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连朝中那些老狐狸们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实在是这新帝和德王都不按常理出牌,宫里又被治理的铁桶一般,皇帝陛下身边连个吹枕边风探话的人都没有。
封庭登基之前是个穷苦的小透明,当然没什么侧妃通房等他登基之后册封为妃嫔。封庭后宫除成皇后之外,就一个何贵妃,还是何太后绕过封庭,自己给封的。
这故侄两惯爱作死,太过嚣张,被发了狠的成皇后整治的岂不成军。
何贵妃自从被成皇后打了板子之后,身体一直不好。若不是成皇后想让她活着,她早就撑不下去了。
何太后则被砍掉了所有耳目,想发懿旨找人进宫陪伴,都被拦在宫中,令不得出后宫。婉丽公主也被勒令在公主府反省,不准出门,出门就被抓回去继续关着。
外命妇又不可能在何太后不召见的前提下,自己进宫。她们倒是可以递帖子,可递进去就被人扔掉了。
封庭表面功夫做得极好,一会儿又送了何太后什么东西,一会儿又召集了什么戏班子给何太后解闷,一会儿何太后要礼佛了他还专门让人在宫里修了佛塔。
嗯,何太后不召见外命妇,是因为闭门礼佛了。
至于何贵妃。你一个妃嫔而已,哪来资格擅自和宫外联系?
封庭登基前,家中简单的人口,在登基之后,本以为会让他在后宫举步维艰,却不想是让大臣们百愁莫展。
大臣们倒是想让封庭充实后宫,但封庭以“虽朕只守孝三月,但常人守孝三年,朕三年内不愿大选”就给驳回了。
皇帝陛下以孝治天下,孝感动天,以身作则呢。平常人守孝三年,皇帝下三年内罢选,哪里有问题了?一点问题都没有。还要上帖子让开大选的人,绝对是私德有问题!皇帝陛下不开口,文人口诛笔伐都得骂死你!
而且皇帝陛下还有一点让大臣们无话可说的优势,那就是皇帝陛下已有两位嫡子。就算皇帝陛下之后再也不封后妃,大臣们也拿皇帝陛下无可奈何。
帝后和睦乃是国之大幸,若是妃嫔专宠,还能劝说一二。独宠皇后,皇后还已经育有二子,那是皇帝不近女色,是高德,是龙凤呈祥。
在有两个嫡子的情况下,谁说让皇帝陛下为子嗣着想,都是意图不轨。
要那么多庶子干嘛,夺嫡吗?
只有太子一个,还要担心一下太子未来寿命。
还有封祉这个嫡次子,二皇子,双重保险,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再说皇帝皇后还年轻,虽然两人身体都不怎么好,谁又说得清,将来会不会再来个三皇子?
有嫡子在,还求着皇帝生庶子,你不是居心不良是什么?
朝中这么早就叫着要往后宫塞人的人被封庭暗戳戳的都告诉了皇后。成皇后微笑,再微笑。
这些人她记住了!
她虽不盼能与皇帝一生一世一双人,但不代表她不生气!
封庭表示,他就是想看成皇后生气的模样。
现在大宝小宝都在宫里,成皇后放在他身上的注意力少了太多,他有点小小的不高兴。
当然,这小心思封庭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他表示,告诉成皇后在这些,是哪日他不得已收人如后宫之后,这些人家族出来的女子,要重点照顾,能打发多远就打发多远。
封蔚一路走一路游玩,终于赶在第一场大雪之前,入了京。
此时,皇帝陛下派去给刘淳撑场子的侍卫和士兵也悄悄的到了江南。
在封蔚到京后不久,刘淳就身着官服,手持圣旨,在一干护卫的簇拥下,正式现身江南衙门,让江南巡按跪听圣旨,开启了明面上的撕逼。
这时候他们才知道,被德王骗了。
主持江南一事之人,并不是德王,而是据说被派往边疆宣旨,嘉赏边疆将士的右副都御使,撕逼专家刘淳。
刘淳之名,在朝堂之中早已如雷贯耳。他面善心黑,能言善辩,又背景深厚,早在文宗时期,便是文宗手上一把尖刀。
新君登基之后,本以为刘淳不被新君所喜。谁知刘淳低调了一年,直接接手了江南这么大一件事。
所以德王真的只是来江南玩玩玩的?只是个幌子而已?还是这只是个假象,德王其实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
刘淳微笑不语。事实都摆在眼前了,还不肯相信,怪我啰?
第51章
余柏林刚回京,就被张岳抓走检查功课。
张岳心中还是很满意的,但表面上还是要装出一副严厉的样子,挑剔了一番之后,余柏林便恢复了最初还没被张岳放养时,每日一大早吃完早饭就去张岳家,到日落才回来的作息。
张岳每日要上朝,下朝之后还要上班。他每日将安排的事情写好,余柏林到来之后就按照张岳写好的要求和留下的题目看书写文章,然后等着张岳回来检查功课。
日子一晃,就接近年关了。
回京这两月时间,朝堂上吵成一锅粥,送信的官兵快马加鞭往返江南京城,终于赶在过年前,完结了此事。
在军队的镇守和确凿的证据下,江南官场轻轻松松完成了初步洗牌,砍掉了几个领头的。剩下的人只等二月春试之后,大面积替换。
江南之事对于封蔚而言,算是给他放了几月旅游假。回到京城之后,就被他哥抓了壮丁。最忙的时候,吃住都在皇宫。余柏林再见到他时,那两个黑眼圈浓重的跟个大熊猫似的。
封蔚虽然平时跳脱了些,大事上却很听话,帮他哥揽了大部分活,并没有撂挑子不干。
“我不多做一些,哥又病倒了怎么办。”封蔚道。
余柏林心想,别的王爷多干活,是为了夺权。你这理由倒是稀奇,估计也只有皇帝陛下才信你。
不过封蔚多是做打下手的功夫,替封庭完成一些繁杂的事,封庭只需要下最后定夺。自己直接下决定是没有的。
不仅是封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封蔚不耐烦这些事。
封庭接这次江南之事,也是手把手的教导封蔚。可封蔚总是一副神游状态。
封庭很担心。封蔚不可能一辈子待在京城。他现在虽然拦着,但以后封蔚肯定会参与更多的军政大事。
封蔚道:“哥你给我派个聪明的跟着不就成了?我看长青就不错。”
封庭捂着胸口:“我以后肯定对长青委以重任,他老是跟着你替你打下手怎么成?”
封蔚反驳:“可哥你交给我的事肯定也是很重要的事,反正都会派人和我一起,长青就很好,和我配合多默契啊。反正都是派人,派谁不是?”
封庭一想,居然觉得弟弟说的很有道理。
余柏林以后肯定是他心腹大臣,而封蔚更是他最信任的弟弟。他让封蔚做的事,肯定是大事中大事,本就不可能封蔚一个人做得成。反正都要派人去,派余柏林不也是一样?
派其他人,他还担心自己弟弟被欺负欺骗了呢,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现在他弟弟什么事都没做,就被一堆人跳着脚黑,以后还得了?
可有封蔚在,余柏林顶多算个二把手。到了其他地方,余柏林就是做主的人。长此以往,余柏林会不会不高兴?算是亏待了吧?
封蔚道:“不会的,长青不是这种人。”
有他在,余柏林才能放手做事呢。
封庭感慨:“长青不慕名利,的确是我多想。”
“对。”封蔚眨眨眼睛。怎么到不慕名利上去了?算了,哥哥说对就是对吧。
封蔚回家之后,把此事告诉了余柏林。
虽然他说要让余柏林跟他当搭档,总要问问余柏林的意思。若余柏林要抛弃他这个小伙伴,他还是要尊重余柏林的意见。
余柏林放下书卷,很没风度的给了他一个白眼:“你就不能自己稍稍学一点吗?”
“我会,可若是你能帮我,我何必这么累。”封蔚强词夺理道,“再说,反正哥又不会让我一个人,会累死。”
余柏林还真认真的想了想。
作为孤臣最难的一点,就是容易拉仇恨。若是皇帝想把他当做一把刀,他又除了皇帝这座靠山之外没有其他依靠,很容易玩脱。
刘淳不惧怕,那是因为他背后有刘家。
余柏林身后什么也没有。
即使老师好友也能结成一张网,但这种网络能共生,却不能同死。能成为他的救命稻草,却不能成为他对别人的威胁。
若有封蔚在上面顶着,自己不但做事更加肆无忌惮一些,仇恨度也小一些。并且凭借皇帝陛下对封蔚的爱护,也不会让他做弃子。那么以封蔚对自己的情谊,自己也不会成为弃子。
至于皇帝陛下之后会不会对封蔚态度改变,那是之后的事了。
在皇帝陛下不会猜忌封蔚的前提下,与封蔚共事百利无一害。
想来皇帝陛下也不愿意让封蔚身边多一个跟封蔚呛声对着干的人。
余柏林道:“若能与你共事也不错,但你也要成熟点,别让我操太多心。”
封蔚很高兴的把余柏林的话转达给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长吁短叹。总觉得余柏林在帮他带孩子,还是预定了带一辈子这种。
成皇后笑道:“这不是很好吗?小叔总有长大的一天,陛下也不用时时担心了。”
皇帝陛下拍拍大腿,皇后说得对!弟弟总要长大啊!
所以陛下娘娘,你们两所说的长大,就是换一个人照顾吗?
余柏林回来之后,最高兴的是大宝小宝。
他们可从未跟余柏林分别这么长的时间。
只是封蔚忙碌,余柏林又需日日去张岳家报道,大宝小宝不能像余柏林出京前那样,在德王府住的那样频繁。
不过大宝还是找时间抱着一大堆记着疑问的书籍去找余柏林解惑。
嗯,还有一大堆对他老师和他父皇的小小抱怨。
余柏林听后,废了好大的劲,才维持住自己平静的表情。
老师也就罢了,小宝抱怨过很多次了。但陛下这是怎么回事?
余柏林眼角余光瞟向正抱着小宝,握着小宝的小手,在上等的宣纸上,用上等的毛笔蘸着上等墨,画着不知道什么图案的封蔚。
听闻封蔚是由陛下亲自教导。所以说封蔚长成现在这副样子,也可以理解了?
当然,余柏林自然不可能吐槽皇帝陛下的。他还得维持大宝心中皇帝陛下光辉高大的形象。
大宝是个好孩子,虽然他对皇帝陛下的教导多有困惑,但在他心中,父皇仍旧是棒棒哒,大宝还是很信任很爱父皇哒,也很愿意听父皇的教导哒。
嗯,然后私下再问问余柏林就好了。
大宝也提起新来的太子太傅。
陈老的人品和学问都是不错的,他又不像大宝身边其他暂任老师者那样急功近利。他曾教导过穆宗,也指导过封庭,还教导过陈家家中那么多年轻一辈,对教导小孩子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大宝在陈老那里听课,虽说比不过在余柏林这里那么开心,但授课方式不同,和教导水准高低并无关系,大宝在陈老这里受益良多,心中也对陈老非常尊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