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他们也正是想推荐余柏林为状元,连何清也不例外。
何清认为余柏林和何家没仇没怨,虽然他老师家和自家不睦,但和自家不睦的家族还少吗?不过是弟子而已,又没有宗族支撑,让余柏林当状元没什么关系。
何清是不知道何为安挑衅过余柏林。知道他也不会放在心上。何为安挑衅的最多的是赵信,余柏林纯粹躺枪。况且何为安也就是态度不好,他和余柏林也没什么大仇大怨。
至于婉丽公主那件事……婉丽公主拉仇恨拉的太广了,让何清已经把婉丽公主和余柏林也结过怨的事忘记了。况且,婉丽公主是皇帝家的,和他什么关系(强行甩锅)。
金刀卫的事还在暗查,因查的都是洪敏之身边,何清没怎么在意。后来后悔也晚了。
虽然后悔他也阻止不了余柏林成为状元。
在场阅卷官心里滋味很复杂。他们推举,和皇帝直接开口点名,感觉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自己受重视,一个是自己受忽视。
而且若是自己推荐,传出去后,余柏林肯定会承他们这份情……众阅卷官心里咯噔一下,这一群老狐狸顿时明白了封庭的想法。
余柏林以之前已经两元及第的情况下,殿试不出意外,皇帝肯定会点他为状元。
何况余柏林没有宗族、除了师生关系之外,与朝中少有利益牵连,非常适合成为皇帝心腹臣子。甚至因为年轻,若一直没有大错,寿命又长,皇帝甚至可以把他留给太子。
这样一个绝对会被重用的人,皇帝怎么会给人以施恩余柏林的机会?皇帝现在直接说出来,就是提醒诸位重臣,这个人是朕的,你们别去扯关系了。
封庭自登基以来,从蛰伏到爆发,从最开始以为的傀儡皇帝,到现在下定决心的情况下连辅政大臣都不敢置喙的权力集中的君王,虽然看着病弱,总是面带微笑,脾气很好很软似的,但臣子再没有一个敢小瞧这位君王。
“我等阅卷官对余柏林文章交口称赞,此子堪为文宗。”会试主考官王海泉最先出口道。
“余柏林文章冠绝当代,场场第一,恭喜皇兄,六元及第乃盛世明君才有的大祥瑞,”封蔚慢悠悠开口,得到他皇帝大哥一个赞许的微笑。
哎哟喂,对了,刚才皇帝陛下说六元及第啊,这可是前无古人,后面有没有来者都说不准,怪不得皇帝陛下对余柏林试卷如此关心,其余考生试卷看都未看,直接就要将其定下来。
一些朝臣对封庭强势的些许不舒服也立刻烟消云散。当君王强势且有能力强势的时候,臣子总是比较软的;当君王“礼贤下士”“仁德”好说话时,臣子们就上蹿下跳从不给君王面子。封庭如今强势,这群重臣就挺软和,除大是大非,对封庭的决定很少反对。
见封庭封蔚两兄弟一唱一和点名要这个六元及第,又有王海泉率先开口,他们又本身对余柏林才华很推崇,那漂亮话立刻一句一句的甩出来,跟不要钱似的。
都没认为还没定下三甲人选,甚至还没看其他考生试卷的前提下,就定下余柏林这个状元,有多么不符合规矩。
封庭满意的点点头,表示朕和诸位爱卿意见一致,君臣和谐统一,乃国之大幸,然后朱笔钦点,余柏林状元之事就此成为定局。
……殿试放榜前一日,余柏林在国子监领取进士袍。进士袍刚到手,余柏林还在打量时,突然听到周围官吏行礼的声音,回神一看,国子监祭酒赵惠居然出现在了这里。
余柏林连忙行礼。
赵惠见到余柏林,勉励了他几句,说了几句自家孙儿的坏话,然后让余柏林多到自家玩耍,就让余柏林离开了。
赵惠对余柏林如此亲近的样子,让众人对余柏林不由高看一眼。
赵惠可不只是国子监祭酒这么简单,他和陈曦一样,在皇帝心中分量都很不一般。
不过想起余柏林与赵信交好,赵惠对他和善倒也不意外。
余柏林离开国子监的时候,国子监监生都对余柏林报以羡慕的眼神。
余柏林有一种高中毕业高考已经放榜,自己的照片已经张贴到报喜栏上,自己到学校交志愿单时,学弟学妹们围观自己的感觉。
虽然他其实没有经历过,但应该就是这种感觉了吧。
周围有监生向余柏林行礼,称呼余柏林为“前辈”。余柏林一一回礼。
有些监生在见到余柏林时偷偷与同伴议论,居然有年纪这么小的贡生,不知是何人家子弟。
余柏林趁着那些监生还不确定自己的身份时,悄悄溜走了。自从会试之后,他每次出现在读书人群中,都会被人围追堵截。有巴结的,有讨教的,还有找茬的,说不上烦不胜烦,但有些不方便是肯定的。
这里监生云集,要是把自己一堵,被旁的官吏看了,说不准还认为自己风头太过呢。
到殿试放榜前一日夜晚,封蔚终于被“释放”回家。封蔚对余柏林道了一声恭喜,洗漱沐浴后,倒头就睡,活活像皇帝陛下虐待了他似的。
要知道,即使阅卷官们都被“关”在宫里阅卷,封蔚待遇和他人也是完全不同的。
余柏林想,封蔚单纯就是看了三百来份试卷,眼疼头疼全身都疼了吧。
第二日,余柏林穿戴整齐之时,封蔚正在狼吞虎咽,嚷嚷睡过头要迟到了。
余柏林突然对即将踏入的职场萌生了一丝不安。
每天过这样忙碌的、不能安心睡觉的日子,好像有点虐。
现在天还没亮,更夫还在拿着竹梆满大街乱晃,整个京城都在沉睡,当官的已经急急忙忙出门了。
这大官,也不好当啊。余柏林特别拉仇恨的叹息了一下。
嗯,的确很拉仇恨,要是被那些天天想当官想疯了的读书人听见,还不撕了余柏林,说他故意炫耀。
封蔚已经离开小会儿之后,余柏林才慢吞吞的坐上马车,朝着紫禁城赶去。
余柏林到宫门前时,上朝的官员已经排好队,依次入宫了。
余柏林特意望了一下,大概是封蔚官职很高,已经提前被领进宫了,他并未见到封蔚。
“长青可是在看张大人?”赵信问道。
余柏林收回目光,道:“夜色朦胧,看不太清。”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在其中。”卫玉楠道。
“或许三年后吧。”陈磊道。
新科进士若留京,除一甲直接授翰林官之外,其余进士要考试,俗称点翰林。
考中者,要么授庶吉士,要么授六部代理主事,都算实习期。最迟三年,这些留京进士,就会转正。
当然,若有关系,不到三年,就会度过实习期。
“紧张吗?”余柏林正在发呆,突然听到陈磊问道。
余柏林道:“并无紧张。只是快要到金榜题名时,突然回忆多了起来,有些患得患失,大概是老了。”
余柏林立刻受到了周围,包括赵信和卫玉楠在内的学子们的鄙视。
陈磊也给了他一个很无语的眼神。
余柏林摸摸鼻子。别这样看我,其实我灵魂年龄比你们大多了。
太阳还未露面,东方的天空已经慢慢亮起来了。待第一缕阳光慢慢从地平面上衍射到宫门的时候,宫门咯吱一声,从外而内,依次大开。
余柏林等学子终于要等到科举旅途最后一站了。
……带余柏林等考生入内时,百官已经到位。
“宣新科进士面圣!”
声音由远而近依次传来,余柏林也不由心中激荡。十年寒窗,金榜题名之日,终于到来。一些学子已经忍不住热泪盈眶。
宫殿之内,百官肃立,文武分两边站立,六位阁老分别站在最前端。余柏林终于见到了封蔚的衣角。
真不知道他上朝时表情是如何的。是严肃还是百无聊赖。大概是严肃吧。
余柏林还有心情胡思乱想。
待新科进士都入内之后,百官和新科进士一同三叩九拜。众进士垂首,等待最后宣告。
在这种寂静中,声音似乎渐渐远去,连思绪都随之飘荡,余柏林恍惚之间,突然听到自己名字。
“……一甲第一余柏林!”
“……一甲第一余柏林!”
“……宣一甲第一余柏林觐见!”
余柏林猛然回过神,在礼官的引领下,从首位转头走向进士队伍最末端,再从最末端往丹陛上走。
面圣时必须从最末端开始走,这是礼仪。
在余柏林走过同榜进士身边时,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视线都集中在余柏林身上,余柏林恍然未知,思绪又渐渐远去。
他本以为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对科举、对面圣什么的,都足够淡定的。真到了这一刻,他却并不平静。
或许这和对皇权认识并无关系,只是从穿越后一直忙碌到现在,几乎作为人生中唯一一件事终于结束了的恍然而已。
在他脑海中,刚到这个世界时的茫然和恐惧,挣扎求生时的痛苦和决绝,好不容易融入这个时代却遭丧母的悲伤和愤怒,在京城举目无亲的寂寞和萧索,刚遇到封蔚时的犹疑和紧张,一直到了和封蔚相遇之后,每日的无奈和温馨。这些感觉和画面依次闪过。
他渐渐从进士尾端走到百官尾端,又路过文武百官,一直走到丹陛之前。
这时候,余柏林左右便是文武辅臣。
封蔚看着身边的余柏林,冷漠的脸上绽放出一个极其灿烂的笑容,他对着余柏林点点头,做口型道了一句“恭喜。”
对于封蔚在百官肃穆时还能做小动作,余柏林无奈之余,心中回忆也骤然被打断。
余柏林踏上丹陛,停下脚步道:“臣余柏林,叩谢圣恩。”然后跪下叩拜。
状元已经确定授官,余柏林终于可以自称臣。
紧接着,后面名次者也依次宣告。
第二名榜眼为陈磊。
第三名探花为李湘陵。
一甲宣布完毕。
这一届一甲中,陈磊和李湘陵都刚过而立之年,余柏林更是未及弱冠,统统都是青年俊杰。在历年科举中,都算比较少见的。
余柏林认识的人中,赵卿为二甲第五,卫玉楠为二甲三十六。
两位都位于二甲前列,发挥都是不错。
待宣读完毕之后,内侍宣一甲三人上前面圣。
这一流程,不是每一次金殿传胪都会有的。只有皇帝比较给力,且对进士有兴趣时,才会让进士御前奏对。这御前奏对的人数也并不一致。有的皇帝只宣状元,有的不宣状元反而宣自己感兴趣之人,有的直接宣前十人,不一而足。
有御前奏对的机会,不止新科进师门羡慕,连大多数百官都是羡慕的。
就算有资格上朝,但上朝不代表有资格在皇帝面前说话,特别是这种奏对性质的说话。
若是答的好了,在皇帝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余柏林、陈磊、李潇三人依次走上丹陛。当见到皇帝陛下那眼熟的和善笑容之后,余柏林心中安定了不少。
自己人,不用担心,放轻松点。余柏林想。
封庭见到余柏林也很高兴。
他虽然早就决定点余柏林为状元,但余柏林为唯一全是圈的考生,显然没有他钦点,也是众望所归的状元。他当日开口,的确是对众位重臣,特别是辅政大臣点明,这是朕的人,拉拢手段少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