,如同一普普通通翩翩少年郎。
余公之后还有画作有德王入画。待余公画作渐渐被发现之后,后世根据这位和德王莫逆之交的画作,才给德王“平反”。原来德王并不是魁梧大汉,而是一俊朗爱笑的美男子。
当历史渐渐定论之后,那文学作品中,各种和德王爱来爱去的女子就多了起来。与德王、余公三角恋的女子也多起来,至于加上皇帝四角恋……嗯,也是可以有的。
只是后人不知道的是,性情随和,时常面带爽朗笑容的德王,估计只有余柏林和皇帝一家才能见到。在晖朝大部分人眼中,德王形象就算俊美,那也是如同罗刹一般带着血腥气的美。
只有余柏林、以及皇帝皇后夫妻两,才会坚信封蔚是个傻白甜。
……
封蔚照旧在宫里过夜,等他回府时,余柏林这一副长画已经画了一半。
其中属于他的地方还没画。
封蔚立刻搬来椅子守在余柏林身旁,瞪圆眼睛看余柏林画他。
余柏林一见他,就找不到画画的感觉了。
他是抱着一腔热血作画,要画出将士们的神勇,和百姓们的敬仰。封蔚一杵在这,瞬间让豪壮的《秦风·无衣》变成了“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可封蔚知道余柏林要画他,怎么赶都赶不走。他殷勤的给余柏林磨墨,不断催促余柏林“快画快画”。
余柏林无奈,只得先把最前面銮驾处画了。
也还好最前面除了封蔚一个人需要细画之外,其余多是旗帜和銮车,没多少需要费神的地方。
在画封蔚之时,大概是因为身边的封蔚太欢脱的原因,余柏林把画中的封蔚也画的很快乐,眉梢嘴角之间,都洋溢着笑意。
余柏林本来私心想将封蔚艺术美化一下,画作一英武少年将军,剑眉星目,正气凌然。
结果……
封蔚也很不满意。他觉得他其实应该更霸气一点。于是他磨着余柏林,让他再单独为他画一幅。
余柏林用没有灵感推脱,说封蔚要让自己把他画成威武霸气的模样,至少得让他多观摩一下。
可之后很多年,余柏林都难以见到封蔚霸气的模样。虽然同守在边疆时,封蔚倒是霸气了。可他们大多一人出击一人守城,并不在一处。
这导致余柏林画作中,封蔚都是那一副带着阳光般灿烂笑容的模样。
误导了后世研究的学者和思春的少女少年们。
此刻他们两都是不知道后面会有这么多事的。
余柏林用了九天时间,完成这幅画之后。封蔚越看越喜欢,忙找人装裱了,带进宫给他哥看。
成皇后作为后宫女子,没能看到这雄壮的一幕,本来十分遗憾。她见到余柏林画作,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似乎也能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气氛。
成皇后对这幅画爱不释手,生生从封蔚手中将这幅画抢走。
封蔚本是炫耀,结果炫耀倒是炫耀了,画也被人抢走了。如果抢画的对象是他哥,他还能闹腾一番。可抢画的是他嫂子,封蔚也只能蔫了。
慈贞皇后在封蔚未满四岁时就过世,成皇后对于封蔚而言,就像是母亲一样,还是严母。
至于他哥,就是宠溺他宠溺到令人发指的慈父。没有成皇后教着拴着,封蔚肯定比现在性子更野。
封蔚蔫哒哒的回来告诉余柏林,画被成皇后抢走了,余柏林哭笑不得。
皇帝这一家子,还真不像人们想象中的皇帝那样。甚至跟这个社会大部分家庭,都不一样。
他们太随意了,太融洽了,倒像是现代的家庭了。
可余柏林喜欢这样的皇帝一家。
跟之前只想为自己博得一个地位不同,余柏林现在认为,若是跟随这样一位皇帝,想来能做成许多事吧。
运用他从现代带来的知识,一定能为这个国家带来许多意料之外的改变吧。
比如现在……嗯……辣椒西红柿南瓜统统成熟了。
在封庭知道这些新作物之后,就派人去向海外夷人寻找收购。所得种子虽不多,但种出的东西足够让封庭下定决心,派人大肆寻找海外作物。
这些新作物大部分留种,剩余部分还要被封庭做成菜肴,宴请大臣,给他们推销新作物的好处。
连封蔚偷偷截留下来的种子所种出来的果实,都被封庭“厚颜无耻”的征收了大部分。除了留种的之外,余柏林和封蔚居然只够吃几顿。
更可怜的是,这几顿饭还有皇帝和皇后参与。
封蔚表示这日子没法过了,他要出京,要把余柏林一起带走。
第44章
京城在北边,新君登基后,南边的势力总是会更新的慢一点。
只一年时间,封庭已经基本上收拢了北方的权力,包括北边边疆的军权。但南边势力错综复杂,封庭现在才腾出手来收拾他们。
经过前朝的发展,南边的经济税收已经超过了北方,是晖朝的大钱仓、大粮仓。对于晖朝而言,是与国运息息相关的大后方。
目前南方并不安稳。
东边海域总有海盗来袭,以前只是倭寇,现在还多了些头发颜色稀奇古怪的海外夷人,让朝中大臣天天吵着要海禁,要闭关锁国;南边缅甸等国王朝更替,新继任的国君野心勃勃,总是在南边边境转悠,是不是抢上一把;西南方向诸少数民族受了吐蕃使者挑拨,也有些蠢蠢欲动。
虽说这些都不算严重,没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但封庭以后还有的忙的。
现在当务之急,是江南。
每任君王继位,稳固好北方中枢之后,第一个要开刀的地方,就是江南。
封庭也不例外。
晖朝地方官制,为布政使主管行政、按察使主管司法、都御使主管军事,三种权力分由三个最高长官。中央又派都御使都地方任巡按,监督地方行政、司法、军事事宜,每年赴京师面圣议事。巡按是中央对地方管辖的象征,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省最高权力长官。
封庭登基之后,地方上官员不好大动,但各省巡按陆陆续续都或升或调给挪动了。江南也早早的换上了自己信任的人。
江南有盐有粮还有海运,脂膏一多蛀虫也多。江南官场沆瀣一气,欺上瞒下,颇有国中国的之感。
封庭岂能容之?
他听到江南巡按打的小报告后,已经下定了如果江南官场之人不识相,就血洗的决心。
封庭正在想找谁去做这把刀,封蔚就跳着双脚自荐。
封庭自然是不许的。
江南官场肯定要大洗牌。这群没眼色的人,文宗都死了还不识相,不弄死几个怎么能起杀鸡儆猴的作用。
可杀这么多人,肯定会留下恶名,也会被朝臣警惕,甚至群起而攻之,封庭哪舍得让封蔚受这种委屈。
封蔚道:“我去江南,不一定要杀人啊。我可以当个震慑嘛。实在不成,当个幌子也成。有我在前面杵着,其他人要做什么,也隐秘一些。”
封庭无奈:“你就直说吧,想去江南干什么?”
封蔚正色:“为大哥排忧解难!”
封庭随手抄起书本卷着在他脑门上敲了一下:“正经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