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庭先问了李潇,再问了陈磊,最后才轮到状元郎余柏林。
其实除余柏林冠绝当代之外,其余九人才华都是相当的,封庭点名次,多看其他因素。
比如陈磊乃是陈曦的嫡孙,陈家现在除了陈曦为太子太师之外,其余人都还未调入朝中。虽然封庭有心,但一个萝卜一个坑,调度官员也是要看时机的。至少也要等到下一次外地官员评定之时。
所以陈磊必定要入一甲,进翰林院。这是封庭为陈家造势。
至于李潇,则是封庭回报李潇在江南之事上出的力,告诉李潇,朕已经知道了,要收你为小弟,你可以安心了。
当然,除此政治因素之外,与这两人长得都很好看也有关系,陈磊儒雅,李潇风流,余柏林钟灵毓秀,都是一等一的美男子,玉面郎。
若是三人长得一般,甚至歪瓜裂枣,就算有政治考虑,一甲也是没希望的。
封庭与其余两人奏对之后,就开始当托了。他现在与余柏林聊的,都是会试之后,他给余柏林庆祝时,聊过的内容,余柏林自然应对熟练,并比当日答的更好。
封庭宣一甲进士御前奏对时,六位辅政大臣也已经到御座两旁。听余柏林答对之后,纷纷颔首。
虽然通过殿试策论,可以看出余柏林胸有丘壑。现在听余柏林御前奏对,辅政大臣们想,还是小瞧了余柏林。余柏林不但对国家大事了如指掌,甚至政见独到,眼光老辣,若他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拥有相应的执行力,那么可以直接重用了。
封庭见托的作用已经达到,才结束奏对,宣布了一甲三人官职,这金殿传胪终于结束了。
接着,进士们就要迎接最风光的一刻了。
他们将前往别苑,参加恩荣宴。
而一甲三位则要骑马游街了。
余柏林、陈磊、李潇三人在内侍的引领下更换衣服,披红挂绸,鬓间还簪了一朵鲜花。
簪花游街,乃是本朝传统。
不只是游街时,文人踏青登高也多会簪花。
陈磊和李潇都很适应,唯有余柏林脸上有些烧。
碰巧余柏林鬓间簪的也是一朵红花,李潇调笑道:“今日大喜,状元郎面若红花啊。”
余柏林立刻回敬道:“不及探花郎,探花郎才是艳若桃李。”
李潇耳边簪的正巧是桃花。
周围旁观人都是一愣,这两人难道是斗嘴?难道状元郎和探花郎不睦?
陈磊也是如此以为,他上前一步道:“李兄俊朗不凡,不愧为探花。”
李潇看着陈磊护着余柏林跟护犊子似的,先是有些惊讶,然后才想起陈磊还为余柏林老师。这师徒同登一甲,真是了不得。
李潇笑道:“陈兄说笑了。在下与长青有过一面之缘,好久未见,不由孟浪了。”
陈磊见余柏林轻轻点头后,心里才放松道:“长青年少轻狂,李兄见谅。”
众位看热闹的人心中略有些遗憾。还以为可以看一场好戏,结果榜眼和探花都与状元郎有旧。
不过这也算一件趣闻吧。
三人略谈了几句之后,翻身上马,在官兵开道下,开始游街。
封庭专门让人订做了“六元及第”的彩旗,游街十里看,特别引人注目。
街道两旁的百姓见到那六元及第的彩旗之后,都傻了眼,不知道是谁起的头,百姓们纷纷跪下,口呼“文曲星显灵”,开始跟拜神仙一样,许愿了。
余柏林刚开始看着百姓欢呼,心里还挺高兴的。当听到百姓们开始拜神仙许愿之后,整个人就囧了。
这发展有些不对吧?
陈磊和李潇忍不住放声大笑。
陈磊道:“长青,看来不久之后,就有人为你偷偷立长生牌,让家中读书子弟拜你了。”
余柏林羞赧道:“老师别说笑……”
李潇道:“当日长青仅以五十两卖给在下的字画,这可成无价之宝了。”
陈磊道:“长青还卖过字画。”
余柏林道:“之前家中贫寒……”
陈磊以为是余柏林进学之前,便不再问。
李潇见余柏林有意瞒着江南之事,也不再言语,算是默认了在余柏林进学之前认识他的猜测。
在一甲游街之时,也是姑娘们难得可以出门直接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
这时候闺中女子规矩虽已经有些严格,但不算太苛刻。比如现在,她们能蒙着面纱,在两侧楼中端坐,三两闺中好友,对着骑马游街的三人指点说笑,还能把身边花朵锦帕香囊之类,往三人身上扔。
因这三人都长得俊俏无比,因此三人都被砸了不少东西。
不过不知是不是李湘陵太过出名,按理说余柏林风头该最盛,但砸李潇的人却最多。
姑娘们叫着“李湘陵”的名字,连百姓叩拜文曲星的声音都压不下去。
不知道是不是投壶也是闺中女子的常见娱乐项目,姑娘们的准头都不差,李湘陵身上很快就挂满了锦帕花朵。
香囊因为圆滚滚的,倒是多滑落在了地上。
后来不知是李湘陵哪一位狂热粉丝的杰作,几篮子花朵花瓣铺天盖地的撒了过来,李潇一脸懵逼的被砸了一头一脸一身,连马背上都挂满了花瓣花朵。
那马儿一边走,花瓣花朵一边撒,特别引人瞩目。
被人当神仙拜的余柏林终于心理平衡了,大笑道:“湘陵兄啊湘陵兄,真不愧是艳名远扬啊。”
李潇抹了一把头上的花瓣,苦笑道:“今天之后,我大概就要花名远扬了。”
陈磊听着余柏林和李潇肆无忌惮的开着玩笑,终于明白两人的确很熟,不由也笑道:“湘陵兄不愧是探花郎。”
“是啊。”李潇可怜兮兮的抖了抖衣襟道,“连衣服里都钻进了花瓣,不知道恩荣宴前,能不能让我整理一下。”
陈磊也不由大声笑了。
李潇真的很无奈。其实他之前风流大多是故意为之,好让打压之人对他放心,以为他真的已经颓废。
但现在肯定没人相信。
“探花郎身披花瓣入恩荣宴,很相配,很相配。”余柏林道,“这一路游街的风头,可被湘陵兄抢了大半了。”
“不比被人跪拜的状元郎啊。”李湘陵道,“至少游街之后,我不会被人做成仙人许愿。”
余柏林笑道:“被人许愿总比惹人相思好。前者攒功德,后者败人品啊。”
陈磊笑着打圆场道:“你们两相熟,该不成是常常斗嘴的熟吧?”
“其实,并不是太熟。”余柏林道。
李潇点头:“真的只是一面之缘。”
陈磊笑而不语。好吧,一面之缘,就是很合拍而已。
难得见到自家弟子与人斗嘴,连赵信那么嘴贱,余柏林都是一笑而过。
三人骑马,其余进士也有马车接送。
不比三人马蹄声缓,当三人到达之时,其余进士已经都到了。
三人下马之后,同榜纷纷向三人贺喜。
恩荣宴,便是同榜进士互相熟悉的地方了。
三人与同榜一路寒暄,到了恩荣宴所在地时,众人才安静下来。
进士们入座后过了一会儿,官员们才陆陆续续到达。
每来一个官员,进士们就要齐齐起身躬身行礼。明明没有实现训练过,大家动作都是整齐的很。
余柏林反复起身、鞠躬、站直、坐下、起身的动作好几次,觉得自己腿有些酸了之后,官员们才陆续到齐。
一般恩荣宴上,皇帝不一定都会来。大多数时候,皇帝都是让人宣读一篇贺文就罢了。
但此次,六位辅政大臣都来齐全了,余柏林正琢磨着,是不是皇帝陛下要来凑个热闹的时候,果然内侍声音响起,不仅是皇帝陛下,太子和二皇子都来了。
太子年幼,二皇子更是走路都在晃。不过二皇子并非宫女嬷嬷抱着过来,而是由太子牵着走来。
看着小宝一脸严肃,拉着大宝的手,一步一晃的努力迈动着小短腿的样子,余柏林心都快化了,好想把两个孩子抱起来揉一揉亲一亲。
为了照顾两个孩子,皇帝陛下走的很慢。
封蔚走在两位孩子身后,目不转睛的看护着两个孩子,似乎准备两个孩子一个不小心没走稳,就把两人捞起来似的。
不过大宝和小宝都很努力,平平顺顺的走到了自己位置上。
两人椅子有些高,内侍们还未动手,封蔚已经抢先把两人分别抱到了座位上,还替两人整理了一下衣服。
“干的好。”夸了夸两人之后,封蔚才坐到自己位置上。
皇帝陛下也对两个儿子骄傲的点了点头。
见德王这动作,大臣们心想,德王和陛下兄弟之情果然不作假,怪不得每当有人乱揣测圣意,对着德王指手画脚,德王根本不用出声,皇帝陛下直接把人给收拾了。
谁说天家无亲情,也不一定。
不过也有人想,这不是才登基吗,德王手中也没多大权力,谁知道以后如何。
皇帝陛下到了,自然官员进士都要起身叩拜。
小宝此次闹着要来,就是为了看余柏林。
他小脑袋东张西望,终于在主位坐着的官员之后,见到了余柏林,当即有些坐不住。
大宝小声道:“小宝,我们约好了的,要乖。”
小宝点了点小脑袋:“小宝很乖。”
说完,他小屁股坐在椅子上不动了,只一双亮晶晶的眼睛还是望着余柏林,像只小狗狗一样。
余柏林刚起身抬头,就看见了小宝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忍不住回以一个笑容。
小宝也立刻笑了。
大宝急了,林怎么不对着我笑。
大宝也瞅,使劲的瞅。
余柏林很熟悉两个孩子的心情,立刻也对大宝笑了笑。
因在人群中,大家都喜气洋洋,大家并未发现余柏林和两位皇子的小动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