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连个孩子放到地上,然后再行礼?
赵信和卫玉楠也愣住了。封蔚见两人不说话后,才反应过来自己干了什么。
他干咳一声,心想要糟。
余柏林刚不生气,他好像又要热余柏林生气了。
封蔚把大宝小宝又抱了下来,很平静的解释道:“习惯了,忘记状元郎坐这了。”
周围围观群众都有些懵。也就是说德王殿下把状元郎那里当空椅子了?
这么已解释,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对。也就是德王殿下把状元郎忽视的彻底而已。
于是围观群众原本羡慕的眼神变成了幸灾乐祸。德王这是在表示对状元郎的轻视吗?京城出身的进士好歹还记得余柏林曾经在德王府住过一段时间,心想是不是最近余柏林得罪了德王。其余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已经在脑补德王对余柏林各种看不顺眼了。
余柏林对封蔚的解释很无语,他身边两位知道他与德王关系不错的朋友也挺无语。
赵信和卫玉楠可没那么好骗。面前一大活人,说忘记就忘记了?
不过心中怀疑也不可能说出来,余柏林等人纷纷向太子和二皇子行礼。大宝奶声奶气道了一声免礼,然后抬起头,和小宝一起,眼巴巴的看着余柏林。
林,求抱抱。
余柏林:“……太子殿下可有问题问微臣?”
这时候机智的内侍又搬来了一个椅子,和封蔚的椅子平着放着。这次封蔚没搞错,把大宝放椅子上,小宝塞大宝怀里。
大宝看这样子,知道抱抱是没可能的了。不过能和林说话也好。大宝正好积累了一堆问题,因为余柏林要准备会试殿试,没来打扰余柏林,现在便一起问了。
小宝多看看,右看看,想朝余柏林身上扑。
大宝拍了拍小宝的脑袋,道:“小宝乖,回去再抱,现在人多。”
小宝乖乖的点点头,他不懂,但父皇说,要听哥哥的话。
余柏林看得眼神都化了,声音都忍不住柔和了好几个百分比。
大宝和余柏林两人,一问一答,周围敬酒的人,声音不由放轻了不少,都竖着耳朵听着。
最开始这群厉害的读书人,对大宝还存着轻视之心。大宝不过一六七岁的孩子,能懂多少?不过堪堪启蒙吧?
可他们越听,心中就越震撼。
太子问的不是识文断字,他问的问题很多很杂,有四书五经中的为人处世治国之道,有史书中人物评价事件评价,还有各地风俗民情特产与常遇到的灾害。这些问题虽说有时候有些幼稚,但已经可以看出,太子所学之多之杂之广。
进士们眼中的轻视满满消散,变成佩服和惊讶,以及惊喜。
国中有此储君,可保百年盛世。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太子无论问哪个方面的问题,余柏林都能回答。他不仅能回答,还能加深发散。他似乎对太子所问的问题的出处了如指掌,回答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周围进士旁听,也觉收获颇深。一些进士在余柏林和太子谈及他们当地地理地貌、风俗民情时,一些轻轻点头,一些则面露愧色。
许多读书人为了科考,把经历都放在了书本上,放松了对事功的追求。即使是他的家乡,他也不一定了解。
若是平常人说起这事,他们肯定有一大堆的借口推说,可余柏林比他们年纪小,比他们学识渊博,还对这些“杂事”这么了解,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刚才因德王的“忽视”而幸灾乐祸的人,不由黯然。这下又是状元郎出风头了。
大宝只当平常找余柏林请教一样,小脑瓜子一点一点,满脸严肃。
小宝坐在他怀里,乖乖的玩着手指,不哭不闹不折腾,安静的很。
封蔚听着大宝和余柏林的问答,偶尔插几句,说些自己关心的或者擅长的。
余柏林见封蔚插嘴之后,想了想,道:“这个典故微臣曾听子诚兄说过其他解释,微臣觉得很有启发。”
大宝顺着余柏林的目光,看向正在旁听的赵信。
大宝道:“这位可是赵子诚?你可为孤讲解一番。”
赵信见余柏林给他眨了眨眼睛,立刻会意,忙道:“若殿下不弃,学生自当尽力。”
说罢,他便解释了一番那个典故,并且也如同余柏林一般,不当太子为小孩蒙童,而是当做同辈学子,加深加广了说。
大宝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之后大宝再提问,余柏林有意识的将问题引给周围在殿试中排名前列的学子。
他记忆不错,排名二甲前五十的进士的籍贯,他基本有印象。每当大宝问及地方之事时,余柏林便在自己回答之后,点出一位排名最前的、大宝所问地籍贯的进士,再给大宝讲解一次。
他所知道的,多是现代社会的事,当代的事都是从书本上得知的。有当地进士解释,比他所说要形象不少,不说查缺补漏,也是进一步补充验证。
见余柏林有意带着大家共同在太子面前、甚至皇帝陛下和众大佬面前露脸,被问到的进士都是心存感激的。而没问到的,也没法心存怨愤。只因余柏林除身边赵信和卫玉楠两人之外,点的都是当地籍贯中名次最高的一位。他们要怪,也只能怪自己考的不够好。
至于赵信和卫玉楠,不说他们本来名次就靠前,而且他们就坐在太子身边,又是余柏林挚友。不照顾他们还照顾谁?
当然,肯定也不是所有人都服气的,他们说不准就会背后说些什么话。
但,这与余柏林何干?
对余柏林一点影响都没有。
大臣们听着进士席上的问答,都忍不住点头微笑。
洪敏之对封庭道:“太子聪慧,陛下之喜,国家之喜。”
封庭很自豪道:“朕的太子,当如此。”
“这是老臣经历过的最特殊的一次恩荣宴了。”王海泉道,“这种应答,才言之有物啊。”
何清也笑道:“这一批进士多言之有物,可堪造就,不过最让微臣惊讶的还是余状元。”
“状元郎的确难得。”刘国明道。
刘国明乃是武臣辅政大臣。上一宗室辞职之后,首辅暂且空缺,他算是暂代首辅。只待德王功劳足够,再把首辅位置交给德王。
“只把状元郎留在翰林,是大材小用了。”邓成捻着胡须道,“老臣对状元郎后一篇策论很感兴趣。”
洪敏之笑道:“巧了,微臣也对状元郎第一篇策论感兴趣。”
两位辅政大臣视线在空中交汇,然后若无其事的错开。
洪敏之虽是首辅,但文臣武将各成一派,同为辅政大臣,文臣首辅可管不到武官辅政大臣。
封庭笑道:“再磨砺一下,朕自有安排。”
几位辅政大臣纷纷称是,心想状元郎果然简在帝心,那京中传闻说不定是真的。
若状元郎真与皇帝陛下和德王是贫寒之交,那他前途就难以估计了。
有太子在这里,本来准备来席上转一圈的王海泉以及其余官员,都不由停住了脚步,把局面全交给小小的太子。
太子年幼,在红烛燃起之时,体力便不支了。小宝更是连着打了个好几个哈欠,靠在大宝怀里眯着眼睛要睡了。
封蔚忙把两个孩子抱起,跟皇帝陛下打了声招呼,把两个孩子带走了。
这时候进士们才互相认识。因余柏林刚才有肉大家吃的举动,让他与其余人关系亲近不少,喝的酒也就多了。
不过余柏林酒量好,被人轮着灌了一圈,除了腹中有些胀之外,其余不适倒是没有。其余两位一甲进士,已经被灌得步子有些飘了。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是有皇帝和诸位朝中大佬看着的恩荣宴,不会太过分,见李潇和陈磊喝的有些多,都不再劝。
待月明星稀之时,恩荣宴终于结束,余柏林与众人告别之后,坐马车离开。他一上马车,发现封蔚正坐在马车上,眼神亮晶晶的看着自己。
余柏林因话说的太多注意的也太多而产生的疲倦在看到封蔚的时候,得到了些许缓解,他道:“大宝小宝可睡下了?”
“睡下了,大宝小宝都吵着要出宫住一段时间。我想你既然已经考完试,也不怕他们打扰了,便代你同意了。”封蔚让余柏林靠在他身上,“喝的有些多了吗?”
余柏林这时候才感觉到有些许。他闭着双眼,含着封蔚递过来醒酒的蜜饯道:“还成。众翰林不需要上朝,但要点卯,得休沐才有时间了。”
大晖的官员五日一休沐,平时得当值,只有当上足够品级的官员,才能够在点卯时转悠一圈,待手中事情处理的差不多后提前下班。
若不忙的时候,上半天休半天都是常有的。
只要事情做完不堆积,朝中对官员早退并不在意。甚至将公事搬回家中做也是常有的。
只是余柏林作为一小小编纂,可不能那么嚣张。就算无事,也得要老老实实坐到下班才能走。
“这个不用担心,你当不了多久的编纂。”封蔚道,“哥的意思,是让你在东宫当一段时间的讲读。到时候时间就自由了。”
本来东宫官员也是得按时上班的。但封庭不允许朝臣对太子指手画脚,作为太子太师,陈曦又默许了皇帝陛下的行为,不但自己不对太子指手画脚,也从不把太子学习之事告诉外人,让想抓着太子身边的人弹劾弹劾的御史都没办法。
有次他们捕风捉影,直接被皇帝陛下警告了。
御史不因言获罪,但若故意诬告,还是得受惩罚的。不然御史台不成藏污纳垢之处了。
封庭这句话一出,一些御史就要撞柱子。封庭冷眼叫他们撞,撞不死别出去。
结果御史们就老实了。
所以当皇帝横的时候,他们就软了。
又不是真因为皇帝出错而死谏,因为他们自己错死了,那叫畏罪自杀,名声都臭了。
所以当余柏林为东宫讲读后,哪怕大宝的学习的地方变成德王府,也没人会说什么。
一般而言,早早的与太子绑在一起并不明智。不过当朝情况不同,余柏林能将封蔚救回来,又能将自己身体调理好,当年还卖草药补贴家用,他自然是通医术的。皇帝陛下的身体他没仔细看过,但经过粗略观察,也知道其身体很虚。不一定与寿命有碍,但子嗣肯定是不丰的。帝后又伉俪情深,大宝又这么乖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大宝的地位都将十分稳固,所以他不用担心。
东宫反而是最好的、圣眷最隆的去处了。
况且余柏林和大宝早有师徒之实,现在不过是定下名分而已。
余柏林大概是真累了,又酒意上涌,在马车上不一会儿,就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
封蔚还在说着,突然感觉肩膀一沉,余柏林已经睡熟了。
封蔚无奈的将余柏林放平,让他躺在自己腿上,道:“睡醒了之后,长青应该不会再记得今日生气之事了吧?”
封蔚还担忧余柏林恩荣宴上生气的事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过去了。若是余柏林还记得,少不得又是一顿“切磋”。
封蔚看着余柏林的睡颜,手指不由自主的抚上余柏林经酒水浸泡,变得水泽红润的双唇。当他手指感觉到余柏林唇上柔软的触感时,他脸一红,忙把手指收起来,心虚的看向车窗外的灯火。
余柏林一路上睡得很熟,到府上了也没醒。
封蔚挥退了下人,亲自将余柏林抱起来,送进房中。
跟在封蔚身后的李叔和王府总管心中猛然一跳,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之色。
第60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