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之后簪花宴不过白水煮肉煮菜,让人毫无胃口,也没打消余柏林好心情。
提学高坐宴席之上,先是告诫一番入学后不可松懈,又夸赞一番,然后雅乐响起,诸位生员开始用宴。
宴会开始,大家还有所拘束,后来提学提前离场,生员们才放松开来,恢复谈笑。
席上也有人作诗作词,行酒令。余柏林也做了几首中规中矩的诗词。
预想之中不服气之人并未出现。
或许见着余柏林得了小三元,在座诸位已经认可余柏林才华。簪花宴上又有教喻在场,不会有人蠢到在这种场合与人为难。
之后,诸位生员踏月而归。余柏林扬首仰望皓月。
前世坎坷富贵已是过眼烟云,他如今只是大晖朝一刚踏上科举第一步的读书人。
……“府学之中学风虽然比起县学好许多,但毕竟人多,且入学生员良莠不齐,教导之人不一定用心。”陈磊道,“以我之学,做你蒙师足够,做你经师勉强。我有书信一封,你带给我老师。看在我的面子上,希望老师能为你另寻名师。”
陈磊说罢之后,心中叹息一声。本以他举人之身,在此蒙学教导孩童是大材小用。
收余柏林为弟子之后,陈磊看着余柏林成长,从最初欣喜,变成现在遗憾。
若他已经金榜题名,得进翰林,或许才有底气做余柏林人师吧。现在他自己科举道路尚且不明了,余柏林比他当初更有才华,又是小三元,自己教导,或许余柏林能得中举人。但换成自己老师之类的大儒,说不定经魁有望。
余柏林双手接过书信,跪地叩谢。
文举人对余柏林援手,只是举手之劳。陈磊对余柏林,却真如亲子,让人感慨,师恩如山。
陈磊继续道:“你出身贫寒,又无家族傍身,当继续寒窗苦读,得中生员不过是起点,切记不可骄傲自满。”
“弟子省得。”余柏林道。
陈磊想了想,最后道:“我已在信中向老师请求,托老师面子,应当可以和教喻告假。寻得名师之后,你当遵循名师教导,或在家苦读,或游历大书院,修身治学,不可懈怠。”
“弟子明白。”余柏林再次躬身作揖,恭敬答道。
余柏林拿着书信远去。陈磊望着窗外半晌,直到杯中茶凉,才缓缓一叹:“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是架空,所以官职官制等等架空大杂烩(废话),考据者……架空不可能有人考据吧?
第十章
余柏林回到家时,封蔚正躺在竹椅上晒太阳。
他说他还会来的,就真的来了,每天都来。好像每天无事可干的样子。
余柏林客房中添了不少东西,都是封蔚自己带来的。简直没把自己当外人。
余柏林知晓几分封蔚的背景,有心交好。但交好也没想过这人就这么没脸没皮。
初见时那让他生出过敬意的少年郎,和现在像个老头子一样晒着太阳,见着他回家还像主人家一样招呼了一声的无赖少年,果然不是同一个人吧?
“封兄每日都在外面,你兄长不会担心吗?”余柏林委婉道。
“现在没什么事,我只要乖乖待着不给哥添麻烦就好。”封蔚懒洋洋的翻了个身,“他不准我乱逛,我只能到你这来了。”
你到我这来还不是晒太阳,回到家晒不是一样?!余柏林心里堵着慌。
封蔚身侧突然冒出个小脑袋,原来是小宝听到了余柏林说话,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他爬到封蔚身上,大叫:“林!”
“小心摔着。”封蔚掩嘴打了个哈欠。
余柏林忙上前把小宝抱起来。既然担心摔着,怎么不护住小宝?!余柏林心塞不已。
唉,这人不仅自己来,还带着侄子一起来。他哥哥真是……心大如天,还是说对小宝这个儿子一点都不上心?
皇宫里正批阅奏折的皇帝陛下打了个喷嚏,内侍忙不慌的给皇帝陛下披上衣服。
小宝活泼开朗不少,在封蔚身边也能乖乖待着。不过等余柏林回来,小宝还是会黏上去。
就跟他是余柏林儿子似的。
余柏林逗小宝玩了一会儿,李妈接过小宝给小宝喂羊奶和辅食糊糊。
听封蔚说,小宝家里似乎发生了什么事,让小宝不肯喝人奶,所以全换成了羊奶。这母羊也是封蔚牵来的。
余柏林家里还多了许多贵族人家才会用的炭火,不少挺贵的食材,甚至锅碗瓢盆都添了不少。
伙食改善不少,这也是余柏林除了顾忌封蔚身份之外,还愿意让封蔚反客为主的原因之一。
小宝离开之后,余柏林和封蔚聊了一会儿老师教导他的事,感叹师恩如山。
封蔚笑道:“陈磊的老师是翰林院庶吉士陈瑞德,还算有点能耐。陈磊是陈瑞德家分支,若是平时,陈瑞德可能会给一点面子。不过现在就说不准了。”
封蔚在余柏林面前虽然不说自己真实身份,但也毫不掩饰自己出身高位的事。像现在,他毫不在意的用评论下位者的态度说起陈瑞德。
翰林院庶吉士乃是选二甲进士中年轻且有才华的人。因为文臣中,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翰林院庶吉士只是短期职位,却是飞黄腾达的基础,就算入不了内阁,任期结束之后,也会在六部或地方任高官。
即使京城高官,也不会轻易得罪庶吉士。
“这是何原因?”听到陈夫子的老师居然是庶吉士的时候,余柏林还高兴了一下。能拜在翰林院庶吉士门下,以后入朝为官后的关系网就不用愁了。
但封蔚又说现在说不准,让余柏林的心凉了半截。
“你老家的事。”封蔚摊了摊手,“人人都知道你家人只是牵连其中,但毕竟令尊是洪县令罪证之一。洪首辅不一定注意你,但其他人担忧他迁怒你。无论是依附他的人,还是惧怕他的人,都可能和你撇清关系。”
余柏林嘴角抽了抽:“这心胸也太狭小了吧?”
“洪首辅心胸没有这么狭小,只是小鬼难缠。”封蔚对洪敏之评价其实还不错。
“老师给了我介绍信,无论成不成,我都是要去拜访的。”余柏林心中叹息。看来寻师之事,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封蔚嘴角勾起一抹坏笑,“说不定就遇上奇迹了呢?”
“奇迹……”这还真是打击人,余柏林心中叹息。
算了,实在不成,就在府学里好好读书吧。也有不少进士,是从府学、或者自己在家读书,读出来的。
听闻第二天恰好休沐,余柏林带着礼物进城拜见陈瑞德。
陈磊早就给陈瑞德说起过余柏林,陈瑞德对余柏林的才华还是挺欣赏。
若不是余柏林家里牵扯进洪县令之事,陈瑞德肯定会给余柏林寻个好老师。若是看得顺眼,说不定自己会直接收余柏林为弟子。
但现在,陈瑞德很犹豫。
他正在竞争轮值内阁的名额,帮了余柏林,会不会让首辅不喜?
“余柏林?是不是那最近挺有名的小秀才?”张岳手持白子,在棋盘一角落下,“听闻是难得一见的小三元?有神童之名?”
“就是那位。”陈瑞德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年头神童还算少吗?”
这样子,似乎打定主意不见了。
“你这话耳熟,别人也曾经这么说过我。”张岳把棋子往棋盘上重重一搁,“我赢了。走,我们去见见那小三元,看他是否名副其实。”
陈瑞德看张岳已经起身,自己只好跟上去。
他只是前科二甲;张岳却是前科状元。
他还在苦苦熬资历,希望在庶吉士任期结束之前轮值内阁;张岳已是内阁大学士。
陈家也算诗书传家,家中有多人做官;比起张岳家中,由如萤火比之太阳。
张岳家中是开国功勋,家族奉行中庸之道,看似低调,却屹立朝中多年不倒。先皇时期没落了一阵子,在新皇登基,又重新获得重用,连首辅也不敢轻视。
陈瑞德为了轮值内阁,特意借着同榜情义,请张岳来家中一叙。
余柏林没抱多少希望,在被下人请进去时有点惊喜,心道封二这次猜错了。
当进去之后,见陈瑞德对自己很是冷漠,另一人对自己倒是有着几分兴趣,余柏林才明白,封二对陈瑞德性格把握挺准。
“你就是那小三元余柏林?”听余柏林见过礼之后,张岳笑道。
“正是草民。”余柏林一边回答,一边猜测问话之人身份。
这人在别人家中做客,却能无视主人家意见接见自己。身份应该比翰林院庶吉士高。
或者,家庭地位不一般。
余柏林脑海中闪过封二的脸。
“那我来考考你。”张岳不客气道,直接喧宾夺主,把正主陈瑞德晾到了一旁。
陈瑞德脸上露出尴尬神色,不敢对张岳生气,只得迁怒余柏林,对余柏林生出几分不喜。
第十一章
没过多久,陈瑞德心中的不喜变成了同情。
张岳刚开始的考校还算中规中矩,范围虽然广了点,好歹在秀才考试的范围内,大约就是一些背诵的内容。
余柏林应答的很轻松。
紧接着,张岳开始考经义,而非单纯书本内容。
对秀才来说可能难了点,但既然余柏林是案首,又听陈磊说,早已在准备乡试,经义对余柏林来说超纲不到哪去。
余柏林应答还算得当。
本以为考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哪知道张岳话锋一转,开始问史事。
余柏林本经为《春秋》,《春秋》也是史,但那是春秋的史。张岳可不只是问这么一点。
还好余柏林为了融入这个历史发展和穿越前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历史上下了很大功夫,几乎把正史都背了下来,野史什么的也看了不少,倒也难不住他。
张岳见这都考不倒,开始问大晖朝各地风俗民情。
陈瑞德自以为回过味来了。感情张岳不是看好余柏林,而是对余柏林有意见吧?这明明是为难人吧?
经义还能说乡试要考,史事也能说文章要用,这各地风俗什么的,一个专注科举的读书人,怎会有精力看这个?
陈瑞德自诩是要干一番实事的读书人,他在入翰林之后,不仅仅是继续钻研学问,对什么律例什么各地情况都研究了一遍。
他虽说想要轮值内阁,也自知没希望留下来。最终还是要外放做官。现在多学点,到时候不至于两眼一摸黑。
但余柏林现在什么年纪?他在学问上有如此成绩,哪还有心思分给别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