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说话走路都要大人教的。”余柏林并不觉得怀中的小孩笨,明明蛮机灵的,“不是说家里人忙吗?是不是没人教?”
封蔚想了想,似乎真是这样。皇嫂生小宝的时候就难产,病一直断断续续美好,皇兄又忙,伺候的人估计不会想到教小宝:“好吧,我误会他了。这可不行,我会去跟哥说说。”
嫂子病着,他们两也不会带孩子啊,都没发现哪里不对,只以为小宝开窍晚。
原来小孩子说话走路是要教的吗?
封蔚回想了一下,好像大宝出生的时候,嫂子是有教大宝说话和走路。不过他还以为那是逗小宝玩呢。
余柏林低头擦了擦怀中小孩嘴边的糖渍,看着小孩天真无邪的笑容,眼中闪过一丝怜惜。
作者有话要说: 封蔚:送你个娃!
余柏林:妈的智障!
第八章
爹娘都不管,看封二说辞,下人还不尽心。现在这时代,婴孩存活率本就不高,说不得哪天在父母的忽视下,小宝就夭折了。
还好他还有个叔叔,即使这个叔叔让人有些一言难尽,好歹记挂着他。
小宝食量很大,吃了一小碗蒸蛋羹之后,又吃了两个小兔子馒头,才停下嘴。
李妈会带孩子,帮小宝揉肚子,说怕积食。
“真没想到小宝能吃这么多。”剩下的小兔子馒头都进了封蔚嘴里,“小宝在家里都只喝奶,喝不了几口就不喝了,长得瘦瘦小小的,像只小猴子。大宝以前长得多壮啊。”
封蔚停顿了一下,道:“不过现在大宝也不怎么吃东西,也变瘦了。”
都快一岁了还只喝奶?余柏林虽然没孩子,也知道孩子六个月左右就要添加辅食,不然无法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只喝奶肯定不成的。不过这是别人家里自己的事,余柏林只心中想了想而已。
“大宝小宝可能都担忧母亲的病情。母子连心。”余柏林微笑道。
小宝吃饱了之后又开始犯困,李妈终于能把小宝从自家老爷身上抱过来,哄着睡着后,余柏林让李妈把孩子抱到自己卧室睡着。封蔚身后护卫之一也跟着过去,守着孩子。
封蔚和余柏林终于可以谈论孩子之外的话题。
聊了一阵子之后,封蔚很尽兴,询问是否可以去余柏林书房一观,见识一下余柏林的书画文章。
余柏林书房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自然乐意让封蔚一游。
封蔚自己能力一般,鉴赏能力却十分强,见余柏林挂在书房那一副泼墨山水图之后,对其画作和上面所做题诗赞叹不已。
余柏林见他喜欢,就卷了画送给封蔚。
封蔚也不推辞:“等余弟扬名之后,我就把画挂堂中,专门看人如何眼馋。”
余柏林笑道:“封兄说笑。”
封蔚又转悠了一阵子,最后离开的时候不仅又卷走了余柏林一副骏马图,一副字,还拿走了余柏林用作练习的策论和经义。
“我哥总不相信我结识了一个很厉害的读书人,回去看他怎么说。”封蔚满脸得意洋洋。
余柏林嘴角一抽,看着眼前这个带着欠揍笑容的人,当日那英武成熟的少年郎好像是自己的幻想。
封蔚在余柏林家一直玩到落日西沉,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走之前,他终于说到了余柏林一直想要听的话:“对了,余弟,令堂的事,我已经查明了,不日就可以解决。”
说罢,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那县令背景有点麻烦,这件事若以后有人提起,你就当做不知道,初次听闻。”
这意思,他会找其他借口处置那事,不让人联想到是余柏林的关系。
余柏林严肃道:“在下知道,多谢封兄。”
余柏林深深一作揖,心中感慨。若不是遇上贵人,可能要为父亲正名,至少得自己入朝为官了。
封蔚笑着拍了拍余柏林的肩膀:“不用这么客气,平常相处即可。不然我再来打扰时,多不自在。”
看着做出“我还会回来的”宣言的封蔚提着大篮子扬长而去,余柏林心中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
总觉得今后日子可能不会太平静。
……“回来了?”听到内侍的通报声,封庭头也没抬,“小宝可好?”
“吃了一碗蒸蛋羹,两小馒头,喝了一碗红糖水。”封蔚道,“现在睡得正香。”
“大宝在这个年纪,也有吃其他东西了。”封庭叹口气,“朕的确忽视小宝了。”
“皇兄你也没办法,没有皇嫂,会带孩子的人,谁会对小宝尽心尽力。”封蔚把怀里一堆东西搁封庭面前。
封庭看着自己桌上被挤到一边去的奏折,眼皮子跳了跳:“这是什么?”
“你之前不是不信余柏林的本事吗?自己看看。”封蔚抬了抬下巴,“我就说,他不比朝中那些自诩为大儒的人差。”
不就是被那些大儒追着唠叨过几句,这么记仇。对封蔚十分了解的封庭,摇了摇头:“好吧,朕看看。”
封蔚自己问着内侍要了杯茶,又把自家皇兄桌子上的点心端到自己面前,一边喝茶一边吃点心,好不自在。
旁边内侍眼观鼻,鼻观心,显然已经习惯封蔚在皇帝面前“放肆”的模样。
封庭一看,就看了约一盏茶的时间。他捏了捏自己的眉间,道:“好吧,你说的没错,是朕小瞧他了。你要与他交往,朕同意了。若你觉得有必要,可以泄露身份。”
“那好。”封蔚笑眯眯道,“余柏林虽然才华横溢,科举还是有所欠缺。我看他那老师水准还不如他,正想帮他重新找一个。”
“随你。但不要太过插手。”余柏林所有关系早就呈到封庭桌上,陈磊、文成焯若知因余柏林原因已经皇帝面前挂上号,估计得对余柏林感激的作揖做个不停。
“当然,若让那群人知道,余柏林的前途就坎坷了。”封蔚笑道,“我做事,皇兄放心。”
封庭瞪了封蔚一眼:“朕从来不放心!”
他低头继续看着余柏林的笔墨,心中浮现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将与朝中拼尽全力一搏,有些事,该早做准备。
……京城中最近热闹一回。
一个贪官被押解进京,一路游街而过,京城老百姓们准备好了烂菜叶子,给那贪官好一顿招待。
“听说那贪官只是县令,家中已有良田百万顷。”
“听说那狗贼勾结贼寇抢劫百姓,良田家产多是贼寇孝敬。”
“这几年狗贼治下生灵涂炭,还有当地大族一起勾结,狼狈为奸。”
“禽兽不如!”
“该下地狱!”
……
百姓们奔走相告,那贪官的罪行似乎人尽皆知。
洪敏之接到求救的书信后,虽然对那昏庸无能,贪得无厌的族侄很不喜欢,但好歹是族中之人,如果任其被斩首,洪家全族似乎都很没面子。
那洪县官最终只是免了官职,交了些罚款,就被释放了。
这种事挺常见,洪敏之只是跟依附自己的人说了一声,就没再管。
只是一个族侄,一个小县官,还不值得自己事事操心。
所以当知道洪县官的罪名已经传遍京城,其被害百姓也已经进京,知道洪县官只交了点银钱就被释放之后,京城舆论沸沸扬扬,甚至编造歌谣骂他的时候,已经迟了。
当有人敲响宫门外鸣冤大鼓后,一头撞死到大鼓上时,洪敏之冷汗直冒。
谁在害我?!
第九章
晖朝在沿袭前朝官制的基础上稍微改变。六部之上取消三省,设内阁,有文辅大臣三名,军辅大臣三名。文辅大臣必从翰林院出,军辅大臣必从宗室出一名。
辅政大臣中,在文辅军辅中各有一名为首辅,其余称次辅。
文辅首辅为皇帝任命,军辅首辅直接由宗室担任。
在皇帝勤政之时,内阁只是皇帝的智囊团;皇帝懈怠之时,天下权力基本尽由内阁掌握。
洪敏之是谁?洪敏之即当今文辅两朝首辅,三朝元老。
朝中纷争四起,政敌纷纷以洪县令之事向洪敏之发难。弹劾的折子堆满了皇帝的桌案。
最终这件事以洪县官被抄家,流放三千里,涉及此案四品以下官员有贬有谪,洪敏之自陈疏于管理族人,向皇帝请罪,被罚了俸禄结束。
一场风波看似浩浩荡荡,结束之时似乎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当中情况,只有当中之人才有所了解。
后续发展,和余柏林就毫无关系了。
整件事所有人都以为是朝中高官之间、甚至皇帝也有参与其中的博弈,洪县令之事只是借口,其余被波及之人不过池鱼。
虽然的确如此,但真正的导火索余柏林就被掩藏起来。其父被正名,也只是被人感叹一句捡了便宜。
余家本家之人,和其他与洪县令勾结的当地大家族一起,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余家痕迹。余柏林早已经被分家,还是受害者,自然没他什么事。
据说新任县令为了表示自己和洪县令完全不同,不然重修了烈士祠,还惠及了烈士的家人。
听闻余柏林考得秀才,并且还是案首之后,新任县令觉得此子前途无量,为了示好,将余柏林母亲的名字列入贞洁牌坊上。
余柏林听过之后,一声长叹。
他祖父嗜酒好色,祖母年轻时就抑郁而亡,祖父在余父回归族中不久就亡故。余父倒有一庶弟在此次案子中流放,没上路几天听闻就病故了。余母过世之后,余柏林就央人把余父的坟移到了京城,合葬在一起。再加上余柏林早已和余家分宗分家,按照律例上来说,早和余家已无瓜葛。
长辈恩怨,到此彻底终结。
解决心底一大包袱,余柏林之后只需向前看。当前他手头大事,乃是入学。
生员簪花游街之后,来到府学旁,提学朗声“新科生员到!”后,学宫朱门一扇一扇,由外及内,依次打开。
朱门之内,小桥曲水之后,儒学大殿高立台阶之上,在碧空白日背景下,仿佛金光闪烁。道路两旁,七十二贤人雕像栩栩如生,仿佛对着新入生员微笑致意。
余柏林等人垂首拱手行礼,在先贤的目光中,缓缓而行。
此时,余柏林才有了作为古代读书人的真实感。
在现代,即使再尊崇国学,再复古仪式,但比起古代来说,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所谓复古,不过是个念想、一种传承。
而现在,是信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